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快人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金陵一行李恪收了王安,長孫無忌殺掉工部尚書,李恪又多了些和長孫無忌抗衡的資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朝中接連發生的重大變故竟然傳到了國外,吐蕃竟在此時發動進攻。

“長孫無忌屯了這麼久的兵想對付朕,看來朕得讓他出點血了。”

長孫無忌召見鐵佔英,希望鐵佔英假意投靠長孫無忌,自己帶幾十龍騎兵,讓長孫無忌出動大軍迎戰。

鐵佔英對朝廷的勾心鬥角沒有興趣,但是提到保家衛國,他絕對沒有二話。

“久聞太尉大人神勇無敵,曾三千鐵騎戍守邊關而外敵不犯,今吐蕃狂妄自大竟挑起戰事,我願率龍騎軍助元帥抵抗外敵,保家衛國。”

長孫無忌見鐵佔英主動靠攏自己,說話都說不完整。

“大將軍有如此覺悟我甚是慚愧,不過既然大將軍願意共同殺敵,我及眾將士也絕不含糊。”

長孫無忌想都沒想就應了下來,而鐵佔英實際上只帶了幾十個,剩下的三五百都是普通士兵來湊數的,長孫無忌根本看不出來。

“陛下,鐵佔英和長孫無忌已經出兵,您真的不怕長孫無忌會趁機陷害鐵將軍?”

“如果他現在敢陷害佔英,等不到他回來龍騎軍就要了他的命。”

“陛下深謀遠慮,是臣鼠目寸光了。”

凌風從金陵回來後一直對王安不友好,他認為王安在金陵擒住他是勝之不武,想真刀真槍和王安較量。

但是王安從來不會應戰,的確以王安的武功,恐怕十個他也打不過一個凌風,但是王安也不甘示弱,一直羞辱凌風說他腦子不轉個。

王安時常會做一些小機關惡搞凌風,李恪看了又好氣又好笑。

“都是可憐的孩子,一個從小和師傅進紫禁城當差,一個自幼失去父母,心裡裝滿了仇恨。如果他們能一直這麼快樂該多好。”

李恪不禁感慨。

“陛下心繫下屬,實乃大唐之榮幸。”

心繫下屬又怎麼樣,自己還不是四面楚歌,總會有刁民想害他。

“凌風,你教我武功,我教你機關術,到時候就不用誰也不服誰了。”

“誰稀罕你的機關術,我想殺你易如反掌。”

凌風和王安一見面就掐,彷彿上輩子就是冤家。

長孫無忌和鐵佔英已經趕到了戰場,吐蕃大軍已經打退大唐幾波兵了,長孫無忌很是心疼,這可是他攪弄朝局的殺手鐧。

鐵佔英說的是實話,長孫無忌一上戰場,很快投入戰鬥,以一當百,像是脫了枷鎖的野獸。

鐵佔英自己也加入戰鬥,和長孫無忌旗鼓相當,不愧是龍騎將軍,這些人如果團結起來,恐怕大唐沒有徵不了的土地。

只可惜長孫無忌野心太大,三品太尉終究不是他的目標。

皇后盤算著長孫家當前的勢力,發現自己手裡的人越來越少,開始意識到事情不對勁,但是這個時候長孫無忌正在戰場上,所以前去找太后商議。

“母後,如今朝中長孫家的勢力削減很多,該如何是好?”

“這皇帝現在已經開始著手對付我們了,朝中自有太尉大人把持,我們先要想辦法保全自己,蕭妃也許是我們的砝碼。”

太后依靠自己的身份和權利,要挾內務府站隊皇后,對於蕭妃那邊不再為她做任何事,就算她去找了皇上也有自己撐腰。

元莉向李恪哭訴蕭妃最近受到的欺壓,李恪勃然大怒。

“這個皇后和太后,朕沒有管她們,她們倒先惹起朕來了。”

要想個辦法還擊。

李恪讓王安做了把飛椅,就像魯班的木鳥一樣,能在低空飛翔,故意到後宮去炫耀。

各個妃子都爭相嘗試,覺得非常好玩,都不願意下來。

“皇后,你也去試試吧,你可是這六宮之主,這樣好的東西,本就該送給你做禮物。”

“那臣妾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皇后坐上飛椅飛了好幾圈,感覺自己就是仙女下凡。

“皇后,不如讓母后和你一起坐坐?”

李恪的目的很明顯了,故意騙他們倆上當。

這兩人坐上飛椅之後,飛椅開始不受控制,上下顛簸,把這兩人搖的嘔吐不止,最後乾脆在半空中就散架了,兩人重重摔在了地上,哎呦哎呦的叫著。

一旁的蕭妃看了掩面而笑,雖然遮住了半張臉,但是眉眼間的神情猶如春暖花開,被欺負這麼久,終於出了口惡氣。

李恪看到這一切別提心裡有多爽了,裝模作樣跑過去扶兩個人起來,這兩人摔得路都不會走了,硬是讓太監給架回到宮裡。

“陛下大可不必為我如此費心。”

蕭妃到時知書達理,十分體貼李恪。

“愛妃儘管放心,有我在,誰都別想欺負你。”

又一把將蕭妃攬在懷了,十分霸道。

可是霸道歸霸道,自己的處境依舊危險。

李恪回想起自己讀過的書,書中記載自己不久就會死在長孫無忌的手下。

如果能做些什麼避免自己死掉就好了。

自己身為一國之君,如果受萬民敬仰百姓擁戴,長孫無忌又憑什麼殺了自己。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怎麼能在沒有新聞沒有報紙的年代幹些好事讓百姓知道呢?

對呀,為什麼不用現代的技術和思想在古代發財呢,錢莊都開了,也成功了,自己是不是還能做些什麼別的事。

李恪豁然開朗,找到了商機。

戰場上長孫無忌和鐵佔英勝利歸來,但是損失慘重,長孫無忌竟損傷五萬兵力,龍騎軍僅僅回來幾個人,長孫無忌還深感愧疚,以為龍騎軍損失的人數比例更多。

長孫無忌以為時機成熟,竟琢磨起起兵造反的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