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班師,歡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785班師,歡迎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訂閱!!】

就在李子霄繼續留在寒風堡,和王承恩一起等著崇禎的回覆時,李子霄卻收到了冷鋒從關外發回來的最新情報。

“什麼!皇太極駕崩了!”

李子霄手裡拿著那份,剛剛秘密送到他手裡的情報,看完之後,也是忍不住喊出來。

實在是,這個訊息太震撼了。

“什麼,爵爺,真的是皇太極駕崩了。”

羅超等人聽到李子霄的話後,也是急忙走過來,急切的問道。

“嗯,冷鋒從關外發來的訊息,應該不會錯。”李子霄點點頭,神情嚴肅的說道。

“如果這個訊息屬實,那麼之前寒風口一戰,清軍突然退走,就解釋的通了。”

趙子龍俊朗的面孔上,露出一抹笑意,說道。

“沒錯,多半就是多爾袞收到皇太極駕崩的訊息,才急著趕回去的。”韓銅也贊同道。

“皇太極一死,韃子那邊的爭權奪利就要開始了,短時間內不會再入關了。

接下來一段時間,咱們也正好需要休養生息。

本侯得讓冷鋒將韃子那邊的情況,更詳細的彙報過來。”

說著,李子霄拿起毛筆,在一張紙上寫了一些東西,然後遞給旁邊的石英,開口說道:“立即派人送到關外冷鋒手中。”

“是,爵爺。”石英應了一聲,便轉身離開。

“來人,去將王公公和洪大人叫來,本侯要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他們。”

片刻之後,王承恩和洪承疇就趕來了,李子霄將皇太極駕崩的訊息告訴兩人,頓時兩人就高興壞了。

“聖上啊,建奴皇帝死了,老天保佑啊!”

王承恩跪向京城的方向,大呼道。

“皇太極死了,那麼建奴估計要內亂一段時間了,這是留給我大明的機會啊!”

洪承疇想的也很多,知道皇太極一死,短時間內韃子便不可能再入關,這是留給大明解決自身內患的絕佳時機。

只可惜,皇太極還是死的太晚了,此時大明的內患已經病入膏肓,基本上無藥可治了。

要是皇太極能早幾年死,讓韃子陷入內亂,那時候給大明騰出幾年時間。

崇禎要是有魄力和手段,在大明內鎮壓住亂軍造反,改革朝政,或許還有中興大明的機會。

可是現在李子霄是能笑一笑,大明根本沒救活的機會了,現在就等於在慢性死亡。

反正李子霄也不在乎那一天兩天,等大明一滅,便是他高舉大義之旗,代替大明執掌華夏的時候,絕不讓韃子入關。

要是現在李子霄造反,頭上就要頂一個亂臣賊子的名頭,多不好聽,很多忠於大明的人,也會反對他。

反倒是大明一滅,他便可以打著為崇禎報仇的名號起軍,那時候才能得天下人心。

掌握大義,才能堵住天下人的嘴,收服不少人的心,這點連韃子都知道。

歷史上,大明被李自成滅了之後,韃子入關不還假惺惺的給崇禎下葬,舉著為崇禎報仇的名號追殺義軍。

兩日之後,崇禎的命令就傳到了寒風堡,同意了李子霄提出的四項要求。

隨即,李子霄便將從清軍手裡奪來的那批錢糧物資,交給了王承恩,讓他帶回京城。

十一月九日,李子霄也收到戚威,從山西發來的訊息,知道山西的清軍,比多爾袞退的還要早好幾天。

如此一來,這次入關劫掠的兩路清軍,全部都退走了。

除了西路軍阿濟格這邊,在山西劫走不少百姓,和大批錢糧外,南路軍多爾袞這一路,可謂是什麼都沒得到,還損失慘重。

隨後,李子霄也率軍返回河南開封,戚威也送山西撤回。

這一次李子霄率軍北御韃子,出兵總共六萬餘人,但返回開封時,全軍只剩下四萬餘人,折損超過兩萬餘人,傷亡超過三分之一。

這樣的傷亡已經是非常慘重的了,但回來的這四萬多白龍軍、城防軍士卒,歷經兩個多月,數場血戰,其中很多新兵全都變成了老兵。

李子霄接下來想要大規模擴軍,這四萬老兵就將成為骨幹,以這四萬老兵為基礎,足以讓李子霄擴軍十萬。

當然,前提是李子霄手裡有足夠的金錢,支撐他大規模擴軍。

除了人馬的損失之外,這一次北御韃子,李子霄還耗損大量的糧草,兵甲,彈藥等等,總共花費超過五十萬兩銀子。

要是再算上,戰後給陣亡將士家眷的撫卹,估計得上百萬兩銀子。

要是沒有李子霄從清軍手裡奪來的錢糧物資,補上這個財政大窟窿。

估計等李子霄回到開封之後,錢廣元,韓陸山和林永年等文官頭子們,又得來找他哭訴了。

所以說,這仗不好打,‘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打仗最耗錢糧了。

十一月十五日,經過數日慢悠悠行軍的李子霄,又在半途匯合了從壽張過來的,衛宏率領的人馬,一同返回開封。

此時的開封城外,到處都是流民大營,二十餘萬流民住在這些流民大營裡。

而且,隨著冬天來臨,前來開封的流民,還在以每日數百人,上千人的樹量增加著。

實在是,今年老天就不給百姓活路,旱災,蝗災,讓河南秋季糧食大減產,河南西部十幾個縣,嚴重的更是顆粒無收。

這些百姓全都只得背井離鄉,拖家帶口的加入流民大軍。

而現在,河南既然已經歸李子霄掌管,這些流民他就不能不管。

好在李子霄征戰在外,他手下幾個文官頭子,也在河南開始了重建和養活流民的繁重任務。

幸好,江北這兩年儲備了大量糧食,特別是紅薯這東西,才讓錢廣元,韓陸山等人,有底氣養活這些流民。

此時,在這些流民大營中,每個成年人每天可以分到三個紅薯,一碗稀粥,足以讓一個扛過一天。

現在,錢廣元和韓陸山等人的目的,就是先養著這些百姓,讓其度過這個冬天,儘量不餓死人就行,至於吃飽,那就沒必要了。

當然,錢廣元他們也不可能,平白放著這麼多免費勞動力不用。

按照李子霄的指示,河南的重建,先圍繞開封開始,所以年後這些流民,是要先安置到開封周圍十幾個縣城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錢廣元他們便從這二十多萬流民當中,挑選出六萬多青壯,負責修路,修水利,在周圍縣城建設新的村堡,開墾荒地。

這些村堡,等開春之後,就是要給他們搬去住的,開墾的荒地,也是給這些流民中的。

而僱傭這些青壯的花費,更是少的可憐,不用銀子,只需要保證每天幹活的青壯可以吃飽,外加三個紅薯即可。

就是這樣可憐的報酬,前來報名的青壯,就排不上號,甚至一些強壯的婦人,也都過來報名。

以工代賑,這也是李子霄給錢廣元他們支的招,錢廣他們也執行的很不錯。

至少,此時開封城外聚集了這麼多流民,秩序還算井然有序。

那些青壯每天也是幹得熱火朝天,這裡讓他們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同時,每人負責維持流民營秩序的城防軍士卒們,也不忘每天向這些流民,灌輸感恩李子霄的話語。

讓這些流民知道,是誰養活著他們,救了他們,不讓他們一家老小餓死。

這些士卒這麼做,當然是李子霄的老丈人林永年指使的,為的就是給李子霄積攢更大的聲望。

林永年是個明白人,他知道李子霄以後多半要走上帝皇之路,提前給自己的女婿積攢名聲。

現在,這些流民都給李子霄立了簡單的長生牌,每天吃飯之前,都要帶著孩子拜一拜。

今天,李子霄率軍勝利班師的訊息,早早的就傳回了開封。

於是乎,錢廣元,林永年和韓陸山等人,就打算在開封城外,隆重的歡迎一下回來的大軍。

現在開封城,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本來城內就有幾十萬人口,現在城外還有那麼多流民,直接讓歡迎的百姓,從開封城北城門,一直排到十幾裡外的黃河碼頭。

開封城內大人小孩,今日都著盛裝出城,歡迎李子霄率領白龍軍勝利班師。

雖然,李子霄執掌開封的時間並不長,但錢廣元,韓陸山等人的施政,卻比陳永福掌控開封時,得人心。

錢廣元他們免去了大量的苛捐雜稅,同時他們從江北調集來的大量糧食,直接讓開封的糧價下降不少。

並且,隨著江北商隊入駐開封,開設各種作坊,廠房,讓更多百姓找到工作,使得更多的商品進入開封,並且價格公道。

開封百姓發現,李子霄執掌開封之後,他們的生活比以前要好過很多。

這種情況下,開封的老百姓豈能不歡迎李子霄。

“好傢伙!這麼多人!”

結果,李子霄率領白龍軍將士們,渡過黃河還沒有登岸的時候,站在船上就看到岸邊人山人海。

“我的天呢,這得多少人呢!”

羅超等人也是經驗的張大了嘴巴,望著岸上人頭攢動的人群。

“侯爺,這麼多人,得小心點。石侍衛長,要注意保護侯爺的安全。”

趙子龍在震驚過後,考慮的更仔細,轉頭對旁邊的石英,說道。

“嗯,放心,沒人傷到了侯爺。”石英點點頭,甕聲說道。

“哈哈,放心,我相信錢廣元和韓陸山他們,他們應該會組織好的。

再說,張富貴和曾奇,他們不也提前回來了嘛,這些百姓中,應該有不少他們的人,不會出大亂子的。”

李子霄倒是挺放心,笑著說道。

打了勝仗,李子霄心情當然挺好了,此時看到這麼多百姓來歡迎,李子霄也挺滿意的。

虛榮心這東西,誰都有,李子霄也不例外。

隨著幾十艘船隻靠岸,白龍軍將士紛紛靠岸,然後在碼頭外重新集結列陣,周圍百姓沒人上前,給白龍軍騰出地方。

不得不說,錢廣元他們為了組織好今天的歡迎活動,不讓出現大亂子,也是抽調了開封城內,所有的城防軍士卒和衙役。

這還不夠,最終錢廣元,韓陸山等官員,無奈將自己家中的家丁都派出來,沿途組織秩序。

同時,張富貴的情報局人員,和曾奇的‘聽天閣’暗探,今日也全都裝成百姓,散落著各處。

並且,在李子霄率軍返回一日前,韓陸山就派衙役,在城內挨家挨戶的通知了,今日歡迎必須遵守的幾條規定。

所以,今日歡迎的百姓多達十幾萬人,卻沒人敢越過大路,都只得走大量兩邊。

因為,府衙釋出的規定中,就包括不許越過大路,保證讓白龍軍大軍可以沿路暢通的返回開封城內。

所以,今日歡迎的百姓,全都排列的道路兩旁,一直從碼頭排到開封北城口。

“歡迎侯爺勝利班師!”

錢廣元和韓陸山,林永年等一眾文官,早就在碼頭等著了,李子霄剛下船,他們就迎了上去。

“哈哈,平身,不用多禮。你們這搞得怪隆重啊!”

李子霄笑著對眾人說道。

“侯爺擊敗韃子,勝利班師,當然值得慶賀一番。

再說,這些百姓也不全都是下官們安排的,他們都是自發過來迎接侯爺和諸位將軍的。

侯爺,是不是按照程式開始!”

錢廣元說道。

“嗯,開始吧!”

隨即,李子霄收起臉色的笑容,沉聲說道。

接著,白龍軍士卒排成一列一列的,正式開始返城。

每一杆旗幟番號的後面,跟隨的就是一隊人馬。

有的旗幟番號後面,成隊成列的士卒,而有的旗幟番號後,卻只有寥寥數人。

這種寥寥數人的每隊人馬,全都是被打殘的,李子霄沒有將他們放在一起,而是讓他們單獨前進。

這是屬於他們的時刻,那些活下來的殘部,值得享受百姓的掌聲,他們的旗幟不會倒下。

而走在最前面的,並不是李子霄和幾位白龍軍將領,而是一群特殊的士卒。

這些白龍軍士卒全都沒有穿甲,沒有持槍,他們守護著一輛大車,緩緩前行,甚至響起了哀樂。

而在這輛大車上,堆滿了一罐罐的骨灰盒,裡面裝的是此戰所有陣亡將士的骨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子霄帶他們回家,讓他們住入英烈祠,受後人瞻仰。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白龍軍的士卒中,響起了戰歌,聲音迴盪廣袤的原野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