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狄相套路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說崔耕是大周官場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政治新星,狄仁傑就是朝廷的定海神針。到底能不能逼得此老就範,武懿宗也沒什麼把握。

“預備!”

隨著他一聲大喝,劊子手們齊齊出手,將牛耳尖刀逼到了那些無辜幾十名百姓的小腹上。

武懿宗陰惻惻地道:“狄總管,有什麼話可要考慮清楚了再說。這些人犯的性命,就在您老的一念之間!”

隨後,又看向臺下的百姓道:“爾等的性命,也在狄總管的一念之間。到底該怎麼辦,就不用本王教了吧?”

“狄相爺開恩啊!”

“還請狄相爺大發慈悲!”

“您就答應了河內王吧,小的給您磕頭了!”

……

百姓們可不知這裡面還有那麼多的彎彎繞,齊齊跪倒在地,求懇之聲此起彼伏!

狄仁傑面色平靜,看不出什麼喜怒。

直到人們的聲音漸低,他才雙手下壓,深吸了一口氣,道:“諸位檀州父老快快請起。當初,曾經有人用一件兩難的事情為難老夫,老夫委屈求全,事後後悔不已。今日,又豈能一錯再錯?”

崔耕明白,狄仁傑這話指的是,當初曾經被李多祚逼著對自己見死不救,勸道:“狄大人,您可要想清楚,簽了這份薦書,您的一世清名可就毀之一旦,另外還有……”

還有就是李氏登基後會秋後算賬,這話可就說不出口了。

狄仁傑馬上會意,傲然道:“聖人雲,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崔著作不必多言。另外……”

老人家眼中精光一閃,道:“老夫命令你崔耕,今天也必須把這份薦書籤了,救百姓於水火之間。否則……你我就恩斷義絕!”

這話可是相當狠了。

要知道,當初若不是狄仁傑讓崔耕做“嶺南道肅政使”,他如今墳頭上的小樹恐怕都長成參天巨木了!既有救命之恩,又有提拔之恩。說得直白一點,崔耕哪怕造反都會有人同情,但若是背叛了狄仁傑……恐怕就會遭到千夫所指,天下人人皆曰可殺!

當然了,崔耕明白,這不是狄老頭在對自己挾恩以報,而是幫自己摘除責任。自己若是再矯情的話,老人家的忍辱負重可就白廢了。

他微微一躬身,道:“狄公有令,小子敢不遵從?”

“好!”

事情進行得如此順利,武懿宗樂得差點得北都找不著了,忙不迭地道:“小王為二位磨墨,不知誰先來?”

狄仁傑道:“當然是老夫!”

當即,老爺子接過武懿宗遞過來的狼毫筆,往上一提,做勢欲籤。武懿宗的小心肝“撲騰撲騰”直跳,注視著此老一步步的動作。

不怪武懿宗如此激動,他雖然不可能當皇帝,但武家人還是李家人繼位為帝,對他的差別太大了。武三思為帝,武懿宗就還是皇親國戚,與國同休。李顯或者李旦為帝,別說富貴了,恐怕性命都不能保全!

還好,一切順利,狄仁傑這麼大名望,總不能說話不算話吧?

呃……此老似乎的確是說話不算話了。

狄仁傑眉頭微皺,忽地又把剛拿起來的狼毫筆放下了,道:“不妥,不妥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

武懿宗一口老血好懸沒噴出來,怒道:“狄總管,莫非你是在消遣本王?”

“哪裡,還請河內王稍安勿躁。”狄仁傑不慌不忙地道:“讓老夫推薦河內王為清邊道大總管當然沒問題,不過呢,這份薦書有些問題,得改一改。”

武懿宗這才長出了一口氣,道:“但不知狄總管覺得怎麼改才好?萬事好商量啊!”

狄仁傑指著那份薦書,道:“就是這裡,把你河內王說得文武雙全,好像天下無對似的,老夫就認為很不妥。”

武懿宗賠笑道:“呃……小王也就是那麼一說,要不咱們改幾個字?”

“啊,不!”狄仁傑大手一揮,道:“不是改幾個字,而是要加幾個字!”

“加什麼?”

咳咳

狄仁傑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要說河內王德才兼備當然是有的,不過天下無對就有些過了,你得說只有一個人才能與你想提並論。”

武懿宗心思電轉,道:“莫非是崔著作?”

“哼,崔耕算什麼?不過是有些小聰明罷。?”

“那就是您老?”

“老夫都半截身子如土的人了,跟你爭這個虛名幹啥?”

……

簡短截說,武懿宗連說了婁師德、蘇味道、張九節、楊玄基……等等,幾個人名,狄仁傑都不屑一顧。

但是,與此同時,武懿宗問了幾次,狄仁傑都不肯主動說出那個人名。

最後武懿宗實在沒辦法了,道:“狄總管您到底想提誰,就直接說出來吧。無論何人,只要您說出口,小王一定照辦。”

“呃……這…………amp”狄仁傑說得含糊不清!

武懿宗好懸沒急死,道:“到底是誰?”

狄仁傑低聲道:“那啥……光嗣。”

“什麼?光嗣?”

這邊武懿宗還摸不著頭腦呢,範光烈已經輕拉了一下他的袖子,道:“光嗣,狄光嗣,狄總管的大兒子,現在還做七品的司府丞呢”

擦!

這老家夥是想給自己撈好處啊,早說啊,誰能想到你剛直不阿的狄仁傑有這個心思啊!我要是早知道,今天至於費這麼大的力氣嗎?

武懿宗哭笑不得地道:“嗯,狄光嗣狄大人,的確德才兼備,當這個司府丞太屈才了。不如小王保舉他為六品……啊,不,五品的定州長史!”

狄老頭似乎是破罐子破摔了,道:“河內王,你莫覺得老夫推薦自己的兒子是有私心,這叫“內舉不避親”,有古名臣祈奚之風,懂嗎?”

“小王明白,小王明白。”武懿宗暗暗翻了幾個白眼,心說什麼內舉不避親啊,你的言外之意,還不是嫌官小?

他想了一下,道:“那要不選一中州,讓狄光嗣兄弟為四品刺史,歷練歷練?”

“中州大多地處偏遠,犬子體弱多病,還是不妥。”

“我……”

有那麼一瞬間,武懿宗都懷疑這狄仁傑是不是不想簽名,故意找的藉口了。不過,他一迎上狄仁傑的眼神,又發現此老的目光中充滿了真誠,似乎不像是作偽。

武懿宗道:“令郎德才兼備,理應賦予重任,但什麼重任,小王一時間還真沒想出來。要不……狄相提點一下?”

“哼,那老夫就提醒提醒你。光嗣之前是七品官,現在提拔為五品、四品的,那叫“佞幸”,沒得汙了老夫的一世英名。所以,最好提拔他為六品官。比如說……地官員外郎?”

“啥?地官員外郎?”

武承嗣一口老血好懸沒噴出來,六部之中,以天官(吏部)地官(戶部)為貴,而這二部裡邊,尚書只是管大略,各員外郎才是實權派,身份既敏感又貴重,當真是給個中州刺史都不換!

好麼,你狄老頭這次是面子裡子都佔全了。

武懿宗咽了口吐沫,乾笑一聲,道:“這個……狄總管……不是小王不答應你,但各部員外郎都是陛下親封,我也插不上手啊!”

狄仁傑雙拳抱攏,老神在在地道:“那老夫不管,河內王你就說自己同意不同意吧?實在不行,咱們一拍兩散!”

“同意,怎麼能不同意呢,就按照您說得來。範光烈,重寫一份薦書!”

“且慢!”

範光烈偷偷指了指崔耕,低聲道:“您先問問他,要不待會再改,也太麻煩了不是?”

說得也是啊,狄仁傑都毫無節操地為自己的兒子求官了,這崔耕又能好到哪去?

當即,武懿宗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問崔耕條件。

崔耕見狄仁傑不斷對自己擠眉弄眼的,當然也就毫不客氣了。

比如說崔秀芳,這次立了大功一件,朝廷是不是該給一個女官的職司?也不用太高了,七品就成。

他之所以提及崔秀芳,是怕佳人哪天失手被官府抓了,給她準備一張護身符。

這可不達好辦,大周不是沒女官,但按說只有宮裡才有,比如上官婉兒就官封“內舍人”。崔秀芳這個皇宮外的野丫頭怎麼成?

但是……反正狄光嗣的職司就不好辦,怎麼也得求武則天一回。一個羊也是趕著倆養也是牽著,武懿宗也就同意了。

接下來,崔耕更是獅子大張口。

高仙芝立下大功,官升一級,從五品下的遊擊將軍升為正五品上的定遠將軍不過分吧?

封常清原來是文散官,這次給咱來個文轉武,六品的朝武校尉,也不過分吧?

宋根海、黃有為雖然沒立什麼功,但也算參加了檀州守城戰啊,都從從七品轉為正七品,應該……也不過分吧?

既然他們都升了,這幾十萬邊軍中的有功將士武則天還沒賞呢,不好厚此薄彼,要不……也都給予封賞?

好麼,本來是一份薦書,這回變成請賞大名單了。

武懿宗為了自己乃至武家的榮華富貴,一咬牙一跺腳,竟然全部答應了。

可把範光烈累壞了,一天寫禿了三支筆,才把這份奏章寫完,八百裡加急送往洛陽。

還別說,武則天真給這醜侄子面子,全部允准。

訊息傳來,檀州上下一片歡騰,讚頌女皇陛下英明,讚頌狄仁傑和崔耕為大家著想,甚至大部分人對武懿宗都不那麼厭惡了……起碼人家是得了好處真辦事啊。

不過,崔耕的心情可怎麼樣。

此時武懿宗已經搬進了清邊道總管府,狄仁傑另選了一處宅子辦公。

狄仁傑的府邸,正堂屋。

伺候的丫鬟僕役皆已退走,屋內只剩下了狄仁傑和崔耕二人。

崔耕嘆了口氣,道:“狄相爺,如今看起來你我二人風光無比,實際上咱們可是輸了一局啊。”

狄仁傑面帶微笑,不慌不忙地道:“哦?何以見得呢?”

“這事兒不是明擺著的嗎?清邊道的官軍雖然感激咱們,但對武懿宗也有好感,咱們算是一邊得了一半軍心。至於您的兒子和下官的心腹,那只能算是個搭頭,改變不了大局。從今以後,咱們算是徹底綁在武家大戰車上了,武長李消,這豈不是大敗虧輸?”

“哪裡?崔著作你完全想錯了。”狄老頭奸笑如狐,道:“說實話,武懿宗那些小手段,老夫之前的確是沒料到,有些驚慌失措了。不過,事到臨頭,老夫忽然臨時靈機一動,咱們事實上已經反敗為勝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