第130章 死者北元納哈出,非我大明海西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明,遼陽。

洪武四年,葉旺和馬雲由登州渡海,在旅順口登陸,一路披荊斬棘,在遼東建立了防線。

此地遼陽城,本是關外第一大城。

可惜的是,金,元兩代,此城多破敗不堪,金朝時候這裡十分繁榮,蒙古人攻下來將這裡屠城焚燬,後來遼東漢人多有起義,蒙古人便效彷大都等地,將這裡的城牆城池拆了。

因為在蒙古人的眼裡,漢人擁有了高大的城牆,就會聚眾謀反。

不過,後來此地還是屢有叛變,元末時,紅巾軍首領破頭潘,率領關外的蒙漢起義軍,一路從上都攻來,又殺向高麗。

當時,這座城市又被焚燬。

為了鞏固遼東,洪武五年,大明將定遼都指揮使司改稱遼東都指揮使司,由馬雲和葉旺二人分掌文武事宜,鎮守遼東。

他們在遼東披荊斬棘,建立軍府,撫濟軍民,開墾田地萬餘頃,成為永久之利。

此地在遼國契丹時候,本來遍地良田。

當時遼國是大唐的松漠都督府,大唐派遣了許多老農過來教授契丹人種植,契丹人擁有了遼東鐵礦之利,又有了遼東肥沃良田,種植大麥,稻穀,稷,粟等作物,漸漸成為了能夠在唐末時左右天下格局的萬乘之國。

而金國時期,此地也很繁榮。

遼金每次掠奪宋人,都喜歡抓農民過來種地。

如今,經過十餘年發展,遼陽漸漸恢復了幾分千年古城的底蘊,民眾越有十萬戶,其中有一個萬戶是軍人,其他大多是匠戶。

指揮使府上。

遼陽指揮馬雲正與納哈出推杯過盞,二人相談甚歡。

馬雲身材魁梧,眼眸修長,他雖然是個大老粗武人出身,但是在加入行伍之後,朱元章有意讓他識文斷字,學習文事,是大明開國功臣中,比較沉穩的能文能武之輩,雖說在眾多將星中他並不顯眼,但放在遼東,他就是遼東一霸。

他端著酒杯,與納哈出同飲,笑道:“海西侯,此次你為我大明開疆擴土有功,上位定然不會虧待你啊!”

因為納哈出驅逐了高麗國在東北的兵馬,交了這個投名狀,大明太上皇朱元章在和天子朱標商議後,封納哈出為海西侯並賜以丹書鐵券,不日便要去北京受賞。

納哈出哈哈大笑。

他兒子察罕也坐在下方,與他一同宴飲。

“這多虧了大明的軍威,恕我直言,那高麗國的李成桂,就是只老虎,他如今在高麗被排擠,故而沒有出兵,否則我大明想要收復鐵嶺等舊土,還需要費些功夫。”

納哈出說完,眸子閃爍。

馬雲也是皺了皺眉。

是的。

高麗國兵馬並不弱。

甚至說的誇張點,此時的高麗國,正是他們高麗國建國以來,兵馬最強壯的時候,當年紅巾軍破頭潘率領的那支入侵高麗的紅巾軍,可是攻破過大元上都開平的精銳,並非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被崔瑩和李成桂等人率軍擊潰。

而且納哈出當年奉命,與李成桂家族投降高麗之後的雙城總管趙小生一道,征討高麗,想要將高麗侵佔的大元國土收回,雙方連續多場大戰,皆以大元失敗告終,當時領軍的主要將領就是李成桂,當時李成桂率領小股精銳部隊,在山林裡到處偷襲元軍,襲擊元軍的輜重,搞得元軍大亂。

想要在軍事上征服高麗,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尤其是如今高麗還有名將在世。

崔瑩,李成桂,皆是整個朝鮮半島上,千年以降有數的名將。

更兼其兵馬有地利。

這回納哈出能夠如此輕易的就幫助大明收回大片國土,將高麗的兵馬趕出圖們江,趕回他們原來的國境線,主要原因就是李成桂和崔瑩已經開始不對付,崔瑩這個強硬派一直想要將高麗強大起來,建立高麗銀行,與大明皇家銀行搞貨幣戰爭,防止高麗本國的財富和物產被掠奪。

用腦子想一想也知道,高麗國的富商,賣出去了一大堆高麗的海產,俵物,海豹皮什麼的,得到的全都是大明皇家銀行的大明寶鈔。

也就是說,大量的實物財富,變成了大明的一張紙。

而這張紙,值不值錢,全在別人一念之間。

這是要出大問題的。

可是對於高麗那種,一個朝堂分為十幾個政黨,什麼東人黨,西人黨,南人黨,北人黨這種的國家,想要集中力量和大明這種體量的龐然大物做對抗,無異於痴人說夢。

最開始,高麗本國的農業和手工業,還能掙扎一番。

但是隨著高麗和大明交惡,大明的魯王朱檀,率領大明的水師,堂而皇之的開始在黃海渤海打劫高麗的商船,導致高麗物價飛漲,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同時,高麗國本土的富商們紛紛勾結大明,開始對本國搞傾銷,各種布帛,糧食,都比高麗本國種植的便宜,而且只要有大明銀幣,大明寶鈔,想要多少都能買的到。

高麗本國流民無數,百姓沒有食物吃,土地根本無法安生種地,剛種下去沒多久,就會被流民把種子挖出來吃了。

這種境況,如今是愈演愈烈。

納哈出也不是傻子,他早年被大明俘虜過,又放還,和大明關係很好,而且本身附庸風雅,喜歡聽雜曲兒,尤其喜歡和自己貌美的妻妾一起跳舞,他早就發現高麗這種情況要完蛋,北元更不用說,故而一直按兵不動,屢次拒絕大明的招降,想要等最合適的時候,賣個好價錢。

如今就是這個好價錢。

他兒子察罕也是聰敏之人,聞言道:“就是不知道高麗之人會作何反應,我看崔瑩和李成桂,不會善罷甘休。”

納哈出道:“無妨,如今我大明強,高麗弱,等我去北京面見太上皇陛下後,我回來就配合馬雲指揮好生經略遼東,將高麗吞了!”

納哈出眼眸精光閃爍。

早在高麗忠肅王時期,大元就一直在積極的推動高麗去國變省,併入大明。

當時,權臣燕帖木兒還下令忠肅王禪位,將王位禪讓給了蒙古化的大兒子王禎,大力扶持國內的親元派,可惜後來燕帖木兒死了,沒能貫徹到底。

這時,遼陽副指揮使葉旺匆匆而來,俯身附耳,在馬雲耳邊小聲說了幾句。馬雲皺了皺眉。

他站起身來,對納哈出拱手道:“海西侯稍坐片刻,我葉指揮聊些私事。”

說著二人手挽手朝著屋外走去。

納哈出端著馬奶酒哈哈笑著,一飲而盡。

一邊,他兒子察罕疑惑道:“父親,這馬雲指揮有事為何不當著我們說?”

納哈出說道:“你不懂,漢兒的腦袋比我們蒙古人多幾個彎,他們說話喜歡繞著花花腸子,有些見不得人,或者有利益的事情,就要找個沒人的地方說,我們蒙古人就不同了,有大利的事情,都是部落首領聚在一起商量。”

察罕也是深受漢化,他心中總覺得有些不對勁,但是說不出所以然來。

這時,納哈出的一個高麗愛妾,端上一壺鮮美的高麗燒酒而來,高麗國的燒酒雖然度數很低,但別有一番風味,納哈出也極為喜歡。

這高麗愛妾身段兒窈窕,皮膚白皙,伸出青蔥白玉似地胳膊,給納哈出倒了一杯酒,納哈出笑吟吟地捏了捏她吞部,揉捏道:“你個小馬兒,今晚,我就好好收拾你!”

那高麗愛妾眉目含笑,柔情似水,與納哈出纏綿片刻,又端著酒壺去給察罕倒酒。

蒙古人有一個習俗,父親的妻妾死後,由兒子繼承。

但察罕自幼接受漢化教育,比較反感此習俗,故而正眼都不瞧父親喜歡的這個高麗愛妾,那愛妾對他一陣媚眼,見沒什麼作用,只得為他倒滿了酒杯,輕言柔語,請他飲酒。

察罕端起酒杯,不耐煩地揮揮手,讓高麗愛妾走開,準備飲酒。

就在這時。

“勿飲,酒中有毒!”

遼陽指揮馬雲大喝一聲,察罕勐地抬起頭來,見方才還柔情似水地高麗愛妾芳容大變,咬著銀牙,勐地從腰間拽出一把匕首來,轉過身一下刺向納哈出。

納哈出本在宴飲,沒穿盔甲,此刻驟然被刺,慌忙之間只得用手阻擋,頓時鮮血淋漓。

察罕忙衝上前去踹起一腳,將那高麗愛妾踹翻,誰料周圍卻同時衝來近十名舞姬,皆是手持利刃,對著納哈出就是一陣亂砍,察罕有心上去救援,卻因沒有武器在身,近不得父親,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父親,被那些高麗舞姬砍的鮮血淋漓,身死當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給我拿下這些高麗奸細!”

馬雲大喝一聲,外圍早已準備好的遼陽衛所官兵,和納哈出的親衛們紛紛衝了進來,暴怒地衝向那些高麗舞姬。

葉旺看著手持一柄燭臺,正在瘋狂地試圖拯救自己父親的察罕,低聲對馬雲道:“指揮,國安司朱不敗大人的口令是順勢而為,可沒說讓我們看著納哈出死啊。”

馬雲冷哼一聲。

他道:“你不懂,納哈出此人兩頭下注,兩面三刀,如今我大明強,他只得頭像,將來其他人強,他還是會叛,倒是他這個小子察罕,值得重用。”

“死的人,是北元遼東的納哈出,不是我大明的海西侯。”

他感嘆道:“他也算死的其所,他兒子察罕,少不得要被天子大封特封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