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不僅為賺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然。”

崔耕循循善誘道:“張族長請想,大富大貴之家,一切皆有規矩。什麼時間幹什麼,應有定數。用日圭或者沙漏計時,還是用鐘錶計時,那不是高下立判嗎?”

“嗯,有道理!”張泳瞬間就被說服了。

試想魏州城內,如果清河張氏或者魏家有鐘錶,而自己家卻沒有,那如何能忍?幾家族長見了面,自己也抬不起頭啊。

更別說什麼暴發戶,要急於顯示自己的“家族底蘊”了。

說到底,寶石有什麼用?珍珠有什麼用?無比廣大的宮殿有什麼用?甚至於,玻璃器皿就一定比瓷器好用?之所以用這些東西,無非是為了彰顯身份罷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鐘錶可比這些東西強多啦。

張泳高興地道:“有了鐘錶,再用沙漏計時之人,可就是土鱉啦。互相攀比之下,鐘錶必將在通都大邑中流行。”

崔耕道:“關鍵是這玩意兒利潤高啊,咱們完全可以把它分幾個檔次,鑲金嵌玉,乃至弄上各種生肖圖案。不翻個幾倍賣出去,真是上對不住列祖列宗,下對不住妻子兒孫哩。”

“哈哈,崔相人稱“點金聖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

氣氛逐漸熱烈起來,崔耕也不禁長松了一口去。

在這個時代,在民間來講,鐘錶的效能過剩,也只能作為一種奢侈品存在了。若是張泳不以為然,自己還真沒啥好辦法。

當然了,不是說這個發明沒什麼用,只是在民間用處不大罷了。在某兩個特殊的地方,鐘錶簡直有著翻天覆地的作用。

首先就是航海。

比如說,崔耕現在要造船,強佔無主之地,最好連南北美洲都佔了。

那麼,在船上到底該如何精確定位呢?光靠指南針肯定不行。

時間加上星相,基本上就能把船隻的具體位置定個差不多了。

在張遂這種高手手裡,只要崔耕給出概念,讓他計算經緯都沒問題。要知道,這位在陸地上,曾經利用種種簡陋的工具,直接算出了子午線一度的長度。

事實上,西方之所以很長時間內,時鐘技術遠超東方,就是兩個方面的需要,一個是天文學,另外一個是航海術。把時鐘科技點亮了,其意義如何形容也不為過。

時鐘另外一個偉大意義,是軍事上的。

在沒有準確的計時儀器之前,分進合擊的戰術難度太高,就算是名將都不樂意使用。

但有了精確的時鐘就不一樣了,大戰之前將領互相“對錶”,簡直是一個標準的軍事動作。

想想看,高仙芝和封常清用時鐘來分進合擊,得給新羅人一個怎樣的驚喜?

崔耕今天來張家見到了張遂,簡直是佔了大便宜了。

同樣地,張泳也覺得自己佔了大便宜。說到底,單擺的原理,乃至於擒縱結構,都是崔耕提出來的,張家根本就沒起到什麼作用。

但得的好處呢?非但有一項日進斗金的產業,還有魏州土皇帝崔耕的友誼。

最關鍵的,崔耕把發明鐘錶的名譽,全讓給張遂了。

如今張公瑾這一系的領軍人物,就是張遂。別看他現在不肯奉詔入朝,那是在養望呢。等攢夠了足夠的聲望再入朝,絕對是皇帝的親信人物。有事兒的時候說個天象示警什麼的,比宰相的話都好使。

稍後,張家大排筵宴,款待崔耕一行。

酒至微酣,張泳好心提醒道:“崔相,我這個“張”好說,但另外一個張,就肯定沒我這麼好說話了,您可得早作準備。”

“嗯?另外一個張?你是說清河張氏那一支?”

“正是。”

“為什麼?本官和清河張氏頗有淵源,而您又已經和本官達成一致了,清河張氏還有什麼問題?”

“那都沒用。”張泳擺了擺手,打斷道:“關鍵在於,我們這個張,根本就不缺土地。如果能藉著災年擴張土地,那當然是最好,但不能擴張的話,也沒什麼。而清河張氏不同……他們太缺土地了。”

“此言怎講?”

“當初神龍政變,張昌宗兄弟被殺,張錫吃了瓜落兒,被貶官出外。大家一看,這是清河張家要敗落啊,就紛紛那個……出手。清河張氏招架不住,被逼賤賣了不少田地。現在張錫好不容易復相了,他們還不趕緊把以前失去的土地補回來?”

“敢情還有這番緣故。”崔耕輕託著下巴,沉吟道:“看來光憑情理,是很難說動清河張氏了。不過,我還有辦法。本官和清河張氏頗有淵源,還有他們的信物,玉佩一個……”

說著話,崔耕將清河張氏贈的那個玉佩拿了出來,然後,簡要地將清河張氏的承諾,說了一遍。

張泳還是有些不以為然,道:“縱然崔相能拿著這個玉佩,壓著清河張氏妥協,又想達到什麼目的呢?為小民出頭,和清河張氏徹底決裂嗎?”

“這……”

崔耕驟然發現,自己之前考慮的過於簡單了。

不錯,清河張氏是要臉的,只要自己拿出玉佩來,他們肯定會照辦,要不然,在仕林中的名聲就臭了大街了。

但是,與此同時,如此壓迫清河張氏,就與清河張氏結了死仇了,這真是何苦來哉?

甚至有人會說,當初在揚州,若不是張潛照拂,你崔耕能對付得了孟神爽和王弘義?今日之舉,是不是忘恩負義恩將仇報?怎麼這官兒越大越大,人品卻越來越次了呢?

崔耕沉吟半晌,道:“那張族長以為,本官到底如何做,才會放棄那些土地呢?”

“基本上沒辦法。清河張家和我們家不同,他們太看中土地了,說實話,即便崔相拿出類似一個鐘錶的產業來換,老夫猜測,他們也不會答應。”

崔耕眼中精光一閃,道:“土地?似乎也不是完全沒辦法啊……”

“安東都護府的土地可不算。”

“那是自然。”

……

……

與此同時,魏府,客廳中。

兩名中年男子相對而坐。

左邊那個面如冠玉,雙目有神,三縷墨髯飄灑胸前,要不是屁股不敢坐實,雙腿有些顫抖,絕對稱得上風度翩翩,其人正是剛被崔耕藉故打了一頓魏徵曾孫魏理。

右邊那個人長得也相當不錯,只是面色有些不健康的慘白。其人正是清河張氏如今的家主張子濤。

魏理輕咳一聲,沉聲道:“現在,崔二郎已經到張泳那去了。你那個本家一向重商輕農,說不定,就會被崔二郎的仨瓜倆棗收買了。到底如何應對,咱們還得早做打算啊!”

張子濤擺了擺手,道:“莫說什麼本家,我們清河張氏乃世家大族,縱不比五姓七望,也差不了多少。他張公瑾家無非一個暴發戶而已,跟我們家根本就不挨著。至於土地的事兒……我文契在手,不犯朝廷律條,崔耕能把我怎麼樣?”

“還怎麼樣?俗話說得好,破家的知縣,滅門的令尹。人家刀把子在手,想找你的毛病還找不著?你就那麼肯定,張家子弟沒有一個作奸犯科的?就沒有一個主母,打死奴婢的?真應了景兒,那就是一場通天大案!”

“他敢!他還要不要臉了?”

“我倒是奇怪了,人家怎麼就不敢?”魏理恐嚇道:“你想想,皇后把女兒嫁給了他,他都對皇后使了不少小絆子。你們張家和崔二郎的關係再近,能比皇后還近?”

張子濤當時就有點含糊,期期艾艾地道:“皇后……皇后……那是倒行逆施,人家崔二郎是為民請命,這……這叫大義滅親。”

“哦?難道你們張家趁著天災,收取災民們的土地就不算倒行逆施了,崔二郎就不能為民請命、大義滅親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這個……”

張子濤越想越覺得魏理此言有理,終於妥協道:“那依魏兄之見,咱該如何對付崔耕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