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狠辣,登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569崇禎的悲哀

【這是十一之前最後一次加更了,接下來幾天內要攢搞,十一回家,無法碼字,不然到時候就要斷更了。】

崇禎十四年七月末,大明京師皇宮養心殿內。

砰砰砰!

“李子霄,他這是謀反,大逆不道,朕要誅他九族。”

“這以為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嗎?沒有朕的命令,他擅自出兵進駐登州,這就是造反,真以為朕不敢下令殺他嘛!

朕真要下聖旨,誅他李子霄九族,讓山東總兵劉澤清立即前往登州,抓捕李子霄。

他要是敢反抗,就讓劉澤清直接殺了他。”

崇禎在咆哮,到現在為止,這一天內崇禎已經不知道摔碎多少青花瓷了,卻依舊難以平息他的怒火。

李子霄出兵進駐登州的事情,依舊沒有瞞住多久,便被朝廷知道了。

雖然李子霄提前做好了功課,在朝廷上有大臣彈劾他,擅自出兵進駐登州,無視朝廷法令,形同謀反之時。

他便提前派人,向崇禎送去了奏章,聲稱乃是收到登州知府石青華的求援,才進駐登州剿匪的。

這個藉口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但如此一來,崇禎便無法給他安上一個造反的罪名。

崇禎得知這個訊息後,讓他本來因為國內亂匪橫行,以及洪承疇在前線戰事失利等,一連串煩心事,已經震怒不已的他,更加怒火中燒。

這個時候,洪承疇在松錦前線戰事失利的訊息,已經傳到了京師,崇禎在震怒的同時,也是一陣心慌。

要知道,洪承疇這次指揮的這支明軍,可謂是大明國內最後的精銳了,為了支援洪承疇打這一戰,崇禎可謂是掏光了所有的內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崇禎本指望著,洪承疇可以打贏這一戰,讓韃子未來幾年內,都沒有機會繼續南下叩關。

如此一來,崇禎便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騰出手來,專心對付中原的匪患。

崇禎也沒想讓洪承疇一戰,就消滅韃子,他知道韃子現在已經尾大不掉,想要徹底消滅韃子,任重而道遠。

首要的,他就得先平定國內的亂賊,然後休養生息幾年,到時候以大明恢復的國力,足以消滅韃子。

而且,崇禎也不是睜眼瞎,前面幾次大明軍隊都有機會,消滅國內的賊寇。

可是,每當大明軍隊即將消滅李自成等亂賊的時候,韃子就會在這個時候入關,威脅京師,被迫讓明軍撤軍勤王。

崇禎只要不是瞎子,不殺傻子,他就絕不相信那是巧合,而且還是一連數次的巧合。

這也是讓崇禎決心,先一戰打垮韃子,然後平定國內叛亂,再舉全國之力,出關消滅韃子。

不得不說,崇禎這個戰略,完全是正確的。

但唯一可惜的是,他醒悟的太晚了,同時幸運女神這次依舊沒有站在他這一邊。

當然,這個時候,由於大明兵部那些大臣們,為了逃避罪責,一個個儘量在崇禎面前,將這一戰的失敗說得輕描淡寫。

甚至,此時一些臉皮厚的大臣,睜著眼睛說瞎話。

說洪承疇在松錦前線只不過是暫時失利,等洪承疇休養一段時間,便可重新反攻。

對於兵部大臣們的這種說法,崇禎竟然相信了。

沒辦法,就連崇禎自己都不相信,洪承疇整整十三萬精銳大軍,會在半個月時間內就敗了。

這個時候,崇禎心裡雖然著急,也無濟於事,只能寄希望於前線的洪承疇,能夠接下來將戰事打好吧。

或許,崇禎只能像歷史上那樣,只有等到李自成的流寇大軍,打到京師城下。

讓他親眼看到敵人冰冷的刀鋒時,崇禎才會明白,原來他一直都被群臣矇蔽著,他身邊整日環繞的,都是一群亡國之臣啊!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子霄突然進駐登州的訊息,傳到崇禎耳中,當然讓他憤怒了。

此時的李子霄,早已經被崇禎視為‘不忠之臣’,有著狼子野心,恨不得立即誅殺李子霄。

可惜,李子霄不是當年的袁崇煥,會在手握重兵的情況下,他下達一紙聖旨,就能將其召到京師的。

從去年年初開始,崇禎都已經給李子霄下達過不下十次的聖旨,召他入京面聖,都是說要給李子霄加官進爵的。

可是,李子霄全都以‘病重’為由,就是不去。

事情拖到最後,崇禎甚至發現,他已經不敢對李子霄下殺手了,因為一旦他誅殺李子霄,很有肯能逼反他的舊部。

到時候,原本就已經糜爛不堪的中原大地,將再也沒有大明軍隊,可以遏制李自成瘋狂的擴張。

崇禎十四年的大明,國內李自成復起,縱橫在河南,同時這段時間張獻忠也出四川,而入湖廣,迅速壯大。

甚至在今年年初之時,連主持圍剿張獻忠的五省總督楊嗣昌,也死了

這個時空內,因為李子霄派出戚威的‘西徵軍團’,此時佔據洛陽和汝州的情況下。

讓流竄在開封南部,以及湖廣北部的李自成,遠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在這段時間內快速擴大勢力。

戚威所部雖然不服朝廷命令,但卻每次都會在關鍵時刻,策應各路趕到河南,圍剿李自成的明軍人馬,一起對付李自成。

可以說,此時崇禎要想維持中原局勢,不再繼續惡化,已經離不開戚威統帥的白龍軍‘西徵軍團’了。

崇禎曾經派人暗中收買過戚威,開出了驃騎將軍的價碼,但可惜還是失敗了。

以至於到了這個時候,崇禎也拿李子霄沒辦法。

李子霄依舊奉崇禎為皇帝,每年還乖乖進貢一大筆銀子,完全就是一副忠心大明的嘴臉。

可是,偏偏此時李子霄又對崇禎的命令陽奉陰違,甚至崇禎都調動不了李子霄手下的人馬。

對於這樣一支精銳部隊,卻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相比那位皇帝都難以忍受,更別說疑心重,剛愎自用的崇禎了。

這就是此時崇禎的悲哀,明知李子霄是心懷鬼胎的亂臣賊子,卻也無法下令征討。

以至於,這次崇禎得到李子霄出兵進駐登州的訊息,也只能在自己的御書房內,摔摔杯子,發發火氣。

卻不能第一時間,在朝堂上下令,宣佈李子霄為亂臣賊子,讓山東總兵劉澤清出兵征討。

那樣,除了逼反李子霄外,崇禎看不到任何好處。

呼呼呼!

一陣折騰後,發洩了心中怒氣的崇禎,此時坐在椅子上,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聖上,喝口茶,消消火氣,氣壞了身子,那可就不值得了。”

看到崇禎發完火,一旁的執筆太監王承恩,趕緊端著一杯茶過來,給崇禎潤潤嗓子。

崇禎這一會兒又是摔東西,又是大吼大叫的,不僅累了,嗓子也渴了。

“不喝。”

王承恩一臉的無奈,繼續端著茶等在崇禎一旁,繼續勸說道:“聖上,喝杯茶潤潤嗓子也好。”

崇禎抬頭看了王承恩一眼,也感到嗓子發乾,便接過茶杯抿了一口茶。

“承恩,剛才朕說的,你可傳下命令了?”

崇禎此時一臉的疲憊,剛剛一陣爆發,讓他體力吃不消。

這個時候的崇禎不僅頭花花白,一臉老態,身體也是大不如從,要知道此時的崇禎才不過三十一歲而已。

按說這應該是崇禎最年富力強的年紀,可是此時的崇禎看上去卻像一個五十歲的老年人。

大明這副爛攤子,活活拖垮了他,讓他是身心俱疲,卻也無力回天。

“聖上放心,命令都沒發出去。”王承恩恭敬的回答。

作為崇禎的心腹太監,王承恩比誰都瞭解此時崇禎的艱難,也比誰都瞭解崇禎的心思。

他知道,崇禎剛才那些話,完全就是在氣頭上,為了發洩怒火而說的。

雖然這確實是崇禎心裡的真實想法,但這個時候的崇禎,可沒有以往皇帝那種,‘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權力了。

至少放在李子霄的身上,是不行的。

所以,王承恩不可能將崇禎在氣頭上下達的命令,隨意發出去。

“沒發出就好。哎,想我大明兩百多年基業,竟然要敗在我的手裡,朕心不甘啊!”

此時的崇禎面色悲苦,心有不甘,卻無法改變現狀,這種深深的無力感,讓他絕望。

一旁的王承恩看著崇禎這份模樣,也為自己的主子擔憂,但他區區一個太監,也沒什麼辦法。

“朕累了,想去休息了。”過了一會兒,大鬧過後的崇禎,一臉疲態,對王承恩說道。

“老奴服侍聖上去休息。”王承恩攙扶著崇禎,便往寢宮而去。

“承恩,等朕睡下後,你出皇宮去見盧象升,將他偷偷帶入皇宮,不要讓其他人看到。

等朕醒了之後,真想見他一面,你去安排吧。”

等到崇禎到了自家的寢宮,準備躺下休息的時候,突然對服飾的王承恩,開口說道。

這個時候的盧象升,自從上次他在洛陽失利,返回京師後,便被崇禎擱置不用了,一直擱置到現在,才又被崇禎響起了。

崇禎這個人疑心病很重,盧象升接連剿匪失利,難免會讓崇禎產生誤會,不再像以前那樣信任盧象升了。

這一次,事情過去這麼就後,崇禎遇到的難以解決的麻煩,也越來越多,讓他不由得懷念起盧象升。

“是,等聖上睡下,奴才就出城找盧象升。”王承恩應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