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難得的人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84難得的人才

(求求收藏和訂閱,不多說了。)

按照每個人打造的東西的數量,以及打造物品的難易程度,來計算他們的工作酬勞。

一個月給他們結算一次工錢,不過工錢不是很多,一兩兩銀子,但卻已經讓所有工匠感恩戴德了。

但是李子霄對他們的要求是,每個人在打造物品的時候,都要在物品上留下他們的各自的編號,以備日後查證。

一旦發現有人所打造的器具,屬於殘次產品的話,將會追溯打造者的責任。

這些工匠在聽完山寨裡的規矩後,這些工匠們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

其實李子霄這種規定並不新鮮,以前官府之中的那些打造兵器的武器制造局,也都是這麼規定的。

甚至這種規矩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的時候,秦朝對工匠也是這麼要求的。

所以秦軍的兵器質量,遠遠超出了山東六國的武器質量,最終令秦朝奪得了天下。

不過到了大明朝這些年來,這種制度早就已經成了一紙空文了。、

因為朝廷那些掌管制造局的官員,往往會從原料上貪弊,以至於讓工匠們獲得不了足夠的精良原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些工匠就算是手藝再出色,但是沒有充足的原料,他們也是不可能打造出合格且數量足夠的武器的。

以至於朝廷定下的制度成了一紙空文,所打造的器甲根本就質量不過關,這也已經成了一種頑疾,積重難返了!

但是白龍軍這裡可是實打實的要執行制度的,工匠們自然也願意接受這種管理辦法,

而且計件工資很公平,幹的多多拿,幹的少少拿,不幹不拿,大家都沒話可說。

更何況了,白龍軍對他們算是相當不錯了,一天管三頓飯不說,還管飽,待遇直追白龍軍的戰兵的伙食待遇了。

連他們的妻兒老小也跟著一天管兩頓飯,這讓他們已經很滿足了,所以這些人一到白蛇寨,便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幹的是熱火朝天了起來。

透過對每一個工匠的詢問之後,李子霄總算是找到了會打造鳥銃的工匠了。

在這次他們招募來的鐵匠之中,一共有六個人幹過這行,而其中一個叫鐵平良的鐵匠,卻受到了李子霄的高度重視。

此人乃是從遼東一帶逃回來的工匠,曾經乃是遼東官軍當中的一名鐵匠,專門負責給遼東的明軍打造鳥銃。

一年前,韃子入關,官軍大敗而逃,他們這些工匠不是被韃子擄去,便是四散逃入內地。

但是因為他們這些工匠本身是賤籍,到哪兒都很不受待見。

以至於他們即便是逃回來之後,也到處都很受歧視,根本找不到一個穩定的生計。

加上他們本身是脫籍的匠戶,官府對他們也不會客氣,抓到他們,往往都會關押起來。

甚至更有官員,在抓到他們這種脫籍的匠戶後,會直接將他們貶為奴隸,賣給一些大戶人家為奴。

所以鐵平良便只得一路南下,後來居然從山西跑到了河南,但是他帶著的家人,卻全部都在路上餓死了。

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掙扎著活了下來,如果這一次不是遇上李子霄在山口外施粥,估計鐵平良也活不了幾天時間了。

基本上可以說,是李子霄給了鐵平良又一次活下去的機會,這讓鐵平良早就在內心發誓,將自己這條命賣給白龍軍了。

鐵平良在被李子霄點出單獨詢問的時候,一五一十的將他的身世說了出來。

當李子霄問及他可會打造鳥銃的時候,鐵平良當即便拍著胸脯,自信的說道:“大當家的,請放心。

我們鐵家當初在遼東的時候,就專門給官軍打造這個的,我也是跟俺爹學的手藝,已經幹這行十幾年了。

不是小的吹牛,當時在我們那裡,還真就沒人敢說比我打造的鳥銃更好,只要將軍給足小的充足鐵料,小的便能給大當家打造出精良的鳥銃。

不僅僅是鳥銃,我看到咱們山寨有火炮,正巧了,小的也曾經給官軍鑄造過火炮,打造鳥銃和火炮這些都難不倒我。

不過打造鳥銃十分耗費鐵料,一杆鳥銃至少要用掉六斤精鐵,十斤粗鐵經過反覆捶打也就可得一斤精鐵。

這樣說,一杆鳥銃就要用去六十斤粗鐵,要是給的鐵不夠用的話,小的即便是神仙,也打造不出精良的鳥銃的。

所以小的要先給將軍說明白這一點,大當家看得朝廷那些鳥銃經常炸膛,其實完全是因為他們偷工減料的緣故。

朝廷不夠足夠的鐵料,卻還要讓打造出足夠多的鳥銃,否則就對我們進行懲罰,沒辦法,他們只能節省原料,最後打造成這麼些劣質的鳥銃。

如果經我手打造出來的鳥銃,鐵料足夠的話,我敢保證,絕不會出現炸膛的事故,小的願以性命擔保。”

鐵平良在官軍中幹了這麼多年這行,對於這一點他早就清清楚楚,所以他最擔心的就是李子霄也想朝廷那樣,這才提前給跟李子霄說這一點。

他聽罷了鐵平良的話之後,頓時心中大喜,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毫不費工夫呀!

他找了這麼長時間,想要找到會打造鳥銃的工匠,現在卻讓他幾乎毫不費力的在流民之中撈了一個高手,這如何不讓他高興呢!

而且這個鐵平良幾乎堪稱全才,不但會打造鳥銃,連火炮也會鑄造,這下可真是撈到寶貝了。

得了這麼一個難得的人才,比讓李子霄撈到幾千兩金子還要讓他高興,此時李子霄因為太高興,不由得開懷大笑起來。

雖說,之前李子霄已經找到一個會打造鳥銃的鐵匠師傅,那就是孫通。

不過,孫通的年紀終究是大了,快六十的人了,精力有限,能在真正自己動手打造的鳥銃不多。

他更多的是將自己的手藝傳授給那些鐵匠師傅,並在一旁加以指導,同時磨合他們新建立的幾處專門打造鳥銃的鐵鋪。

不過,那些剛剛學會打造鳥銃的鐵匠們,手藝還生得很,這就使得他們打造鳥銃的速度很慢。

現在,他們建造好的三處專門打造鳥銃的鐵匠鋪,七八個鐵匠,一個月下來僅能打造十幾支鳥銃,這樣的速度李子霄當然不滿意了。

所以,李子霄急需一個身在年富力強、又精通鳥銃打造的鐵匠,來分擔孫通老頭的壓力。

“這個你大可放心,來人,給鐵師傅賜座,坐下說話,不瞞你說,我這段時間正到處在找你這樣的工匠呢!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還是讓我找到了,對於鐵料什麼的,鐵師傅大可放心便是,咱們白龍軍不會跟官府那些貪官一樣,貪墨成風。

如果讓你打造鳥銃的話,自然會給足你材料的,我還想問一下,除了鳥銃之外,鐵師傅可還會打造魯密銃嗎?”

李子霄此時高興萬分,也不再端著他大當家的架子了,立即讓人給鐵平良搬來一把椅子,讓他坐下說話,還稱呼鐵平良為鐵師傅。

這一下把鐵平良弄得有點暈乎乎的,受寵若驚啊!

雖然他是個巧匠,但是他們匠戶在大明歷來身份卑微,從來都被人看不起,甚至連軍戶的地位都比不上。

這次見到李子霄之後,這個大當家居然對他如此看重,不但賜座還稱他為師傅,這可是非常少見的,頓時讓鐵平良有些受寵若驚,連稱不敢當。

李子霄還是非讓他坐下說話,鐵平良實在無奈。

這才謝過李子霄之後,在石英給他搬來的椅子上,靠了半邊屁股坐了下來,鐵平良才對李子霄答道:“魯密銃小的倒是聽過,也在遼東見過。

確實堪稱犀利,比起鳥銃來,這魯密銃要重一些,而且銃管要粗一點,可射百步之遠。

小的當時也仔細觀看過,但是銃管的做法和鳥銃似有不同之處,其它的倒是好說,只是這銃管小的如果打造的話,恐怕要慢慢摸索才行!”

這鐵平良倒是實誠,有什麼說什麼,絲毫沒有託大,李子霄聽罷之後,卻微微有些失望。

不過李子霄也明白,這天底下不可能有全才,鐵平良又不是朝廷工部的工匠,對於這種魯密銃肯定接觸的不多,不會打造也不奇怪。

魯密銃,是明朝傑出火器研製家趙士楨,所發明的一種火繩槍。

參照的原型是從土耳其魯密國,也就是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所進貢的一種火繩槍。

由趙士楨仿製的魯密銃,射程遠,威力大,形制比鳥銃優越,構造亦較鳥銃有不少進步。

其身管加長,發火裝置亦有改進,龍頭機規安裝於銃床內,扣規龍頭落於火門,火藥燃後,又自行昂起。

銃床尾有鋼刀,倒轉過來,近戰可作斬馬刀用,魯密銃無疑是當時最突出的火器之一。

不過在李子霄看來,打造魯密銃的事完全可以解決的,只是需要一些摸索的過程罷了。

只要以後時機允許,他完全可以跟鐵平良一起,探討一下這方面的問題,於是他接著問道:“原來如此,那麼鐵師傅可曾聽說過燧發槍嗎?”

火繩槍雖然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先進武器了,但是火繩槍自身卻有許多先天不足之處。

且不說其操作裝填的繁瑣,單是火繩槍在操作的時候,射手先必須要保證火繩處於燃燒狀態。

有時候稍有不慎可能會造成走火,另外火繩槍受天氣影響十分嚴重。

一旦到下雨天的時候,便成了一根廢鐵,除了只能當鐵棒使用之外,什麼也做不了。

不但是雨天,就連大風天氣,也一樣會嚴重影響到火繩槍的使用,往往引藥會被大風吹散,結果造成瞎火。

所以大風天火繩槍也會大批瞎火,造成無法使用。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火繩槍在晚上使用的時候,因為必須要點燃火繩待機。

所以晚上很遠便會暴露目標,對於一旦需要夜間作戰的時候,對使用火繩槍一方,往往會造成被動。

例如,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之戰中,明軍就是因為火繩槍需要點火,結果在濃霧中始終舉著火把,暴露了明軍的目標。

結果吃了東虜韃子的大虧,使得明軍這一戰慘敗,官軍精銳喪失大半。

所以李子霄便一直琢磨著,想弄出燧發槍裝備他的手下的火槍手,這樣可以克服很多火繩槍的缺點,更大的發揮火槍手在戰場最大的戰鬥力。

那時候,裝備了燧發槍的火槍手才是真正未來戰場的主宰,這個時候的火繩槍哪怕是不炸膛,也是局限性太大。

“燧發槍?小的從來沒有聽說過!”鐵平良聽罷了李子霄的詢問之後,一頭霧水的答道。

這個時候,李子霄才醒悟過來,鐵平良怎麼可能知道燧發槍呢。

燧發槍這玩意是西方歐洲的稱呼,雖然可能現在已經被研製出來,但是應該還未傳入中國。

所以鐵平良這樣的人沒聽說過燧發槍,也絕對不奇怪。

至於這個時代這燧發槍,傳入中國後到底是叫它什麼呢?李子霄一時間也想不出來,於是只得作罷。

而且李子霄也知道,此時他想搗鼓出燧發槍,還不太現實,還是先著眼當下,以後再考慮燧發槍的事吧!

雖然鐵平良不會打造魯密銃,也沒聽說過燧發槍,但是李子霄還是十分高興。

立即將鐵平良帶去見孫通,安排幾個也懂得打造火銃的鐵匠,交給了鐵平良帶領,讓他們立即開始利用手頭的材料打造鳥銃。

同時修理現在他們使用的那些有毛病的鳥銃,儘快使得白龍軍裝備更多的火銃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按照李子霄的打算,如果等鐵平良打造出的第一批鳥銃,經他親自驗收後,完全合格。

那麼,未來他便會將打造鳥銃的事務全權交給鐵平良,而讓孫通老頭騰出手來,掌管白蛇寨這個工匠作坊。

此時,李子霄手下的各種工匠越來越多,不可能再依附於後勤處了讓衛老夫子兼管了,該獨立出去,成立一個新部門了。

這個新部門的名字,李子霄都已經想好了,就要武器制造局,夠霸氣。

未來的武器制造局,要完全實現武器自產,什麼弓箭,腰刀,長槍,盾牌,盔甲,鳥銃,魯密銃,轟天雷,火炮等等,都要能自己製造。

李子霄可不想在武器上受制於人,後世李子霄可沒少見共和國吃這方面的虧,他要早早吸取些教訓。

不過,李子霄也知道要想做到這一步,他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飯要一口口的吃,慢慢來,他堅信自己早晚能夠做到這一點。

而對於李子霄的重視,鐵平良也很是高興,這讓他萬分感激李子霄之外,更覺得臉上有光。

人嘛!除了溫飽之外,其實誰都潛意識裡面想被人尊重。

(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