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串門子,逗悶子(加更求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實周大爺也沒看過《致命身份》,他之所以知道許肆,是因為之前跟學生聊過這書,當時有學生發散思維猜測許肆的原型是周大爺。

其實學生也就開個玩笑,但是周大爺一聽這話就來了勁,拉著那學生問來問去。

許肆在小說裡面存在感不強,不過看周大爺這麼激動,那學生也就主動地將角色給美化了一下。

學生們的描述美化了可能只有百分之三十,再加上周大爺自己在心中美化了百分之七十,一個完美的形象就出來了。

……

於東自己沒空去關注狼人殺遊戲的事情,因為這兩天燕師大的教師代表團要來。

他作為兩個學校連線的紐帶,自然要擔負起接待胡月明他們的責任。

胡月明他們這次陣仗挺大的,除了他、童慶炳、楊敏如三人之外,還帶了顧海洋以及中文系的幾個學生。之所以帶學生來,也是想讓學生提前感受一下,說不定以後他們的工作環境就跟金藝差不多。如果可以,還能讓這幾個學生上手教一教。

於東跟畢飛雨去火車站接到胡月明之後,老頭子趁著其他人上車的時候將於東拉到一邊,“怎麼就你們兩個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校長本來是想來的,不過學校那邊有些事情,就派我們倆個過來了。”於東解釋道。

胡月明卻搖頭,“我不是這意思,吳常新是校長,不來接我們沒問題。不過你未婚妻呢,怎麼沒帶來?”

於東笑著說道:“老師,你這是來公幹的,怎麼上來就關心私事?”

“什麼公事私事,我現在是問你的事。”

“她這會兒有課,晚上我做東請大家吃飯,到時候帶她過去。”

“說好了啊。”胡月明警告道,“我可是帶著你師孃下派的任務來的,這次不見到你未婚妻我回去交不了差。”

“放心吧,肯定能見到的。”

晚上去吃飯的時候,胡月明遠遠地看到飯店門口站著一個女孩子,忙去戳於東胳膊,“那是不是你未婚妻?”

於東朝那邊看了看,還真是程硯秋,便忍不住笑出聲來,“老師,你這眼睛可真好使,我都還沒注意到呢。不過話說回來,老師你怎麼就認為她是我未婚妻?”

“你們倆有夫妻相。”胡月明哈哈一笑,朝程硯秋走了過去。

胡月明剛到程硯秋面前,還沒等於東介紹,程硯秋就彎腰喊了聲:“老師好。”

“好好好。”胡月明笑著衝於東說道,“你看看,咱們也有師徒相,她一眼就認出來了。”

於東忍不住撇嘴,剛才他跟胡月明兩人就站在一起,還朝程硯秋這邊看了一會兒,程硯秋要是猜不到胡月明身份那倒是怪了。

晚上是於東做東,學校這邊吳常新和胡長青都在,其他就是老一班人馬,餘樺那個蹭吃蹭喝的自然也在。

既然是於東請客,這頓飯就是私宴,所以吳常新他們都沒有太多地去聊公事,更多地是聊於東、蘇桐還有餘樺。

他們三個是兩所學校的交集,既是娘家人,又是婆家人。

“這次我們來呢,是要實地地看看金藝長個什麼樣。現如今,燕師大的師生對金藝太好奇了,這可都是於東他們三個的功勞啊。”

說起金藝,童慶炳就忍不住要提一提《黃瓜園隨筆》,“《黃瓜園隨筆》系列出來之後,我們學校也有人出了什麼燕師大隨筆,還有積水潭隨筆。”

聽到積水潭隨筆,於東和蘇桐都笑了起來,燕師大有個別稱,叫作積水潭師專,因為燕師大就在積水潭地區。

其實很多學校都有別稱,譬如清華的“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中山大學的“雙鴨山大學”等等。

這類別稱,旁人來起可能有些唐突,但是自家學生來起就多了些趣味。

楊敏如笑著開口,“於東跟蘇桐兩個我都是教過的,那時候的蘇桐,沒人懷疑他會成為一個作家,因為那時候他就經常寫小說在知名刊物發表了。倒是於東,品學兼優,成績前茅,一點都不像會成為作家的。”

“楊老師這話我聽明白了,於東品學兼優,我嘛,就稀裡糊塗。”蘇桐說道。

“倒也不算稀裡糊塗,反正我記得你上我的課就不太專心。”

“這就冤枉我了,咱們系的課我就聽您課最專心,過了這麼多年猶記得您在課上教的薄醉。上次我們出去吃飯,還說到這事。只不過薄醉難找。”

“光記住這些了,專業知識全忘了吧。”

楊敏如身形偏胖,不過因為常年讀古書,整個人散發著一種古典的氣質,連說話都帶著不同常人的腔調。

如果只看她的樣子和狀態,旁人大概會以為她才六十來歲,絕不會相信她如今已經年近八十。

私下說話的時候很少聽她提起古詩詞,不過一旦喝起了酒,各種各樣的詩,各種各樣的詞,叭叭叭就地往外冒。

再後來,於東他們就見識到了何謂薄醉。

薄醉的楊敏如,跟許多人喝完酒一樣,絮絮叨叨說個沒完,只不過她說得更加風雅,不會讓人厭煩。

譬如散場結束的時候,她拉著程硯秋死命地誇讚。

什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什麼“芙蓉不足佳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還有什麼“狀似明月泛雲河,體如清風動流波”,全都用在程硯秋身上。

你要說她醉吧,各種詩詞信手拈來,一點都不帶卡殼的。你要說她沒醉吧,這狀態就不像個正常人。

對於那些把自己誇到天上的話,程硯秋不知該如何回應,只能扶著楊敏如的胳膊防止她摔倒。

楊敏如似乎特別喜歡程硯秋,後來去了酒店,非要拉著程硯秋去她房間說話。本來於東他們也不放心她,正好她拉著程硯秋,便讓程硯秋陪著她。

看著程硯秋扶著楊敏如進了房間,胡月明搖頭道,“今晚不該讓她喝酒,畢竟年紀大了,要是有個閃失怎麼辦?”

童慶炳卻笑:“她平時就愛喝酒,你不讓她喝倒要了她的命。再說,今晚喝得不多,不妨事的,她這樣子旁人不瞭解,咱們這些老朋友還見得少麼?要我說,她這不叫醉,更像是藉著酒精相助,自我催眠而已。”

這個“自我催眠”的說法深受於東他們贊同,楊老師這樣子確實像是自我催眠,她似乎想透過這種方式,讓自己達到某種狀態。

現代世界,那些詩詞早已不能在日常使用,要是平時說話總是蹦出一兩句詩詞,總讓人覺得矯揉造作。反倒是喝了些酒,找到一種朦朧的狀態後,那些平常看起來不正常的,就變得正常了。

……

第二天早上,載著胡月明他們的車子在金藝門口停下。

門頭上是一條長長的橫幅,上面寫:熱烈歡迎燕京師範大學代表蒞臨金陵藝術學院指導工作。

門頭下站了兩排人,有老師,有學生,於東跟畢飛雨他們也在其中。

胡月明下了車之後,看到這陣勢,頓時嚇了一跳,他握著吳常新的手,嘆道:“吳校長,我要是早知道你搞著一套,我就不來了。這麼興師動眾的,不是壞我們幾個老骨頭的名聲麼?”

童慶炳也笑呵呵地說道,“是啊,其心可誅。”

“誤會了,誤會了,也就這橫幅是我叫人弄的。門口這些來歡迎的人,可都是自發組織來的。咱們金藝的學生,別的不說,就是熱情。”

吳常新倒也沒說謊,門口這些人,除了老師們是學校安排過來的,大部分學生都是過來湊熱鬧的。

原本這些湊熱鬧的學生東一團西一簇的,陣型很亂,還是於東大手一揮,給他們調整了陣型,所以這會兒看起來這麼整齊。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歡迎燕師大領導。”

“歡迎各位老師。”

不知道誰起的頭,歡迎隊伍裡爆發出各種各樣的歡呼聲,這些歡呼聲匯在一起,聽起來就三個字:亂得很!

胡月明聽了這亂糟糟的歡迎聲,笑著說道:“這下我相信他們不是你刻意安排的了。”

談笑間,眾人走過傳達室,周大爺站在門口立正敬禮,“歡迎燕師大的各位領導蒞臨敝校,鄙人代表傳達室全體向各位致敬。”

周大爺這套,把胡月明他們直接看懵了。

“乖乖,你們金藝不得了啊,連傳達室都這麼有精神。”胡月明伸頭朝裡面看了看,入眼就是一面書架,“這可真是……書香滿園啊。”

童慶炳也是嘖嘖稱奇,“你們金藝果真藏龍臥虎。”

吳常新知道周大爺底細,也瞭解他脾性,所以沒覺得有什麼。老周這人好吹牛,不過身上有股子熱鬧勁。

現如今金藝各方面欣欣向榮,也正需要老周身上這股勁。

而且吳常新自己對傳達室的佈局也是滿意的,當然想讓胡月明他們看看。

過了傳達室,沒走一會兒,就到了許願石跟前。

不用特別介紹,許願石旁邊的牌子教人看得仔細,楊敏如拉著程硯秋走到石頭旁邊,問:“這就是《呂秀蘭》裡面寫到的許願石吧,倒是跟我想象中差不多。”

程硯秋點頭,“就是它。”

“你許過願麼?”

程硯秋又搖頭,“還沒有。”

“那可惜了。”楊敏如笑呵呵地說,“不知道今晚有沒有月亮,要是有,我也要來許個願。”

她又轉頭看向圍觀的金藝學生們:“同學們,你們之前都許過願麼?”

“許過,許過。”

“許過好多次。”

“只要有月亮,就許。”

楊敏如點點頭,她仔細端詳了一會兒面前的石頭,對於東他們說:“這石頭長年累月聽了這麼多人的願望,恐怕比人還要瞭解人。”

餘樺在旁邊笑道:“楊老師此言差矣,要說聽人願望這塊,這石頭估計比不過知心姐姐。”

“未必,知心姐姐所聽到的那些訴說都是經過加工的。即便是匿名信件,當人們知道傾訴物件是個人的時候,都會有所選擇。但是對著石頭卻不同,旁若無人,看著一塊石頭,人很有可能爆發出內心最深處的慾望。”

聽了楊敏如這話,包括餘樺在內的所有人都深以為然地點著頭。

吳常新原本還想著催幾個老師快點去教學樓,不過看到這番場面,又打消了這個想法。所謂授課,所謂指導,未必要在教室裡面才能進行。

現在眾人圍著一塊石頭,大師們也能把道傳授給學生們。

燕師大是師之典範,教書育人這塊非常值得其他學校學習。吳常新請幾位來,也不僅僅是要他們給學生講幾節課,更主要的是,讓他們把燕師大的氣質帶到金藝來,讓金藝的老師和學生們都感受一下。

吳常新不怕暴露金藝的缺點,他一直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想讓金藝盡力地吸收別人好的東西。

……

胡月明他們在金陵待了好幾天,臨走的時候,楊敏如還拉著程硯秋說,“有時間一定要去燕師大看看,跟於東一起。”

“是啊,你師孃惦記著見你,”胡月明說。

程硯秋點頭,“有機會我一定會過去拜訪的。”

來的時候,歡迎他們的人很多,走的時候,來送的人更多。短短幾天時間,楊敏如他們幾個就征服了金藝——特別是戲創專業學生們的心。

本以為他們都是老學究,卻沒想到上起課一個比一個有趣。

特別是楊敏如的古典文學課,那叫一個繪聲繪色,“薄醉”也順利地從燕師大傳到了金藝來。

大部分學生,從小到大就沒見過課還能這麼上。

其實這次來,童慶炳也是帶著任務的。他主要是來學習金藝這邊駐校作家的經驗,想要回去之後也開啟燕師大的駐校作家計劃。

所以這幾天童慶炳著重觀察了金藝唯一一個駐校作家餘樺的動向。

經過一番考察,童慶炳發現,餘樺在金藝無拘無束,天天就串門子,逗悶子。

最後童慶炳得出結論,駐校作家這玩意還真不能就請餘樺這種青年作家,只能請那些老作家去養老。

至於金藝這邊請餘樺為什麼能成功,說到底還是因為有於東跟畢飛雨在學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