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鯊魚煙(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嫌棄歸嫌棄,元老的命令還是要執行的。眾人一起動手,將鯊魚從鹽水裡撈出來,去除魚骨,逐一切成大塊。

“首長,要不要剝魚皮?”

“不用,留著好了。魚皮也好吃。”

一條鯊魚最後被切成了五十多塊。放入大水槽內進行清洗。水槽是磚砌的外面抹了水泥,又貼了瓷磚,看上去比較乾淨,這裡也是平日裡洗滌食材的地方,有好幾個浴缸那麼大。還配有一套簡易的人力清洗機--這東西是鍾利時在高雄的時候許多“無聊發明”之一。原理其實就是一個波輪葉片,靠人力機帶動,製造渦流來清洗食材。

鯊魚肉的雜質很多,必須一再清洗才能保證衛生。金曉宇多少有些潔癖,連著清洗了兩三次,才把魚肉放進幾口大鍋子,浸滿清水。

“水要多,要把肉完全淹沒。”她檢查著每口鍋裡的水。吩咐生火加熱。

“不要急著添火,一點一點的加柴,讓水慢慢煮沸。”她說著,又從廚房裡拿了一柄大鍋鏟,在大鍋裡翻攪著。

“每口鍋都要這樣不斷的翻攪,讓魚肉充分的受熱。直到水沸騰為止!”

隨著水溫越來越高,肉也逐漸被煮熟,雜質也漸漸流了出來。這些雜質有些是沒被放乾淨的血汙,有些是附著在鯊魚皮之下的細沙。廚師們忙著一遍遍的打浮沫,最後把浮在水面上的血漬殘渣全部撈除乾淨,肉品最後再起鍋。為了去除魚腥味,期間還加入了少許的米酒。這個過程臺灣當地叫“跑活水”,其實就是“汆燙”。

等鯊魚肉煮熟的時間,金曉宇閒著無聊,特意顯擺了一下他聽來的知識。

“鯊魚肉其實很營養,有豐富的蛋白質、膠質和DHA、還有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ACE等,可以抑制癌症和類風溼關節炎……”

金曉宇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食堂眾人恭立一旁,無不無不點頭稱是,一副充分受教的模樣,實則已經被一堆沒聽過的名詞給繞得頭暈了。

大概花了半個多鐘頭跑完活水,終於要進入重頭戲了。廚工們根據指示找來一個蒸包子饅頭的鐵架,把鐵架擺進大鍋裡,再把鯊魚肉平均擺放整齊在架上,鍋裡預先放置好足量的米粉、黑糖、茶葉,以及削好的甘蔗皮。然後蓋上鍋蓋,開始生火煙燻。

“煙燻”這種食材的料理法是利用加熱的茶葉或木屑,把熏製產生的色、香、味滲入食材,使食品產生獨特的風味。經過加熱形成的煙霧微粒,可以吸收肉品的腥臭,增加食物的香氣,同時抑菌、防腐。在元老院的海產品加工廠是常用的加工手段。

不過,海產品加工廠只拿鯊魚做過魚糜類製品,做煙燻還是頭一回。廚師們多少有些好奇最後的滋味如何。

金曉宇雖說愛好美食,也有些廚藝,但是她懂得製作沙魚煙和她在原時空的留學經驗有關。那時候的她一日三餐都是在外解決。這點讓她的學妹趙萌萌看不下去,決定要到宿舍幫她做一餐營養的晚餐。

趙萌萌是金曉宇在高雄科技大學認識的學妹,也是她的閨房密友,人如其名,長得萌萌的,但性格可沒有呆萌。身為家裡面的長女,趙萌萌非常懂得如何照顧別人,所以金曉宇即使是長她幾歲的學姐,反而時常受她幫助,這讓金曉宇感到十分幸福卻又有些沒面子。

鯊魚煙這一手料理功夫就是趙萌萌傳授給她的,有一天休假,趙萌萌帶著她去市場買菜,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切肉,如何洗菜,如何煮湯。

“學姐雖然是個頭腦精明的科學家,但卻是個生活白痴呢。”

趙萌萌用足以讓人骨頭酥掉的萌音調侃著金曉宇,後者雖然放不太下身段,但這超級可愛的口音讓她一點都沒辦法生氣。

“是的,學妹,可以嫁了喔。”

學妹的廚藝有家學淵源的,趙家本身就是在旗津開餐館,而且還專賣鯊魚煙這道菜。趙萌萌的外祖父原本是來自廣東的退伍老兵,從軍中領了一筆錢退伍自謀生路,孤身一人落腳在旗津這個大漁村。本來他是做家鄉味的燻肉燒臘,但是後來發現到可以把這項手藝運用在煙燻鯊魚肉上,就此大放異彩。製作鯊魚煙必須注意火侯之拿捏,而如何拿捏全憑經驗,趙萌萌的外祖父因為有特殊秘法,他的鯊魚煙火侯恰到好處,因此大受歡迎,產品獨樹一幟,遠近馳名,是外地遊客到旗津一遊必嘗的美食。

趙萌萌的父親早年是無形浪子,有一次漂泊到旗津嘗了老兵的沙魚煙後,驚為天人,從此拜倒在旗下。浪子回頭金不換,後來老兵將畢生絕學傳授給他,而他也娶了趙萌萌的母親,入贅了趙家。趙萌萌從小耳濡目染,手藝雖然不如她的弟弟,但也是有個七八分像,這也是她能調教學姐廚藝的本錢。

金曉宇有一回到高雄科技大學在旗津的海洋學院看展覽時,還特地去光顧趙家的生意,當地的風光景緻與海產美食,都讓她永生難忘。正當她沉浸在青春年少的回憶時,鯊魚煙終於熏製完成,她趕緊揭開鍋子,一陣濃郁的烤肉香氣撲鼻而來,一瞬間就充塞整個廚房,而且還向外溢位,直到走廊的盡頭都還聞得到。

“啊……”

再看肉質、色澤,無不盡善盡美,簡直和趙萌萌做得一模一樣!

金曉宇已經許久未嘗此味,此刻差點就要流口水了,但作為元老她不能失態,所以她只是取出其中一塊,切成一片片適合入口的尺寸,便把這道剛出爐的佳餚輪流傳給現場的眾人品嚐。

“來!嚐嚐看!要蘸著醬料吃。”

鯊魚煙的常見吃法類似刺身,用芥末混合醬油蘸食。芥末能有效的去除殘留的腥臭味,並且新增鮮鹹味。然而高雄的物資實在不算充裕,金曉宇找不到山葵,也找不到芥黃,也沒有辣根可用,只能拿蒜頭和辣椒拌醬油湊數做個克難版來。就算是這樣簡易的醬料其實都算奢侈了,只因為她是元老才能這樣沒有顧忌地用。

辣根、山葵都不算什麼稀罕的東西,臨高就有,為什麼高雄不種呢?下一次見到魏八尺一定要要提下這件事。

眾人面面相覷,元老的“賜食”固然光榮,但是這畢竟是平時很少問津的食材。現在氣味聞起來還算是誘人,應該不會太難吃。

一干人都看著瀟湘,倒不是因為她是美食家,而是她負責全校後勤工作。

瀟湘見眾人都在看她,也不便推辭,硬著頭皮夾了一塊,沾了醬料放入口中。所以瀟湘這一口鯊魚煙算起來也是不便宜的美食了,肉一入口就先感覺到煙燻的香氣,正好吃的部位連皮帶肉與軟骨,充滿膠質又脆脆的,軟軟嫩嫩恰似豆腐卻又富含嚼勁,咀嚼後有一股鮮甜的滋味躍於舌尖,有一瞬間瀟湘懷疑自己要把舌頭也吞下去了。

“好吃!”瀟湘笑著說,“又軟又嫩,象豆腐似的!一點異味也沒有!”

眾人的喉嚨都發出一聲滿足的聲音。實話說,這東西算不上如何的“絕味”,但是此刻它卻是“化腐朽為神奇”,吃客們自然也就不吝惜讚譽之詞了。

“大家辛苦一些,把這些都燻好。我就要一塊晚上請客用,其他一半給教職工們晚上加個菜,還有一半……”她轉頭問瀟湘,“海圻號還在高雄嗎?”

“還在。”瀟湘的臉微微有些發紅。

“海圻”來到高雄之後,便在高雄入塢,進行年度的維護整修工作。艦上的水手也可以藉此機會休憩遊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叫幾個人,把剩下的鯊魚煙送到‘海圻’號上,醬料也帶上。就說是我給他們的犒勞。感謝他們這一路辛苦了。”

“我這就帶著人送去。”瀟湘回答的乾脆利落,轉身就去招呼人取油紙簍子。

當天晚上,海圻號的艦員們便嘗到了鯊魚煙,眾人就著海軍特供的啤酒大快朵頤。期間一位名叫李豐收的海軍軍士對這道菜記憶深刻。人家都說元老無所不能,果然不假!連這海中勐獸也能做成美味佳餚。

多年後小李海軍退伍,在高雄安家落戶。為了營生開了一家飲食店,主打的便這道菜。至於他為什麼會做這道菜,原因便是小李後來娶了瀟湘當妻子。而瀟湘當年向金曉宇拜師學藝過。

經過他和妻子不斷嘗試與改良,技術日益精進,早已超越了三腳貓的金元老。但回憶向來是最美好的,所以1635年夏季發生在高雄的這個在飲食史上應該記下一筆的事件,就在人們口耳相傳中,變得離真相越來越遠。而人們只要到了高雄,就必定要去嚐嚐這道馳名中外的美食。

而若干年後,某個荷蘭海軍軍官在高雄吃到這道菜餚之後,不禁感嘆道:“連鯊魚這種海中霸主都成了澳洲人日常的盤中小菜,從這個小細節就能知道澳宋海軍是不可戰勝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