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震怒與輕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南陽府城被流寇攻破的訊息,在開封府引發了巨大的震動。

已經率領大軍來到開封的洪承疇,在得知這個訊息之後,迅速下達命令,要求麾下大軍與河南方面的大軍加快行軍速度,迅速趕赴南陽府城。

流寇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狀況,居然還能夠攻下南陽府城,這出乎了洪承疇的預料,當然他也知道,正是因為抱著徹底剿滅流寇的決心,所以在山西境內的時候,他和曹文詔兩路出擊,給與了流寇巨大的打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剿滅流寇近四萬人,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朝著河南倉皇撤離。

曹文詔已經率領麾下的關寧鐵騎,朝著鄧州和新野的方向而去,堵住流寇進入湖廣的路線,至於說陝西、山東和南直隸等地,那是不需要操心的,兩邊都是嚴陣以待,流寇進入這些地方,不會有出路。

河南巡撫衙門,廂房。

兵部尚書、五省總督洪承疇與左僉都御史、河南巡撫王鐸兩人,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王鐸這幾年的官運還是不錯的,崇禎四年末調離江寧縣,到京城出任兵部郎中,崇禎八年初,以左僉都御史的身份,出任河南巡撫,成為了封疆大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鐸是典型的文官,不過來到河南府之後,必須要熟悉軍事上的事宜,好在他在兵部三年時間,也熟悉了很多軍事上面的安排部署等等,但這種熟悉,與領軍作戰的將軍還是有區別的,說的不好聽一些,頗有些紙上談兵的味道。

譬如說對河南府各地的駐守事宜,王鐸的判斷就出現了重大的失誤,重兵都集結在開封府城的周圍,兼顧鄭州和滎陽,可對於其他地方的佈防,就不是特別重視了,其實流寇離開山西,進入到河南境內之後,稍有常識的將軍,都會在汝州和南陽府等地佈下重兵,就算是不準備阻擊流寇,至少需要加強城池的固防。

南陽府城的失守,王鐸是有著重大責任的。

不過這也不能夠完全怪王鐸,洪承疇也有一定的責任,流寇朝著河南方向撤離,洪承疇隨即給王鐸寫信,告知王鐸要注意滎陽、鄭州一帶的防禦,洪承疇估計流寇會走熟悉的路線,也就是從滎陽到新鄭、許州等地,接著進入到南陽府境內。

可惜流寇根本沒有按照他們的預想行軍,而是從安邑直插平陸,進入河南府,沿途沒有停留,經過汝州,直接進入到南陽府的境內。

“王大人,流寇攻陷南陽府城,得到了大量的糧草,怕是又會招募一些流民了。”

“大人不用擔心,下官以為,流寇攻陷南陽府城,不過是垂死掙扎,大人已經派遣曹總兵遏制住鄧州和新野等地,流寇已經是無路可逃,流寇攻陷南陽府城之後,不會做長時間的停留,必定會朝著鄧州和新野的方向撤離,下官從南陽方面得到的奏報,流寇雖然攻陷了南陽府城,可損失也是慘重的,如此情況之下,大人率領大軍迅速圍剿,流寇必然被徹底剿滅。”

洪承疇和王鐸兩人,都沒有提到南陽府城陷落的責任問題,顯然是迴避了這個問題。

不過兩人說話的側重點不一樣,洪承疇是擔心流寇的人數猛然之間增加,這讓剿滅的難度也隨之增加,王鐸強調的是流寇遭遇到重大的損失,戰鬥力不強,朝廷大軍剿滅其就更加的容易一些。

聽到王鐸這樣說,洪承疇居然點頭了。

大軍在山西境內剿滅流寇的時候,取得了太多的勝利,流寇的確是不堪一擊的,曹文詔麾下的三千關寧鐵騎,居然打敗了流寇的三萬大軍,讓對方只顧著逃命,無心抵抗,這才幾天的時間,相信流寇拿下南陽城池,純屬意外。

“王大人說的是,不過軍情緊急,本官不能夠在開封耽誤時間了,流寇攻陷南陽府城之後,至少停留三日以上時間,本官必須儘早對流寇展開合圍,這一次本官決不讓流寇逃走了。”

“下官在開封等候大人的捷報。”

“王大人客氣了,大軍的糧草得到了保證,本官還要感謝王大人的支援。”

“大人萬萬不要這樣說,這都是下官的責任。”

洪承疇和王鐸兩人對視,大笑起來。

傳令兵很快進入到廂房,洪承疇站起身,面容嚴肅的下達了命令。

“大軍明早寅時出發,分為前軍和中軍,前軍兩萬人,副總兵賀人龍率領,三日時間抵達南陽府城,命令各級軍官,不管遇見什麼困難,都要保證行軍速度,若是流寇已經逃離南陽府城,前軍不要停留,直插鄧州和新野,本帥坐鎮中軍,率領大軍從葉縣、裕州、唐縣方向直插鄧州和新野,前軍和中軍兩路大軍,六月初十在鄧州會和。”

“命令曹文詔總兵,必須固守鄧州和新野,時刻注意流寇之動向,偵查流寇從什麼地方逃竄,本帥預計流寇很有可能從鄧州方向撤離,若是偵查到確切的情報,迅速稟報。”

。。。

傳令兵迅速去傳達命令了。

一切佈置完畢,王鐸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彷彿看見流寇被剿滅的情形。

“大人來去匆匆,昨日才抵達開封,下官尚未來得及為大人接風,剛剛備下了酒宴,還請大人不要推辭,就當是下官為大人設下的慶功宴。”

“恭敬不如從命,本官也想著和大人好好聊聊,本官聽聞王大人是鄭勳睿大人之恩師,必定是瞭解鄭大人相關情況的,本官只是聽聞鄭大人的勇猛,素未謀面,頗感遺憾啊。”

“鄭大人乃是江寧縣縣試案首,當時下官是江寧縣知縣,機緣巧合,可不敢說是鄭大人的恩師,不過大人想要瞭解情況,下官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聽到王鐸這樣說,洪承疇有些迫不及待了。

“本官聽聞鄭大人異常年輕,不過弱冠之年,竟然能夠斬殺近二十萬流寇,實屬難得,此等的才華,太少見了。”

“下官倒是認為,鄭大人乃是抓住了機會,機緣巧合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勝利,要說剿滅流寇事宜,還是大人才是真正的有能力,要不然朝廷也不會讓大人負責剿滅流寇事宜了。”

“王大人,萬萬不要這樣說,鄭大人的功勞實實在在。”

儘管表現出來了謙虛,可洪承疇臉上的表情還是微笑,從年紀上面來說,洪承疇四十二歲,鄭勳睿二十一歲,洪承疇多年負責剿滅流寇事宜,當年和流寇廝殺的時候,鄭勳睿尚在讀書,什麼都不知道,從這一點來說,洪承疇是有著心理優勢的。

王鐸當然能夠看出來,洪承疇敕封太子太保、領兵部尚書銜,不管是在朝廷,還是在皇上內心,影響都是很大的,說話也是有用的,能夠和洪承疇搞好關系,對於他這個河南巡撫來說,當然是有巨大好處的。

再說此次南陽府城被攻陷,朝廷若是要怪罪,洪承疇解釋幾句話,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當然前提是此次剿滅流寇的戰鬥,取得重大的勝利。

從這個層面來說,王鐸必須要吹捧洪承疇、壓低鄭勳睿。

“下官說的是實話,鄭大人可不能夠和大人比較的,他日有機會見面,下官一定告誡鄭大人,多向大人學習請教。”

聽到王鐸這樣說,洪承疇更加的高興,年初鄭勳睿率領大軍,打敗了羅汝才、李自成和張獻忠,斬殺了羅汝才,讓流寇進攻中都鳳陽的計劃流產,那個時候洪承疇是高度緊張的,畢竟他是負責剿滅流寇事宜的,要是讓流寇的計謀得逞,他這個五省總督,那就要向皇上謝罪了,後來鄭勳睿在河南省境內縱橫捭闔,打的流寇魂飛魄散,眼看著就要被剿滅,這個時候,皇上的聖旨來了,讓他洪承疇負責剿滅流寇事宜,鄭勳睿則是出任了陝西巡撫。

從這個層面來說,洪承疇內心有愧,但也不服氣。

率領大軍進入山西之後,洪承疇是下了狠心的,一定要剿滅流寇,也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沒有能夠打擊到流寇的主力,這一次他憋足勁,想著在河南省境內徹底剿滅流寇,誰知道這個時候被流寇攻陷了南陽府城,兩相比較,皇上和朝中大人恐怕有非議。

所以洪承疇必須要加快節奏,率領大軍儘快趕赴南陽,剿滅流寇。

洪承疇做出的一系列部署,對於剿滅流寇來說,的確是有作用的,至少流寇已經處於逃竄的境地,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所以這個時候,加快行軍速度,迅速包圍流寇,就是最為重要的事宜了。

吃飯的氣氛很好,洪承疇和王鐸兩人談了好久,桌上的酒菜倒是沒有動多少。

翌日一大早,洪承疇率領大軍離開的時候,王鐸率領諸多的官員,一直送出城外十里地。

洪承疇和王鐸兩人,都沒有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流寇為什麼能夠攻陷南陽府城,為什麼能夠迸發出來如此的戰鬥力,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可惜兩人都忽略了,以至於做出相應部署的時候,過於的輕視流寇,這已經為後面的慘烈埋下伏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風中的失落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