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遠交近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恪和拓跋海在宮中交談,反思了自己的過錯。

此次戰役李恪損失慘重,可是暫時打不回去了。

不過可以轉變路線,收服西南一帶,和柳州、廉州、永州等地連成片。

十一月份,滿天飛雪,李恪一眾一路南下,把自己偽裝成跑商,一邊買東西,一邊體察民情。

如果當地民眾呼聲高,李恪就直接宣佈自己的皇帝身份,令當地百姓臣服,自己在當地組織民兵。

如果呼聲不高,自己就要在當地採取一些措施。

可是總會有人想殺了李恪的。

曲州,大唐西南部。

曲州地理位置不佳,這裡的收成並不好,而且時常遭吐蕃人侵擾。

曲州有些年輕力壯的都跑出去幹活賺錢了,留下一些沒什麼勞動能力的人,只能靠著一畝三分地,自己餓不死就好。

他們一直希望當朝皇帝能夠做些事情拯救黎民,可是曲州這個地方山高皇帝遠,連當地官員也不願意多管這些事。

李恪聽到這裡的反對聲極高,心想要採取措施挽回民心,但是還沒等採取什麼措施,就已經有人殺上門來。

當晚,李恪和張明等人正在商議著,總聽見門外有動靜。

可是每次出去檢視,又看不到任何身影。

李恪下令加強防守,自己也先去休息了。

朦朧間,李恪好像聽到有老鼠,不過這也不讓人覺得奇怪。

但是不好的事發生了。

房間裡出現越來越多的老鼠,有些官員甚至說自己被老鼠咬了。

李恪起來檢視,發現滿地的老鼠,眼睛泛紅,行為詭異。

早聽聞西南苗疆有人善用蠱術,能夠御蠱殺人,這老鼠許是有人專門養來殺人用的。

李恪大膽猜測,但是對這些老鼠還是沒有任何辦法。

“什麼人?為什麼要害朕?”

李恪想要見到御蠱的人,只有見了面後面的事情才好說。

“狗皇帝,你貪圖享樂,不顧百姓死活,你今天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聽聲音不像是個年輕人。

也是,曲州這地方,年輕人都出去謀生路去了。

“不管你是什麼人,也不管你為什麼殺朕,今天朕既來此,就是幫百姓解決困難的。”

任憑李恪怎麼說,蠱師都無動於衷。

王安想出了法子,用火燒這些老鼠。

慢慢的屋子裡起了濃煙,火燒老鼠發出的那種焦糊味讓人聞了就噁心。

“別白費力氣了,這些老鼠吃蠱蟲長大,這個房間被我放置了蠱蟲,而且這老鼠身上髒得很,燒著了你們會死的更快。”

王安嚇了一跳,趕緊滅火。

張明運了內力,往地下拍了一掌,波動擊飛了老鼠。

其他人就只能是用腳踢用工具往出趕。

看來這房子是保不住了。

王安一躍而上,衝破屋頂,又用繩子把這些人都拉上來。

張明發現了在暗處的蠱師,直接衝過去抓住了他,出拳想揍他。

“張明!不得無禮!”

李恪及時制止了張明。

穿好衣服,李恪也趕了過來。

“前輩,為何要害朕?”

“今天老朽落到你手裡,要殺要剮動手便是,哪裡那麼多廢話。”

李恪為老漢披上一件衣服。

“前輩,朕此行就是體察民情,如果曲州百姓有困難,提出來解決就好了,你今天殺了朕,曲州的情況也並不能好轉。”

李恪和老漢講起了道理。

這要是其他的皇帝,這可是弒君之罪,株連九族。

不過現在李恪沿途南下,效果不錯,曲州是一個重要節點,方圓百里唯一的城池,到永州的山路易守難攻,設好埋伏很難打進來。

老漢聽了李恪的話,也覺得說的有理,可是內心就是對這個皇帝一肚子不滿。

“現在曲州還有多少百姓?”

“曲州現在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只有極少數在這種地的年輕人。”

老漢氣沖沖的對李恪介紹著曲州的情況。

雖然一肚子不滿,可是也許這皇帝真的有什麼辦法呢。

“這些人算在一起,能有五百戶,一千多人左右。”

都是一些沒什麼勞動能力的,早些年戰事不斷,蠱師作為一小部重要的兵種拿著朝廷奉銀,也算過得不錯的生活。

自太宗執政貞觀盛世以來,蠱師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可是老一輩蠱師也沒有其他的技能,生活也就一天不如一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今苗疆已經很少有人練習蠱術了。

“有人能召集這一千人嗎?朕總要見見他們。”

可是曲州已經沒有人能夠管這些百姓了。

李恪只能一戶一戶的走。

有一些還好,知道是皇帝來了,簡單的招待一下,有一些就直接把李恪從房間裡趕出來,閉門不見。

李恪一次次敲開曲州百姓的門,有時候會在門口站好久等著,眾人看了都很心疼這個皇帝,但是這是他的選擇,也是他的責任。

在曲州這樣挨家挨戶走了大概一個月,總算是擺平了曲州百姓。

眼下快到了新年,李恪等人啟程返回。

“如今整個西部 邊境線都已經是我們的地盤,我們的新年期間,或許吐蕃會起兵進攻,我們要想一些辦法,起碼安穩的把年過好。”

李恪猜測吐蕃會進攻自己,在朝上去群臣想辦法防守。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不如我們先主動進攻,給吐蕃來一個下馬威,他們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聶良提出一個計策,先攻擊吐蕃,給他一些壓力,西唐也能更好的鞏固自己的地位。

李恪想起三十六計中有一計遠交近攻,也許自己也要做一把賣國賊了。

李恪派使臣向南出使天竺和蘭那泰,天竺之前因玄奘法師取經而與大唐有所聯絡,蘭那泰在南部邊境近年來一直和大唐有摩擦。

使臣把西唐的發展向兩國國王講述,兩國國王都覺得僅憑小小的一個涼州輻射至整個大唐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甚至超過原來的朝廷,都認可李恪的執政能力,願意和西唐交好。

三國交好以後,李恪說出了他的目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