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可以光明正大的‘造反’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420可以光明正大的‘造反’了

【嗚嗚,今天忙死了,回家都九點了,飯都沒吃,就碼字,可憐俺沒存稿。兄弟們,看著老雲這麼辛苦的份上,求求收藏訂閱,有能力的就支援訂閱一下,拜謝了!!】

“不行,我的想辦法回去,趕緊和婉兒成婚,這個駙馬我可不能當!”

齊公公離開後,李子霄就在州衙大廳內來回踱步,最後決定說道。

反倒是旁邊的石英,此時卻嘿嘿憨笑一聲,說道:“將軍,做駙馬不是挺好的嘛,人家都想做駙馬,也就將軍例外。

將軍,不如你帶兄弟們去追上盧大人吧,等咱們擊敗亂匪,活捉那個李自成,將軍就能迎娶公主了。”

“傻石頭,你這出的什麼餿主意啊!”聽到石英的話後,李子霄苦笑一聲,說道。

“將軍如果真能迎娶一位公主,對將軍有利也有弊。將軍心裡應該已經有了決斷,當早做應對。”

戚威此時開口說道。

李子霄點點頭,說道:“還是那句話,這個駙馬我是不會當的,或許別人稀罕這個駙馬,但我卻不稀罕。

公主再好,也趕不上我的婉兒,建功立業,我依靠自己的雙手就能辦到,不需要藉助女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子霄如此說道,實在是他作為後世人,對於這種包辦婚姻,心裡有牴觸,而且他對林婉兒的情意,可不是區區一個公主可有代替的。

同時,李子霄也要考慮到,他一旦迎娶了一位大明的公主,會對他未來的計劃造出不小的干擾。

至少,一旦在成了崇禎的女婿,或許能更得崇禎器重,可對李子霄來說,接下來崇禎器重不器重他,已經不是太重要了。

能夠在大明滅亡前,做到鎮國將軍這樣的掛印將軍,李子霄已經完成了自己的預定計劃。

接下來,他就會加快壯大自己的實力,鞏固自己的地盤,對於崇禎的命令,他多半會聽調不聽宣了。

如此一來,區區一個駙馬的名號,不僅不能給他帶來什麼實際好處,甚至會成為他的一道枷鎖。

畢竟,那時候崇禎好歹也是他的岳父了,到時候李自成進攻京城的時候,李子霄要是不去救,可就說不過去了。

就算有天大的事情,按說他也得去,可在李子霄的計劃中,他還真沒打算去,如此一來,他容易落下一個不忠不孝的名聲。

倒是崇禎死了,他要是做了駙馬,這層身份對他就有不少用處了,可是最後李子霄還是決定,絕不做駙馬。

為了防止那天崇禎心血來潮,真的將一位公主許配給他,他必須立即返回揚州,先把他和婉兒的婚事辦了再說。

可是,此時他要想返回揚州,必須有個合適的理由,否則貿然回去,不太合適。

“算了,我就將這道難題,扔給我那未來老丈人好了。”

隨後,李子霄便給揚州知府,也就是他未來的老丈人林永年寫了一封信,將崇禎要許配公主給他的訊息,在信中寫明。

讓林永年想個辦法,能讓他返回徐州,最好前往揚州,不然他和婉兒的婚事,恐怕要懸。

李子霄相信,他這封信一送到揚州,林永年看完後,會著急的。

林永年也希望給自己的女兒找一個如意郎君,林婉兒和李子霄難得情投意合,而且李子霄也算是一表人才。

再加上此時,李子霄年僅二十二歲,便被敕封了鎮國將軍,比林永年的官職都高多了,可謂是前途不可限量。

林婉兒現在只要一嫁給李子霄,立馬便是堂堂的鎮國將軍夫人,林永年當然也希望自己女兒嫁個好人家。

這個時候,如果李子霄發個徵婚啟事,估計想下嫁女兒的人家,能排著徐州繞三圈,就算是那些王侯貴胄也願意和李子霄聯姻。

這種情況下,林永年收到李子霄的信後,不著急才怪,李子霄也是夠壞的,自己想不出辦法,就去禍害自己未來的老丈人。

李子霄將信送出去之後,便在汝州城忙著招募新兵,重整部隊,同時派人時刻關注著南邊盧象升追剿闖賊的戰況訊息。

幾天後,李子霄得到訊息,盧象升帶軍抵達南陽。

而李自成又帶人正在進攻裕州,同時高一功所部亂匪,也撤離南陽,準備流竄到裕州和李自成匯合。

此時的南陽府,基本上早已經被高一功帶**禍了個遍,好歹最東面的泌陽,舞陽,唐縣和葉縣,還沒有遭到他們的光顧。

這次,李自成一流竄到南陽府境內,先是打下了南召,隨後就將目光盯上了裕州,絲毫不在意背後緊追而至的盧象升三萬官軍。

此時,高一功在南陽流竄一個多月的時間,手下已經聚集了四萬多亂匪,用兵強馬壯,糧多錢多來形容非常恰當。

面對裕州送來的求救信,盧象升假裝趕往裕州,卻在趕到百重山的時候,直接一個轉頭,掉頭南下,在棘水西,百重山南一處平南鎮設伏。

兩天後,就在李自成攻陷裕州時候,盧象升也總算是等來了他的獵物,高一功的四萬亂匪。

因為受到李子霄敕封鎮國將軍的刺激,還有崇禎開出的封侯的誘惑。

這次被盧象升徵召來剿匪的各路將領們,一個個此時真的是全心全意配合,沒有半點敷衍,想剿匪立功。

這些將領不敷衍,督促著下面的官兵,甚至不惜開出重賞,使得一個個官兵摩拳擦掌,就等殺賊立功了。

等到高一功進入圈套後,這一戰,結果就沒有絲毫懸念,盧象升三萬官軍伏擊高一功四萬亂匪,最終大勝。

經過半天激戰,高一功四萬亂匪全線潰敗,高一功在一群老匪兵的掩護下,狼狽逃走。

四萬亂匪當場被斬殺四千餘亂匪,俘虜八千人,剩餘的則逃入了北面百重山裡去了。

結果,李自成攻下裕州後,還沒高興呢,第二天就收到了高一功遭伏擊兵敗的訊息,氣的直接摔了杯子。

這場大勝,直接更加激勵了官軍的士氣,盧象升更是將從高一功手裡繳獲的銀子,拿出五萬兩犒賞將士。

官軍士氣如虹,盧象升就知道事不宜遲,立即揮師東進,直撲裕州,準備剿滅李自成。

李自成原本還準備,等他率軍和高一功匯合之後,完全可以和盧象升決戰,一口吃掉這三萬官軍。

到那時候,整個中原腹地,都將成為他的跑馬場,他的皇帝美夢,也就更進一步了。

可是,高一功的慘敗,給了李自成當頭一棒,讓他意識到,自己手下這些人馬,相比起官軍來說,依舊差了許多。

於是,李自成接受了牛金星的建議,在盧象升率軍趕來裕州的時候,搜刮一番後,立即撤離裕州。

李自成率軍北上,進入方程山,然後繞了個彎,重新回到南召,再一次打下了南召。

隨後繼續向西,越過棘水,經過伏牛山,最後又回到了南河府境內,典型的流竄作戰,避免和盧象升率領的官軍主力決戰。

不得不承認,牛金星讓李自成繼續執行他們最拿手的流竄作戰政策,可謂是最正確的決定。

很快,他們就會發現,他們在流竄中,鍛鍊了手下士卒的同時,還搜刮了更多錢糧,趁機籠絡更多災地百姓的民心。

他們是越流竄越強,反而將官軍生生拖垮,此消彼長之下,為了局勢對官軍不利。

除非盧象升能找到解決辦法,否則李自成很快就會難以遏制了。

“哎,李自成這完全就是古代版的游擊戰啊!這樣下去,很快闖賊又要尾大不掉了,接下來就看盧象升的能耐了。”

李子霄在收到訊息後,也是嘆息一聲說道。

反正,如果讓他此時換到盧象升的位置上,他真心想不到太好的辦法。

甚至,盧象升在南陽一戰,滅掉高一功四萬亂匪,就單單這一戰,就讓李子霄佩服不已。

不過,這一切對李子霄來說,都不重要,他巴不得盧象升和李自成繼續鬥下去,反正他沒打算摻和進去。

……………………………………

就這樣,半個多月過去了,時間進入崇禎十三年(也就是1640年)五月末(這地方我經常打錯,經常打成19几几,大家見諒一下吧)。

李子霄在汝州招募的五千新兵,也基本上訓練的差不多了,分配到擴編的騎兵營,‘虎賁營’和‘鐵血營’中。

同時,李子霄將戚威,羅超,李天霸,徐魏,齊林的這幾個營,共計近萬人,進行了整編,整編成為西徵軍團。

封戚威為西徵軍團主將,徐魏,羅超為副將。

李子霄已經做好了返回徐州,前往揚州的準備。

就在兩天前,林永年突然向兵部上書。

說倭寇侵擾揚州府通州、海門一帶,殺我大明百姓,氣焰囂張,懇求朝廷發兵,捍衛國民。

當李子霄得到這個訊息之後,一陣大笑,對眾手下說道:“你看看,還是我這老丈人聰明,這個辦法絕了。”

揚州府名義上,本就屬於李子霄轄防的,現在倭寇襲擾揚州,他豈能坐視不管,於是他立即上書崇禎,請求返回揚州誅殺倭寇,護我國民。

李子霄擔心崇禎不同意,在奏摺中強調,此時他手下人馬損失慘重嗎,需要一段時間修養,只負責盧象升大軍糧道。

就算他走了,他也會留下得力干將,他也不會帶走一兵一卒回徐州,絕對不耽誤盧象升的剿匪行動。

因為李子霄知道,此時崇禎最關心的就是中原剿匪的事情了,這個時候崇禎可以放他走,卻不會同意他領軍離開。

而李子霄好不容易將汝州城佔到手,他怎麼可能輕易放手,要不然他也不會成為什麼西徵軍團了。

當然,這個西徵軍團的名號,只是在他們白龍軍內部使用的,外人不知道。

同時,李子霄為了穩妥,又加了一道保險,讓情報局在京城設下的情報人員,打著他的名號,找上了張廣千,送給張廣千十萬兩銀票。

讓張廣千在崇禎面前吹吹風,李子霄也是趁機收買張廣千這個大太監,對他日後瞭解朝廷和崇禎的一舉一動,非常有好處。

本來收買崇禎最信任的太監總管王承恩,才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惜李子霄可是知道的,這個王承恩絕對不可能為了錢,而背叛崇禎。

歷史上,崇禎在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吊死在煤山那顆歪脖子樹上,隨後王承恩自殺,也追隨主子而去。

對於這種連命都可以不要的忠奴,區區錢銀根本就不可能收買。

幸虧李子霄是穿越者,知道這個王承恩的底,要不然收買錯人,這件事保準弄巧成拙。

做了這些準備工作後,崇禎最終同意了,讓李子霄返回徐州,前往揚州平滅倭寇。

知道這個訊息後,李子霄高興的不得了。

這次他返回徐州,可不僅僅是為了和林婉兒完婚,解決他可能當駙馬的這個後顧之憂。

更重要的是,他要趁機正式對淮安和揚州兩府下手了,他此時可是鎮國將軍,更負責江北防務的職權在手。

到時候,淮安和揚州兩府,誰敢阻擋他的路,直接一股蕩平即可,完全不需要再畏手畏腳了。

就算現在李子霄在淮安、揚州,鬧個天翻地覆,崇禎也絕不會治他死罪,因為崇禎不敢。

只要李子霄此時不明著舉起反明大旗,就算他犯下再大的罪,崇禎都不會殺他。

否則,崇禎要是下令殺李子霄,很有可能將李子霄逼反,讓本就糜爛的大明中原局勢,直接雪上加霜,甚至無可救藥。

可是的李子霄就像是古代歷朝歷代,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一樣,而且還是亂世的封疆大吏。

只要崇禎不是個沒腦子的昏君,就絕不敢輕易動他。

這就是李子霄投效朝廷,披上官皮,所想要的結果。

可以說,現在時機已經到了,李子霄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造反’了。

而且還不會受到官軍的圍剿,甚至還能藉助朝廷的名義,節省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區別只在於,他沒有像李自成那樣,公然舉起反旗,可是卻達到了比李自成舉起反旗,更好的結果。

李自成造反這麼多年,得到了什麼,沒有一個穩固的根據地,手下還是一群烏合之眾。

而反觀李子霄拉起一支精銳的白龍軍,手下獲得徐州這個穩固根據地,隨著‘土改’的完成,徐州已經被他牢牢掌控在手。

而且,因為有著官身,他四處在南直隸和其他地區,招募朝廷的工匠,甚至不惜挖朝廷工部的牆角,讓他建立起一支龐大的工匠團隊。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工匠,穩定的環境,他才能建立起兵工廠,才能研發出燧發槍,才能鑄造一門門西方炮。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才讓此時的白龍軍戰力強大,戰無不勝。

李子霄和李自成最終的目的,其實都是一樣的。

李自成無非就是想做皇帝,而李子霄無非就是想阻止韃子入關,待大明滅後,取而代之,建立新帝國,依舊是要改朝換代的。

只不過,兩人走的路線不同,李自成走的是最直接的路子,造反。

而李子霄走的,算是曲線救國的路線,但效果卻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身為後世人的李子霄,非常的清楚一點,那就是一支依靠流竄劫掠壯大起來的農民軍,是不可持久的。

華夏歷史上,最後由農民起義軍坐穩江山的,五千年下來,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建立大明的朱重八。

李子霄可不敢自比朱重八,而且他對於那種只知道破壞,卻不知建設的‘造反’,是十分不贊同的。

這也和李子霄與李自成心中的目標不同有關,和他們的戰略眼光有關。

李自成只想著造反做皇帝,卻忽視了一直在關外虎視眈眈的關外韃子,他將整個大明打了稀巴爛,國力衰減的厲害,最後還不是便宜了韃子。

而李子霄恰恰相反,他一開始就是奔著對付韃子去的,取代大明而代之,建立新王朝,那都是排在後面的事。

李子霄一直都不曾,將朝廷官軍,或是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亂匪,當成主要對手。

在李子霄眼中,白龍軍未來最大的敵人,一直以來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關外的韃子。

想要戰勝韃子精銳的騎兵,普通士卒和打法都不行,因為韃子的騎兵,幾乎已經是冷兵器時代最巔峰戰力的代表了。

看看歷史上的李自成厲害不,打敗官軍,攻破京城,滅了大明,逼死崇禎,眼看就要成為九五之尊了。

可惜,隨著韃子精騎入關,還不是被一戰擊敗,匆匆做了兩天皇帝癮,就被追殺的像狗一樣,最後還是死了。

所以,此時要對付韃子的精騎,有兩種辦法,要不然建立一支足可以和韃子精騎媲美的騎兵。

比如,此時大明的關寧鐵騎,但這對於李子霄來說,基本不可能。

另外一種,就是走熱兵器路線,這也是未來戰爭發展的趨勢,而李子霄毫無意外的就選擇了這一條路。

但,要想走通這條路,他就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不然天天像李自成那樣流竄,怎麼可能研發出燧發槍。

到了這個時候,李子霄非常慶幸當初披上官皮這個決定。

崇禎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李子霄離開汝州城,石英率領百人護衛隊,護送他返回徐州。

這是本卷的最後一章,明天會開始新的一卷,李子霄要正式爭霸天下了,謝謝各位兄弟們的一路支援,老雲會繼續努力,寫好這本書,最後當然是求大家訂閱支援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