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有了一個新的想法(第一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等到他們看過了聖彼得大教堂,就結束了今天的羅馬行,找個地方吃飯去了。

也是在晚飯的時候,於東他們見到了知名配樂大師埃尼奧·莫里康內。

義大利有兩位世界聞名的配樂大師,一位是尼諾·羅塔,曾為《教父》、《尼羅河慘案》、《戰爭與和平》等電影配過樂,另一位就是埃尼奧·莫里康內,兩人並稱為“歐洲電影音樂領航者”。

尼諾·羅塔已經去世十好幾年,埃尼奧也不小了,今年已經接近七十歲。

不過埃尼奧的身體很好,創作激情也很澎湃,接近七十歲高齡,依舊處於創作的巔峰期,據說他現在一年還要為超過十部電影做配樂。

而《海上鋼琴師》就是他最近一段時間接到的最大的活。

義大利不比美國,這邊的電影投入一般不會太高,而《海上鋼琴師》的預算接近兩千萬美金,已經遠遠超過了義大利的平均水平。

埃尼奧對程硯秋之前為電影創作的那首鋼琴曲非常欣賞,在餐桌上表達了對程硯秋的讚賞之後,又好奇地問:“朱塞佩告訴我,這首曲子還沒有命名,是麼?”

程硯秋點點頭:“因為導演之前就說要找你來配樂,所以我跟我丈夫就想,或許可以等到把所有配樂做出來之後,再命名。”

“你們是在考慮我麼?”埃尼奧笑了起來,“這是你的曲子,應該由你來命名。”

程硯秋看向於東:“我丈夫之前倒是提過一個名字,我覺得挺好,不過是中文名,不太好翻譯。”

“哦,是麼?”聽說是於東提的,埃尼奧來了興趣,“是什麼名字?”

“中國古代有個叫陸游的詩人,他曾寫過一首詩,其中有一句‘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其中的‘驚鴻照影’跟這首曲子的情緒比較貼合,所以我們覺得‘驚鴻’可以作為這首曲子的名字。”

等程硯秋說完,現場突然靜了下來。

今晚這頓飯,在場的有三個國家的人,為了方便交流,帶了兩個翻譯,一個翻譯負責中意雙方的交流,而另一個則待在蒂姆·羅斯旁邊,專門為他服務。

這會兒兩個翻譯都沒有開口,詩詞這種東西確實很難翻譯。

最終還是之前在中國待過五六年,對古詩詞有些研究的羅西開口先翻譯了一遍。

他沒有考慮太多,而是選擇了直譯,把驚鴻翻譯成了驚飛的鴻雁。

但是這樣翻譯肯定味道不夠,所以翻譯完程硯秋的話後,羅西又為埃尼奧解釋:“在中國,驚飛的鴻雁是一種意象,很早的時候,驚鴻代表著……”

羅西的水平還是可以的,他知道翩若驚鴻,也知道驚鴻一瞥。

從頭到尾給埃尼奧梳理了一遍後,驚鴻這個意象就變得生動起來了。

羅西在埃尼奧解釋的時候,於東他們幾個都是笑眯眯地看著,看來“驚鴻照影”讓羅西碰到了難題。

埃尼奧聽完羅西說過之後,感慨道:“這麼一說,驚鴻這個詞確實很適合這首曲子,也很適合電影。”

朱塞佩也是連連點頭,他也是第一次聽到“驚鴻照影”這個說法,他覺得這個詞確實很適合電影的畫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主角1900創作這首曲子的時候,就是看到了倉外的一個少女掠過。

“但有個問題。”埃尼奧又拍著額頭說道:“這是中文名,而我們需要一個英文名,這個詞該怎麼翻譯過來呢?驚飛的鴻雁?聽起來並不太好。”

於東笑道:“未必要翻譯,中文名用這個,但是英文名可以換另一個。”

“換成什麼?”埃尼奧疑惑道。

“就叫playing love怎麼樣?”

“playing love。”一旁的蒂姆·羅斯沉吟道:“YU你果然很懂美國人。”

於東笑了笑,他不是懂美國人,而是有參考答案。

埃尼奧跟朱塞佩也都覺得playing love這個名字挺好。

不過餘樺他們卻覺得有些可惜,他們都認為驚鴻更好,或者照影也可以,這就是文化上的差異。

驚鴻翻譯成驚飛的鴻雁在中國人看來就沒了味道,而playing love翻譯成愛之曲或者愛的演奏似乎也太過直白,淺顯。

……

《海上鋼琴師》在羅馬搭了十九處外景,於東他們光是一個一個外景看過去也花了好幾天的時間。

程硯秋這幾天則比較忙,從第三天開始,他就跟著埃尼奧的團隊四處找素材,收集靈感。

配樂的工作有很多種,一種是拿到成片再配,比如之前程硯秋為《調音師》配樂。

還有一種就是像現在這樣,從劇本開始到後續的拍攝都有參與,從頭到尾歸化出一套配樂。

程硯秋跟著埃尼奧團隊忙配樂的時候,於東也一直在旁邊陪同,而餘樺他們幾個則抽著空跑去看球賽。

這幾個人都是老意甲球迷了,既然是來了義大利,當然不願意錯過機會。

一開始他們只在羅馬看比賽,後來覺得不過癮,又往其他城市跑,米蘭、都靈、那不勒斯都去了。

他們幾個到處躥,苦的可就是深空公司的辦事處了。

因為於東他們在巴黎出了事情,深空公司對他們幾個的安全就格外重視。

所以在他們剛到羅馬時,義大利這邊的辦事處就派了三個保全人員跟著,生怕他們再出問題。

本來他們都在羅馬城,三個保鏢也就夠了,但是後來餘樺他們到處跑,公司那邊不得不又請了三個人跟在餘樺他們身邊,之前的三個人則跟在於東夫婦身邊。

除了安保人員,還有翻譯、助理等協同人員,加上餘樺他們幾個人,團隊總共超過了十個人。

等到他們一批人玩夠了回到羅馬時,程硯秋這邊的工作也階段性完成了,到了要離開羅馬回國的時候。

臨走的那天,朱塞佩把於東單獨拉到了他的住處。

於東還以為他找自己,是因為《海上鋼琴師》,卻沒想到,剛進屋朱塞佩就拿出一沓稿子,說:“YU,我看過你的《寡婦之死》後,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