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召開會議,清江船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422召開會議,清江船廠

【這是為昨天(東方升起)兄弟的飄紅加更!】

隨後,李子霄留下李子豐在李母那裡,想必李子豐也有不少話想和李母說,傾訴一下這些年所受的委屈。

李子霄領著周擎離開李府,直接前往府衙,召集錢廣元,邱廣明,李巖,衛宏等人開會。

他需要瞭解一下,他離開這段時間內,徐州的軍事,民政情況。

李子霄到達府衙的時候,錢廣元他們早就在府衙等著了,周擎恭敬的跟在李子霄身後。

“都來了是嘛,那就開始吧,各自彙報一下負責事務的情況。”

李子霄能領著周擎,過來參加這個會議,就表明了李子霄的態度,算是接納了周擎,讓錢廣元心裡一喜。

不過,在會議正式開始之前,李子霄還是讓趙騰帶著周擎下去,熟悉一下這邊的環境和情況。

畢竟,這種會議可以說是,李子霄這個小團體的最高層會議,但凡能參加這個會議的人,全都是李子霄的心腹,核心成員。

很顯然,周擎剛剛帶來,還沒有這個資格,李子霄這次帶他過來,主要是讓他認識一下眾人。

隨後,錢廣元和邱廣明分別向李子霄,彙報了徐州農事,稅收等情況,特別是‘土改’的情況,是李子霄最關心的。

“將軍,徐州一州七縣,已經在春耕之前,完成了所有‘土改’,同時今年春耕,我們成功在各縣推廣種植紅薯。

但凡種植紅薯的農民,都會享受府衙提供的扶持計劃,如果產收不足,府衙會免去他們的稅收。

這些也是當初將軍離開時交代的,這個扶持計劃一出,果然七縣的農民,很多都樂意種植紅薯。”

邱廣明恭敬的對李子霄彙報道。

“恩,很好,這件事你完成的很不錯。”李子霄對其勉勵道。

“將軍,根據我在淮安府和揚州府的走訪,兩府的百姓在知道徐州的‘土改’後,全都迫切希望能夠在他們那裡執行。

以屬下之間,咱們拿下兩府的時機到了。”李巖兩眼放光,對李子霄建議道。

可以說,在此時李子霄所有的手下中,李巖是最希望李子霄能夠做皇帝的,而且他也是最直接表明,讓李子霄開創新王朝的。

以至於,李巖在平日裡說話時,也毫無顧忌,一心想讓李子霄擴大佔領的地盤,擴充軍隊,壯大實力。

可以說,李巖是李子霄手下中的激進派,而以錢廣元為首的,算是保守派,他們主張徐徐圖之。

要說,在李子霄被敕封為鎮國將軍之前,他還是比較支持錢廣元這一派的,但現在,他也感覺時機成熟,或許可以更激進一些了。

“李巖,我讓你聯絡淮安各縣官員,以及淮安兵馬守備的事情,你辦的如何了?”

李子霄開口對李巖問道。

李巖一聽李子霄開口詢問他這件事,心頭瞬間一喜,他猜測李子霄多半真的要對淮安下手了。

李巖趕緊對李子霄彙報道:“一切都聯絡好了,其實有差不多一半官員,支援將軍的‘土改’計劃,還有一批頑固不化的官員,不肯接受將軍的‘土改’。

我根據這些官員的態度,整理出來一份名單,請將軍過目。”

說著,李巖就從衣袖裡,取出一份奏摺,上前遞給了李子霄。

這份奏摺,說白了,就是一份黑賬簿,上面記著淮安整個官僚系統,誰對李子霄的‘土改’政策是支援的,誰是反對的。

李子霄接過奏摺一看,然後點點頭,將奏摺重新遞迴給李巖,開口說道:“你辦的很不錯。

將你調查得到的名單,先給淮安姚新羽和同知韓陸山,讓他們兩人先拿上面的一些頑固不化官員開刀。

正要也試試他們兩人的態度,我會給他們半個月的時間,半個月之後,我要淮安也推行‘土改’。”

李巖一聽李子霄的話後,臉上露出喜色,立馬答應下來。

“將軍,現在春耕剛剛結束,這個時候推行‘土改’是不是不太合適啊?”錢廣元站出來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什麼不合適的,可以先將土地分好,至於春耕種下的糧食,該歸誰還歸誰,這點問題好解決。

到時候我會派你到淮安負責此事,具體情況如何處理,你再看著來。”

錢廣元看到李子霄決心已定,也就不再多言。

“衛宏,新兵營的工作怎麼樣?”李子霄親自對衛宏詢問,新兵這一塊才是他最關心的。

接下來一段時間,李子霄要用兵的地方很多,可當初他帶走戚威等白龍軍,也就是此時的西徵軍團,差不多佔據了白龍軍接近三分之二的兵力。

“啟稟將軍,這段時間內,我們從各地民兵中,挑選出來六千合格、體質健康青壯,加入新兵營訓練。

此時,這批新兵已經訓練了一個多月了,可以出爐了,就等將軍回來,看如何安排這些新兵。

同時,屬下也遵照將軍的命令,招募了一萬二千新兵,加入城防軍,此時徐州所有一州七縣的城防軍,共計大約三萬五千人。

而在徐州城內,就有一萬五千人左右,屬下根據將軍的指示,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才將城防軍內老弱病殘之兵清理乾淨。

同時,也在情報局的協助下,查清了所有軍官的來歷底細,但凡不適合的軍官,已經全部被剔除出去。

此時,徐州所有城防軍完全聽從將軍命令。”衛宏恭敬的說道,然後遞給李子霄一份名冊。

名冊上面記錄著,徐州境內一州七縣所有城防軍軍官的名字和家世,李子霄慢慢翻看著。

當初,李子霄雖然掌控了徐州,將境內的兩所衛所的官軍進行整改,重整成了城防軍。

可是,這些官兵裡面,依舊存在不少老弱病殘的官兵,以及一些身世不明,暗中對李子霄心懷不滿的軍官。

要知道,李子霄在徐州可是殺了不少地主大戶的,這些老舊軍官中,必然有不少人都與那些大戶有關係。

留著這些人在城防軍中,就是一群定時炸彈,關鍵時刻容易壞大事。

於是,李子霄在率軍西征闖賊前,就對衛宏吩咐,讓他趁著招募新兵,重整城防軍的機會,查清所有軍官的身份。

不合適的統統剔除,在李子霄未來的計劃中,城防軍也將作為一支可靠的戰力,協助白龍軍的出征戰鬥。

“就將這批新兵,分出兩千人,給周大柱的‘先鋒營’和劉重的‘陷陣營’,完成他們兩營的擴編。

再調撥一千人,充入火槍營,之前我帶走太多的火槍手了,咱們這邊的火槍手嚴重不足,需要補充一批。

剩下的三千人中,挑選一批馬術精湛士卒,本將要組建新的一支騎兵營。

過段時間時間,羅超就會返回,到時候他會成為這支騎兵營的營將。

剩下最後一千人,就分給炮營,輜重營和我的護衛營吧,所有營的編制人數擴編,除了增設一騎兵營外,不再外設其他營。”

李子霄考慮再三後,決定的說道。

同時,李子霄在接下來,重新任命了手下武將們的官職,畢竟此時李子霄已經敕封了鎮國將軍,衛宏他們的軍職也該升一升了。

“另外這次本將回來,首要的事情,是要與林婉兒結婚。”

“將軍,這件事一直都是老夫人親自負責的,而且林知府早已經從揚州那邊傳來訊息,一切都準備好了。

只要將軍一回來,選擇一個良辰吉日,便可迎娶林姑娘了,咱們這邊老夫人也早就安排好一切。”

“哈哈,看來我這老丈人也是真著急了。”李子霄笑著說道。

“林知府豈能不著急,像將軍這樣的英傑,百年都難出一個,又和林姑娘情投意合,林知府要是錯過這門婚事,估計他腸子都要悔青了。”

錢廣元也是摸著鬍子,笑著說道,引起周圍眾人的哈哈大笑。

“好,我先回府去見母親,問問他老人家的意思,什麼時候是良辰吉日,本將要娶親了。”

隨後,李子霄便返回府中,就看到李子豐正陪著李母在院中溜達,有說有笑的。

“母親,我和婉兒的婚事,不知你和林知府怎麼商量的?”

“我和林大人早就商量好了,日子也都定好,五日之後,就是黃道吉日,到時候你去迎娶那位婉兒姑娘。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姑娘,能這麼吸引我兒子。”李母笑著說道。

“霄兒,李府那邊……”

就在這個時候,李母還想說什麼,但還沒說完,李子霄的臉色就變了,他其實已經猜到自己的母親要說啥了。

“母親,這件事您就不要再提了,提多少次兒子都是一個回答,讓我重回李家,已經絕無可能了。”

說著,李子霄還用眼睛瞪了旁邊的李子豐一眼,李子霄以為,是李子豐剛才在李母面前說了什麼。

“哥,你別瞪我啊,我可什麼都沒說,真的什麼都沒說,我發誓。”

李子豐被李子霄的眼神,嚇了一大跳,趕緊賭咒發誓道。

“霄兒,他終究是你父親啊!”

“從當年他放棄我,和我斷絕父子關系那一天起,從我逃出金陵的那一天起,李家的那個李子霄就已經死了。

現在站在您面前的李子霄,是大明鎮國將軍李子霄,有我在地方,就有李家,是我李子霄建的李家。”

李子霄一字一句,果決的說道。

‘更是未來的皇家’,這句話是李子霄在心裡自己加上的。

既然,李母已經安排好一切,李子霄派人前往揚州,通知林永年,五天之後,他會迎娶林婉兒。

鎮國將軍李子霄要結婚的訊息,一傳出去,整個徐州都熱鬧起來。

只不過,趁著這五天時間,李子霄可沒停下,他帶著石英和李巖,率領護衛營離開徐州,趕往淮安清河。

這次李子霄秘密前往,是為了視察清河的那處造船廠,清江造船廠的。

經過李子霄多方面的拉攏,散了不少銀子,終於從工部拿到批文命令,正式取得了清江造船廠的掌管權。

於是,剛剛返回徐州的李子霄,就急不可耐的趕往清河,視察這處大型造船廠。

李子霄此時正在大力建設水軍,而掌管了清江造船廠後,他便可以隨心所欲的打造自己需要的戰船,組建自己的水軍部隊。

明朝時期的水軍艦種,已經這麼豐富了。

這裡面有沙船、寶船、戰座船、戰船、馬船、海運船、聯環舟、福船、蒼山船、烏艚等十幾種船隻。

它們各有各的用處,各有各的優缺點,特別是明初時期,大明的造船技術最為發達,甚至能造出6000多料,也就是兩千來噸的寶船。

可惜,隨著後面明朝實行海禁,使得明朝造船技術有所下降,但到了明末這個時代,明朝的造船技術依舊很強。

而清江造船廠,也是明朝最大的四個官營造船廠之一,曾經繁盛一時,只不過這些年朝廷無力下撥銀兩,清江造船廠早已經不負當年的繁盛。

嘉靖年間的清江造船廠,有四個總廠,八十二個分廠,工匠最多時達到八千餘人,年造船五十艘以上。

其中,遮洋海漕船約五十幾艘,其餘的均為平底內河淺船。

到目前為止,整個大明的官營船廠中,也就只有金陵的龍江船廠,還能建造大型海船。

而全盛時期的清江船廠,可以製造的船種非常多。

有預備大黃船,大黃船,小黃船,四百料戰座船,兩百料戰船,一百五十料戰船,一百料戰船,三板船,浮橋船,四百料巡座船,快船,蜈蚣船和四桅海船,兩頭船等等。

李子霄坐在馬車裡,手裡拿著李巖給他的奏摺,上面就是介紹著此時大明有關各種船種的資訊。

可惜,根據李巖的介紹,李子霄才知道,此時的清江船廠早就已經停工很久了,連工匠都流失了很多。

此時,整個清江船廠四大總廠全部停工,只有六個分廠還在生產,替周圍商人生產一些嘈船,賺取一些錢銀,維持工匠們的生計。

整個清江船廠,此時僅剩下不足兩千工匠,和李子霄所想的,所差很大。

這也是,為什麼李子霄能夠這麼容易,從工部那裡獲取到清河船廠管轄權的緣故。

要是此時李子霄從獲得金陵龍江船廠的管轄權,幾乎沒有一點可能,除非他兵進金陵,強行接管。

不過,即便如此,李子霄能得到清江船廠,他也很滿足了。

他相信,很快清江船廠就能在他手裡,煥發第二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