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玩不起就掀桌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要說二零零一年了,就算是二零二二年,國內的窮人也佔據了絕對的大多數,月收入低於一千元的就超過五億人。

陸逸明依稀記得,在重生之前生活的二零二二年,他跟一個朋友聊天。那個朋友有兩個孩子,四歲多,上幼兒園,每個月學費三千三百八十元。而他和他老婆雙職工家庭,他在電力部門,他老婆在教育部門,兩個人到手每個月只有七千五百元。

也就是說,每個月兩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在去掉兩個孩子的學費之後,一家四口衣食住行的開銷,一個月只有八百二十元。

不要說什麼生活了,這點錢喝西北風都喝不飽。

孩子的生存都成問題了,哪有錢有心思去想什麼素質教育?

大家都知道應試教育限制天才學生的發揮,不利於“偏才”的發展,國家有一堆頂級智囊團,他們不瞭解這個情況嗎?

現在是沒有辦法啊。

哪怕是韓韓本人,也在《長安亂》裡面寫了“規矩其實是溫飽以後的消遣,溫飽都不能了,還要規矩嗎?”這樣的句子。

由此可見,填不飽肚子,是幹不了其他的事情的。

國家現在就處在讓大家儘可能填飽肚子的階段。

陸逸明的這一番表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因為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本身就是從農村考出來的,靠著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如果按照素質教育的篩選機制,他們這種直接就被踢出局了。

是因為他們不努力,不聰明嗎?

不,是因為他們沒錢去接觸那些琴棋書畫之類的業餘愛好,這已經完全和奮鬥無關了。

陸逸明說的這一番話,有他之前對教育的投資的底氣,沒有人能夠反駁他的話。

他就是因為看到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本質就是地區發展差異,所以他才拿出一大筆錢來進行基礎教育的投資和捐贈。

誰要是覺得他說的不對,那就必須要拿出同樣多的捐助出來,要不然理由都站不住腳。

畢竟只有真正去做了,才有批評的資格,只會坐在家裡面敲鍵盤的,都不是什麼正常玩意兒。之前那個家境優握的女記者依舊不服,問道:“難道只有成績好才是唯一的出路嗎?你的好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先生就是一個輟學生,他不也取得成功了嗎?”

陸逸明看向這個女記者,笑著說道:“你知道比爾·蓋茨的外祖父曾是美利堅國家銀行的行長嗎?一個普通的輟學生,在人脈資源和家族財富上面能夠和比爾·蓋茨相提並論嗎?比爾·蓋茨的母親瑪麗·蓋茨是華盛頓大學的董事、第一洲際銀行的董事,還是國際聯合勸募協會的會長,是IBM首席執行官約翰·埃克斯的朋友。”

“除此之外,比爾·蓋茨十三歲就開始計算機編程設計,十八歲考入哈佛大學,十九歲創辦微軟。他輟學的前提是能考入哈佛,你能嗎?能考上大學而不去讀,和考不上大學能是一回事?”

很多人都喜歡拿比爾·蓋茨輟學的事情拿出來說事,不僅僅是現在,即便是在二十年後,很多不學無術的東西也振振有詞地表示比爾·蓋茨也是輟學的,藉此來為讀書無用論站臺。

相似的例子還有蘋果CEO喬布斯。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人家是從世界頂級大學輟學,這個前提是先有考上世界頂級大學的本事啊。

能考上哈佛,最起碼的智商和學習能力就跟那些連初中知識都學不明白的人不在同一個位面。而連這個差異都看不出來的人,說出這番話就顯得更加可笑了。

口若懸河的陸逸明,直接把反對者都給說得偃旗息鼓了。

畢竟這年頭國內的資訊閉塞,對於比爾·蓋茨等西方名人的瞭解,基本上來源於讀者文摘之類的雜誌,因此內容往往十分片面,乃至離譜。

而陸逸明作為比爾·蓋茨的“至交好友”,他所掌握的資訊自然比普通人更齊全,也更有說服力。

因此反對者和質疑者全都敗下陣來,而陸逸明的觀點也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援與稱讚。

中海。

亭林鎮。

韓人軍正趴在書桌上寫文章。寬大的書桌上到處都是書稿。

就在這個時候,桌子上的手機響起了鈴聲,他摁下接聽鍵。

“喂?”

電話是出版社的編輯打過來的,而內容則是陸逸明之前接受採訪的內容。

韓人軍在得知陸逸明買了韓韓的書之後,還一直在思考著怎麼樣藉著這個機會狠狠地炒作一波,讓韓韓的知名度更上一層樓,結果這邊還沒展開行動,那邊陸逸明就直接展開背刺,全盤否定了韓韓的觀點。

這叫啥?

這叫殺人還要誅心。

韓寒能夠火爆,靠的不就是和素質教育這件事掛鉤嗎?

不然以他七門學科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成績,拿什麼來獲得國內市場的認可,又拿什麼來打動國內的年輕人?

然而現在陸逸明站出來登高一呼,這法螺還怎麼吹?

陸逸明現在的身份可不一般,任何言論都能引發軒然大波。陸逸明如此旗幟鮮明的反對,再加上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推波助瀾,短短幾天的時間,幾乎半個國家都在討論這個事情。

許多支援韓韓的人,都紛紛對陸逸明口誅筆伐,覺得他是大放厥詞,他才是居心叵測。

其中一個最引人注目的,是跟韓韓差不多大的郭小四。畢竟相比於韓韓,他是一個靠話題和拉仇恨才能存活的東西,這種事情怎麼可能少得了他?

更有不少開課外補習班的人急得直跳腳,因為這個思潮背後的主要推手就是他們,不鼓吹,怎麼讓家長乖乖掏錢?

砸了這麼多人的飯碗,陸逸明這次是直接站到了風口浪尖上,一時間罵聲如潮,無數人都站出來反對他。

尤其是各種培訓機構,更是把陸逸明當成了殺父仇人一般對待。

然而,陸逸明根本不慌。

對於這種只配在陰暗的角落裡狺狺狂吠的人,陸逸明根本不屑理會。

中海,雅韻琴行,五十八歲的老闆任貞嫻正在向自己的老公——教育專家甄理抱怨:“最近那個陸逸明的話放出來,搞得來琴行報名學琴的人都少了很多,琴行的銷售額下降了百分之七十。要是再讓他繼續這樣胡鬧下去,我們就要去喝西北風了。”

甄理聽老婆這麼一說,頓時就怒了。

眼看著這股新思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自己就要名利雙收的時候,陸逸明忽然跳了出來,大肆抨擊,還影響到了自家琴行和培訓班的收益,他能不生氣嗎?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沒有一點格局和胸襟。難道他說的那些大家都看不到嗎?他以為大家都是白痴啊?這是在為未來投資!他這明顯就是在偷換概念。”

想著自己的活動經費和零花錢都要減少,甄理心裡面那個不爽啊。他當即便寫了一篇署名文章,發表在了《教育》雜誌上。

在文章裡,他說:“一個健康的社會,怎麼能夠唯分數論呢?用分數來給孩子劃分三六九等,非常的不人道,我在美利堅留學過,人家搞的就是素質教育,不也發展得很好嗎?我們夏國想要崛起,就應該學習歐美的先進經驗,決不能食古不化,故步自封。”

文章裡論點充分,論據詳實,還結合了自己在國外的所見所聞,這篇文章可以說是乾貨滿滿。一經刊登,便受到了熱捧。

畢竟真的推行素質教育,是許多權貴階層所樂見其成的,而美利堅的教育模式,這對國內的很多家長也相當有說服力。

那可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啊,人家推行的教育怎麼可能有錯?

週末,陸家花園,陸逸明和李全旺他們,正在院子裡面搞燒烤。

看著哼著小曲給羊腿刷醬的陸逸明,李全旺笑道:“你這心態也是牛逼,外面那麼多人罵你,你還有心情把我們叫過來吃燒烤喝啤酒。”

陸逸明挑了挑眉毛,問道:“誰在罵我?”

李全旺回想了一下自己最近看的新聞,說:“好像是一個叫做甄理的,號稱是教育專家,自稱是某釋放大學的教授,被人們成為是先驅。這人專門寫了幾篇文章來罵你,罵得可兇了。你什麼時候又得罪了這種東西?”

陸逸明想了想,說:“我不認識這人啊。”

李全旺頓時感覺到奇怪了:“不認識你還這麼往死裡罵你,他圖什麼啊?你可是夏國首富。”

陸逸明笑道:“那有什麼,比爾·蓋茨還是世界首富呢,不照樣每天有人變著花樣罵他。不過我倒是很好奇,這傢伙是怎麼罵我的。鐵柱,你去外面給我買幾份報紙回來。”

他這些天一直忙著給如家編寫酒店管理系統軟件,根本就沒時間去關注那些新聞,因此儘管外面教育圈子因為他的言論已經吵翻了天,他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不一會兒,趙鐵柱就去買了幾份報紙回來,裡面無一例外全部有那個甄理罵陸逸明的文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陸逸明快速把這些文章看完。

李全旺問道:“怎麼樣?我說的沒錯吧?就差翻出你陸家家譜擼個祖宗十八代了。這你不回應一下?不是我挑事,要換了我我可忍不了。”

陸逸明大笑道:“我也忍不了。”

他掏出手機,撥通了黎子嫻的電話號碼。

“黎大美女,在幹嘛呢?你這都跟我表哥訂婚了,我什麼時候可以改口叫嫂子啊?”

突然接到陸逸明的電話,黎子嫻感覺有些不明所以,又聽陸逸明這樣調侃,頓時微微有些臉紅,說:“哎呀,只是訂婚而已啦。”

雖然交往的時間不長,但雙方都已經見過家長,算是正式確立了關係。不過陸逸明聽說,還要舉行一個熱鬧的訂婚儀式。

畢竟黎子嫻家也不是普通百姓家庭,現在李易文在陸逸明的帶領之下也身價不菲。

這個訂婚儀式,估計比普通人家的婚禮還要熱鬧許多倍。

任何人之間本來就不是平等的。

陸逸明笑道:“那也算嘛,我這提前恭喜你們修成正果啦。”

黎子嫻話鋒一轉,說道:“不對啊,你日理萬機的大人物,打電話給我就為了說這個?無事不登三寶殿,說罷,你想讓我幫你幹什麼?”

“哈哈,我嫂子這麼聰明,我有點擔心我表哥的婚後生活啊。”

談起正事,陸逸明也收斂了笑容,說:“我剛剛看到,我最近被罵得有點慘啊。特別是一個叫甄理的專家,罵得我呀,感覺我欠他八百萬沒還似的。只好辛苦你,幫我傳個話了。”

黎子嫻說:“這個報道我也看到過,不得不說他這用詞確實是過於犀利了。他說你對存在誤解和偏見,具體你是怎麼看的?”

陸逸明說:“我還是那句話,這種人不是蠢就是壞。”

黎子嫻其實也有想過,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後,三歲學舞蹈四歲學鋼琴五歲學書法六歲才讀小學,所以對於那些素質教育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論調,黎子嫻是贊同的。現在見陸逸明依舊如此堅持自己的觀點,她不由得挑了挑眉毛,問道:“為什麼這麼說呢?難道是因為素質教育不好嗎?”

陸逸明說:”古語有云,有多大的腦袋,就戴多大打帽子。夏國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不到八千元。注意,這是人均,實際上大部分的普通家庭,年收入除去開銷之後,根本剩不下多少錢。這樣的情況下,供養孩子讀書尚且勉強,何談發展興趣愛好?”

“那個甄理既然盯著專家頭銜,說他蠢肯定沒人信,那答桉就很明顯了,他在為某些利益團體說話,而支援他的又是些什麼人,可想而知。”

黎子嫻說:“可是甄專家說美利堅也在推行,難道你不認為我們國家應該效彷嗎?”

陸逸明沒有回答,反而問道:“你知道美利堅排名前四百的富豪,都是什麼學歷嗎?”

黎子嫻雖然是搞新聞工作的,每天日常工作就是閱讀大量資料,時刻關注熱點事件,但是陸逸明問的這個,她還真沒瞭解過。

而且,教育和美利堅的富豪是什麼學歷,這兩件事怎麼看都八杆子打不到啊。

“是什麼學歷?”

陸逸明脫口而出道:“根據《福布斯》公佈的官方資料,美利堅最富有的四百名富豪中,百分之八十四的人擁有學士或更高的學位,幾乎百分之四十的人獲得了研究生學位。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福布斯富豪獲得了常春藤盟校的學位。”

黎子嫻對於這個結果非常驚訝,她是在外面留過學的,所以知道常春藤名校的地位。

而這一番話也有力地左證了一件事——美利堅同樣推崇高學歷!

隨後陸逸明又開始嘲諷道:“那個甄專家說這話太可笑了,正常人誰喜歡天天埋頭苦讀?學習本來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因為人都是好逸惡勞的,所以全世界的學習,都意味著痛苦。但就因為痛苦,所以要放棄學習嗎?真這麼做的人,以後只會更痛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