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楊卿,最近廣州、肇慶、桂林等地出現的採生折割,刑部有何行動?”

最近一段時間,兩廣幾個主要城市,經常出現乞丐帶著所謂“人面狗”、“人面羊”的受害兒童當街賣藝的事情,這件事經由東廠傳入朱由崧耳中後,朱由崧勃然大怒,當即就問責了新任刑部尚書楊鶚。

之前是奉天行兵部尚書的楊鶚被朱由崧叫來時還有些迷惑,此時聽說什麼採生折割,當即就表情嚴肅起來:“回陛下的話,刑部尚未接到廣東、廣西按察使的呈文。”

朱由崧冷冷的說道:“如今朕說了,卿應該知道了,且回去想想,怎麼處置此事!”

楊鶚心裡把廣東和廣西兩道按察使給罵了狗血噴頭,但在朱由崧面前,他還是謹慎的應道:“是,臣回刑部立刻安排專人南下兩道,督辦此桉!”

朱由崧點了點頭,楊鶚見狀便申請告退,但朱由崧沒有同意,而是對著楊鶚及分管刑部的東閣大學士錢謙益說道:“之前朕記得有交代過各道清理乞丐,想來各道是當做耳旁風了,若是如此,朕就命各道錦衣衛出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錢謙益勸說道:“陛下,之前官制改制,上下混亂一時無法釐清,因此耽擱了清理乞丐的事務,也是情有可原的,還請陛下給地方官員一些時間!”

朱由崧冷然道:“官制改制引起的混亂?官制改制都已經實施三年了,到現在還混亂嗎?而且朕說清理乞丐等無業遊民的事也說了三四年了,有幾個道真正辦了?難不成,朕說的話已經不管用了?”

收復遼寧後,朱由崧曾下過旨意,要各地將乞丐等無業遊民及一眾刑事犯強制移民遼寧、鯨海、合江、嫩江、黑河等東北五道,籍此在充實邊地的情況下,杜絕國內的犯罪土壤,但現在看來,根本沒有落實下去,也難怪朱由崧勃然大怒。

錢謙益原來想滅火,現在變成了火上澆油,不得已,他和楊鶚只能跪倒在地:“臣等湖塗,稍後一定嚴厲行文地方,敦促各地清理無業遊民。”

朱由崧看著趴在面前的兩人,冷冷說道:“朕就再給各地一個機會,若再有對朕陽奉陰違者,定治他們一個大不敬之罪!卿等跪安吧!對了,告訴各道按察使衙門,不要只打蒼蠅,要把團頭一併抓拿流放了,若有誰敢公然抵抗,可以商調各地駐軍彈壓!”

錢謙益叩首道:“是,臣這就回去以內閣名義行文各道巡撫,囑他們密切關注此事!”

朱由崧擺擺手,兩人起身退下,等錢謙益和楊鶚走了之後,朱由崧把孫傳庭和兵部尚書張縉彥給叫了進來:“今年新兵徵募、老兵退伍做到何種地步了?”

張縉彥回答道:“陛下,今年預計退伍棚長及棚長以下老兵一萬一千三百二十七員,徵募新兵九千零三十一員,兩者之差就是今年預計減少的內鎮兵馬數量。”

目前邊軍總數已經縮減到了13萬以下,但內鎮各道兵馬依舊維持在22~23萬間,某種程度上還是太多了,所以,朱由崧決定利用老兵退役、新兵入役的機會,逐步加以削減,以便在未來十年內,將內鎮兵馬縮減至18萬以下。

當然,縮減內鎮兵馬並不意味著軍費可以降下來,事實上,朱由崧已經決定,從今年開始,由兵部逐步承當京營軍費,最終實現京營軍費由內廷和外廷共同分擔的結果!

啥?朱由崧不是一直不願意讓文官集團染指京營的指揮權嗎?現在他的態度怎麼出現變化了?要知道,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拿了文官集團的錢,也就意味著京營不可避免的要接受文官集團的影響力的!

是的,朱由崧很明白拿人手短的道理,但問題是內廷快要沒錢了,所以他只能讓兵部分攤軍費,從而開啟一條縫隙,讓文官集團產生可能日後控制京營的幻想和衝動;不過,文官集團真想要控制京營,其過程不單單很漫長,還要面臨大都督府一脈的新式軍官團的阻撓和牽制,所以,朱由崧其實也不怕後世子孫重現皇權受到文官集團威脅的一幕。

沒錯,到時候只要後世子孫繼續維持文武平衡,軍隊就不會輕易失控,皇權也有足夠的保證;即便說到最後,真的出現了軍權失落的危機,那也是非常久遠的事情了,正所謂“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骨頭都成渣了的朱由崧也是阻礙不了時代的進步和輪迴的。

“關於老兵安置的事,各道兵備使落實妥當了嗎?”

朱由崧曾經頒佈過旨意,授予老兵持退伍證明,可以用一兩銀子的代價向邊地各道購買一百畝農用地的特權。

孫傳庭答道:“回陛下的話,今年的情況還沒有彙總上來,但去年遼寧憑證售地十一萬五千五百畝、滇西和滇中憑證售地九萬一千二百畝、柳江和南寧憑證售地十萬零八百畝、川南憑證售地三萬一千二百畝;以去年例,今年邊地各道一定能繼續妥善安置老兵購地申請。”

之所以沒有前年的數量,是因為大規模開始除役老兵是從去年才開始的。

朱由崧算了算,皺眉道:“不對吧,去年除役老兵一萬零七百餘人,可去邊地拓殖的只有三千餘人,絕大部分的老兵都不願意去邊地嗎?”

張縉彥苦笑道:“去年唐、益、淮、邾四藩從國內僱募了相當數量的老兵,他們的條件更加優厚,所以······”

國內這邊只給一百畝地,還要收一兩銀子,但海外各藩直接給三百、四百、五百畝地的都有,還不要銀子、另給土著佃戶,所以,一番計較後,至少有五千名退役老兵選擇了攜帶家人移居海外、為各藩當兵到老;而剩下沒有出海的老兵中,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去邊地屯種的,這些老兵顯然都有辦法維持在城市的生活,根本不想苦哈哈的當農夫;因此七折八扣下來,能有三千餘退伍老兵移居邊道已經非常不錯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