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趙王亡,真封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等會訂,抱歉~)

魏國還是敗了,水淹大梁,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魏國前前損失了二十萬人,而秦國很輕鬆了拿下了魏國,損失不到兩萬。

魏景湣王坐著木船出來投降,秦國接管了魏國,將牆頭上魏國的旗幟換成了秦國的黑龍旗。

這代表了一個國家的隕落。

又一個王室的覆滅。

無數人失去了家園。

戰報傳回咸陽,嬴政下令舉國同慶,大赦天下,釋放除死刑外的全部犯人。

“讓王翦好好安置平民,魏國王室交給你們解決。”

看了一眼羅網派來的傳信使,白弈語氣有些沉重的吩咐了一句。

二十萬人是多少,不知道沒見過那麼多,一萬人就已經是人山人海,二十萬,怕是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還只是一個魏國,楚國的人更多,損失定然不會少。

戰爭受苦的永遠只是芸芸眾生,喜歡戰爭的人要麼是傻,是壞,要麼就是野心家。

侵略好嗎?

有良知的來說不好,但不侵略哪來的版圖,哪來的大家庭,怎麼發展。

功勳都是在血骨上建立,國家更是如此。

對於戰國時期的人來說,秦國就是敵國,他們也很畏懼秦國,只不過沒辦法。

白弈能做的就只有儘可能的善待這些無辜的人,讓他們能自食其力的養活自己。

戰爭雖然殘酷,但不能沒有,敵人可不和你講這些,滅了六國之後要做的就是加快步伐,好好發育。

匈奴那邊還是個大敵人,未來五胡亂華的慘樣他可不想看見。

匈奴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比小強還小強,發育的極快,即便漢武帝將他們打致大殘,沒幾年又活蹦亂跳的。

想要剿滅匈奴並不現實,那邊的地理位置算的上無敵,除非那邊自己腦子出問題,否則守起來比秦國的函谷關還好守。

就算打過去,匈奴往更北邊跑不就行了,追過去完全沒意義,只能等他們發育起來再回來。

打敗匈奴容易,但想徹底滅掉根本不行,只能將他們打成內亂,搞個南匈奴北匈奴出來,慢慢融入。

位置越高考慮的自然也就越多,有些東西不是自己想上就能上的。

“對了,荊軻那邊如何了。”看了一眼羅網傳信使,白弈問道。

荊軻去趙國已經有段時間了,羅網的人一直在盯著,最近沒什麼訊息傳回。

“趙王已經知道了他,但趙王還未答應見他。”傳信使低著頭沉聲回答。

“嗯,趙偃必須死,你們羅網也出手相助……”白弈沉聲吩咐著,頓了頓,繼續道:

“荊軻最好也別活著,記得將劍帶回來。”

“小的明白話一定帶到。”傳信使頭更低了,語氣也變得愈發鄭重起來。

趙國沒有天字一等,最強者不過是乾殺,這個配置配合上荊軻去刺殺一國君主,很有難度。

等羅網內沒有藉口,沒人會對這件事提成異議,只會答應下來。

“甘羅如何了。”

“甘羅接近了趙王后,成為了內侍,與郭開關係也不錯,真在謀劃李牧一事。”

李牧……

白弈微微點頭,以羅網在趙國的人來看想殺李牧不現實,白弈也沒想著殺這樣的一個算的上民族英雄的將軍。

最好就是招攬入秦,但機率不大,應該會和動漫一樣去看管桃樹林,震懾十萬匈奴騎兵。

李牧的實力在動漫中未能透露,但也能側面看出他的實力不弱。

蒙驁評價他為:

“只要鎮嶽劍出鞘,大秦的軍隊就永遠無法跨過趙國邊境一寸。”

還一人鎮守邊境,將十萬匈奴攔於雁門外。

一人之力,十萬。

這誇張的對比都快敢的上一人敵一國了。

設定上李牧應該屬於白起一個檔次,一個是殺神,另外一個是軍陣之神,還同為四大名將。

但李牧的實戰記錄沒什麼,除了軍隊外,最強的就是秒了蒙恬,白起也沒有實戰記錄,但好歹被兵主說明了實力。

誰強誰弱不好說,兩個都是大老級別的人物。

“李牧不用管,趙國自己解決。”白弈看了一眼傳信使,沉聲道。

“但……”

傳信使剛想反駁,白弈卻不理會他,繼續吩咐道:

“刺殺名單將李牧的名字劃去,改成趙偃。”

啊?有這個必要嗎?

抬起頭,傳信使看了一眼白弈眼中出現一絲疑惑,刺殺名單記錄這個對羅網是不是有很大影響?

不是只針對對秦滅六國有威脅的人嗎?

趙偃是嗎?

“趙王可是千古明君,對秦國統一之路威脅極大。”白弈語氣平靜的說道,眼神上下打量了一下傳信使,問道:

“明白了嗎?”

“小……小的明白。”傳信使重新低下頭,抱了抱拳道。

“對了,派人去把那個……司馬尚解決了。”

……

趙國全國上下憤怒的,秦國的假戲真做讓他們完全懵了下來。

雖然趙悼襄王本就沒有完全相信秦國,派了幾萬人做後援,但他著實沒料到來的人居然多。

好在前線李牧的實力比燕國強了數倍,連佔了二十餘城,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趙悼襄王也調回李牧,派另外一位將軍司馬尚去守燕國。

隨著李牧的到來,秦國高歌勐進的趨勢也逐漸減少,慢慢的被李牧攔了下來。

秦國的進攻也逐漸變得無效,蒙武沒有自亂陣腳,停下的進攻,距離李牧軍隊百里之地安營紮寨,將戰報傳回咸陽。

五萬攔下十二萬。

這很正常,畢竟只是守城戰,但這十二萬可都是秦國精銳,時常以一敵十,如今卻被攔了下來。

“不虧是驅匈奴千里的將軍。”

嬴政聽聞蒙驁的彙報眼中閃過一抹驚訝,緩緩站了起來,在王位前徘迴著,忽然看向蒙驁,沉聲道:

“既然十二萬不行,那就繼續加派,楊端和,樊於期。”

“末將在。”兩個長相粗獷的將軍站了出來,單膝跪地,沉聲道。

“你們二人各領兵五萬,支援蒙武。”

十萬加上之前的十二萬嬴政的確是動了真格。

“末將明白。”兩個將軍異口同聲,都有些舉動不正常。

……

蒙驁臉色微變,壓下心中想要上去,再打一仗的心情,開口道:

“是燕丹做的?”

“不知。”

白弈搖搖頭,沒有透露這種事,不喜歡燕丹,但更討厭燕王喜,完全的廢物。

蒙驁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其他大臣也相互對視了一眼。

這是個機會,燕國已經被趙國打殘,現在不過是一些小魚小蝦,真正肥美的是趙國。

趙國如今有了燕國的牽制,像這樣回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只要……

還沒等大臣們進言,站在末尾的外族富商烏氏倮,開口了:

“一我見就是那燕丹小兒所做,燕國君王燕丹無恥小兒刺殺長輩,人人得而誅之,王上微臣建議發兵二十萬滅了燕國。”

烏氏倮義正言辭聲音很大,說完心中就有些得瑟。

中原人不是最討厭這些嗎,我這樣說,一定可以得到讓秦王注意到我。

需要這麼多嗎?

思緒一時間被打亂,大臣並沒有反應過來烏氏倮的意思,反而有些認真的思考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對。

大臣眼神一變,有些不滿的看了一眼亂插話的烏氏倮,隨後站出一人作揖沉聲道:

“王上,燕國不過是極寒之地,極其貧窮,距離秦國也上在遙遠,現在出兵無利可圖。”

“反觀趙國,地大物博,馬匹肥壯,騎兵更是強大,若是併入秦國,定是極大的幫助。”

給嬴政分析完利弊,大臣變站了回去。

但烏氏倮似乎有些不樂意,脫離了隊伍上前幾步,來到剛才發言的大臣身旁,伸出手拎著對方領子,語氣中滿是責備與諷刺:

“燕丹如此做派,你不打,反而去攻趙?你良心何在?燕王屍骨未寒,作為同根同源,被自己兒子所殺,不應該幫他們討回公道嘛?”

“你們中原都這麼不講規矩的嗎?”

被拎著領子問的大臣,明顯愣了一下,一時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片刻後才回過神來,看著烏氏倮,強忍心中憤怒道:

“我只是分析一下利弊,如何決定?還是要王上與相邦大人下定論,與在下無關。”

“另外燕王被燕丹所殺,與我何幹?世人唾棄的是他不是我,如何做都有自己的選擇,與你無關。”

隨後大臣看了看烏氏倮的站位,又看了一眼嬴政和白弈,發現二人並未說話,他也沒有猶豫,反駁道:

“烏大人,還望你遵守朝堂規矩,在朝堂上,對一個大臣如此,可是重罪。”

你繼續,你加油,以後死了別怪我。

看了一眼烏氏倮,白弈眼中露出一抹“鼓勵”。

媽的趕緊回去。

但烏氏倮顯然會錯了意,以為白弈這是答應了他的胡作非為,更加囂張跋扈:

“我不管,今日必須打燕,什麼利益不足都是藉口,你就是為了給燕丹脫罪。”

“烏大人……”大臣皺了皺眉,抬起手挪開了烏氏倮放在自己衣服的手,沉聲說道:

“國之大事,一切以利益為重,你若不懂,可以學,但絕對不是如此做派。”

“相邦大人,此人……”

大臣看向白弈,忍住了內心的憤怒,想要白弈出手管制一下。

但烏氏倮沒有讓他把話說完,重新提著大臣的領子,唾液橫飛:

“我看你就是燕國派來的奸細,今日我就要為相邦大人除了你這奸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