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節 速度制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卷風起於飄萍之末

淒厲惶急的叫聲讓秦浩明心裡一顫,莫非哪裡出現變故?

大明幾路大軍在外,互不統屬。【】而建奴亦有兩路人馬,除了多爾袞,還有杜度的大軍在趙縣和盧象升對峙。

在秦浩明的心中,早已把盧象升當成良師益友,千萬不要他那裡出現什麼事情才好,餘者幹他何事?

“高監軍兵敗臨清,之身而逃,部隊被建奴所擊潰。”

李三步履匆匆,剛一照面,便把情況告之。

“走,裡面談,把具體的情況說一說。爾等也都進來,大家瞭解一下敵情。”

聽到是高太監出事,秦浩明松了一口氣,吩咐閻應元、董長青他們一起進府衙商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崇禎九年,知縣韓承宣對濟南府衙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

重修大門為三間,修儀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新修土地祠三間,修築木結構牌樓觀政亭一座。

大堂五間,其中東梢間為錢糧庫,西梢間為武備庫,公堂東西耳房各三間,東為贊政亭,西為鑾駕庫。

新修吏、戶、禮、兵、刑、工六房二十二間,大堂後有內宅,東設縣丞宅,西有典史宅,在兵、刑、工房後有公廨房。

如今,兵、刑、工、武備庫和公廨房都臨時劃撥天雄軍將士使用。

眾人進入到公廨房,隨著李三的娓娓道來,秦浩明他們才明白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多爾袞和杜度分兵之後,高起潛部從鉅鹿尾隨多爾袞至臨清。

元月初四,秦浩明正在德州忙著搜刮之際,杜度親自帶兵,集兵兩萬,剩下兩萬多人馬按兵不動,迷惑盧象升。【】

但話說回來,即使盧象升知曉此事也毫無辦法。

他的天雄軍將士原本只有兩萬餘人,被秦浩明挑選出最精銳的兩千三百多將士之後,再加上歷次戰鬥受傷和戰死的將士,他實際掌控的人馬還不到一萬五千人左右,緣何有能力掃除擋在趙縣門口的兩萬多建奴?

而杜度帶領的兩萬人馬,由熟悉地形的大明降將帶領蒙古騎兵作先導,沿著清河、新河直插臨清,兵勢如風,攻擊高起潛部。

彼時,除了祖寬作為先鋒帶走的萬餘人馬至濟南,高起潛尚有四萬多將士,兵力是建奴的雙倍有餘。

且有火炮之利,理應和匆匆趕來的杜度有番惡戰,鹿死誰手,尤為可知才是?

哪知開戰才半個時辰,高太監作為統帥居然棄離戰場不知所蹤。

好在有邊關副帥李有亭臨陣接過指揮權,才勉強沒有讓軍隊立馬出現崩潰。

雙方鏖戰兩個多時辰的關鍵時刻,早有準備的多爾袞率領五千騎兵突然殺出,與杜度成首尾夾攻之勢。

這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原本士氣低落的大明軍隊再也無力回天,奔潰敗逃不可避免。

戰場方圓三十裡範圍內,大明將士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成為建奴的屠宰場。

據聞,事後臨清縣衙打掃戰場,大明將士光屍體就一萬多具,尚為包含沒有發現的數目。

“該死!無卵之人,雌雄未辨,膽氣全無,如何能領兵作戰行此陽剛熱血之事?”

雖說和自己毫無關聯,可秦浩明聽聞傷亡如此之大,忍不住心頭的怒火,一拳狠狠砸向廳間廊柱。

百年的廊柱堅如磐石毫髮無損,秦浩明的拳頭卻鮮血淋漓多有破損,可見力道之大,心中恨意之深。

戰場非同兒戲,沒有抱著死則死矣的決心和信念,如何能取得勝利?

同時心中也痛恨崇禎識人不明,高起潛臨陣脫逃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為何還要讓其統兵領將?

難道不知如此做法,會讓大明軍心士氣俱失?大明將士的性命真的不放心上?

“將軍無需和無罪之鬼置氣!

宮刑者,無人除墓草而奠懷祭拜,故惜己命而漠視他人性命。且宮刑之後,肢體外痿,性情乖張。

因其無名聲之累,子孫之慮,故而行事下作,所思所想異於常人。

不如今後除掉他即可!”

從和秦浩明接觸起,即使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他也是一副成竹在胸笑嘻嘻的樣子,從未像此刻般如此暴怒,居然還自殘。

時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董長青故而在一旁寬聲勸慰,也不顧此言屬於大逆不道,傳出去駭然驚人。

高起潛作為天子內侍,屬於崇禎的奴才,要打要殺,須由崇禎一言而決,外人不容置喙。

而在董長青口中,居然輕飄飄一句除掉他即可,口氣之大,令碾子、閻應元等對他頻頻側目。

好在諸人中除了閻應元跟隨秦浩明時日尚短,不知其作何感想。

而像碾子、李三、浩子等人,和秦浩明同生共死浴血廝殺已經將近半年,早已忠心不二,再說承蒙他簡拔於微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倒沒有其他想法。

“經此一役,對今後時局走向有何看法,對錯無妨,皆可暢所欲言,無須顧忌。

甚至談談建奴的高明之處和大明的弊病也行,總之,有什麼說什麼,每個人都要說。”

秦浩明讚許的看了董長青一眼,還是自己的培養的人貼心。平常默言寡語的他,不意今日說得如此之多。

其他人也要培養起來,無論是能力還是忠誠方面,要在今後點點滴滴的始終貫穿當中。

人才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百年樹木,十年育人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用人還是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不過,這是以後的事,只能慢慢觀察瞭解。

“杜度兵勢如風,攻擊高起潛。多爾袞渡黃河,進軍臨清,迅疾速猛,皆得益於騎兵之利。

故而,以快打慢,集中區域性優勢打擊敵人,速度是關鍵。

諸位切記,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守。

這就是本將的一點淺見,是需要我們從建奴身上學習的地方。”

秦浩明的幾個軍官都是剛從基層提拔上來,原來只要依令而行便可以,哪裡有什麼發言的機會?

故而,皆面面相覷一言不發。

秦浩明只好拋磚引玉,先把自己的一點看法說出來,帶動他們的發言。同時,也把自己的軍事理念透過分析戰役向他們灌輸。

雖說高起潛的軍隊問題主要在於將士的戰鬥力、野戰能力極差,而且士氣低落,可畢竟有四萬將士。

而多爾袞能夠集中兵力,利用時間差、速度的優勢在比較短的時間擊潰大明軍隊。

這種運動戰中部隊的快速行動速度、持續作戰的戰鬥力,以及統帥高超的指揮能力,的確令人咂舌。

“元亨,下面你來說說看法,其他人準備。”

對於這位埋沒的名將,秦浩明好奇心很重,不知他有沒有獨特的見解,剛好他們坐著不言,索性點將。

PS:不好意思,因為作家感言不能寫太多字,浪費大家一分錢,請諒解!

各位看官,起點從今天開始到五月七號結束,月票雙倍。即一張變兩張,兩張變四張……懇請手中有月票的看官,儘量幫忙投票!

其實每天兩千餘字,一二月尚可,經年累月卻也殊為不易!

當然,有得閒之時,儘量多更。

又不想寫成小白文,汙了諸位看官的眼球,也失卻自己的本意。所以,在更新上諸位多多諒解!

小生能做到的唯有保證不斷更,不太監,風雨無阻每天兩千字以上。

許是因為興趣的原因,沒有用寫書養家餬口之難,故而不太在意成績,一則完成自己兒時的文學夢,二則卻是對我漢人失去一些氣節有些感慨,聊以發發牢騷。

本人非職業選手,要求不高,諸君不用打賞,保持正常訂閱即可!

可不要錢的推薦票和月票,卻是希望各位看官多投,那代表著一種認可,僅此而已!

因本書篇幅較長,期間未免有些漏洞或者資料不全,也請諸君多多理解,小生盡自己能力做好。

同時藉此機會感謝每天投票和訂閱的書友,一路前行,有你真好。

故土難離敬上!。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