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苦逼的大明生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卷風起於飄萍之末

當然喜歡是一回事,實際的困難還是擺在眼前,有些事情必須解決,空喊口號於事無補,例如最現實的生存問題。

小半碟幹豆角、粘稠的稀飯、二個雞蛋,這還只是秦浩明作為傷員才有的待遇,福伯說雞蛋可以補血。

豆角也不像後世用精鹽醃過,只是撒了一點鹽花,在這個時代,食鹽對窮苦人家同樣是奢侈品,需要精打細算,福伯顯然對此並不陌生。

張雲作為半大小子,吃飯很有特色,整個海碗給他舔了沒有一絲飯粒和飯味,如果不出意外,距離下一頓還有慢慢長夜需要煎熬。讓秦浩明看了心裡有些酸,苦了他們啊!

一日三餐對於他們而言,自打秦老爺過世之後,只停留在記憶當中。

而一日兩餐,缺油少鹽的日子,還是在福伯的運作下才得以保持。如果要是讓之前的書呆子當家,肯定是有一頓沒一頓。

而這,是大明朝大多數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如果要是在饑荒連年的北方,每日有固定的兩餐,對平常人家來說更是一種奢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福伯,今後還是恢復一日三餐,兩幹一稀,保證頓頓葷素搭配。相信我,今後的日子一定會好起來。”

秦浩明從懷裡掏出五十兩紋銀塞給福伯作為伙食費,剩下的五百五十兩他另有計劃。

今天的生活就當憶苦思甜,偶爾為之尚可,若頓頓如此,他覺得自己活不到年底,畢竟他可是肉食動物。

“少爺不用,我這裡還有幾角碎銀子,年底幫閒多,可以維持下去。

花錢的地方多,省著點,應該可以保證三年後的秋試大比。

倒是少爺如果有得閒,先把往年欠任夫子的二十兩束脩和臨浦書齋的三兩紙筆費用還清才好。”

老人明顯不相信秦浩明所說的今後生活會好起來,所以並沒有接過五十兩紋銀,而是就著昏暗的菜油燈,一筆一筆幫秦大少爺安排銀兩的使用情況。

可憐我們新任的秦大少爺欲哭無淚,這些年書呆子活下來不容易啊?

更重要的是居然還有心情苦讀聖賢書,這得有一顆多強大的心臟啊?

才能夠心無旁騖,無視生活的窘迫,一根筋為之?

所以說葉家悔婚沒有冤枉書呆子,不然今後的日子都不知道如何過?

外邊零零散散欠下的四十兩紋銀自然是要還的,修葺房屋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必然要開銷,再加上秦浩明強烈要求每日三餐的標準伙食費用等等,一百二十兩紋銀不翼而飛。

福伯看見秦大少爺堅決的態度,憋憋嘴想說什麼,最後卻忍了下來,只是換來了一聲無言的嘆息,悲感而又蒼涼!

四百八十兩銀子可以做什麼?這是秦大少爺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今後的方向。

如果按照福伯的安排,三人依現在的生活水準,全力支撐秦大少爺苦讀。除去筆墨紙張和書本等必須費用,三年後如果高中舉人,尚可留下兩百紋銀打點其它,當然前提是必須高中才好。

至於不中的後果,老人家則沒有過多考慮。

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年代,福伯有這樣的想法不足為奇。當然作為穿越人士,秦大少爺未予採納。

萬事開頭難,自己的第一步應該如何進行呢?這些銀兩看起來很多,可是對於自己的大計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啊!秦浩明望著天邊的明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

接下來的幾天,秦浩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自己簡陋的小書房中抄抄寫寫,偶爾還有音律之身,不知道倒騰什麼東西。

就連讀過幾年私塾的張雲,也完全看不懂大哥記錄的一些奇怪符號和新的字型。大哥的學問大有長進啊,自己跟他的差距真是越來越大,張雲搖搖頭如是想。

閉關忙碌不停的秦浩明是選擇在半個月後出關,雖然精神上有些萎靡,但整個人心態非常不錯,頗有從容不迫的感覺。直至此時此刻,秦浩明才有閒情逸致打量自己熟悉而陌生的周邊壞境。

臨浦縣城位於閩省最北端,乃閩浙贛三省交界處,是閩省的“北大門”,自古為中原入閩第一關,分別與江浙省和西江省接壤。

內則與閩省的建陽縣、崇安縣、政和縣毗鄰。明洪武初,建寧路改建寧府,臨浦縣屬之。

閩省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山地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從來就不是中國的產糧大省。

可是臨浦縣區域面積3383平方公里,為閩省第三大縣。其中在縣城周邊有一小塊衝擊平原,地勢平緩肥沃,在歷朝歷代都是閩省的商品糧基地縣。

縱使因為地理地形緣故,目前還沒有遭受戰火波及,卻也是人心惶惶。能夠每日兩餐維持溫飽,在這亂世當中也是殊為不易。

作為三省交匯之地,臨浦縣卻因為山多險峻交通不便,野獸眾多而聞名。故境內民風彪悍,但又能安分守法。除了有地方望族及官府維持之外,更是因為此地人傑地靈,文人輩出,文風極盛之故。

秦浩明所在的地方叫秦家村,有幾十戶人家,基本上整個村子都可以算是他的族人,距離臨浦縣城約有三、五里地的距離。

這裡原本是秦家的莊園,卻因秦浩明父親故去的原因,加之秦浩明年紀尚幼,遭族人排擠,才流落至此。

同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過往的秦浩明遷怒整個秦家族人,以至於和秦家村村民基本沒有什麼交集,如果不是自身比較爭氣,獲得秀才案首身份,指不定要受到什麼刁難。

秦秀才遭遇變故心性大變,這就是秦家村村民、村婦最近的熱門新聞。

不同以往,秦大秀才埋頭走路對人不理不睬,現在的秦浩明對誰都笑語盈盈熱情有加,見了本家關係親近點的長輩,還會拱手行禮作輯。

這讓平素需要仰望秦浩明的村民驚喜莫名,這是誰,秀才公啊!

十裡八鄉上下幾十年才出一個的文曲星君,對我也是恭謹有禮,一瞬間,村民的心裡得到極大得到滿足,對秦大秀才的觀感大為改變。

當然這一切都是秦浩明有意為之,改變周邊的生存壞境和人際關係,是他在這個時代邁出的第一步。

向書呆子這樣自絕與人民的做法要不得,冤有頭,債有主。有本事就找現任族長秦向天的碴去,與普通族人無關。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更有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秦浩明心中是有一些溝壑,更有些高大上的東西,奈何條件實在不成熟,想沒條件創造條件都不可。既然如此,還不如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這就是秦浩明的真實心態。

“王匠頭,麻煩在這裡幫我修建一個如廁之地。這是大小、尺寸還一些佈局的簡圖,有不懂的地方再相詢。”秦浩明把維修房子的匠頭叫道一邊說道。

實在是受不了一個大男人用什麼馬桶,太便扭又不衛生。

一旁負責監工和打下手的福伯臉上皺紋更深幾分,心裡只是無聲的嘆息。原本只是簡單的縫縫補補,可是自家少爺卻是搞七搞八,這銀子流失的速度讓自己著實心疼,不是一個過生活的人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