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監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高起潛再次臨危受命,出任監軍,與薊遼總督洪承疇搭檔,指揮抗擊後金韃子的戰鬥。

這可不是一般的信任了,其實能夠出任監軍的太監,首先是得到皇上的信任,代表皇上去管理軍隊,其次是與司禮監大太監的關係處理的不錯,因為監軍這個職務,明顯是能夠得到很多好處的,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監軍的權力是很大的,代表皇上監管軍隊,而且可以直接給皇上奏摺,若是大軍的主帥表現不好,遭遇到監軍的彈劾,結局是很慘的,故而主帥一般都是需要討好監軍的,加之監軍直接控制錢糧的撥付,這等於是掌控大軍的命脈,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旦大軍缺乏了糧草,那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監軍直接管控錢糧,從根子上掌控了軍隊。

高起潛是皇上最為信任的太監之一,此次不僅是出任了監軍,聯合洪承疇抗擊後金韃子,而且還被皇上委以總監的職銜,也就是統領皇上派往各處的監軍。

此次出任監軍,高起潛的任務也是很重的,一方面需要聯合起來京城周遭衛所軍隊,另外一方面需要協調錢糧,保證大軍能夠抗擊後金韃子,當然還要代表皇上監控洪承疇的一舉一動,秘密的向皇上奏報。

高起潛出任監軍之後,馬上收到了洪承疇的信函。

洪承疇在信函之中說明了作戰的思路,高起潛雖說對軍事方面不是特別的內行,但擔任這麼多年的監軍,他對軍隊的一切事宜基本是熟悉的,對於洪承疇的安排部署,大體都是同意的。為了能夠真正的抵禦和抗擊後金韃子,高起潛開始給徘徊在京城周遭的衛所軍隊下達命令,要求他們朝著京城的方向集結。

衛所的總兵也許會違背洪承疇的命令,但絕不敢違背高起潛的命令,再說他們早就想著能夠進入到京城了,那樣會安全許多。不管怎麼說,後金韃子還是沒有攻打京城的實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大量的總兵集中到京城,集中到高起潛這裡,近十萬的大軍也在京郊集結,等候命令,這也讓諸多的總兵能夠做出解釋,因為他們遵從高起潛的命令到京城周遭集結,故而沒有直接到延慶州城去。

洪承疇的信函源源不斷送遞京城。而這個時候,也正是京城周遭最為緊張和危險的時候,特別是後金韃子繞過京城,朝著北方席捲而去的時候,表面上看,後金韃子沒有攻打京城,可北直隸各地會因為後金韃子的肆掠,造成慘重的損失。相反後金韃子若是直接進攻京城,高起潛就可以調集各方面的力量。來抵禦後金韃子。

洪承疇決定固守延慶州城的決定文書抵達京城。

高起潛收到文書之後,皺起了眉頭。

洪承疇麾下有十餘萬大軍,其中五萬大同邊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洪軍,其餘近六萬的大軍,分別來自於宣府三衛和延慶衛。洪軍的戰鬥力可能是不錯的,但宣府三衛和延慶衛軍士的戰鬥力,那是不敢恭維的,不知道洪承疇是不是考慮過堅守延慶州城的後果。

十餘萬大軍集中到延慶州城,面臨的是十五萬後金韃子的進攻。這可不是一般的戰鬥了,就算是高起潛不願意領兵出戰,也要考慮其後果了。

事關重大,高起潛迅速聯絡了內閣次輔張鳳翼和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

事已至此,張鳳翼和楊嗣昌也不會有其他的想法,他們知道後金韃子的驍勇,也知道大明的很多軍隊都是無法抗衡的。

這是一次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商議,時間也是非常緊迫的,張鳳翼和楊嗣昌仔細思考之後,決心請內閣首輔張至發參與到商議之中,這樣他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決定,後金韃子正在朝著延慶州城的方向而去,他們沒有時間耽誤了。

高起潛來到兵部的時候,張至發張鳳翼和楊嗣昌等人早就在這裡等候了。

進入廂房,眾人沒有過多的寒暄,每個人的臉色都是嚴肅的。

高起潛拿出了洪承疇的文書,用很快的速度念了一遍,儘管這次需要討論什麼事宜,眾人都是知曉的,不過大家還是聽的很認真。

高起潛唸完之後,楊嗣昌第一個發言,他是內閣大臣,更是兵部尚書。

洪大人的決定,我認為是合適的,將後金韃子吸引在延慶州城一帶,這樣就能夠阻止後金韃子在北直隸劫掠,五省總督熊大人率領的三萬大軍,正在趕赴延慶州城的路上,集中在京城的衛所軍隊,也正在待命,從軍隊的人數上面計算,駐守延慶州城的有十餘萬,外圍可以增援的也有十餘萬人,兩路大軍裡外迎合,不說打敗後金韃子,至少能夠限制後金韃子的下一步動作和計劃。。。

張至發是很少發言的,就算是內閣商議事情,他一般也不拿出自身的意見,最終都是奏報皇上做出決定,不過楊嗣昌說完之後,張至發少有的開口了。

楊大人所言不錯,但我們也要預料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後金韃子若是攻破了延慶州城,那該怎麼辦,洪大人率領的有十餘萬大軍,後金韃子也有十五萬人,如此慘烈的戰鬥,不知道朝廷是不是能夠承受。

張至發說出這個話語之後,眾人沉默了。

要說面對後金韃子的劫掠,張鳳翼是有著切身感受的,崇禎九年後金韃子入關侵襲的時候,他就是兵部尚書,直接指揮抵禦後金韃子的戰鬥,那一次若不是鄭家軍突然殺出來,打敗了後金韃子,逼迫後金韃子撤兵,還不知道是什麼結局。

京城周遭的衛所軍隊,基本是不可能與後金韃子面對面作戰的,就算是固守城池,都不一定能夠堅持下來,所以說人數上面的優勢,不一定是戰鬥方面的優勢。

張至發說完之後,高起潛跟著開口了。

咱家也覺得洪大人這個決定非常冒險,若是大軍與後金韃子在延慶州城展開了廝殺,這結局如何,還真的是難以預料啊。

高起潛和張至發的意思,明顯是否定洪承疇決定的,一旦他們做出了決定,代表的就是皇上和內閣的決定,洪承疇必須要照辦的。

一直沒有開口的張鳳翼,此刻開口了。

我們在這裡討論,是否想過洪大人為什麼會做出這個決定。

張鳳翼的發言,很快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

洪大人麾下有十餘萬的大軍,原來的計劃是撤往保安州,那個時候洪大人麾下的軍士人數不多,後金韃子都是騎兵,京城以西大都是平原,後金韃子行軍的速度是很快的,洪大人率領的十餘萬大軍,是不是能夠迅速的撤離到保安州,說不定我們正在商議的時候,後金韃子已經進入到延慶州地域了,這個時候洪大人率領大軍倉促撤離,會造成什麼後果。

張鳳翼說出這番話,張至發和高起潛的臉色都有些發白,情況的確是這樣,洪承疇可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十餘萬的大軍的撤離,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的,萬一被後金韃子追上了,那損失可能更加的慘重,固守城池還能夠爭取到一線的機會。

如此情況之下,我是同意楊大人建議的,洪大人率領十萬餘大軍固守延慶州城,會給後金韃子造成一定的威懾,就算是後金韃子想著劫掠北直隸各地,也要考慮駐守在延慶州城的十餘萬大軍,他們必定會有極大顧慮的。

此外各地進京勤王的大軍,也可以考慮增援的事宜,一旦後金韃子攻打延慶州城,其餘增援大軍則可以考慮從外圍攻打後金韃子,破壞後金韃子的整體部署。

張鳳翼說完之後,楊嗣昌連連點頭。

高起潛的臉色微微變化,他認為張鳳翼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誰不知道後金韃子的驍勇,若是洪承疇固守延慶州城,他這個監軍承擔的任務就不一般了,首先要考慮到整體作戰的事宜,保證洪承疇麾下的十餘萬大軍不被後金韃子殲滅,其次要考慮增援的事宜,一旦後金韃子圍攻延慶州城,他就要帶領增援的大軍,從外圍進攻後金韃子,否則洪承疇麾下大軍真的被後金韃子殲滅了,他這個監軍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了。

從私心方面來說,洪承疇率領大軍撤離延慶州城,就算是遭遇到後金韃子的追擊,那也不是他這個監軍的責任了。

不過這些話,不好意思說出來,也不能夠說出來。

當然張至發張鳳翼和楊嗣昌都是明白其中意思的,誰都不是傻子。

離開兵部,高起潛的臉色瞬間就變得不好了,他稍稍思索了一下,迅速朝著司禮監而去,這一次他必須要小心謹慎,情況和以前不一樣了,責任也完全不同,若是不想好退路,恐怕會遭遇到不一般的責罰,內心裡面,高起潛對洪承疇也有了意見,如此重大的決定,怎麼能夠隨便就做出來,這豈不是逼著他直接面對後金韃子嗎。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風中的失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