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韃子入關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291韃子入關了

(很抱歉,剛剛回來喝了點酒,腦袋昏昏的,把章節內容發錯了,現在已經改回,見諒!求波收藏和訂閱啊!!)

時間進入八月份,此時永城一帶,已經進入秋季,結束了酷夏,這半年的時間裡,李子霄一直將精力放在新兵的招募,新兵訓練和兵甲作坊的生產上。

而因為今年湧入永城縣境內的流民,依舊絡繹不絕,使得李子霄的新兵招募工作,進行的異常順利。

此時李子霄手裡的新兵營多達近十個,足有七八千人,已經超過他手裡戰兵的數量。

其中前面六個新兵營,都是已經訓練了足有三個月之久的老兵,完全可以充入戰兵行列。

隨著時間到了崇禎十一年八月,李子霄預感時間差不多快到了,便決心對手下白龍軍,進行新一輪的擴編。

至於現在的幾營人馬,李子霄則採納了手下將領的部分建議,同時也根據目前的情況,李子霄再一次對手下白龍軍,進行了新一輪的整編。

到了這個時間,李子霄還對白龍軍進行整編,就是最佳化軍隊構架,讓軍隊變得更高效,增強作戰能力。

同時,李子霄也留出一個月的時間,讓手下將領進行磨合,用不了多久,白龍軍就要展現自己的鋒芒。

將新兵營前六個營的,訓練足有三個月以上的兵員,全部打散補充到了各營之中。

在保留四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護衛營,輜重營的基礎上,擴大他們每個營的編制,‘火鴉’火力營被拆分為火炮營和火器營。

每一個營中,由原來的隊,伍兩級,重新更詳細的分為哨,伍,旗,隊,營,五級編制。

其中,每哨約為十人,每三哨為一伍,每三伍為一旗,以此類推,三隊為一營,一營人數也就大約為一千三四人馬。

而每個營之中暫定編制為五百長槍兵,兩百刀盾兵,三百鳥銃手,三百弓箭手。

等以後隨著新式鳥銃生產的數量增加之後,每一營的鳥銃手的數量,也會逐步增加。

這個要看白虎寨那邊,鐵匠作坊的生產情況來定,剩下的幾十個名額,則是軍官以及隨軍醫護兵、馬伕、火頭兵等雜役。

而對於四個步兵營的將領安排,並沒有發生改變,這次整編白龍軍,李子霄對高層將領沒有發生變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唯一發生變動的,也就是白龍軍每個營中的下級軍官,不少人都到到了提拔,畢竟每個人的分級變多了,人數也變多;了。

而原來的炮隊,則也進行了擴編,兵力擴編到八百人左右,分做三隊,每隊二百五十人。

除了現在白龍軍自造的三磅炮之外,之前作戰他們繳獲的,各種中口徑弗朗機炮挑選出,其中好的十門,改造了炮架之後,劃歸炮隊使用。

另外,他們還在炮隊之中,編入了三十門虎蹲炮,騾馬三百匹,一般情況下集中使用。

必要的時候,炮營可以給每個戰兵營各配屬一旗炮隊,使得戰兵營可以擁有獨立作戰的能力。

編制方面,也提升了一格升格為炮營,從原本的火力營中分離出來,讓孫大壯也繼續留任,充當火炮營的營將。

至於淘汰下來的那些碗口銃和舊虎蹲炮、纓子炮之類的雜亂火炮,則都分配到了各個白龍軍的要地,佈置到了寨牆上面,作為守禦之用。

這樣做後,即可以減少了白龍軍後勤方面的壓力,也增強了白龍軍各個要地的防守能力。

同時李子霄還擴編了護衛營,在原來的三百,名親衛兵的基礎上,從軍中又挑出一批功夫比較好,而且悍勇忠誠的兵卒,擴編為八百人,改稱為‘近衛營’。

近衛營平日裡是交由石英負責統帶和調整,平時李子霄身邊留下一百名近衛。

其餘的近衛,則由石英統一調配,分別將他們配備到各個營中營將的身邊,負責保護營將以上軍官的安全,同時也照料他們的起居生活。

說白了,這就像是紅軍當中的警衛員,不佔原有戰兵營的編制。

不過這個近衛卻只對石英負責,伺候和保護營將,聽從石英的安排,每隔一段時間便進行調換。

實質上,這樣做還起著監控諸將的職責,將軍隊的控制權牢牢的,掌握在李子霄的手中。

對於近衛這件事上,軍中諸將也都不是傻子,想得明白這是為什麼,不過大家夥倒也不太介意這件事。

畢竟他們都是被李子霄一手提拔起來的,李子霄這麼做,他們也沒什麼好說的,都能理解,反正他們也無反叛之心。

而且李子霄自始至終,都不許軍官們組建,隸屬於他們自己的家丁。

原因他都已經跟手下將領,說的挺明白了,所謂的‘家丁制度’將會慢慢的破壞掉整個軍隊的構架。

李子霄是下了很大決心,要剔除軍隊中拉幫結派,剋扣軍餉,招攬忠於自己的家丁的。

李子霄對此可謂是,下了很大居心,對此即便是不滿,也沒人敢出言反對。

除了三個戰兵營之外,衛宏的新兵營被繼續得以保留,新兵營的量基本上,維持在四五個上,每個新兵營人數他千人左右。

他們現在每天都在流民中,挑選一小部分體格強健的青壯男子,得以加入白龍軍的新兵。

而所有戰兵營的兵員補充,全部都要出自新兵營之中,而不得各戰兵營自行招兵買馬。

這麼一來,除了可以保證各戰兵營的兵員素質之外,始終可以保證白龍軍戰兵的戰鬥力,不會因為補充新兵,而造成大幅度的下降。

同時也避免了白龍軍之中,諸將形成自己的小集團,小山頭,拉幫結派,互相對抗的危險。

輜兵營同樣也得以保留,不過輜兵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老弱之兵了。

透過連續的調整之後,輜兵中的老弱,現如今也基本上都已經徹底,被淘汰掉。

被淘汰下去的老弱殘兵,會被白龍軍外放到地方,要麼務農,要麼充任保長之職,留下的也都是青壯之士。

不過,經過精縮後的輜重營,讓他們的兵力上還剩下有六百人,分做三堆,裝備兩百多輛大車。

足足還有近劉四百頭騾馬,這些大車和騾馬一次運送的糧秣之物,便可供白龍軍吃上十天以上,而且戰鬥力同樣也不容小覷。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整編之中,李子霄介於以前的經驗教訓,在白龍軍之中專門成立了一個二百人左右的工兵隊。

工兵隊暫時歸屬輜重營管轄,工兵隊的人員主要由木匠和礦工組成。

他們不屬於戰兵序列,專職工作就是在行軍打仗的時候,為戰兵隊提供支援,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戰事打起來後,輜重營的兄弟們還要給戰兵營的兄弟們,臨時打造比如盾車、長梯等攻守器械。

李子霄非常明白工兵隊的重要性,在目前的攻堅戰之中,掘地攻堅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辦法。

有了這支工兵隊之後,以後白龍軍的攻堅能力,便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於是這才促成了這次李子霄組建工兵隊的想法。

工兵隊不裝備什麼武器,除了每個人一口單刀之外,只裝備大鋸、斧頭、鎬頭、鐵鍬等工具。

也不用工兵隊的兵將,承擔什麼作戰任務,只聽令李子霄的安排做事,而這個工兵隊的建制是一隊。

除此之外,便是韓銅麾下的斥候隊了,斥候隊繼續保留,不過兵力只擴充到三百人左右。

這三百人皆為白龍軍之中的精銳,各個都是上馬就能戰,個個都屬於藝高人膽大之輩。

這些人化為三旗一隊,繼續交由韓銅統帶,平時歸李子霄直接統領,戰時可以將隊下哥旗,派到各戰兵營之中,交由營將使用。

而羅超和戚威的兩支騎兵隊,在這次整編之中,依舊沒有和韓銅的斥候營分開。

羅超的騎兵一隊,和戚威的騎兵二隊,加上韓銅的‘斥候隊’,三隊組成了白龍軍的騎兵營。

羅超和戚威的兩支騎兵隊,全都是一人雙馬,統一配發馬刀、弓弩、馬槍,=使之形成很強的,機動作戰能力。

兩支騎兵隊的人數,也全都擴編到了五百人,整個‘飛羽’騎兵營足足擴編到了一千三百多人。

如此一來,經過李子霄的重新擴編之後,在十多天之後,白龍軍的正規軍總兵力,不算新兵營,可以出戰的兵力,便達到了八千六百人左右。

至於各個要地,比如白蛇寨、白虎寨、北固鎮、永城縣城這些地方,還有各處村鎮中,則各組建起一百到三百人的鄉兵堆,或是城防守備隊。

這些都是負責這些要地的安全保衛工作,但是閒暇的時候,還要負責墾種白龍軍軍田。

算是白龍軍的輔助兵力,一般情況下,李子霄是不會呼叫他們參與到野戰之中,算是白龍軍的預備兵員了。

而且為了在戰時區分兵將,以免發生混亂。

李子霄還對軍中兵將的裝飾,也進行了安排,凡是正副營將,皆頭盔上插紅色翎羽,配紅色背旗一杆,配發鱗甲一副,背後披紅色披風。

可以讓人一眼便在隊伍之中,看到他們的位置。

隊將頭盔上插黃色翎羽,配黃色背旗一杆,旗將頭盔插藍色翎羽,配藍色背旗,伍長頭盔上則插黑色翎羽,配黑色背旗,哨長則頭盔插青色翎羽,配青色翎羽。

近衛營的將士們,則皆頭盔上插白色翎羽,至於普通兵卒,則是一律在頭盔上不插翎羽。

這樣以來,在白龍軍中,軍官和士兵,就可以透過頭頂的這些羽毛,準確的分析出來。

省的戰時,一旦混亂,當兵的找不著各自的軍官。

即便是真的以後在戰場上打亂了,當兵的也能就近,聽從高於他們等級的軍官們的指揮,可以儘快重新集結起來,以最快的速度恢復戰鬥力。

而這樣的安排,也凸顯出了軍中的等級制度,其實也使其接近於後世的軍銜。

可以有效的,在戰事使兵將們區分等級,以免戰時出現指揮上的混亂,可以有效的增強軍隊的控制力。

而這一次擴編的基礎,便是白龍軍地盤控制區人口的增加,李子霄這一年多來,不斷招募新兵,積累下大量可靠充足的新兵兵員。

如若不然的話,李子霄還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招募到如此多可靠的新兵。

不過,白龍軍眼下的兵力,已經遠遠超過一個小小永城縣城,可以供養的兵力極限了,李子霄已經感覺吃不消了。

這半年的時間裡,李子霄手裡的一百多萬兩銀子,基本上被花掉了一半,此時要養活手下上萬張嘴,再加上打造兵甲,購買戰馬,藥材等。

全都需要錢,要想維持這樣一支精銳的軍隊,這簡直就是一個活著的吞金獸,幸虧李子霄之前搜刮了不少銀子。

否則,這一年時間下來,他還真堅持不住。

即便如此,李子霄手裡也沒多少銀子了,總共還剩下不足三十萬,估計也撐不了多久。

這次李子霄為什麼要北上打韃子,一方面,他想和韃子軍交手,檢驗手下軍隊的戰力,同時希望阻止韃子擄走關內太多人口,搜刮走海量的糧食和金銀。

而最重要的的,是李子霄希望藉助這次機會,從關外韃子手裡反搶回,被他們搶掠的財物。

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買賣,與其讓這些韃子將從關內搶掠的財物帶回關外,還不如留下便宜李子霄,供養白龍軍、。

而且搶劫這些關外韃子,李子霄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對於這次整編,軍中很大部分低階軍官都得到了晉升,全都很是高興,畢竟這次白龍軍增設了兩級軍職。

距離崇禎十一年九月,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擴編後的白龍軍展開了新的磨合,而李子霄也在等著北方來的訊息、

這一天,李子霄剛剛視察完軍營,回到了白蛇寨大廳,隨後這名親衛就跑進了大廳。

這名親衛在看到李子霄後,連忙單膝跪地,大聲稟報道:“報,北面送來的緊急軍情!”

李子霄一把接過信封,撕開了朱漆封口,掏出信件一看,臉色立時就變了

客廳裡的眾將領,在看到李子霄看完信後,面色不善,但又不敢相詢,一個個面面相視。

最後還是錢廣元出面,問道:“將軍,出什麼事了?”

李子霄沉聲說道:“昨天,韃子入關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