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答案就在手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本書發表出來給讀者們閱讀,就要面臨著各種各樣的人的評價。有些是好意的,有些是惡意的。我不評價那幾位評論家們的水平,也不質疑他們的動機,但是既然他們可以評價我的書,其他人自然也可以。”

“這次反駁他們觀點的人有很多,燕師大的校友只佔其中一小部分,但偏偏這幾位只能看到這麼一小部分,然後臆想成我們拉幫結派,我之所以說是臆想,是因為我對他們還保留一絲尊重,願意用最大的善意去揣度他們。或許也有可能根本不是臆想,而是他們帶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刻意扭曲事實。”

聽到於東說得越來越直白,記者們一個二個都很興奮。

雖然在場大部分人都是官媒記者,可是他們也想找一些大新聞。相較於新書銷量,當然是作家跟評論家們罵戰更有意思。

不過於東卻點到為止,隨後直接岔開話題,“其實在《第二世界》上映之前,還有一部由我小說改編的電影要上映。十月底,馮曉寧導演的新電影《蝴蝶效應》,改編自我的小說《混沌日子》,諸位可以關注一下。”

“肯定的,我們會幫忙宣傳的。”

“於老師放心,回頭我們報社幫著寫個專題。”

於東配合他們,他們自然要投桃報李,本身受《第二世界》影響,《蝴蝶效應》就挺受關注的,幫著寫篇新聞也不虧。

記者見面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何啟智來了書店之後,在記者會現場看了一會兒,確定沒什麼大問題就去了休息室那邊,準備找於東的助理姜傑說點事情。

進到休息室之後,卻見還有第二個人在裡面,而且這人長得非常特別。

“這位是?”何啟智問姜傑。

姜傑幫忙介紹,“這是王曉波老師,於老師特別喜歡他的小說,所以特意請他過來聊聊。王老師,這位是《當代》的主編,何啟智老師。”

於東喜歡這傢伙的小說?何啟智上下看了看王曉波,隨後伸手跟王曉波握了握。

“你好,你好,不知王老師寫過什麼作品?”

何啟智倒也很直接,不認識就說不認識。

王曉波笑著說:“寫過幾篇,不過今天跟於東聊的是今年出版的《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何啟智想了想,還是沒印象,“回頭我去買本看看。”

王曉波笑了起來,“你恐怕買不著。”

何啟智疑惑道,“這話怎麼說?”

王曉波搖搖頭,沒有解釋,只是笑道,“回頭我送你一本吧。”

“好啊,有時間就去我們編輯部玩。不過這會兒陪不了你了,姜助理,咱們能否借一步說話。”

姜傑點點頭,朝王曉波說道,“王老師,我先失陪,一會兒回來。”

……

記者見面會結束之後,籤售會就迅速開始了。

今天要比紐約那場籤售會人少些,不過於東也輕鬆不了,稍微一鬆懈,就籤不過來了。

書店跟出版社那邊的工作人員都有些措手不及,他們也沒想到會來這麼多人,光是維持秩序就耗了不少力氣。後來警方增加了一些人手,才把工作人員們解放出來。

說起來,新華書店這邊的準備確實不如小熊書店足。

首先,前期宣傳就少,於東過來的時候就看到一條橫幅和兩個普通大小的海報。籤售的地方選擇也很草率,就在一樓靠裡的位置,參加籤售的讀者在裡面根本擺不開,大部分人都只能站在外面等待。

還有簽字的筆,他們只準備了最普通的原子筆,質量也很一般,寫完就扔。

於東用什麼筆倒無所謂,只是覺得從商業角度來說,新華書店這邊落後了太多。

這間書店的主任是個五十歲的老油子,見誰都是一副笑彌勒樣,幹事情卻一點都不乾脆。主要是他這個年紀還在這個位置,恐怕也很難在往上升了,所以得過且過,導致書店也沒什麼活力。

好在新華書店的招牌夠用,不然今天這籤售會還真有些困難。

到了五點半,所有人準時下班,最後一統計,一千六百人次,兩千五百本書。

他們在統計結果的時候,於東去了休息室,姜傑告訴他,王曉波一直沒走,就在休息室等著。

一進休息室,於東就跟王曉波告歉:“不好意思,王老師,讓你等這麼久。”

“沒有,姜傑跟我說了,讓我先回去。不過我反正沒什麼事情,前幾天都是推車出去賣書,現在既然要重新出版,也就不用再幹這事了。我就想著,等你結束了,跟你打個招呼再走。”

“晚上一起吃個飯吧。”於東笑邀約。

王曉波搖搖頭,“今天不行,家裡有人等,下次吧,下次我請你吃飯。既然已經打過招呼,我先回去了。”

“不再坐會兒了?”於東意外道,王曉波等了一天,現在才說了兩句話就要走?

“不了。”

王曉波擺擺手,乾脆地走了。

於東送到了書店門口,看著王曉波遠去的背影搖了搖頭,旁邊的姜傑笑道:“王老師真是個奇人,我還以為他堅持不走,是有什麼事情要跟你說,沒想到真就為了打個招呼。”

“我們也去跟裡面的人打個招呼吧,今天的事情總算是結束了。”

姜傑看了看書店裡面,小聲道,“我感覺本來能籤更多的,他們書店這邊準備也太不充足了。下次再合作,咱們要考慮考慮了。”

“這事後面再說。”

跟姜傑的反應不同,書店主任以及出版社那邊對最終的資料非常滿意,他們原先預料能籤一千多本書就算厲害的了,沒想到翻了個倍。

而且今天還來了不少名人,作家就有好幾個,比如馬原、洪鋒,還有些年輕作家就更不用說了。來幾個作家倒也不奇怪,最讓人意外的是,連鋼琴大師劉師坤都來了。

……

結束了籤售會之後,於東他們就趕回了金陵,可惜今年沒有閱兵,不然他們可以在燕京多待幾天看完閱兵再走。

於東人剛回到金陵就接到了張一謀的電話。

“你這溜得也太快了,我問了《當代》那邊才知道,籤售會一結束你就著急忙慌地走了。”

言語中,能聽出張一謀非常遺憾,於東奇怪道:“你找我什麼事情?”

“有篇小說想請你看看。”張一謀說。

“小說?”於東更加疑惑了,“給我看是為了什麼?”

“想讓你幫忙做個編劇。”

“讓我來當編劇?劉衡呢?”

“這次不用他,我想試試讓作家來改。”張一謀說道。

於東問:“哪篇小說,作者是誰?”

“你應該聽過,《門規》,今年才在《鐘山》上發表。”

於東扯了扯嘴角,果然是這部小說,他不僅僅是知道,還跟李曉棠坐一起吃過飯,看過原稿。

這麼看來,張一謀還是要拍那部《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是根據《門規》改編的,編劇是李曉棠和畢飛雨兩個,後來畢飛雨還為電影寫過一篇小說叫《上滬往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小說我看過,而且我跟李曉棠老師也認識。”

“我知道你們認識。”張一謀笑道,“李曉棠跟我推薦了你跟畢飛雨,我的想法呢,是讓你跟李曉棠兩個,或者你、畢飛雨還有李曉棠三個人共同擔任編劇。”

“可以,回頭我跟飛雨商量一下。”於東點頭說道。

於東對這次的計劃挺感興趣的,上次去參加了藝術節之後,他對編劇這塊的興趣忽然提了起來,想著有機會也寫點劇本。

“好,你們先商量,等過些日子……你們國慶要外出麼?”

於東想了想,“我應該不外出,就在金陵,畢飛雨的話,外出的可能性也不高。”

“那好,如果你們都不外出的話,我國慶去找你們,咱們幾個面對面交流交流。”

“行,我跟飛雨說一聲。”

掛了張一謀的電話,於東又拿出《火星救援》的稿子,這稿子還有最後一點就了尾,然後就可以寄給雜誌社了。

不過然後於東還不能歇著,他在記者見面會上說自己近期會有一系列中短篇小說跟大家見面並不是隨口一說,而是真的存了好幾篇。

一篇是過年時寫的那篇《裡面演死過人的》,一直壓在手裡沒有發表。另一篇是春天寫的,叫《於家巷·墮胎》,是於東構思的系列小說的第一部,這個系列小說主要講的就是一個叫於家巷發生的故事,涉及到士農工商,方方面面。

《墮胎》講的是於家巷初中發生的故事,學校有個女孩子,墮過一次胎,不過外面都傳她墮過兩次。對此,她從來沒有跟別人辯解過,只是後來遇到了個男孩子,她極力地解釋自己其實只墮過一次胎。

男孩子嘴裡面說相信,其實心裡面卻覺得無所謂,因為在他看來,墮一次和墮兩次並沒有任何區別。再後來,因為男孩跟女孩晚上見面被發現,就又傳了謠言,說女孩子墮了第三次胎。

最後還有一篇小說,有些黑色幽默,叫《樹洞》。講的是某個山村裡有一棵大樹,樹上有個樹洞,當地傳說這個樹洞可以通往地府。

因為有這樣一個傳說,當地很多人都不願意靠近這棵樹。而且一到刮風下雨天,離老遠就能聽到樹洞裡傳來哀嚎的聲音,時斷時續,非常可怕。

村裡有個年輕人,膽子很大,偏不信這些傳言,等到又是一個風雨天,樹洞那邊又傳來哀嚎聲,他便跑去檢視。

發現不過是風吹到樹洞裡面產生了回聲而已,他又鑽到樹洞裡面,準備看個究竟,卻被卡住出不來了。

他叫了一夜也沒人過來理他,到了第二天就暈死過去,也再沒有力氣呼喊。

他在樹洞裡待了好幾天,快要死時被人發現了。

救出他時,全村人過來圍觀,有人嘲笑他,說這麼傻,還能掉到樹洞裡面去。

一時間,年輕人成了村裡面的笑話,茶餘飯後,大家就喜歡聊他這事。

後來年輕人受不了了,就說他不是自己掉進去的,而是那天晚上在家聽到了樹洞那邊傳來一種特別的呼喚聲,他循著呼喚聲過去,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樹洞吸了進去。

此話一出,關於樹洞的傳言就被坐實,而且版本還升級了。

樹洞不但能夠通往地獄,而且還會吃人。

原本最不相信這些傳言的年輕人,逢人就說這事,把樹洞說得神乎其神。

再後來,年輕人發現大家都相信這個,而且還問他地府是什麼樣的,他就瞎編了一些話。他說自己見過閻王爺,閻王爺給他看過生死薄,發現他陽壽未盡,所以才放他回來。

聽年輕人說他看過生死薄,好多人就去找他問生死薄寫了什麼。

漸漸的,年輕人成了村裡面的算命先生,專為人斷生死。

除了這幾篇,於東手裡還有其他幾部中短篇,各種類型的都有。預計到年底,他至少還要發六部中短篇小說。

除了小說之外,隨筆也不會落下,《黃瓜園隨筆》第二篇也要出來,另外還有自己在蘭市的遊記。

他現在腦子裡面有太多的東西,有些是自己的,有些是別人的。但不管是誰的,只要他願意,最終都是他的。

……

九月份的最後一天,譚鍇收到了《火星救援》的稿子。

拿到稿子的那一刻,譚鍇有些激動,人們關注了幾個月的關於火星的小說,如今就在他手裡。

自從火星火了之後,雜誌社就收到了大量火星題材的小說,因為都是跟風之作,而且於東作品沒出來,他們抄都沒得抄,所以收到的稿子基本上都不太行。

又因為時間短,基本上都是中短篇,倒也有幾部長篇,不過越長越爛。

從這些稿子裡,也能看得出來大家對於東新書走向的預測。

十篇來稿,至少有六篇是寫人類如何移民火星,又或者就是人類移民火星後的故事。剩下的幾篇,也多是寫火星上發現外星人之類的。

所以呢,他們猜對了麼?

譚鍇笑了笑,現在,答案就在他手中。

……

——

——

今天就是四千字了,明天開始,更新又會變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