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北固鎮鍊鐵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235北固鎮鍊鐵廠

(今天的章節奉上,月末了,各位兄弟們,求求月票啊!多多支援一下吧!)

李子霄帶了石英和一隊親衛,出了白蛇寨,朝北固鎮行去。

眼下白龍軍手下修復和新建的鍊鐵爐,基本上集中在北固鎮內外,那也是目前李子霄最關注的產業。

畢竟此時他手下鐵匠鋪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鐵料,如果單靠賣,李子霄口袋估計會癟的更快,所有他要自力更生。

畢竟永城縣境內鐵礦資源豐富,他們如果守著寶山還不知道利用的話,那真是太愚蠢了。

而北固鎮就是李子霄讓手下人在永城縣,幾處有鍊鐵爐的莊鎮中最後挑選出來,目前最合適白龍軍大力發展的地方。

所有這段時間內,李子霄下令重新啟用北固鎮內的鍊鐵爐。

同時下撥五萬兩銀子,在北固鎮修建新的鍊鐵爐,招募人手,儘快將這裡建成白龍軍手下最大的鍊鐵廠。

北固鎮是個不算大的鎮子,建在永城縣北面二十餘裡外的,一處地勢平坦的地方。

據說這裡很早之前,就有人在此鍊鐵,具體是什麼時代這裡開始鍊鐵的,已經無從考察了。

但是這裡是因為鍊鐵業的出現,才形成的鎮子,肯定是不爭的事實。

北固鎮十幾年前,就有二十幾座鍊鐵的煉爐,產鐵量是相當可觀的,也是河南境內一個很重要的產鐵之地。

但是因為這些年亂匪四起,前年更是有一股亂匪闖到這裡,盯上了比較富裕的北固鎮。

鎮上的這些鍊鐵的商賈們,被殺的殺,逼走的逼走,以至於他們的煉爐,也都被荒廢了下來。

那些亂軍搗毀了這裡大部分的煉爐,從此也使得永城縣境內的煉爐少得可憐。

以至於現在北固鎮剩下的煉爐只有四座了,而且原來在這裡做工的那些鍊鐵的工匠們,也跑了個七七八八,人數也沒剩下多少了。

原來在這裡的商賈,也不敢再回到這裡做他們的鍊鐵的買賣了,而這裡原來的富戶們,也都能遷走的遷走,不能遷走的就會被洗劫一空。

本來作為永城縣境內一個重要的鎮子,這裡是有一個巡檢司的。

另外,還有專管當地礦冶收稅的官方人員,但是這幫人眼下死的死,逃的逃,永城縣也早已對當地失去了實際控制能力。

說白了,就是縣府已經放棄了這裡。

現在隨著白龍軍雖然接管了北固鎮,李子霄派人跟縣令王永打了個招呼,很快王永一紙公文將這裡劃給白龍軍使用。

其實,此時的永城縣衙說白了就是個擺設,但人家畢竟還是縣衙,而李子霄畢竟也是官軍了。

該走的形式還是要走的,免得被有心人抓住把柄,故意搞事,但此時的縣令王永說白了就是個傀儡,李子霄要幹嘛,他也不敢不答應。

而白龍軍隨後便在這裡,駐守了兩夥人馬,人數不多,足夠維持這裡的秩序就行。

畢竟北固鎮這裡沒什麼完善的防禦設施,鎮子的圍牆塌的塌,倒的倒,人口也減少到了只有以前的五分之一,不到一千人。

留下太多的兵馬駐防。也沒有實際意義,而且這裡身處永城縣腹地,距離白蛇寨不遠,根本不會受到什麼外來的威脅。

眼下暫時兩個夥的士卒,共計二十來人放在了這裡,留下了一個隊副,在這裡代白龍軍管理北固鎮。

李子霄進入北固鎮之後,看到這裡是十室七空,許多房屋早已因為常年沒人居住修繕,而變得殘破不堪。

一些房子甚至已經倒塌,只有幾個比較完好的煉爐周圍還有人居住,一些鍊鐵的工匠們在白龍軍的監管下,留在這幾個煉爐繼續工作。

而他們的家人也就在煉爐周邊住著,倒是也方便管理。

駐守這裡的副隊將是劉重手下的一個最早跟著李子霄的老兄弟,名叫馬大同,年紀大致在三十多歲,倒是個勤勤懇懇的人。

只是個人能力上有限,一直沒有脫穎而出,幹了這麼長時間,也只不過幹了個副隊將而已。

這還是李子霄出於某種考慮,對手下此時剩下不多的,最早跟隨他的那批老人的格外照顧。

而留下他在這裡管理北固鎮,並非他會處理民務,。

而是因為他曾經幹過幾天鐵匠,學了一點點手藝,多少對鍊鐵瞭解一點,才將他留在這裡。

而馬大同聽說李子霄親自來北固鎮查訪,於是不敢怠慢,立即帶著二十二個手下的兵卒,一起跑出來迎接李子霄。

李子霄看了一下這兩個夥的士卒,雖然眼下他們沒有跟著大部隊行動,但是卻並未出現散漫的情況。

各個精氣神還是十分飽滿,說明這些日子,帶著他們的馬大同,倒也沒有鬆懈對他們的操練。

這麼一來,李子霄對這個馬大同的印象便好了許多。

人,很多時候是需要監督和鞭策的,而許多人一旦離開了被監督和鞭策的環境,很快便會鬆懈下來。

而馬大同獨自帶著這麼少的兵卒,留守在這裡,卻並未因此而鬆懈下來。

這一點起碼說明,此人是一個有原則的人,不是那種輕易便會放鬆對自己約束的人。

李子霄下馬巡視了這兩個夥的士卒,滿意的點了點頭,對馬大同說道:“兄弟們精神氣不錯,你這個副隊將看來沒有鬆懈,很好。”

馬大同對於李子霄這樣的讚賞,非常高興,立即挺胸大聲答道:“將軍,屬下是將軍一手帶出來的。

對於將軍的吩咐,從來不敢大意,即便是留在這裡,咱們這些人每天還是要按時出操,從來不曾中斷過。”

李子霄滿意的點頭,拍了拍馬大同的肩膀,笑著說道:“這一點你做的很不錯,我給你記下了,回頭跟你們營長說一聲,對你等加以賞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眾兵將聽罷之後大喜,立即集體行禮,大聲對李子霄稱謝。

李子霄擺擺手道:“各自都忙去吧,大同帶著我在鎮裡面走一趟好了,我今日來的目的,就是要看看這裡的鍊鐵的情況。”

“是,將軍。這邊請。啟稟將軍,眼下北固鎮這兒只剩下了四個還能用的煉爐,都開著工呢。

自從將軍下令重開這裡的鍊鐵爐後,咱們來了這裡之後,就立即重新啟用了,這裡僅剩下的四個完好的煉爐。

加上將軍有令,招募這裡原有會鍊鐵的工匠,不得虐待這裡鍊鐵的工匠們,每個人要發給糧錢。

很快就招到這裡很多會鍊鐵的工匠,就在前些日子,屬下已經將第一個月的錢糧發給了他們,眼下這工匠們幹的很起勁。

每天這裡的四個鐵爐,都沒停下來過,能出鐵五六百斤左右,咱們山寨那邊每天會來輛大車,把鐵從這兒拉走。

就是眼下鐵爐太少了點,運來的不少鐵礦,還有煤碳都用不了,全都堆積在鎮頭呢。”

李子霄走入到一處鐵爐旁邊,這裡用的是這個時代很常見豎爐,高度大概有四五米高,算是一種小型的鍊鐵爐。

各種鐵礦、煤、碳、石灰石、青石等原料,要靠工匠們從上面裝入到鍊鐵爐之中,旁邊有大型的鼓風機。

有幾個男子正揮汗如雨的,朝著爐子中不斷的鼓風,以此來使得爐溫增加,使得鐵礦中的鐵得以還原。

最後從下面一個出鐵孔裡面放出鐵水,煉出的鐵水被工匠們接到坩堝中,抬著去澆注到鐵模之中,冷卻之後磕出來就成了鐵塊。

基本上,這算是後世鍊鐵高爐的雛形。

整個過程對幹這個的工匠們來說,勞動量非常大,可以說是非常辛苦。

但是這些人看到李子霄過來之後,不但沒有放鬆下來,反倒是一個個跟上了幾圈發條一般,玩兒了命的加速幹了起來。

這裡的工匠在經歷亂匪的禍禍之後,當地的商戶逃走,煉爐也就停產了,他們也就全部失業了,只能重新種地維持生計。

他們一些人也想過重開煉爐,可是重開煉爐可不是那麼簡單,需要不少銀子,而隨後購買鐵礦,煤炭,僱傭人手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銀子。

而這些工匠一個個也是窮得叮噹響,那裡有如此多的銀子支撐他們重開煉爐啊,所以這裡的煉爐就一直荒廢下來。

直到李子霄下令重開這裡的煉爐,甚至撥下不少銀子,才得以讓這裡的煉爐重開,讓這些工匠們重新幹回了自己的老本行。

這讓這裡的工匠對於李子霄和白龍軍,可謂是感激不盡,在聽到李子霄要來視察他們這裡的鍊鐵工作,這些工匠當然一個個卯足了勁幹活了。

而所產出的鐵塊只是生鐵,只能用來鑄造使用,算是一種鑄鐵,但是不能打造兵器使用。

如果想要打造武器的話,還要先運到白蛇寨,將生鐵炒成熟鐵,才能使用。

這其中的門道很多,李子霄不太瞭解這些個工藝,手下工匠會就可以了,所以也不願意去深究此事。

只是好奇的看了一遍這裡的鐵爐,和一些這裡的鍊鐵工匠們閒聊了一番,問了問他們在此地生活的情況。

鐵匠們當得知這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便是白龍軍的將軍之後,各個臉上都是一臉的敬畏。

再看著李子霄身邊的那些精壯的親衛,一個個手按刀柄,警惕的掃視著四周,於是更加懼怕李子霄,冒犯了李子霄,自己的腦袋就要搬家了。

不過也有膽大一點的人,會遠遠的躲著李子霄,偷偷的看李子霄幾眼,然後趕忙又去賣力的幹起了活。

李子霄於是便令馬大同,招來了這裡的管爐的爐頭,過來說話。

隨後一個爐頭便跑過來,跪俯在李子霄跟前。

李子霄一臉和氣的,對這個爐頭說道:“起來答話吧!

你們這些人完全不必怕我,放鬆一些,我只是有些事想要和你聊聊。”

這個爐頭是個四五十歲的老工匠,背已經因為常年的勞作,累的塌了下來。

駝背的比較厲害,臉上的皮膚,也像是老樹皮一般,佈滿了皺褶。

雖說是四五十歲,但是看上去卻似乎足有六七十歲了,老相的厲害。

聽到李子霄如此和顏悅色的對他說話,老爐頭多少放鬆了一些,弓著腰站了起來。

但是還是用力的低著頭,不敢和李子霄目光對視,只是一個勁的謝恩。

“好了,我來問你,現在你這一個爐子,有多少人跟著你幹呢?”

李子霄真是拿他沒有辦法,誰讓這個社會地位劃分的那麼清楚呢。加上這些年社會亂起,這些百姓著實也是被嚇到了。

“回大當家的話,小老兒這個爐子,現在手下有二十個工匠。

他們有專門配料的,有上料的,有出鐵的,還有出渣的,還有專門鼓風的,都沒閒著!再少的話,就會顧不過來了!”

老爐頭似乎是怕李子霄再減他的人,趕緊急迫的說道。

李子霄理解這個老爐頭的想法,於是笑道:“說了你不要緊張,我不是要減你的人,我手下不多你哪一張吃飯的嘴。

只要你們辛勞幹活,我李某人就絕不會虧待你們,我再來問你,這一次的你們的工錢都發給你們了嗎?”

老爐頭一聽,趕緊撲通又跪下,對李子霄磕頭道:“小老兒要多謝將軍大人呀!

要不是將軍這次給俺們發這些糧食的話,那麼我們這些人全家老少,恐怕都撐不到夏收,您可是救了我們這些人全家了呀!”

李子霄一看這爐頭又跪下磕頭了,也是一臉的無奈,他是不喜歡讓人老是給他磕頭的,沒看到他手下兵將沒人磕頭嘛!

他老早就將白龍軍中的規矩改了,在軍中只准行軍禮,不得行磕頭這種大禮。

按照李子霄的說法,男子漢大丈夫,只能上跪天,下跪地,中間跪父母,恩師,君王,其餘的人普通禮節就可以。

但此時看到這些百姓,動不動就跪下磕頭,李子霄真不適應,你想想讓一個足可以做他父親的人,一直給他磕頭,那不是折他的壽嘛!

看到李子霄無奈的搖頭,一旁的石英不喜的出言,喝道:“站起來,我們將軍不想看著你這麼跪著說話,怕個什麼?老老實實回答我家將軍的話就行了。”

老爐頭如同腿下面跟安了彈簧一般,一聽到石英的呵斥聲,便立即彈了起來,簡直讓李子霄不敢相信,他腿腳還會這麼利索。

因為石英那一張凶神惡煞的醜臉,加上他那一聲叱喝,這爐頭敢不立馬起來嘛!

李子霄也立即這些百姓,他們也是苦怕了,安慰道:“現在你可以放心了,我李某人是絕不會刻薄對待你們的。

你們只要好好幹活,我一定要讓這裡的每個人都吃的飽飽的,讓他們的老婆孩子們也都不再受苦捱餓。

你們現在拿到了第一個月的錢糧,以後還會有第二個月,第三個月的。那是你們應得的。

你們只要跟著我李某人,我就絕對不會讓你們再過回以前那種苦日子的,你可相信我的話?”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