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六章 我們來接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進一路上都在裝無辜,並表示一定要追究他們的責任,但是當調查小組組長馮凱將一摞證據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氣焰全消。

他明白,自己再嘴硬都沒用了,對方已經把事情查清楚了。

“馮組長,我想問一下,你們是怎麼查出來這件事情的,是不是李涵舉報的?”

“李涵?”馮凱揚了揚眉毛,隨後笑著說道,“哦,我記得你們研究中心就有一個叫李涵的吧,雖然我不知道你為什麼猜是他舉報你的,但是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猜錯了,這件事情跟李涵沒有關係,我們是透過其他渠道知道這件事情的。”

“那跟誰有關係?”陳進繼續問道,他特別想知道到底是誰讓自己栽跟頭的。

馮凱搖搖頭,“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回答你,而且現在也不是你問問題的時候,接下來是我問你答環節,希望我問的所有問題你都能給出答桉。”

隨後也不等陳進回答,馮凱問道,“你們研究中心研發的所謂漢芯一號,是否使用的是摩托羅拉的原始碼?”

陳進點頭,“是的,使用的是摩托羅拉dsp56800e的原始碼。”

“摩托羅拉的原始碼,你是怎麼獲得的?”馮凱問道。

“我託之前在摩托羅拉的同事幫我從摩托羅拉的內部網站下載的。”

“晶片是否是從摩托羅拉購買的?”馮凱問道。

“晶片是我託我弟弟從摩托羅拉採購的,是摩托羅拉dsp56858晶片。”

“為什麼上面是漢芯一號字眼?”

“原本的字被我找人磨掉,然後把漢芯一號印上去的……”

……

對於馮凱的審問,陳進非常配合,基本上沒有任何隱瞞。

陳進是個聰明人,他知道現在這種情況他再否認任何東西都是沒用的,不過對於自己為什麼要作假,陳進給自己做了一些美化。

在陳進的供詞中,他說自己一開始在研究中心做晶片研究的時候,並不是要欺騙的,也沒有想過偷樑換柱,他確實是想要研發出真正屬於中國的高階晶片。

只不過在研發的過程中,專案遲遲沒有進展,在面對各個方面壓力的時候,他萌生了抄襲的想法。

本來他並沒有想過直接用摩托羅拉的晶片,而是想著從摩托羅拉內部把原始碼下載過來,然後利用摩托羅拉的晶片原始碼來設計晶片。

但是事情並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雖然有了摩托羅拉的晶片原始碼,因為沒有獲取晶片除錯介面的IP模組,設計出來的晶片就像是電腦只有主機跟顯示屏,沒有鍵鼠,根本無法操作,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對晶片進行任何的系統應用。

原本他還想拖一段時間的,先試試借用摩托羅拉的原始碼能不能研發出晶片來,但是進度非常慢,這時候他又遇到了於東,聽到於東想要投資他們研究中心,前提是專案必須有進展才行。

沒有辦法,他只能又託自己弟弟購買了一批摩托羅拉晶片來冒充漢芯一號,以此來騙取深空公司的經費。

拿到晶片之後,他自己先用大號粗砂紙把晶片表面原本的字樣給磨掉,然後又讓李涵找民工對晶片表面進行細磨,他對李涵撒謊說,是要將晶片上原來“上滬創奇”字樣改成“上滬交大”。

陳進為自己辯解,他是想為中國晶片事業做出貢獻的,而之所以偷樑換柱,也是希望藉此來過渡一下,先拿到研發經費,這樣才能讓專案有更多的進展。他認為自己雖然做法有些問題,但是目的是好的,而且只要拿到經費,他們後續肯定會出成果的,等到幾年後,真正的晶片做出來,中間的過程也不重要了。

他說的這些,馮凱差點信了,但關鍵是他本來就是個測試工程師,卻想著在晶片設計上出成果,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滑稽的事情。

最關鍵的是,陳進在操作的過程中可沒有他自己說的那麼無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透過編造虛假訂單的方法轉移了五十萬美金到他在寶島的一家公司。

……

陳進對於自己犯下來的事情供認不諱,不過這件事情才剛剛開始,後面還有一大堆問題需要面對。

對陳進該怎麼處理,他的這種行為到底該怎麼界定?國內並沒有這類的桉例,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否應該按照刑法中的詐騙罪來處置?還是說只是簡單地追討科研經費這麼簡單,走民事?

對陳進個人的處罰是一方面,這件事情中是否還要追其他人的責?整件事情中,肯定很多人都有過錯,就比如當時引薦陳進進入上滬交大的那個計算機學院主任,還有學校核實資訊的工作人員,這些人都該怎麼處理?

學校裡面是否還有跟陳進類似的人員存在,是否還有跟漢芯專案一樣的專案存在?每年國家撥給交通大學的經費是否存在貪腐的情況,這些問題是否都要嚴查到底?

此外,以後漢芯一號的專案是否還繼續往下做?如何向外界媒體交代?這都是當下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二天早上,洪書記給於東打了個電話。

簡單地跟於東說了一下調查的過程以及結果,隨後洪書記說道,“打這通電話,我也是想問問你的意見,你認為漢芯一號這件事情該怎麼處理?漢芯一號原本應該是國內芯片業的一劑強心針,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成為一道催命符,研究中心的專案是否還有繼續下去的必要,如果要繼續,又該讓誰來接手,這些問題本來應該去跟交大那邊溝通,但現在交大那邊的問題也很多,你們自己都忙不過來,我就來跟你討教了。”

於東沉吟片刻,開口問道,“我認為這時候出現漢芯一號造假的事情,未必就有那麼糟糕,首先這次的時間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實質影響,專案經費沒有花費多少,一大部分也都能追回,而且這次的晶片造假事件倒是給我們提了個醒。隨著國家對科研的大力扶持,每年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其中濫竽充數、偷樑換柱的專案肯定不少。單單說這次事件的中心上滬交通大學,他們去年總共有一千五百四十一個專案,這些專案中,這些專案在申報過程中是否有貓膩存在?參與專案的人員中,有沒有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的?”

“學校這麼多教授,副教授,這些人的履歷是否都真實,論文是否全都是自己寫的,有沒有找人代筆?存不存在剽竊?有些教授原本是A類專業,卻屢屢掛名參與B類專案的研發,此類事件是否合理?國家現在還沒有出臺相關的法條法規,對於科研不端的行為,該如何處理?”

聽到於東這些話,洪書記沉默了好一會兒,他原本只是希望於東能夠幫他出個主意……或許他還有些私心,希望深空公司能夠接手陳進他們的研究中心項目組,這樣一來就能把這件事情的影響給降下去。

誰知道於東不僅僅沒想過降低事件影響,反而還要把浪給掀起來,要在學術界搞反腐、反假。

於東說的那些事情存不存在?

肯定是存在的,而且還很嚴重,但是現在全國都在走科研快車道,突然來一個科研反腐,會不會打擊科研人員積極性?會不會把原本錯綜複雜的科研界關系網給攪亂?學閥中的裙帶關係如何處理?

“這事還得從長計……”

洪書記話說到一半,於東連忙開口說道,“上滬是國內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在科研改革方面我認為當有敢為人先的勇氣跟決心,而且這次造假事情發生在上滬,如果只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讓外人如何看待上滬?如果這次能夠認真吸取造假事件的教訓,從多方面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根治學術腐敗,所有人都會對上滬豎起大拇指。”

說到這裡,於東頓了頓,他知道光說這些大義恐怕未必能夠打動洪書記,所以他繼續說道,“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滬人,我肯定也想為家鄉做一點事情。我們深空願意接手交大的專案,繼續漢芯的研究,並且我們也考慮在上滬開辦一個明基移動的工廠。另外,我們前段時間在紐約成立了兩家公司,一個做電池,另一個做電機,這兩家公司都哥倫比亞大學達成了戰略合作,現在我們準備在中國開分公司的,正在選擇公司的落腳點。”

果然,聽到這些東西,洪書記就來了興趣,“你們準備在上滬開一個明基移動的工廠,多大規模的?還有那兩家公司,帶工廠麼?”

於東笑道,“明基移動的工廠準備做明基明年的新產品,規模嘛,三年內年產值應該能夠超過二十億,五年內超過四十億。至於那兩個公司,暫時沒有工廠,不過後面肯定會有。”

雖然跟於東接觸不算多,但是洪書記大概瞭解於東的風格,於東一般不會吹牛,甚至還很保守,他說三年產值超過二十億,五年超過四十億,應該沒什麼問題。

“你們接手了漢芯的研究中心之後,有什麼具體的計劃麼?”洪書記又問道。

“其實我們之前已經著手在半導體行業的佈局了,dsp晶片只不過是我們半導體佈局中的一環,不論是之前收購明基電通還是最近又跟摩托羅拉一起合作,都是為了半導體的佈局。接手了漢芯的研究中心,我們需要先看看這個研究中心是否有可用的研究成果……對於這一點,我是不抱什麼希望的,如果真有可用的研究成果,陳進也不用搞這一套。之前我們已經物色了一些dsp相關的人才,接手研究中心之後,我準備把人全部換了。”

其實洪書記更想聽到深空公司後續接手這個研究中心後,會對研究中心投入多少資金,不過現在於東的話也已經讓他滿意了,至少能夠看得出來深空公司確實是有計劃、有準備的。

正如於東所說,這兩年深空公司的動作確實能夠看得出來他們想要進入到半導體行業。

這時洪書記也表態道,“這次的漢芯造假事件,確實要嚴肅處理,事件牽扯到的其他人,也不能輕易放過,科研的嚴肅性、公平性也確實需要有人來守護。”

於東笑著說道,“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

也就是當天傍晚,上滬交通大學就開了一個緊急的新聞發佈會,向媒體記者們公佈,原定的漢芯一號發佈會取消,原因是原晶片與系統研發中心的負責人陳進因涉嫌履歷造假以及偽造科研成果,所以被學校次辭退。發言人表示,此次事件學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接下來一段時間他們會進行徹底的自查,肅清學校的歪風邪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原本的漢芯一號發佈會忽然變成了上滬交通大學的“罪己詔”,媒體記者們一下子炸開了鍋。

等交大的發言人副校長黃文虎說完之後,有記者就迫不及待地舉手問道,“黃校長,請問偽造科研成果具體指什麼?漢芯一號是還沒有研發成功麼?”

黃文虎回答道:“漢芯一號專案的研發並沒有陳進之前所公佈的進展,原本要展示的漢芯一號系盜竊某公司的產品。”

“請問是盜竊哪家公司的?”

“具體細節不便透露。”

“漢芯專案還會繼續麼?”

“漢芯專案是否還會繼續,暫時還不清楚。”

“陳進到貴校已經有一兩年的時間了,為什麼這時候才查出來履歷造假?他在進學校的時候沒有做背調麼?”

黃文虎皺眉道,“這件事情我們自己也在調查,等到調查結果出來,會向公眾公佈的。”

“陳進會獲得什麼樣的懲罰?”

“作為用人單位,我們只能免除陳進所有職位以及補貼,至於其他處罰,則要看後續訴訟的結果。”

“那黃校長,請問什麼時候能有結果?”

“什麼時候有結果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需要看有關部門的流程。”黃文虎收了收稿子,“具體的細節,隨後官網上的公告都會詳述,請各位關注我們的官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