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明清對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崇禎十六年十月七的薊鎮電閃雷鳴,狂風大作,陰雲滾滾,暴雨如注。位於薊鎮總兵府內的花廳裡,門窗緊閉,光線黯淡以至於都需要在這會兒點起蠟燭,才能將整個室內照明。

就在這樣忽明忽暗的燭光裡,洪承疇神情自若地將一番巧思妙策獻出,彈指之間將海內群豪揉捏於掌心之中。氣勢勃發,透著一種比率領千軍萬馬衝鋒更加強大的氣場。這是智慧的力量。

只不過,這樣的力量運用起來,聽在多鐸等人的心中卻是一股不寒而慄的情緒瞬間滋生。轉而,又是難言的竊喜。

多鐸心中不住感嘆道:先帝真是英明無雙,能夠將這樣的大才招攬進我大清之中。這般聰明的腦瓜子要是被那個不曉事明理的小兵一骨碌打碎了,那可就真太可惜了。只不過,比起直接殺了更可惜的,是那大明皇帝吧也不知道明國上下怎生想的,內外逼迫,生生逼得這般大才深陷死局,給了我大清機會招攬人才。

洪承疇沒有覺察到多鐸的心中話語,依舊侃侃而談:除此外。盛傳明軍所依仗向來都是火器。此刻暴雨一起,火器威力頃刻間就大降。所謂遠征明軍威脅盛京之舉就不攻自破。盛京之危自然開解。

聽到這裡,多爾袞激動得難以自已。

只見多爾袞一把衝過去挽著洪承疇的雙手,死死捏著,笑容如同老菊花一樣化開,聲音洪亮好似吃了十全大補丸一樣。精神頭瞬間昂揚:好啊洪學士說得好啊這般天候,我怎麼就沒想到呢這般妙策。我怎麼就沒想到我大清有洪學士真可謂如魚得水,洪學士真乃吾之子房啊

攝政王恩重如山。臣下豈不效命洪承疇叩拜而下。

聽完,多爾袞頓時大笑,又是好一番封官許願,不僅當下就給了洪承疇領禮部承旨的事情,還提了封爵的好大願景。說得洪承疇亮眼泛著淚光,激動得再三拜謝這才退了出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待到洪承疇走後,多鐸幽幽地道:漢人還真是厲害啊。洪承疇不愧是明國大才,通宵軍略亦是通曉天文。一會兒,我就去多尋幾個在威寧營左近的兵問問天候。這十月大雨若是能下個三五日,打不到草谷的明軍就只能不戰自退了。到時候,將這訊息傳回去,讓城內將士好生守城。待到大軍回援,哪怕天晴了,又何愁不能擊敗明軍

更緊要的還是這殺將言和阿濟格此刻也感慨了起來:這得多狠毒的心思才能想出來大明朝廷真會答應

朱由檢應是不會答應的。多爾袞很熟悉這個明國皇帝的性子,但同樣,他也和洪承疇一樣明白在京師裡面的當朝肉食者都是些什麼德行。崇禎皇帝當政以來歷盡四十餘相還真是沒幾個能耐的。

尤其是這幾年,一個比一個不頂事。要他們想個什麼破敵計策英勇抗清是不行。可要是有什麼捷徑只需要坑一下自己人就能立下大功解決危難,那一定是爭先恐後,絕無疑慮的。

多爾袞與阿濟格嘖嘖稱奇,也是見怪不怪了。

這時。多爾袞頓了頓,道:若是我們在私下尋幾個明國大臣,言語之中許了他們將這退我大清強兵的功勞讓給他們。明國內閣裡那幫子人自然會費盡心思施壓。讓那遠征我大清的明將好一番蹂躪。

多鐸與阿濟格紛紛頷首,笑容歡暢。

多爾袞眯著眼睛。目光迷離,彷彿看到了一舉殺敗朱慈烺時的映象。幽幽地道:比如那岳飛的十二道金牌,比如多發幾道命令,亂了軍中次序,拆解逼迫,硬要那所謂明國近衛軍團來回京死戰我大軍哼左右那領兵遠征我大清的不是甚麼虎大威便是徐彥琦。一個是差點死在民賊裡的過氣邊將,一個是險些落榜的武進士,這般人物,那明國大臣有幾個會吝惜的

聽多爾袞這樣說,屋內頓時露出了歡快的聲音。依著他們對明國大臣的瞭解,這樣的事兒還真少不了。

多鐸更是一旁幫襯道:既然威寧營的戰事訊息穿了出去,那我們也來一個還施彼身。將大雨傾盆,明軍深陷泥潭,再無力進軍反被我大清回援之兵圍殺的訊息。真真假假,看那明廷還有何底氣抗拒議和到那時,再將這訊息散播出去,何愁殺不掉一個虎大威

多爾袞更是笑了起來,顯然,他們並不明白遠征清國的主帥到底是誰。

畢竟,誰能相信,到了朱慈烺這般地位竟然還會親身涉嫌,親率大軍呢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一番暢談,再回首時,竟然又是新一天的天明。等到多爾袞終於感覺乏困的時候,忽然聽阿濟格興奮道:天晴了

我大清強兵終於可以兵臨京師城下了

遼東太子河北威寧營。

朱慈烺揉了揉腦袋,有些昏沉也有些頭疼。軍中最近訊息很多,好消息當然是大多數,壞消息也暫時沒人說。

好消息麼自然就是一場大捷,眾人歡暢。藉著大雨清軍毫無餘力進攻,軍中還辦了慶功宴。

但壞消息呢,朱慈烺也沒和人說。他只是命人統計著軍中的糧草問題。

說起來,朱慈烺的大軍行動本來是朝著遠征奔襲過去的,但從九連城鳳凰城一直到威寧營,卻都沒斷過戰鬥。激烈的戰鬥一起,糧食消耗的壓力也就倍增。哪怕軍中後勤軍師們絞盡腦汁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萬幸的是,皇家近衛軍團是勝利者。

一場場大捷與斬獲對這一支遠征軍團而言真是太重要了。建奴的八旗村落城鎮雖然不事生產,但好歹口糧是有的,尤其眼下十月,是剛剛過了收穫的日子。朱慈烺把人都殺了,口糧也順理成章落到了明軍的頭上。

朱慈烺雖然十分擔憂,但最關鍵的關口也不再這裡,吩咐了任務也就沒多想了。

最難的關口是,也是讓朱慈烺最頭疼的是另一樁事。

大雨傾盆,道路難行。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