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血戰雁門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709血戰雁門關

【今天的第二章奉上,兄弟們支援一下,老雲求求收藏訂閱啊!】

相比起多爾袞在山東收穫不大,韃子阿濟格的西路軍,在山西雁北一地,可就只能用肆意妄為來形容。

短短一週的時間,阿濟格率領韃子就將整個雁北基本上翻了個遍,山西總兵賈長鳴不敢出兵,只是拒守雁門關。

同樣的,鎮朔將軍、大同總兵官姜瓖同時不管出兵,為了保住大同,姜瓖只得從北面邊關收縮命令,鎮守大同鎮。

明軍的怯戰,更加讓助長了韃子的囂張氣焰,整個雁北之地靈丘,廣靈,渾源,應縣等州縣,共計九城,全部被韃子攻陷。

韃子單單在雁北一地,就抓到六萬多百姓,劫掠錢糧,牲畜無數。

相比起多爾袞那邊,阿濟格這邊更方便,將他們抓到的百姓和掠奪到的錢糧,牲畜,運出關外。

不過,阿濟格並沒有這麼做,他沒有多爾袞那麼謹慎,因為他這邊都是普通明軍,阿濟格不相信李子霄的白龍軍會出現在他們這裡。

在拿下應州後,阿濟格就面臨一個難題。

他派出去的韃子彙報,明軍重兵把守雁門關,同時雁門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對於雁門關的重要性,阿濟格在沒入山西之前,就已經非常清楚了。

對於阿濟格來說,能不能打下雁門關,就決定著他接下來在山西的戰事,能否順利,劫掠行動能否擴大戰果。

區區一處雁北之地,怎麼可能滿足阿濟格的胃口呢,所以十月二日,阿濟格便兵發雁門關。

至於他們身後的大同,阿濟格也沒忘記,不管阿濟格並沒有將大同鎮的姜瓖所部,放在眼裡。

同時,大同鎮那邊可沒太原府有油水,卻比較難打,比較這裡是大明邊關重鎮。

所以,阿濟格為了穩妥起見,派出兩千韃子騎兵,三千蒙古兵,以及六千漢軍正藍旗殘部,共計萬人,由杜度率領,前往攻伐。

對於杜度能否打敗姜瓖,攻佔大同,阿濟格並不在意。

杜度只需要在大同,能牽制住姜瓖所部,讓他不要威脅到阿濟格大軍的後背就行了。

其實,對於阿濟格來說,想要進入太原府,並不只有雁門關這一條路,西面還可以走寧武關。

可是吧,寧武關這邊情況,比雁門關這邊更複雜。

阿濟格想要攻佔寧武關,就需要先打下前面的朔州,還有時刻提防東面雁門關這邊明軍的偷襲。

甚至雁門關這邊的明軍,還可以截斷他們的退路,反正寧武關的位置決定了,韃子要想拿他做突破口,不是好選擇。

最終,阿濟格還是決定強攻雁門關,雁門關就像一道鎖住山西北面的大門,門後面就是山西最富庶的太原府了。

韃子想要闖入富庶的太原府大肆掠奪,他們就得啃下這塊硬骨頭,打下雁門關,這是無法繞過去的。

好在阿濟格在來的時候,早就有這個決心了,為此他特意讓手下漢軍兩藍旗和鑲紅旗所部,攜帶足夠多的火炮和火藥。

十月三日,阿濟格兵臨雁門關下,而此時雁門關內的主事人,也已經換了。

盧象升率領的明軍主力,於十月一日抵達雁門關,盧象升也從賈長鳴手中,接過了雁門關大權,統轄賈長鳴,吳三桂和戚威手中,共計十五萬人。

小小一個雁門關,當然不可能駐紮下這麼多人馬,這裡此時只有兩萬餘守軍。

不管是賈長鳴,還是盧象升,他們都將主力人馬放在了雁門關南面的代州,代州距離雁門關只有二十裡地,小半日便可抵達。

盧象升到了代州後,第一時間就讓賈長鳴調回了他駐紮在雁門關的兩萬人馬換上了他手下精銳。

同時,盧象升將賈長鳴調往西面的寧武關和朔州,讓他守好寧武關即可,雁門關這邊交給他們。

盧象升知道,這一次他們想要抵禦住韃子在山西的攻勢,辦法很簡單,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守住雁門關和寧武關。

將韃子擋在長城以北,只要讓韃子破不開這道防線,韃子就殺不進太原府。

同時,盧象升對於這一戰,還是非常有信心的,雁門關的雄壯可不是說說的,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自從宋朝之後,雁門關這邊就沒打什麼大仗,也沒什麼軍隊攻破過雁門關。

盧象升認為以自己手中的精銳,配上雁門關的易守難攻,足以將韃子擋在長城以北。

同時,阿濟格也從沒見過雁門關,他倒是見過山海關,當年阿濟格第一次見到山海關時,就曾被山海關的雄壯所震驚。

他曾望著山海關而驚歎,認為那是鬼斧神工之作,不是人力可打下來的。

所以,韃子一直都不曾強攻過山海關,因為他們認為那是在做無用功,同樣韃子也以進入山海關為目標。

韃子認為只要進入山海關,大明便沒有什麼關隘,城池可以阻擋住他們。

可是,十月三日這一天,當阿濟格率領大軍來到雁門關外,當他親眼見到雁門關的雄壯時,他再一次被震撼了。

“此關之雄壯,毫不遜色於山海關啊!”

阿濟格騎在馬上,站在遠處眺望著雁門關,驚歎道。

阿濟格在驚歎之餘,也對能否攻克雁門關,心裡發生了動搖。

“王叔,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

雁門關雖然易攻難守,但我大清勇士同樣驍勇善戰,而且漢軍八旗裝備了那麼多弓箭,火銃和火炮。

此時正是用到他們的時候,再者說再險要的城關,讓那些懦弱的明狗來守,也是白搭。”

就在阿濟格猶豫的時候,豪格站出來,勸說阿濟格道。

阿濟格此人本來就智慧不高,性格粗暴,對於明軍和很多韃子一樣,向來你看不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時豪格的話,無疑非常貼近阿濟格心裡的想法,頓時讓阿濟格點頭同意,說道:“好,那就聽你的。

傳令給漢軍鑲藍旗和鑲紅旗,讓他們準備攻城。”

隨著阿濟格的命令下達後,隨軍而來的漢軍鑲藍和鑲紅兩旗人馬,便迅速忙碌起來。

他們除了搬出攜帶的軍械外,也開始在野外砍樹,打造更多的攻城器械,比如雲梯,雲車,撞城車等等。

一天後,阿濟格再也等不及了,雖然漢軍鑲藍旗和鑲紅旗所部需要的攻城軍械,還沒有完全打造完備。

阿濟格還是督促兩支漢軍,立即對雁門關發動了攻勢。

漢軍鑲藍旗和鑲紅旗兩部的攻城,一開始就異常的猛烈。

轟轟轟!

此時雁門關主關隘外,五十多門火炮排開,對著雁門關主關隘,以及周圍群山上的長城,進行轟擊,掩護兩支漢軍步卒的進攻。

在雁門關外,黑壓壓一片漢軍鑲藍旗和鑲紅旗的步卒,持盾的,扛著雲梯的,拿著弓箭、火銃的,排著散亂的隊形,慢慢逼近雁門關。

雁門關主關口外的大片空地上,此時還有七八兩高大的雲車,正朝著雁門關緩緩推過去。

這些雲車高達百尺,基本上已經和高大的雁門關城樓齊平了。

而在每一座雲車上面,都搭載著三十餘名弓箭手或是火銃手,他們是負責與雁門關城樓、城牆上的明軍對射的,壓制明軍的遠端火力。

轟轟轟!

在兩支漢軍步卒還在靠近雁門關城牆上,韃子的火炮開始炮擊後,就一直不曾停下過。

“該死的,這些狗韃子哪來的這麼多火炮。

景鴻,你速去派人到代州,向盧大人匯報情況,就說韃子攻城了,攻勢猛烈,火力強大,我們需要支援。”

把守雁門關的,乃是盧象升手下另外一名心腹將領,關凌。

此時,面對韃子如此聲勢浩大的攻城,主將關凌心裡也有些發毛,為了以防萬一,他立即派去去代州通知盧象升,並且求援。

此時,守在雁門關的明軍,差不多有兩萬人,全都是盧象升帶來的精銳,比那些腐爛的衛所軍強多了。

哪怕此時雁門關城牆上的明軍士卒們,望著城外黑壓壓一片攻過來的敵人,眼神有些驚慌,但並沒有太多畏懼,更沒有逃跑的。

這兩萬把守雁門關的明軍精銳,全都是盧象升自己帶來的那六萬明軍中的兩萬,沒有吳三桂和戚威的人馬。

一方面,吳三桂的兩萬關寧鐵騎都是騎兵,不適合守城,是盧象升打算用來做快速支援人馬使用的。

而戚威這邊,帶來的五千白龍軍和五千城防軍,全部都是步卒,沒有騎兵,而且三分之二都是火槍兵,三分之一是普通步卒。

對於白龍軍的火槍兵,盧象升可是親眼見識過厲害的,被盧象升視為他守城的王牌,沒打算一開始就讓他們上陣。

“大炮開火!”

轟轟轟!

隨著關凌的咆哮,雁門關上幾門老舊的破虜炮發出巨響,將一顆顆失心鐵彈發射出去,在韃子攻城的人馬中,砸死少量士卒。

雁門關自從明初,曾經經過重新修建、加固後,後面基本上就沒有再進行擴建,畢竟北面蠻夷能打到雁門關的機會不多了。

不再像秦漢,唐宋時代那樣,雁門關是中原朝廷,和北方遊牧民族,屢屢發生戰爭的地方。

這麼些年下來,雁門關雖然沒有怎麼修葺,但城牆依舊雄偉壯觀,依舊非常實用,易守難攻,畢竟城牆都是石頭修砌而成。

正因為雁門關這裡發生的戰事減少,大明朝廷在雁門關安置的火炮,還是萬曆年紀的老古董,很多都已經生鏽打不響了。

關凌派人試了一下,最後還能打響的,只有七門而已。

這裡的七門火炮,指的是射程較遠的破虜炮,或是大將軍炮,不是像虎蹲炮或是弗朗機炮,這種近戰火炮。

戚威這次過來支援盧象升,也沒攜帶來太多火炮,反而帶來不少鐵殼雷和虎蹲炮和弗朗機,這兩支近戰火炮。

畢竟對於火炮,李子霄這邊也很需要,再說就算給了盧象升一些白龍軍的新式火炮。

恐怕明軍那些炮兵們,也玩不轉的。

反而,讓戚威帶去更多的鐵殼雷,這種簡單易懂好用的炸彈,更適合明軍。

至於虎蹲炮和弗朗機這兩支近戰火炮,更是明軍一直裝備的,他們得到後,不用磨合便可使用。

“好,狠狠地轟,轟死這些韃子。”

隨著雁門關城牆上的七門火炮轟擊,雖然沒給城外進攻的兩支漢軍人馬,造成多少傷亡。

但卻極大的鼓舞了雁門關城牆上的眾多明軍將士們,他們紛紛怒吼,咒罵韃子的同時,也發洩一下他們內心的緊張和壓抑。

“都將虎蹲炮擺好,等韃子殺到跟前了,也讓他們常常被炮轟的滋味。”

關凌派人去向盧象升報信、求援後,便遊走在雁門關東西漫長的城牆上,對著城牆上的明軍將士,大聲喊話。

“報告關將軍,敵人進入百步範圍了。”一名士卒跑到關凌跟前,大聲喊道。

“傳令所有弓箭手,火銃手,立即射擊。”關凌吼道。

百步的範圍,是明軍弓箭手和火銃手適合的距離,畢竟這些明軍裝備的火銃,還是李子霄提供的新式火銃,或是普通火銃。

無一例外,這些火銃都還是火繩槍,他們的射程也比李子霄手裡的燧發槍,要小不少。

至於明軍城牆上的弓箭手,居高臨下,藉助高度優勢,再加上他們進行的是拋射,基本上能勉強殺傷到百步距離外的敵人。

“射箭,開火!”

隨著關凌的命令下達沒多久,雁門關主關城樓上,以及東西兩翼幾百米長的,修建在兩翼群山上的城牆的,明軍弓箭手和火銃手們,紛紛在各自長官的指揮下,對外面的敵人展開攻擊。

隨即,‘嗖嗖嗖’和‘砰砰砰’的聲響,響徹在雁門關上空。

“殺啊!”

隨著關外漢軍鑲藍旗和鑲紅旗的士卒,衝到雁門關城牆下後,便紛紛怒吼著,將雲梯搭到城牆上,向上攀爬。

“開炮!”

嘭嘭嘭!

隨著各段城牆上的明軍將領大吼,每隔幾米便會有一門虎蹲炮或是弗朗機,此時也開火了。

兩種火炮噴出除了一顆大彈丸外,還有更多的小彈丸,噴在城牆上那些漢軍士卒身上,讓他們響起了陣陣慘叫聲。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