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封禪有條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還沒完。

等到了天將傍晚,將這次風災的受災區域統計出來的時候,大唐高官們盡皆面色冷峻,一言不發。

非但如此,還對全體官兵,乃至博城縣的百姓們,都下了禁口令:不準談論任何風災之事,違者以妖言惑眾論處,斬立決。

沒辦法,比想象中更加邪門,這場大風從海上來,剛開始還沒那麼大,到了來蘇頓鎮達到了頂峰。然後又轉了一個圈兒,往別處去了,似乎就是專為找李隆基麻煩似的。

而崔耕一行的一路之上,則風和日麗,沒有半點異常。等崔耕的大軍主動接近大風的時候,那風竟然走了,走了……走了!

說不是天意,也沒人信啊!

好吧,說完全沒人信,也不大準確,至少崔耕本人就不信的。

他明白,這事兒純屬巧合。今時今日,來蘇頓鎮本來就應該有這麼一場怪風。

史書記載:車駕至嶽西來蘇頓,有大風從東北來,自晨至午,裂幕折柱,眾恐。張說倡言曰:“此必是海神來迎也。”,眾稍安。

歷史上的李隆基可沒有嶺南道的分裂之局,他透過唐隆政變、先天政變,奪得皇位。又有武街之戰,大破吐蕃。默咄可汗暴斃,突厥內部自相殘殺,實力削弱。

當此之時,正是李隆基傲世天下,志得意滿之際。就是經歷什麼妖風作亂,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隨便說一句話就解釋過去了,

但是現在,李隆基祭天的成色不足,人們很容易就考慮到上天震怒上去了。

再加上自己一行平安無事,這麼強烈的對比,群臣能不胡思亂想嗎?

當然了,儘管崔耕明白,卻沒為李隆基澄清的必要。再說了,這對他確實是一件好事。

至少,若是李隆基想在祭天的時候出什麼么蛾子,已經完全不可能。

當初劉秀和王莽的昆陽之戰,有流星墜入王莽的大營,王莽軍士氣大降。結果,劉秀以五千兵馬,破了王莽四十萬大軍,成為新朝滅亡的。

如今這場大風的震撼程度,絕不在那流星之下。就算李隆基發瘋,那幫子“忠臣猛將”可不會跟他一起瘋。

另外,古語有云,王者不死。那意思就是說,受了天命之人,無論遇到什麼危險,都不會有性命之憂,李隆基就是想派人行刺,恐怕都沒什麼信心。

總而言之,這次窩裡鬥的風險,已經可以基本忽略不計了。

……

……

崔耕和李隆基兵合一處,總共百萬大軍駐紮下來。休整三日後,大軍起行,在泰山腳下停駐。

當然了,能與上天直接溝通,乃是真龍天子的特權。真正的封禪之典,不能這麼多人參加。事實上,按照前例,很多時候,都是僅有數人而已,甚至大部分情況下僅有皇帝自己參加,連給上天的祭文都秘而不宣。

然而這次,李隆基派人來宣旨,他將帶領文武官員、皇親貴戚、乃至番邦使節,共九九八十一人參加封禪,以合天數。

越王中軍賬內。

崔耕嘴角微撇,頗為玩味地說道:“楊公公,咱讀書不多。您能不能跟我解釋一下,這九九八十一人祭天,到底見於何典啊?”

“這……”楊思勖苦笑道:“越王您就別難為雜家啦,這麼多人參加封禪,沒有前例。不過……這個……您不參加封禪,陛下也不放心登山啊。光您陪著陛下登山,那也不合適啊。這個……這個……您就委屈一回成不成?陛下允許您帶著八名護衛,足見誠意了吧?”

這話雖然說得含糊,但崔耕瞬間就秒懂了。

李隆基是怕祭天的時候,再來一場怪風什麼的。把自己帶上,能起個保護傘的作用。

與此同時,李隆基又感到對天下人沒法子交代,就添了許多搭頭。至於那八名護衛,則是讓自己有足夠的自保之力。

“那行吧。”

崔耕只想著早點結束這封禪之典,把百萬大軍撤回去震懾四夷,就答應了這個的要求。

第二日一早,崔耕帶上郭子儀、安祿山、楊玄琰等幾個好手,匯合了李隆基等人,往泰山上行來。

行了半日,到了已經搭好的祭壇。

禮部侍郎賀知章主持儀式,李隆基宣讀祭文,為初獻。中書令姚崇為亞獻,武惠妃為終獻。三獻完畢,封禪之禮成,眾人起身,就準備往山下走。

可正在這時,忽然出么蛾子了。

契丹使者可突於站起身來,伸手一攔,道:“大唐天子,這封禪之禮,我們契丹也參加了。那公主呢?也該給我們了吧?”

突厥使者阿史德頡利發也附和道:“你們漢人有句話,人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答應我們突厥的公主,何時能兌現,也該給個說法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渤海囯特使大門藝道:“既然話都說到這兒了,陛下答應我們渤海國的公主,也請給個交代。”

“怎麼?你們都有公主?”吐蕃使者格列朗傑可不幹了,道:“陛下,您這麼幹可不厚道。怎麼他們三國因為參加封禪之禮,都有公主賜下,我們吐蕃卻沒有?我吐蕃怎麼也是當世大國,這也太不把我國放在眼裡了吧?”

他們這麼一起鬨,新羅國王金重慶也忍不住了,弱弱地道:“其餘諸國,都是派了使者前來,我新羅卻是本國主親至。您若是厚此薄彼,這個……這個……小王也沒法對國民交代啊!”

“這……”

五國齊齊索要公主,李隆基的面色,頓時無比難看。

本來和親這種事兒,不是不能幹,也在皇帝的許可權範圍內。李隆基甚至已經準備好了,隨便冊封三名宗室女嫁出去。就算宗室女不夠,還有其他的皇親國戚呢,比如某某公主女兒,孫女……只要和皇室沾親帶故就行,總會有人願意的。就算同時五公主和親,也盡可以支應,。、

但是,能支應是一回事兒,被人強索是另外一回事兒。這剛剛封禪完畢,就被五國聯手搞了這麼一出,讓他的面子往哪擱?

怎麼辦?怎麼辦?

李隆基心思電轉,看向崔耕,道:“崔愛卿,你怎麼看?”

擦!

你拉的屎,讓老子來擦屁股?

崔耕暗罵一聲,走上前來,朗聲道:“哦?爾等都是求和親吧?好說啊,好說。不過……”

“怎樣?”

崔耕微微一笑,道:“爾等求和親,問過你們國主了嗎?問過……本王的意見了嗎?”(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