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路在何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許梁率領三萬梁軍,連寧遠城都沒有進,便徑直上了覺華島。島上原本的駐軍留下的營地已經清理一空,三萬梁軍進駐之後,休整一日,第二天便開始大肆砍伐島上的樹木,擴充營寨,加固營房。幾處重要的登島碼頭也安排了兵力把守。

黃道周代表遼東巡撫衙門出面,張貼佈告,通告覺華島上的居民,巡撫大人親自駐守覺華島的事宜,並宣佈了一些相關的規定。

鐵頭則召集了隨行的青衣衛,將偵緝處的十幾名暗探散佈出去,沿著寧遠到錦州一線,擴充眼線。

許梁也利用這段時間,親自跑遍了覺華島,將島上的情況大體掌握了一些。

一晃十多天的時間便過去了,時間已經進入崇禎六年的六月中旬。島上的梁軍基本完成了營地建設,開始進行基本的軍事訓練。

一次例行的梁軍高層會議之後,黃道周特意留了下來,待梁軍中的營主們都走光了,屋裡只剩下戴風,司馬求道,鐵頭,段志剛等許梁的嫡系之後,黃道周面有憂色地問許梁:“大人,咱們在這覺華島上住了也有半個月了,寧遠方面一直沒有理會過咱們!那個薊遼總督孫承宗也沒有召大人進寧遠的意思,遼東方面,看樣子是不想接納咱們了。屬下覺得,咱們三萬梁軍長期窩在這個小小的覺華島上,不是個事啊。”

戴風等人聽了,猛的點頭,戴風說道:“賢婿,黃大人說得極是,我們如果長期守在這覺華島上,無形中便被遼東文武給孤立了。賢婿這個遼東巡撫也就名存實亡了。”

許梁緩緩點頭,皺眉道:“這幾天我走遍了覺華島,這覺華島上除了有些樹木,幾隊野豬之外,連活人都難得看見幾個,委實太荒涼了些。我也在想著咱們在遼東的出路,覺華島只能作為暫時的立足之地。咱們若想在遼東站住腳,還得另尋出路。”

說罷,許梁看向黃道周,虛心問道:“道周,你腦子靈光一些,依你之見,咱們的出路在哪裡?”

戴風,司馬求道,鐵頭,段志剛等人都看著黃道周。

黃道周今天把問題提出來,原本心中便有了腹稿,此時聽得許梁問起,自然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他取來一幅遼東地區的地圖,攤開在桌面上,指著上面幾點,朝許梁等人解釋道:“大人和諸位將軍請看,山海關到錦州一線,乃是京師防備蒙古韃子和清軍的重要防線,也是遼東軍的主力佈署,由於西邊有朵顏部作為緩衝,遼東軍主要防備的,便是東北邊的清軍,孫閣老在山海關,寧遠,錦州都佈置了重兵,總兵力不下十萬人馬。依我看來,大人想在這條防線上有所作為的可能性不大。”

“唔,這是為何?”許梁問道。

黃道周笑了笑,道:“經過咱們到遼東這段時間,遼東文武對待咱們的態度上也可以看出來,遼東軍個個飛揚跋扈,眼高於頂,從總兵祖大壽以下諸位將軍,他們除了薊遼總督孫承宗之外,其他的人,誰的面子都不會給。大人即便掛了個遼東巡撫的官職,想必這些人也不會放在眼裡,大人想收服這些武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只是其一!”

“還有其他原因?”戴風驚訝了。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黃道周指著地圖,道:“諸位請看,山海關到錦州整條防線都是呈線長條形,除了防線上幾座城池之外,其他的地域並不寬廣。孫閣老已經在防線上各個城池都駐紮了兵力,十多萬人被分佈在這條防線之上。以我的分析看來,幾座主要城池的可以容納的兵力也有限!咱們即便強行擠進去,與十多萬遼東軍混雜在一起,擠在這條陝長的防線上,諸位大人以為,能有什麼出息?”

許梁聽了,沉思了一會,十分認同地點頭,“道周分析得不錯。咱們與遼東文武已經有了嫌隙,加上孫承宗把我調到遼東來,也有替朝庭監視我的意思。他肯定不會允許咱們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發展勢力的。咱們要發展,必須另找出路。道周分析得如此透徹,想必心中早有想法,就別賣關子了,一併說出來吧。”

黃道周嘿嘿輕笑,伸手在地圖上劃拉幾下,神采飛揚,“大人,諸位將軍,咱們的出路在這!”

許梁等人看去,各自沉思。司馬求道驚呼道:“黃大人,據末將所知,這一片區域都是東江軍控制的地方,咱們再駐紮進去,東江軍會答應嗎?”

黃道周嘿嘿冷笑,撇嘴說道:“司馬將軍說的,那都是以前的老黃歷了。我仔細打探過了,東江軍自從幾年前袁崇煥殺了皮島總兵毛文龍之後,東江軍已經是一盤散沙,分裂成了幾股軍隊,守著這些島上,各自為戰。再也不復毛總兵時期的驍勇了。自金州往北,大部分地區其實已經落入皇太極的手裡,東江軍各自為戰,只能偶爾上岸騷擾,與清軍一觸即走,再也不敢深入腹地。”

說著,黃道周臉上露出興奮的神色,朝許梁說道:“大人,如果咱們能夠以遼東巡撫的名義聯合東江軍,以旅順,南關,金州及周邊島嶼為根基,步步為贏,從清軍手裡奪回遼東半島的這一大片區域!招兵買馬,何愁不能吐氣揚眉?”

許梁聽得,沉吟一會,嘿嘿輕笑,“東江軍嘛?呵呵,本官記得皮島總兵毛文龍雖然被殺了,但他還有個兒子?”

黃道周道:“正是,毛總兵的兒子叫毛承祿,他和耿精忠,尚可喜三人各自領兵萬餘人,算是東江軍的主力。”

許梁聽著,腦中便想起了魏忠賢留下來的五部羊皮金剛經,其中有一部便交給了皮島總兵毛文龍,只是毛文龍死後,這部經書便不知下落。現在他的兒子就在遼東,想必從毛承祿那裡能夠得到相關的訊息。

許梁撫掌大笑,看了看四周的幾位心腹,道:“道周分析得甚合本官的心意。只要咱們在遼東半島上站住了腳,到時候手握數萬雄兵,又是天高皇帝遠,那真是誰也管不著哪。想想本官都覺得心癢難奈哪。”說著,許梁重重握緊拳頭,朝幾位心腹沉聲說道:“那就這麼決定了,遼東半島便是咱們梁軍日後的主要目標。諸位盡心盡力,早日達成心願!”

“是!”戴風等人齊聲應道。

“黃道周,”許梁沉聲說道:“聯絡毛承祿,耿精忠,尚可喜這三人的任務便交給你,儘快聯絡到他們三個,務必要向這三人表達出本巡撫對於聯合三人的誠意。”

黃道周鄭重點頭。許梁又看著段志剛,道:“青衣衛偵緝處的大部隊從陝西趕到遼東之後,給我全部散佈到遼東半島上去,你們要充當我梁軍大軍前進的眼睛!”

段志剛道:“大人放心,屬下保證完成任務。”

許梁又看向戴風和司馬求道,嘶嘶地吸著冷氣,道:“至於戴將軍和司馬將軍,我要求你們,在一個月之內,將三萬梁軍訓練成水陸兩戰都適用的軍隊。咱們梁軍以往都是旱鴨子,但現在不同了,水戰將是咱們以後作戰的主要方式。”

戴風和司馬求道拱手,正色應下。

眼見其他人都得到了任務,只有自己沒有,鐵頭便期期艾艾地問道:“少爺,還有我呢?我幹啥好?”

許梁瞥了他一眼,幽幽地說道:“你嘛,就跟著我好了。咱們去幹一件大事!”

鐵頭一聽是大事,頓時兩眼放光,興沖沖地點頭。

許梁給手下人都安排了任務,眾人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鐵頭緊跟著許梁一路走,不知不覺走到了海邊。

腳踩著柔軟的沙土,許梁眺望著看上去無邊無際的藍色海面,沉吟不語。鐵頭跟在許梁身後,見許梁看得入神,便跟著東瞅瞅,西看看,然而除了看清了海面上幾隻海鳥,一波接一波的海浪之外,鐵頭啥名堂也沒有看出來,於是乾笑著,撓著頭問道:“少爺,咱們到這海邊來做什麼?”

許梁指著海面,語氣幽幽地說道:“你我接下來要做的大事,便在這海面之上。”

鐵頭愣了愣,有些茫然。

許梁道:“你看那邊,你看到了什麼?”

“海水,呃,還有好多海浪。”鐵頭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許梁噎了噎,白了他一眼,接著問道:“還有呢?”

“還有……?”鐵頭瞪大眼睛,終於看見了不一樣的東西,一條大魚躍出海面,劃了個弧形又落入水中,消失不見。

鐵頭頓時受到了啟發,恍然大悟地叫道:“少爺我明白了!你說的大事難道就是下海捕魚?!這是準備給梁軍將士們改善伙食了?嘿嘿,我就猜,少爺連吃了三頓野豬肉,肯定也膩了!哎喲!”

鐵頭的頭上挨了許梁惡狠狠的一個暴慄!

“你這顆豬腦袋就只能想到吃!”許梁萬分鄙視地罵道,“我說的大事是造船!沒有船,你讓三萬將軍徒手遊到遼東半島上去?!”

鐵頭唯唯喏喏,使勁揉著腦袋,苦著臉看著許梁。然後他腦袋終於開了一點竅,疑惑地問道:“少爺,咱們要造船?可是,咱們好像不會啊?梁軍中也只教授了扎簡單的木筏子的課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許梁已經無語了,要不是看在鐵頭一直忠心耿耿跟隨自己的份上,真想一腳把這笨蛋踹到海里去餵魚!

“咱們不會造船,不代表別人也不會。”許梁放緩了語氣,沉聲說道:“給南方的葛喬去信,讓他從南方徵召一批造船的工匠過來。”

鐵頭學乖了,只點頭,不說話。

“還有,”許梁又道:“我原本想把軍火處留在赤斤城,現在看來,得把軍火處那批人帶到遼東來了。既然準備大幹一場,沒有火炮怎麼成。”

過了幾日,鐵頭發現自己對許梁這個少爺已經不能只用佩服來形容了。因為鐵頭發現,許梁雖然還不會造船,但他會畫船。

許梁的往處,房間裡許梁已經畫好了好幾張像船一樣的圖紙。只是這些船的樣式,跟鐵頭見過的所有船隻都不一樣。

這些畫的紙上的船,居然是沒有帆的。

再一次看見許梁又提筆畫出一幅沒有帆的船的時候,鐵頭終於忍不住了,小心地提醒許梁道:“少爺,你這船畫得有些不對。”

許梁挑了挑眉毛,問道“哪裡不對?”

鐵頭見許梁沒有不高興的意思,便大著膽子,略微得意地說道:“咱們大明朝的船,都是靠帆來行駛的。你這條船,應該這麼畫才像。”說著,鐵頭提筆,便在許梁畫好的船的兩側各添了幾面帆。

“這樣才像嘛!”

鐵頭得意洋洋地說道,對於難得能當著許梁的面糾正許梁的錯誤,鐵頭頗為自豪。然後他突然感到一陣寒氣逼來,鐵頭渾身一哆嗦,抬頭。

許梁的目光像是要殺人,他咬牙切齒地喝道:“出!去!”

鐵頭立馬抱頭鼠竄。

過了好一會,鐵頭又耷拉著腦袋,走了回來。許梁冷眼看著他。

鐵頭訕訕地道:“少爺,寧遠來人了。”

嗯?許梁眉毛一挑,冷笑不已:孫承宗終於忍不住要找上自己了嗎?

來到外面的客廳,許梁便看見一名藍袍官員拘謹地站在客廳中間。

那藍袍官員見到許梁,忙躬身施禮:“下官寧遠府經歷範志完參見巡撫大人。”

一府的經歷官只是正八品的小官,在許梁這正三品的巡撫面前實在不夠看。許梁見來的居然是這樣一名小官,便略有不悅地問道:“範志完?你來見本官,有何事?”

範志完拱手道:“下官奉孫閣老之命,恭請巡撫大人明日入寧遠城議事。”

許梁嘿嘿輕笑,道:“議事?議何事?本官連遼東文武的人都認不全,如何議事?”

範志完便訕訕的,許梁這個遼東巡撫還沒進寧遠城便寧遠參將吳襄擠兌到了覺華島,這事在整個寧遠城都被傳得世人皆知。許梁這個新到任的遼東巡撫可謂顏面盡失。

“具體的事情下官不知。不過此次議事,孫閣老召回了在錦州的祖大壽,何可綱兩位將軍,應當是有重要軍務要討論。”範志完拱手說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