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聚豐隆銀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聚豐隆銀號?

宋溫不是沒見過世面的鄉下阿伯,雖是第一次聽說銀號,但從字面上不難理解,這聚豐隆銀號跟吳家的天順錢莊應該是如出一轍,只不過換個了稱謂而已。

唔?這麼說,曹家這是要開錢莊囉?

宋溫陰鶩的三角眼眯成了一條縫,暗暗思量道,怪不得姓曹的要讓東翁答應,從今往後縣衙的商稅糧稅,還有牲口市的稅銀,都統統存入他家的聚豐隆銀號裡頭。敢情兒是想借雞生蛋,拿著縣衙的官銀稅款作為儲備金,然後再放債出去生息掙錢啊。

這要放到崔耕夢中所見的後世銀行,這就是在攬儲啊!

“哼打得倒是如意算盤!”

當即,宋溫便向胡澤義勸諫道:“東翁,此事萬萬不行!這姓曹的打得好算盤,居然將主意打到縣衙的頭上來了。東翁明鑑,絕對不能同意了這廝的無理要求!”

宋溫反對的這麼激烈,自然也有他自己的小心思。

其一是今天曹天焦這老狗在眾目睽睽下,屢屢與他作對,讓他大失顏面,他自然也不可能讓曹天焦痛快;其二是官銀稅款存放在縣衙中呢,他作為胡澤義的頭號心腹,自然是能趁機揩油,總有機會從官銀稅款裡頭撈點實惠,甚至可以暫挪他用,為自己牟利。但是以後這些稅銀都統統存入聚豐隆銀號裡後,他哪裡還有這種機會?這不是絕了他的斂財心思了嗎?

還有最後一個關鍵原因,便是天順錢莊的大掌櫃,吳家長子吳公禮在兩天前也曾找過他,希望他今後能將牲口市每日所收之稅銀存入天順錢莊中。作為回報,吳公禮會出銀子替他在泉州府置辦一套像樣的宅邸,至少也是兩進兩出的宅邸。

宋溫身為清源縣戶曹,再加上跟胡澤義的關係,自然是完全有這個能力替吳公禮辦到。再者說了,泉州城裡兩進兩出的宅邸,地段好些的,少說也值兩三百貫,宋溫憑啥不幹?

不過這事兒他還沒來得及找時間跟胡澤義嘀咕,他媽的,沒想到就被曹天焦這老鱉孫搶了先。

好你個曹天焦,今天是跟老夫幹上了是吧?居然還來虎口奪食。

看著坐在身旁的胡澤義沒有第一時間拒絕,而是一臉沉思狀,宋溫越想越擔心,猛地拍案而起,喝道:“曹天焦,縣衙的稅銀,是不可能交到一介商賈手中的!”

突地拍案,還沒將曹天焦唬住,卻嚇到了胡澤義一大跳!

“放肆!”

胡澤義瞬間拉下臉來,瞟了眼宋溫,哼道:“什麼時候,縣衙輪到你作主了?”

崔耕見狀,趕緊狠狠地補了一刀上去:“那是,縣尊大人在坐,本官都不敢僭越,你一小小曹吏竟敢越俎代庖?還真是反了你了!”

“姓崔的,你莫要挑撥離間!”

宋溫頓時反應過來,急忙俯身哈腰地衝胡澤義解釋道:“東翁,學生並沒有僭越冒犯之意,且聽學生解釋。事情是這樣的……”

無奈之下,宋溫只得將天順錢莊掌櫃吳公禮找他之事講了出來,當然,吳公禮要送他一套兩進兩出的宅邸作為回報這種事兒,宋溫自然是主動省略掉了。

城東吳家與胡澤義是表親,這個在清源縣並非什麼隱秘。

“公禮也對官銀稅款有意?”

胡澤義見這裡頭還扯出了自己的親戚,表兄吳繼堂的長子吳公禮也對稅銀存入錢莊動了心思,不得不重新思量了起來。

兩人是低聲交談,同席而坐的崔耕自是聽得清清楚楚,不過隔了好幾張桌子的曹天焦可是一頭霧水,啥也聽不著。

崔耕聽完宋溫的話,又見著胡澤義猶豫的神色,心知要壞,果真同行是冤家,而且這個冤家還是胡澤義的表外甥!

好在他之前和曹天焦還準備了另外一套方案,防的就是中途出現吳家此類不穩定因素,但是他和曹天焦離得太遠了,該如何通知便宜岳父呢?

忽地靈機一動,他猛地站起,衝曹天焦方向高聲喊道:“曹東家,清源城中並非單單只有你們聚豐隆開錢莊吧?清源縣衙的確是錢庫吃緊,無法支撐的起每月縣學所需的損耗。但你這條件提得也忒多了吧?今天天順錢莊吳掌櫃這位大金主是沒來,不然的話,還能輪得到曹東家你在這兒趁火打劫?我可告訴你,天順錢莊吳家,跟咱們縣尊大人可是親戚!”

此話一出,曹天焦先是一陣錯愕,不過再看崔耕別過頭去衝他擠眉弄眼,瞬間明白了怎麼回事兒。

但這話也讓宋溫警醒了,他很奇怪為何崔二郎會突然跟曹天焦說這些話。

這幾句話聽著像是為胡澤義鳴不平,像是在敲打貪得無厭的曹天焦,但宋溫卻是覺著,姓崔的是有意將自己和胡澤義的對話傳給曹天焦聽得。

難道曹天焦這老貨只是個牽線木偶,實際上,崔二郎才是這突然冒出來的聚豐隆的幕後掌舵人?

不過還容不得他繼續往下猜想,曹天焦便又開始高聲喊話了:“縣尊大人,並非曹某在趁火打劫啊。每月三十貫的無償投入,長年累月源源不斷,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曹某相信,縱是天順錢莊家大業大,恐也不可能長此以往地為縣尊老爺出這筆銀子吧?”

每月三十貫,源源不斷,風雨無阻,長年不斷……

胡澤義略微蹙眉,暗自一陣搖頭,他太瞭解自己的表兄,吳家家主吳繼堂了,這老倌是出了名的摳搜,而且是無利不起早的精明,他哪裡會有這個魄力?在錢上,吳繼堂這個表兄倒是和自己相像得很吶。

至於自己那個表外甥吳公禮……呵呵,他爹吳繼堂還沒死,哪裡輪得到他這個毛頭小子作主?

曹天焦見胡澤義還是沒有表態,狠心地咬了咬牙關,喊道:“縣尊大人,今後若是能將縣衙的官銀稅款都存入我們聚豐隆銀號,除了每月三十貫的縣學所需由我們出之外,聚豐隆還願意出三百貫修繕擴建城外木蘭溪的渡頭!”

“修繕擴建城外木蘭溪的渡頭?此言當真?”

胡澤義聽到曹天焦又加了一個條件後,心中最後一絲猶豫徹底放下了。

曹天焦道:“一口唾沫一個釘,草民豈敢在縣尊大人面前胡謅?”

這下,宴廳中再次沸騰了。

尤其是那些商賈,更是面露雀躍之色。

不為別的,就為清源木蘭溪的渡頭。

因為清源之所以鮮有外地客商來此,最大的原因便是交通不發達。按理說,木蘭溪四通八達,若是開通水路的話,便可以渡船乘舟抵達泉州府下轄各縣,就是逆流而上到泉州城,也僅需陸路的一半時間。

可是這些年來,清源財政吃緊是一個原因,幾任縣令不作為也是一個原因,遲遲都沒有對木蘭溪碼頭渡口進行修建。

若是多了水路能使越來越多的外地商旅和遊人來清源縣,那豈不是繁榮了清源各行各業的生意?間接地,他們這些買賣人不是可以掙更多的銀子了嗎?

一時間,這些本來不願出錢的商賈們居然都動起了心思,為了個人自身的利益,竟不約而同想到了一塊兒,紛紛出聲對胡澤義喊起了話。

“曹東家真是慷慨仁義啊,我醉仙樓願意錦上添花一把,捐獻一貫錢為縣衙修繕擴建木蘭溪渡口碼頭。”

“在下雖是做布帛買賣的,論財力比不了曹東家,但在下願意捐獻十貫錢,為縣衙修建碼頭添上一把助力!”

“我願意出三貫錢!”

“我出兩貫!”

“某家願出三十貫,共襄此盛舉!”

……

胡澤義和宋溫被突如其來的局面給看懵了,而場中的士紳們更是極大地震撼了,曾幾何時,清源的商賈們就為修建一個碼頭而如此的齊心協力,眾志成城?

總說商賈不仁,今日卻見到如此大場面的仁義之舉,著實令他們這些平日裡自視清高的士紳階層們汗顏啊!

崔耕也沒有料到事情會發展到現在這個局面,不由低聲勸胡澤義道:“大人,這就是民心所向啊!還有,前幾天從龍溪縣衙傳來訊息,有一股亡命的山匪貌似竄入莆田縣和清源縣的交界處。在這股山匪沒有剿滅之前,陸路總是不如水路安全些。所以修繕擴建城外木蘭溪碼頭,既是刻不容緩之事,也是大人為清源百姓謀福祉之事啊,此乃善事,更是義舉,也是大人一樁利民政績啊!下官建議還是應了曹東家吧!”

胡澤義嗯了一聲,斂下眼皮,陷入短暫的權衡考慮。

不過宋溫還是堅持不懈,繼續搖頭勸道:“不行不行,絕對不能應了曹天焦。東翁吶,吳家跟您可是親戚,萬一吳老爺那兒……”

“他能拿我怎樣?”

胡澤義猛地一睜眼,哼道:“莫非你認為他願意每月無償為縣學出上三十貫?還是說他願意為縣衙出三百貫用以修建碼頭渡口?他不出這筆銀子,難不成你宋溫替他出?”

“啊?學生…學生……”

宋溫一時語噎,久久不知如何回覆。

因為吳繼堂是什麼人他清楚,他宋溫是什麼人,他自己更清楚!

很快,胡澤義便起身決定道:“好,本官應了你便是!剩下的事情,本官讓崔縣尉與你跟進。崔縣尉——”

說罷,胡澤義看著崔耕,囑託道:“曹東家今日所提之事,所應之事,本官統統交由你全權負責。無論是縣學,還是渡口碼頭,都要抓緊些,莫要讓本官失望!”

“下官遵命!”

崔耕痛快地應了下來,目送著胡澤義揚塵離去。

再看宋溫,跟在胡澤義身後就跟失了魂的木偶似的,跌跌撞撞,險些摔了跤。

很快,這場慈善晚宴便隨著來賓的陸續離去,而宣告了結束。

剛才還喧囂鬧騰的醉仙樓大堂,不消一會兒便冷清了下來,獨剩崔耕、曹天焦,還有田文昆三人。

田文昆見走的人差不多了,才拱手笑道:“恭喜兩位了,田某在此預祝聚豐隆日進斗金,生意興隆啊!”

崔耕聳聳肩面帶溫笑,倒是曹天焦,眼睛樂得眼睛都眯成一條縫,找不著南北了。

崔耕回了句:“今日還多虧田掌櫃的配合了!”

“你我什麼關係?自當是義不容辭的!”

田文昆很是仗義地笑道:“不過今天,田某必須對少東家,哦不,崔縣尉大大地寫上一個服字。了不起啊,說句不好聽的,晚宴所邀來得這些人,哪個不是縣尉大人今晚唱大戲的配角啊?了不起,服!”

崔耕擺擺手,謙遜地連說不敢當,衝曹天焦喏了喏嘴,道:“今晚真正的主角是曹東家,可不是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曹天焦還沉浸在剛才全場聚焦的美妙滋味兒中,聽著崔耕這麼一說,越發樂飛了。

不過想著剛才最後今天花出去的那麼些銀子,都快趕上他曹家的家底兒了,對崔耕還是有著幾分微詞,道:“賢婿啊——”

崔耕不等他說完,趕緊制止道:“您老人家還是叫二郎好些,前兩天你家月嬋也說過,合作銀號不代表聯姻,我可不想讓她又說我趁人之危!”

曹天焦不由一癟嘴,氣罵道:“這個死丫頭,像你這麼好的賢婿哪裡找?”

“說正事兒!”

崔耕及時糾正了一下,道:“你剛才是不是想問我,縣衙每年的官銀稅款是有數的,就算統統存入我們聚豐隆,也抵不住花出去的那些銀子是吧?”

“對哩!”

曹天焦道:“每月三十貫,一年就是三百六十貫,這要是十年……不敢想喲,還有那多花出去修建渡頭的三百貫冤枉錢,夭壽啊,這錢可不是大風刮來的。就算縣衙那些官銀稅款都存到咱們聚豐隆,一年生的利錢都抵不上三百貫啊……您這是圖什麼啊?當時拿下迎賓樓改作聚豐隆銀號就行了唄!還花這麼些沒底的冤枉錢,真是夭壽……”

崔耕笑道:“曹東家,有時候吃虧便是福啊!我且問你,銀號是不是要攬儲?”

曹天焦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崔耕又道:“那我問你,如果你是儲戶,當你得知縣尊老爺都願意把縣衙的官銀稅款放心大膽地交給聚豐隆,身為清源的儲戶,還有什麼理由不將銀錢存入聚豐隆呢?你覺得,以後我們吸儲攬儲,還需要挨家挨戶的跑嗎?等著吧,今晚的訊息一但擴散出去後,你最好把聚豐隆的門檻兒做得高些。”

“為啥門檻兒要做高些?”曹天焦問。

不等崔耕回他,田文昆便第一時間樂道:“當然是免得被人把門檻兒踩平了唄!不過經縣尉大人這麼一說,還真是這麼個道理。今日此舉,至少第一回合就完爆吳家的天順錢莊啊!厲害,縣尉大人當真厲害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