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錢去哪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公子如何聽說朝廷會有撫恤金的事?”

那女子愣住幾秒之後,繼續給李恪他們盛飯。

“說來也真是巧了,家兄也是在北部當兵,前年戰死,朝廷還是給了一些撫恤金的,畢竟一個大活人為國捐軀,總要給一些補償,我們家除了兄長還有我,所以給的少些,如果是你這樣的家庭,應該還能給多一些才是。”

李恪可憐這女子,不過朝廷的確會為烈士批一部分撫恤金的,這種男子作為家中唯一勞動力,要給的更多一些才是。

不過既然這大姐說沒有收到,想必也不是騙人的,這麼樸實的大姐,加上這樣的生活條件,還不至於對一個陌生人撒謊。

李恪害怕給這女子家中添麻煩,吃的很少,其他人見李恪已經放下了碗筷,也都紛紛放下了。

“你們幫了我這麼大的忙,花了這麼多力氣,不吃飽了怎麼行,這裡平時也沒有什麼親戚朋友來做客,你們就多吃一些。”

聽女子的意思,自從丈夫去世之後,這個院子裡一直都是自己帶著孩子,鄰里鄉親的也很少到這來,偶爾會有一些小毛賊,不過也都沒什麼可偷的。

女子沒有把李恪他們當成外人,也許是李恪的個人魅力,或者是那種親和力,那女子很願意和李恪交談。

女子平時也沒有別的什麼可以幹的,自己也沒有讀過書,很小的時候就嫁到了這家來,丈夫家裡只有這一塊地,要養活兩家人,後來也是實在支撐不下去了,剛好聽說了李恪招兵買馬,就去到那裡,那時候經常會拿回來很多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原來這女子的丈夫是李恪在涼州的時候招兵買馬徵得兵,那一批兵算是和李恪一起打天下的,資歷最老,傷亡也最慘重。

對於老一批兵,由於那時候李恪的兵部制度還不夠成熟,有些烈士的撫恤金沒有落實到位,這些也是李恪直到今天才知道的事情。

“那我們最早的一批撫恤金去了哪裡呢?”

李恪夜裡和張明他們討論起這件事,當時是由戶部把這些錢分給了各地方官員,而那時候很多地方官員因為對李恪的朝廷還不夠堅定,於是被一些大地主王爺什麼的攛掇分掉了這批錢,而涼州政權穩固之後,這批人早就換成了李恪透過科舉選上來的人了。

“一年前的話,這批錢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問題。”

李恪思考一番之後,雖然上一件事,李恪回長安之後要著手調查,逐一解決,但是這個單親媽媽的家庭情況絕對不是這樣的,這裡的地方官員早就是李恪欽定的人,怎麼可能撫恤金還落實不到位呢。

第二天一早,李恪找到了當地掌管徵兵的官,詢問他這件事。

這個小官也算是第一次私下和李恪交流,緊張的不行,話也說不利索。

“朕且問你,這裡在五來徵兵是多少?”

當官的找出來記錄查了查,光是這個小地方五年徵了有三四百兵,大的有四五十歲,小的不過十二三歲。

不問不知道,一問原來這些年李恪的兵真是五花八門,大的小的都有,簡直難以置信,十二三歲的孩子,現在來說能夠幹什麼呢,鐵佔英自幼習武,十二三歲的時候也還不能上陣殺敵呢。

但是這當官的介紹說這裡除了早期的兵幾乎是為了賺錢去當的兵,後來都是為了支援李恪自願去的,那些十二三歲的孩子有的就去給軍隊喂馬,拿到的錢很少,但是為了鼓勵他們,還是給了他們一個編制。

“這就是我大唐的少年,從小都有一顆報國之心。”

李恪得知了這個情況感到很欣慰,大唐的盛世絕非李恪一人之力,正因為如此,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既然不能夠被人民記住,那就要讓他們過得上好的生活。

這兵部的管理制度還需要更加完善。

“查一下許世軍,這個人是不是四年前被徵走的?”

當官的查了一下,確有此人,和李恪說得情況也符合,這人死於一年前李恪和外邦一場戰役中,死因不明,那場戰役死了很多老兵,包括那一個先鋒隊全部葬身在那裡。

李恪已經回憶不起來那場戰役了,那時候李恪只是知道一點在邊境上發生過戰爭,也知道傷亡慘重,但是那場戰役最終以大唐的勝利而告終,很多人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卻淡忘了勝利背後付出的代價。

“陛下,其實天下之所以安寧,正是因為這些奮戰在一線的士兵時刻保持一種熱血,臣對那場戰役略有耳聞,是外邦挑釁在先,邊境官因來不及稟告,便下令反攻,等到訊息傳到長安來的時候,勝利的訊息也已經傳過來了。”

張明作為當朝太師,自然也是瞭解一部分內情的。

那場戰役的規模不大,是敵方忌憚大唐邊防士兵,企圖破壞邊防營裡面的戰車,在某個夜裡,雙方發生了衝突。

許世軍在的邊防先鋒隊裡多是由老兵組成,這些人都是經歷過大型戰爭的人,各個都是血氣方剛,自然忍耐不了敵方這樣的折騰,於是組織起來想要給對方一個教訓。

經過商議時候,邊防官同意了這次行動,當然此時李恪對此事並不知情,不過事後李恪的態度也是支援這些人的,對待那些不要臉的敵人就需要用強硬的手段,打出我們的氣勢來,經過交戰,先鋒隊破壞敵軍營帳數十座,才導致了戰爭的爆發,而這些人完全是被敵方算計才因此喪命。

李恪點了點頭,他也知道這件事,這件事這樣看來的確是李恪處理的不夠好,但是這些錢李恪的確安排了戶部發放下去。

“那麼這批撫恤金可是經過你手?”

當官的點了點頭,的確是他安排發放的,並且登記在冊,領取撫恤金的人已經在後面籤了字。

既然是籤了字的,這件事準沒跑,怎麼這筆錢會不翼而飛,那女子也絕對不會騙李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