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國之卷:第十六節 鑽井隊(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鵬宇和秦西科正在臨高來回奔波的同時,詩裡亞勘探隊的“手工鑽井隊”已經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試鑽。

元老院的的石油開採採用的還是在我國傳承己久的頓鑽技術。早在先秦時代,蜀郡太守李冰就開創了人類鑿井採鹽獲取地下資源的歷史。到了唐代,四川地區就是淺井採滷的繁盛之地,每掘一井就有成百上千人圍著一處可能的滷源開口造井,場面蔚為壯觀。

宋代,井鹽的鑿井工藝有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整套頓鑽鑽鑿小口深井(卓筒井)的的技術。人類歷史上首個超千米深井--自貢在19世紀30年代開鑿的燊海井亦是頓鑽技術的產物。

19世紀中葉,傳教士從中國傳回有關自貢鹽井的打井技術的報告引起了當時歐美工業界的很大關注,因為在此之前還沒有哪家礦井實現了千米以上的打井技術,也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頓鑽技術的改進發明專利的熱潮。

元老院為了開發石油當年也是千里迢迢地從四川自貢招募來幾十鹽井鑽工,組成了第一支鑽井隊。當然這也是最適合當前技術條件下的選擇了。他們前前後後參與了多次試驗性鑽探,算是工能委手裡最專業的隊伍了。

開鑽之前,這群礦工本來還要按照老祖宗的規矩給首長們定下龍脈,但既然座標有了自然省去這個步驟,焚香祈福的傳統還是按照四川鑽工們的要求搞了一場,也讓這名四川鑽工對自己成功打出油來增加了幾分信心……

鑽井隊的四川鑽井工工頭王大力、李天福帶著工友當仁不讓地上了第一口井,顯然是要在首長這裡露一手祖傳手藝,其他組則把他們圍在中間,要好好看下這些川老鼠是怎麼打洞的。

散工們首先在鑽井的地方整理出約二十平方米的平地,架設鑿井裝置。這套鑿井裝置基本是按鹽井裝置複製的,只是在某些部分做了“鋼鐵化”和“標準價化”的改進。變得更為堅固耐用,人力上也所有節約。

它的主要結構是碓架和平車。碓架前後各有兩根立柱,用兩根木料和兩塊木板把前後立柱連成一個整體,整體高度約為175釐米,長165釐米,上窄下寬。碓架用於支承踩板,踩板長150釐米,寬11釐米,有阻力臂和動力臂,阻力臂長32釐米,動力臂長105釐米。

別看裝置土,卻充分體現出工匠們在毫無科學理論的指導之下完全靠實踐經驗總結出的一些力學知識。只不過這些知識長期停留在“技術”的層面上,並沒有被歸納總結出科學理論來。也就無法被廣泛的運用。

在碓架中部,還有用兩根直徑4.5釐米的竹竿捆成的扶手,為踩碓時工人的依託之物——直徑160釐米的平車——是為起下鑽具升降扇泥筒的提升之裝置。

架設好碓架後,就要開井口了。首先將井基鏟高填平,為鑿井修建好堅實平壩,然後挖井打大口。挖大口是用人工挖掘。一般大口直徑為0.9米,按地層而定,深的有幾丈,以打到堅硬的岩層上為止。詩裡亞這地方地質鬆軟,這挖大井的工期自然就被耽擱了幾天,這在這等開井口的日子裡,其他組的工人已經在沙灘上立起了七八個碓架加快開發進度。

整套裝置不但簡陋,而且除了頓鑽本身之外幾乎都沒什麼鐵製產品,就是這麼簡單原始的打井裝置,卻能打入一千米以上的地下。這也算是一個小小地工程學奇蹟了。

勘探隊在詩裡亞大張旗鼓的開發活動,動靜大到足以讓遠在哥達巴圖的人都能看到,不時路過的商船漁船也好奇的在海上觀望這夥澳洲人的古怪行徑,元老院意外地還給這片千百年來無人問津的土地帶來了人氣。船隊和工人需要補給,於是哥達巴圖的小販們就划著船來和澳洲人做生意。

澳洲人手中有各種銀幣,既有西班牙比索,也有荷蘭人盾和內克士元,也包括新近出現的澳洲銀元。負責採購的人固然精明,但是出手也很大方,願意為遠道而來的貨物付出更高的價錢。

因此沒過多久就在油田勘探區附近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集市。最早到來的自然是在南洋到處都是中國商販。六七個中國商人自己搞起了市場,搭建起棚子,經營各種食品和日用品。接著是土著小販,他們帶來了自己的家鄉的特產和漁獲。

隨著市場的成型,從哥達巴圖趕來的華人和土著小商販從大清早就支起小棚販賣起他們從各處收來的山竹、芒果、榴蓮、紅毛丹、漁獲……

熱帶水果是勘探隊採購最多的商品。本地沒有規模化的蔬菜種植,水果就成了合適的替代品。既能補充工人在熱帶艱苦工作後流失的營養和水份,又不似肉類產品有衛生方面的後顧之憂。各種水果拼盤和水果汁連著招呼直接讓黃路表示回臨高再也不想吃水果了。

遺憾的是17世紀的熱帶水果還沒有經過後世的種子公司的全面改良,無論口感還是味道都差了不少。好在元老院有得是白糖,多少可以調節。

崔雲紅不怕酸,甚至有把水果當主食的傾向,而且為了“健美的體魄”,他傾向於少加糖或者不加糖。

打井的同時崔雲紅這邊也沒閒著,帶著地質勘探隊的人就在附近轉。這天勘探隊又發現了一處瀝青湖,瀝青湖往往意味著著這附近有淺層石油。因此崔雲紅把勘探的重點放在湖周邊的數公裡之內進行重點勘探。

一行人拖著已經充滿汗水的皮靴回到營地卻發現沙灘上的工人沒在幹活聚在一起圍成了個大圈子還不時從人群中發出一陣陣呼聲……

崔雲紅見此狀況頓時緊張了起來:“糟了,老吳他們是不是跟這群土著起了衝突了?”

回過頭再看護送他的海兵隊員和崔永芳都上好膛做好了戰鬥準備。崔雲紅在一處樹叢裡遠遠地一旁觀察確認沒有暴亂的情況後才緩緩的靠近人群。

他剛一露面,一個“保安”就上來敬禮:“報告首長!”

這個“保安”雖然沒有穿著制服,但實際上是“詩裡亞海兵特設隊”的一名軍士,雖然對外以“公司僱員”的身份出現,其實卻是海軍的人馬

“這麼回事?”

“在例行檢查補給船的時候發現了一名偷渡人員。”

“這也值得大驚小怪?”崔雲紅不滿道。有人偷渡乘船並不是頭一回發生,無非是願意留下的充當勞工,不想留下的自行滾蛋。

“是……是個女的!”

“女的又怎麼了?”

“這個,這個女的,不一樣……”軍士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您自己看吧。”

崔雲紅撥開人群,卻見人群裡坐著一個女子,定睛一看讓他大吃一驚:

“安娜!?怎麼是你?!你怎麼在這??”

安娜穿著件勘探隊工人的藍色棉布工作服跪坐在地上,寬大的衣裳罩在她身上顯得極不合身,一旁吳庭偉半蹲著身子正耐心的詢問著她,安娜藍色的眼睛在一堆大老爺們的注目下露出惶恐的神色……

此刻忽然聽到崔永芳的聲音如同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趕緊轉過頭來呼救道:“崔先生……您可來了……”

“怎麼?老崔你認識這個女孩?”吳庭偉問道。

“恩,這是人老巴家的女兒。”

“老巴??誰啊?”

“就那個範·巴斯滕啊。”

“他的女兒?他啥時候冒出個女兒了?這荷蘭人的女兒長得和克洛尹·貝內特差不多啊。到底怎麼回事?”吳庭偉徹底一臉懵逼了。

崔雲紅這才把他之前和安娜相遇的過程給吳庭偉簡單說了下。

“偉哥你眼瞎啊,明明長得像詹妮弗·康納利!”黃路驚呼道

“那是誰?我不認識,我對這些洋人長相的本來就臉盲。”吳庭偉擺擺手。

“靠!崔基老,你怎麼不早告訴我們巴斯滕有個像詹妮·弗康納利的女兒?她可是我女神!”這下黃路也跟著不澹定了。

“對於我來說長的像詹妮·弗康納利並不重要,如果長得像吳彥祖我才會覺得重要。先不說這些了,現在這是個什麼情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小妮子藏在來這裡的一艘貨船的貨倉裡跟著過來了,剛才這些工人在卸貨的時候發現了她,我這不就在盤問她麼?”

“安娜,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在這裡?”崔永芳還沒等崔雲紅開口,就迫不及待詢問起來。

“你們走了之後,父親又用鞭子抽了我一頓,把我打得幾天起不了床。然後他還把我關了起來,不給我麵包和水。我實在沒法子,就只能逃出來了。”安娜忽閃著大眼睛故作可憐,“可是我跑出來能去找誰呢?看到你們的船正在裝貨,聽說你們都到了詩裡亞,想還是來找崔先生你們了……”

“巴斯滕先生又打你了,他怎麼下得了手。”崔永芳義憤填膺,總算他及時看到了主人不悅的表情才及時管理住了自己的情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