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這是有原因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來我有必要介紹一下你了。”

吳新閣縷著鬍鬚笑了起來,看了眼江飛,之後朝著歐陽馬藺說道:“他叫江飛,江縣人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中醫急備組組長。”

“你就是江飛?”

歐陽馬藺聽到吳新閣的介紹後,臉上頓時露出了吃驚的神色,他可不是塗松軍,他聽說過江飛。

雖然這時代的通訊和交通都不是特別方便,可不代表百里左右的事情都不清楚。

松江地區醫療體系,出現了一個年僅二十來歲的中醫內科主任,這件事可是傳遍了松江人民醫院。

當時歐陽馬藺聽了之後,第一反應就是胡鬧,這又不是浮誇風的年代,怎麼會出現如此離譜的事情?

如果是類似什麼後勤科,保衛科,以及政治處的主任也就罷了,偏偏是中醫內科。

“是,我就是江飛。”

江飛點頭開口,回答著歐陽馬藺。

歐陽馬藺的臉色很是複雜,他沒想到今天竟然見到了傳說中的最年輕的科室主任,真算是長了見識。

怪不得江飛敢用針灸進行急救,原來是縣醫院的內科主任。

可即便如此,也不該如此莽撞,要知道即便是中醫的話,也有力所不逮的時候。

這種急救和急診,多數都是西醫上手,什麼時候也有中醫摻和了?

要是開個方子,治療或者調理一些慢性病的話,他的確不反對。

但用以急救,就有些過分了。

“即便你是內科主任,也不該隨便莽撞急救患者吧?出了事怎麼辦?”

“中醫就應該幹中醫的事情,急診做急診的事情,不能混淆。”

歐陽馬藺開口,語氣有些不善,臉色也有些難看。

吳新閣聽到歐陽馬藺這個老東西,竟然說這話,立馬憤怒不已,開口就要反駁。

江飛笑著攔住吳新閣,之後看向歐陽馬藺問道:“歐陽老,請問在沒有西醫之前,近代的老百姓靠什麼活命?”

不要害怕辯論,理是越辯越明的,當然不是胡攪蠻纏,更不是單純的後世那種鍵盤槓。

你必須要說出道理來,令人信服。

“自然是中醫,這個毋庸置疑。”

歐陽馬藺沒有任何猶豫,回答了江飛,這也不算什麼問題,西醫沒有傳進國內之前,可不就是中醫為主流嗎?

“您既然也承認中醫在負責國內醫療,那麼為什麼要區分中醫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

“另外您真的覺得,中醫只是適合慢性疾病的調理和治療?不擅長中醫急救嗎?”

“且不說中醫有很多關於急症急診的記載和醫術,光是名家醫家就有很多,華佗就是其中之一,還有扁鵲家族,以及金元時期的四大家,都擅長急診。”

“呵呵,小同志,你也說了,中醫有一些名家,但這些比例佔據多少?又能為多少患者急診急救?”

歐陽馬藺聽到江飛說的這話,忍不住就呵呵的笑了起來。

這個時代的呵呵還沒什麼特別意思,後世就單純的是嘲諷或者生氣了。

江飛並不憤怒,也沒什麼好憤怒的,歐陽馬藺提出質疑,自己解答質疑,這才是辯論的核心。

“您考慮問題多少有些片面了,我問您,古代讀書人有多少?沒有文化的老百姓又有多少?”

歐陽馬藺沉默著沒有開口,只是揪著鬍鬚。

塗松軍現在已經徹底不敢說話了,這個年輕人也是個科室主任。

那麼也就是說,站在他面前的兩老一少,都是厲害的人物。

他這個實習的小醫生,還是老老實實聽著吧。

看戲有些時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畢竟誰不想做戲中人?這證明實力和地位的一種體現,很顯然他現在不具備。

“古代從夏商西周開始的奴隸制,之後是諸侯爭霸,百家爭鳴,然後封建門閥制度,科舉考試出現了讀書階層。”

“這些各個時期的階層,都意味著讀書人成為少數人,百姓根本無錢也沒機會讀書。”

“而學醫又必須讀書認字,具備文化素養。”

“可君子六藝裡面連醫術都沒有,可見學醫在讀書人眼裡,並不是高尚之事。”

“不為良相當為良醫,也只是對醫者的無奈之言。”

“既然學醫並不高尚,而且不符合古人考科舉做官的思想,自然學的人很少。”

“學醫需要讀書人來學,所以學中醫的局限性太大,從讀書人裡面挑選,又要有天賦,自然從醫者數量少得可憐。”

“國家那麼大,醫者那麼少,自然就會忙不過來,以至於很多地區連個像樣的郎中都沒有,又如何行醫治病?”

“這也是數量少的原因。”

江飛層層解釋,層層剝析古人醫療程度不高,從業者少的原因。

這不是中醫本身不行,而是中醫門檻太高。

“沒錯,這一點我承認。”歐陽馬藺沉默半晌之後,緩緩點頭。

江飛這個理由,把他說服了。

“但是這跟中醫能不能急救,擅長急診有什麼關係?”

歐陽馬藺還是提出了最開始的疑問或者說質疑,剛才江飛所說的只能證明中醫不易,古代醫療環境不好的客觀原因。

卻沒辦法解釋,他提出來的疑問。

江飛見歐陽馬藺這麼問之後,繼續笑著開口說道:“說中醫不擅長急救,那是一種誤會,或者說不瞭解。”

“中醫從古至今都特別擅長急救急診,只不過現代西醫崛起,的確有更適合大眾學習的方式,普遍性徹底,才會讓西醫掌握急診前線。”

“可是從古至今急診始終都由中醫負責,且不說晉朝的葛洪所寫的《肘後方》便是中醫的急診著作。”

“就是從《黃帝內經》,《難經》裡面就有很多急診的方子。”

“這也可以說明,中醫極其擅長急診急救。”

“最後補充一個輔證,證明中醫是否擅長急診急救,看古人的壽命就可以。”

“若是不擅長急診急救的話,必然不會活到七老八十。”

“我說這些,歐陽老先別急著否定。”

江飛說到這裡,看到了歐陽馬藺張嘴欲言,可見他有不同意的觀點。

而且江飛多半也知道歐陽馬藺不同意的原因,因為古人的壽命的確不高,但那和自己所說的不是一回事。

“我說的古人壽命,指的是士大夫階層,是讀書人階層,而非全天下的百姓。”

“百姓沒辦法接受普遍性醫療,這是客觀因素,再加上戰亂和饑荒,才會導致古人壽命不高。”

“但,您可以查閱一下史書,那些讀書人階層,尤其是在朝為官的大臣,他們的平均壽命可以達到五十五歲,這在古代已經非常高了。”

“尤其是唐宋明清的當官者,那些一二三品官員,普遍都至少六七十歲,甚至七八十歲的高齡。”

“這說明他們接受著中醫的醫療,且很有效果,因為古代的中醫是為少數特權階層設立,所以那些有地位的自然壽命長。”

“但這個特權階層不代表皇帝,皇帝很特殊,因為皇帝有病,多數御醫可不敢給開猛藥治療,萬一出事,誰都擔當不起責任。”

“所以很多時候,帝王的壽命普遍不如大臣高。”

“這裡面又涉及到了一些齷齪之事,君權和相權的爭鬥,自然不必細說。”

“綜上所述,足夠說明中醫有效,急診急救擅長,但學中醫條件太高,所以中醫從古便稀少。”

“哪怕到了現如今,中醫的從業人員,遠不如西醫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就是因為如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江飛的一席話,全都是乾貨,且處處反駁著歐陽馬藺的錯誤觀點,錯誤想法。

引經據典,這是必要的。

分析和剖析歷史原因,更是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所需。

歐陽馬藺繼續沉默,許久之後朝著江飛點了點頭,搖頭感慨著開口:“若吳新閣有你這樣的口才,條理清楚,我也不至於和他爭執數年。”

“江主任,受教了!”

歐陽馬藺朝著江飛微微鞠躬,一臉的佩服之色。

至少在思辨這方面,江飛贏了他。

江飛看到歐陽馬藺鞠躬給自己,連忙跳到一邊,不敢受這一禮數。

“您客氣了,不必如此。”

自己可不想折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