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封禪百萬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蹬蹬蹬

正在這無比美好的時刻,忽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窗外傳來。

孤男寡女趕緊分開,正襟危坐。

緊接著,簾櫳一挑,有名浪穹詔的小丫鬟進來,微微一福,道:“啟稟崔得楊先生,越析詔之主於贈求見。”

“於贈?他來幹什麼?”崔耕微微皺眉,道:“真是不會挑時候,讓他進來吧。”

“是。”

功夫不大,於贈走進了屋內,見慈善公主在場,不由得微微一愣。

他咽了口吐沫,道:“這個……崔得楊先生……”

“行了,慈善公主不是外人,有什麼話直接說吧。”

於贈望著慈善公主的無雙嬌顏,暗暗琢磨,不是外人,那就是內人了。嗯,這浪穹詔真是運氣好啊!我越析詔要興旺發達,看來不僅要抱緊越王崔耕的大腿,還要靠攏浪穹詔!

他趕緊跪倒在地,道:“末將參見越王千歲,參見王妃娘娘!”

“呸!我……我是……什麼王妃了?”慈善公主漲紅了臉,偷眼看向崔耕。

崔耕道:“叫王妃也不算錯哩,只是早了幾日,慈善莫和他計較了。呃……對了,於贈,本王沒宣召你,你主動來找我幹什麼?”

於贈道:“不是末將要打擾王爺,實在是有要緊之事稟告。”

“什麼事?”

“南詔有個宦官,叫嘉實臘,剛剛秘密找到末將,告訴了我一個天大的秘密:那南詔王宮內,有條密道……”

然後,於贈起身,簡要地將這密道的來歷說了一遍,甚至獻出了一張地圖。

這密道曲折蜿蜒,不僅在王宮內有三個出入口,還在太和城內乃太和城之外,都有幾個出入口。

最後,於贈道:“那嘉實臘原來是河蠻貴人,和蒙舍詔有破國滅家之仇,一心想著報仇雪恨。因為我們越析詔和蒙舍詔的矛盾最為激烈,他才把這圖獻給了我。末將想著,既然有這密道在,不如由越王主持大局,咱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聯絡其他五詔,滅了南詔。”

崔耕眼皮一抬,緩緩道:“這個嘉實臘,可靠嗎?”

“可靠,絕對可靠。”於贈道:“就在今日,他還攛掇著於誠節納了遺南王后哩。嘿嘿,子納父妃,此事傳出去之後,於誠節的名聲,可得在六詔之地頂風臭著八百裡了。”

“這樣啊……”

崔耕閉目沉吟半晌,最終還是決定不採納於贈的意見。

道理很簡單,他和南詔沒什麼私仇。之所以要對付南詔,不過是皮邏閣父子野心廣大,為了地盤,和大唐有衝突而已。

如果換別人一統六詔呢?包括於贈在內,這些詔主未必就比皮邏閣的野心小。還不如維持著現在的均勢。

想到這裡,崔耕將那副地圖收了起來,道:“本王剛剛冊封了與於誠節,就奪他的國家,如此出爾反爾,豈不為天下人恥笑?不行,我丟不起那個人。”

於贈勸道:“王上,成大事者不居小節。古人雲,天賜不取,反其咎啊!”

“嗯?”崔耕面色一沉,寒聲道:“本王如何行事,要用你來教?”

“末將不敢。”於贈趕緊跪倒在地,連連磕頭。

到了現在,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一心覆滅南詔,沒考慮此事對越王崔耕的影響,引發了越王的反感了,不由得渾身上下冷汗涔涔。

開玩笑,越王崔耕既能三言兩語扶立越析詔,就能輕易覆滅越析詔,於贈豈能不懼?

崔耕這才微微擺手,道:“起來吧,以後你可要謹守本分。”

“是,是。”於贈戰戰兢兢地起身。

慈善公主見氣氛有些尷尬,打圓場道:“好叫越析詔國主得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話倒是沒錯。但是,覆滅南詔,對越王來說,卻算不得什麼大事哩。”

於贈道:“是我於贈目光短淺了,多謝王妃娘娘指教。”

……

……

又過了一個多月,太平公主被蒙崔詔的人送來了。見太平公主沒受什麼委屈,崔耕才長松了一口氣。要不然,他就得想辦法覆滅對南詔有極強牽制作用的蒙崔詔了。

這時候,儘管不確定慈善是否身懷有孕,崔耕也必須迴轉了。

因為,李隆基又出么蛾子了,邀請崔耕參與自己的封禪大典,並且,不禁止他帶兵馬參加。

想想也不奇怪,封禪對任何帝王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對於無子的李隆基來說,更是如此。

到時候,國內的高官貴戚,乃至各藩國使者都會護駕,以顯示皇帝對天下的絕對控制。

崔耕和太平公主不來,豈不是向天下人表明,這二位和大唐朝廷之間,有著深深的裂痕嗎?豈不表明李隆基的封禪之典在打腫臉充胖子嗎?

所以,李隆基不得不表示出最高的善意:允許崔耕帶五萬大軍,在大唐朝廷的管轄範圍內,穿州過府。

當然,崔耕要是拒絕,李隆基大失面子,會不會破罐子破摔,直接派人攻伐嶺南道,那就不好說了。

總而言之,無論崔耕參加不參加這次的封禪大典,必須先回嶺南道再說。

太平公主道:“我這個皇侄,這次可真是下了大本錢了。二郎你說,咱們去,還是不去呢?”

“這個麼……”崔耕苦笑道:“按說,給李隆基這個面子也沒什麼。不過,李隆基招天下兵馬護駕,總共湊出了百萬大軍。若他真的翻臉,咱們這五萬大軍,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不可不防啊。”

太平公主奇怪道:“百萬兵馬?這麼多?你怎麼知道?”

“呃……”

崔耕忽然想到,所謂百萬大軍,並非來自朝廷的邸報,而是歷史的記載。

在歷史記載中,李隆基還要親自擊鼓,觀看百萬兵馬的操演。

結果,百萬人這麼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大唐從未有過,即便名將郭元振指揮,還是弄得一塌糊塗。

李隆基就是藉著這個由頭,將郭元振貶官出外了。歷史發生改變後,李隆基還會不會召百萬兵馬護駕呢?

崔耕含糊道:“呃……李隆基好大喜功,我猜的。”

“猜的?”太平公主搖頭,道:“二郎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恐怕這次真的猜錯了哩。”

“哦?此言怎講?”

“我來問你,雖然你、李隆基和尺帶珠丹之間,歃血為盟。但是,吐蕃人的信譽,可靠嗎?”

“那怎麼可能?”崔耕搖頭道:“我們剛歃血為盟,突厥大軍就在吐蕃人的通風報信下殺到了。尺帶珠丹要是能謹守盟約,那母豬都會上樹,”

“很好,我再問你,大唐和突厥的關係,現在怎麼樣?”

“呃……剛和突厥打了一仗,恐怕算不得多好。”

“和契丹呢?”

“那就更差了。現在是契丹處於攻勢,大唐處於守勢,僅能保營州不失而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和新羅?”

“那就更別提了。新羅狼子野心,一直覬覦我大唐國土。”

“還是的啊!吐蕃、突厥、新羅和契丹,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我那好皇侄又不傻,怎麼可能把絕大部分兵力抽調回來,參加什麼封禪大典呢?”

“此言有理!”崔耕道:“照你這麼說,李隆基調不了多少軍隊護駕,就是答應他,也沒什麼危險?”

“理應如此。”

“那好,本王就答應他了。”

崔耕刷刷點點,寫了一封公文,命人送往長安城,宣佈準時參加李隆基的封禪大典。

然而,這公文沒送走幾天呢,就有邸報傳來,李隆基召天下兵馬,參加封禪大典。算上越王崔耕這五萬人馬的話,總兵力是百萬之眾,堪稱震古爍今!

“我去你奶奶個纂兒啊!”

啪!

花廳中,崔耕越想越氣,將一個茶杯重重地摔在地上,痛罵出聲。(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