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冒險計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就當朱由檢剛剛喜不自勝的時候,又傳來一個收復真定府的大捷。而且,似乎這兩個大捷都是真的。

河間府的大捷報上來了六十顆女真首級,兵部陳新甲親自核對過,確係無誤。

而且,真定府那邊不僅有兵備副使孔文軒的捷報,更有太監監軍趙孝文的密信,都可以確係真定府也成功收復失地,還斬了四十多顆女真首級。

這下子,崇禎皇帝是真的歡喜得不要不要的,甚至還有心情與田貴妃好生嬉戲了一晚上。

而第三天,又來了通州的捷報。

這一次,不僅是督師周延儒野戰出擊有功,就連吏部的吳昌時周延儒的幕僚董廷獻都名列其中。最最做不得假的是又有女真首級八十,蒙古漢軍首級兩百餘。

這接連捷報,頓時牢固了朱由檢對周延儒的喜愛。與此形成對比的,便是朱慈烺的不聽話了。

烺哥兒還是太年輕了崇禎皇帝點評著道:好好在京師讀書不就好了在朕身邊,一樣可以為國效勞,何必親自帶兵做這些父子離心的事情。

這個時候崇禎又翻開了衍聖公孔胤植的求救信,瞥了一眼孔胤植的名字,輕輕芳霞,拿出了六份求救奏章,眉頭周成一個川字:道:孔胤植這種蒙得廕庇的人不理會也就罷了。可都是帝國宗室,卻置若罔聞,還有沒一點宗親之念

原來,兗州附近的魯王以及就藩山東的樂陵陽信東原安丘滋陽五郡王紛紛告急求援。都道是遇到了清軍襲擊。

而此刻,朱慈烺卻因為阿巴泰就在不遠的濟南攻城而不敢出兵。

對比一下周延儒頻頻大捷。而朱慈烺困守臨清。朱由檢心中對這個太子的失望頓時深刻起來:來人朕要擬旨算了

退出去吧朱由檢一揮手,望著桌子上的奏章。提筆寫了一張白紙:這一封信,找機會送到太子那。

角落裡,王承恩輕輕一嘆。前些時候,司恩已經告訴了他,河間府的真相。但朱由檢顯然是不會再信其他說辭了,想到這裡,王承恩只有躬身領命:是聖上。

臨清。

朱慈烺站在城頭上,遙望著東方:只可惜,阿巴泰不能多陪我練練兵了。

一旁。楊文嶽卻是心中焦急,將話鋒扭轉:是啊,本來守城是極好的。一來磨練了戰力,二來凝聚了軍心。這最重要的,因為清軍來犯,咱們就能一直對外。可現在清軍還沒走遠呢,咱們內部就亂起來了。早知道就不讓那些人進城了。

楊文嶽說的是各處發來的求救文書。不僅是濟南的山東巡撫,就是曲阜孔家,兗州魯王以及山東各處藩王。都是明白眼下唯一能救朱慈烺的,只有他們。

濟南府的求救書信,這都第四批了。見死不救,畢竟不是我們皇家近衛軍團做得出的事情。朱慈烺對此倒是不在意:阿巴泰這一招。倒是真掐中我們弱點了。

朱慈烺明白楊文嶽的焦急,他並沒有忽略而今山東局勢的糟糕。但這一招如何破解,卻讓朱慈烺委實難以抉擇。

殿下有重視。這就好。楊文嶽對朱慈烺的才智幾乎有了種迷信,覺得朱慈烺對此肯定已經有了準備。

但朱慈烺卻只是有一個大略的構想。壓根沒有楊文嶽所想的那麼神棍。楊文嶽之所以這麼覺得,只不過是因為德州城外的一次方案預演恰巧成功了一回。那是軍務司第一次揚眉吐氣。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在朱慈烺的指點之下,一個合格的參謀機構緩慢而堅定地成長。

但這一次,朱慈烺卻真的沒有準備什麼方案。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敵人從來都不會照著朱慈烺預料之中的路子走。更多的時候,是敵人想方設法琢磨著作為對手的自己怎麼走,然後從朱慈烺最不希望的地方,發出最有效的出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比如這一次,山東戰場就算不得一個於朱慈烺而言如何有利的戰場。在這裡,朱慈烺的牽絆太多了。不管是濟南府的山東巡撫高名衡這個隊友,亦或者曲阜孔家這個不講道理,威脅逼迫惹不起的同盟,更有一群拼命拖後腿,說酸話又吝嗇的富親戚藩王。

故而,朱慈烺做的預演再多,卻也防不住情況實在太差,預演只能做到一個心理準備的功用。

走一步看一步吧。城外不管是京師的清流朝議曲阜亦或者兗州,都不是我擔心的地方。朱慈烺轉過身,不再看向臨清的東方。

朱慈烺並不在於朝廷的壓力,也不在乎輿論的逼迫。曲阜孔家叫喚得再兇,自以為有天下讀書人作為名望背書便可以逼迫朱慈烺不計代價援救,但朱慈烺要創造的新世界根本不需要這些舊式書生。

兗州魯王認為自己是皇室宗親,朱慈烺的長輩,崇禎皇帝更覺得宗親是自己人,朱慈烺必須得救。

但朱慈烺壓根看不上這群寄生蟲。這些人雖然被宗親兩個字困住一生,幾乎如同會活動的繁殖機器。但這些人可憐之人卻懷著更可惡的可恨之處,不僅目無法紀,作惡多端,更是鮮少有如周王一樣,願意為這個國家多付出一點。

朱慈烺也並非沒有考慮過救援這些地方。

但魯王卻根本不願意多付出一點軍費後勤的幫助,孔胤植一臉必須這麼做,你應該的倨傲。

唯一求救朱慈烺又願意救的只剩下高名衡了。

只不過高名衡的日子也不好過,他新到山東,立足未穩就碰到了韃虜入侵的情況,簡直是頭疼欲裂。再加上濟南府在四年前就被清軍劫掠過一回,元氣大傷,守城艱難,是以雖然明知朱慈烺此刻沒有準備好決戰,卻不得不放任其他人接連求援朱慈烺救援濟南。

心中這些遐思轉過去,朱慈烺繼續揹著雙手朝著臨清城內走去,指著隨軍武校以及臨清國子監分監:是這裡,是我們的人心啊。事到如今,恐怕也只有冒險一擊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