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三十七章 花樹奏對(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今天花樹下“流血五步,伏屍一人”,必然會導致松潘“流血千里,伏屍百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場慘劇能否避免?

彷彿一股冷風,強行鑽進朱平槿的大腦,讓它迅速降溫冷卻。

松潘絕不是保寧。松潘一旦發生兵變,至少牽制護國軍上萬人的兵力!

難道朱化龍千里迢迢跑到保寧府,就是單單為了說幾句不知輕重的話語?為什麼他敢於威脅廖大亨卻似乎有意無意在避開自己?

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朱平槿立即明白了。

朱化龍口中所謂兵變,確有其事,並非虛言;可他自己並不想反,而且還能彈壓住,沒有讓它變為現實。

因為他還有最後一牌可打:向蜀王府伸手要糧餉!

所以朱化龍儘管對四川官府拖欠將士糧餉極為憤怒,但他也只敢對著廖大亨發作,而絕對不敢對著自己放肆!

想到這裡,朱平槿重新微笑起來。他輕輕擺手,讓憤怒的衛士們退下去,又用眼色將廖大亨勸住。這才轉過頭來,將面前的這幾名文武掃視了一遍。

當他犀利的目光掃過站立的朱化龍,老將不由自主地坐了下去。然而,朱平槿的目光卻迅速劃過朱化龍的面龐,落在了詹天顏的頭頂。

朱平槿不溫不火,點了詹天顏的名。

“詹知府,若松潘兵變,汝將何為?”

“下官受朝廷大恩,當不吝殘軀,領軍平叛!”

詹天顏毫不猶豫,站起來向朱平槿躬身便拜。

他身後的白水關副將龍輔皇和龍安參將鄧若禹遲疑了片刻,也都站起來表態,“末將亦願往!”

“汝之兵與松潘之兵孰多?”朱平槿不依不饒,盯住他們三人問。

“自然是松潘之兵為多。不過下官以為,僅以龍安一府之兵,便足以平叛!”

“哦?”

朱平槿看了一眼廖大亨,微笑起來。

這微微一笑,讓空氣中的緊張氣氛緩解了不少。

“龍安兵少,但治下之民並不少!”

詹天顏依舊一本正經地回答。

“松潘若反,下官徵集府中百姓,旬日必得一萬!反之,松潘軍中蠻兵甚多。土司不反,蠻兵亦不會反。如此,松潘之軍二去其一;朱將軍在營中威望甚高。朱將軍不反,大部軍士亦不會反。如此,松潘之軍五去其四。下官以萬人之軍擊松潘軍之五分之一,又有朱將軍和土司兵從旁協助,焉能不勝!”

“世子,詹知府實為朱將軍開脫也!”爽朗的李長祥大笑著插話道。

朱平槿沒有理睬攪屎棒李長祥。他追問詹天顏一個更深的問題:“詹知府如何知道松潘那些土司不會反?”

“世子明鑑!”

詹天顏楫手垂首道:“此番下官等前來覲見世子,土司們託下官向世子請款,於茂州、松潘、龍安等地開建榷場,好與漢地做生意,換回土司急需之鹽、茶、棉布、瓷器等器物。土司道,天全雖有榷場,但路途實在太遠。馬幫翻過夾金山,人馬死傷一半,實在苦不堪言!土司們陳請世子開恩下旨,放開灌口、江油、白水諸關隘……”

去年初開始的天全榷場,其綜合效應終於顯現了。

“他們想沿用雅州模式?”朱平槿問。

“正是!請世子恩准!下官以為,新建榷場……”

“他們的心意,本世子是知道的。開建榷場,確為流通貨物,紓解民困之良法!”

朱平槿擺擺手微笑道。

“不過雅州模式只是試點,那時候本世子還在摸著石頭過河!如今試點有效,便要繼續深化。詹大人說的那幾個榷場太小氣了!為何不能多建幾個?本世子之意,以後西邊大山裡,有一州縣即有一榷場!土司和百姓就近對榷,豈不方便?

須知漢夷百姓,皆為大明赤子,何必拘泥於華夷之分,設關築隘限制流通?

故以後飛仙關、臨關、蠶崖關、江油關、曲山關(今北川縣曲山鎮)、白水關、朝天關,凡四川都司所轄關隘,一律全面開放!無論對華夷行商馬幫,一次納稅,換取稅票,各關口只管查驗稅票,已納稅的貨物不得重複徵稅!至於稅率嘛,雅州的老規矩,貨值一成!”

全面開放!

朱平槿的話頓時讓在場的人眼睛都亮了,包括詹天顏。

世子所言妙也哉!

有一州縣即有一榷場,那土司們為了就近對榷,將不得不讓大明將州縣設進自己的地盤!

詹天顏心悅誠服,離座對著朱平槿長揖道:

“世子說得好!漢夷百姓,皆為大明赤子!自古忠義,不分漢夷!

昔年突厥王子阿史那忠擒頡(JIE)利可汗以獻唐太宗,太宗賜其名曰‘忠’。其人一身清謹,戰功赫赫,封國公,尚縣主,配享昭陵,可謂夷人中之名臣也!

如今東虜寇邊,於是朝廷諸臣以為夷人皆不可用,謬矣!誤矣!

天生斯民,漢夷本為一體。漢人善耕,夷人善牧;漢地物產豐美,夷人牛馬甚繁;漢人不耐高山暑寒;夷人行走如履平地。

是故為大明江山永固之計,漢夷皆可之用。下官陋見,榷場之建,宜早為之!”

“詹大人所言,是要世子大用夷人?邊地設州建縣,亦用夷人?”李長祥不解地問詹天顏。

詹天顏當即回答:“非也,該用則用;不該用,則不用。選人用人,一以忠義賢能為先!否則,用了個安祿山,豈不壞了大明國事?”

朱平槿是這樣理解詹天顏這番話的:稱讚自己的決策正確的同時提醒自己:既要透過經濟手段——建榷場,也要透過政治手段——用夷人,而且要用對大明忠誠的夷人,才能達到固邊的效果。

“詹大人果然老成謀國!”

朱平槿放心了。他笑著對詹天顏道,讓他上一個保舉摺子,把本地該用能用的夷人列出來。這些人都將作為蜀王府的後備幹部,經過培訓考核後量才使用。

開關互傕,全面開放;大用夷人,德才為先。所有人都將心思聚集在朱平槿突如其來丟擲的的重大決策上。

然而沒等他們品出個中三味,朱平槿已經將注意力重新轉回到那個興奮和落寞交織的老將身上。

“朱將軍,你是有戰功的武臣!松潘將士為大明守邊戍邊三百年,更是勞苦功高!朝廷欠發糧餉,實在對不起朱將軍和各位將士!不過,若將士們因此兵變,甚至是謀反,其將來禍福,朱將軍宜慎思之!適才詹大人所言,朱將軍已經聽見了。何去何從,朱將軍不可一時激憤,釀成終身之錯!”

朱平槿語言未畢,朱化龍便跪下了。他語音嗚咽,情緒非常激動。

“末將失言……方才不敬之語……將士們數月不見一粒糧……已經在吃……草根樹皮……就快餓死人了!末將請世子速發糧餉救急!”

“數日前,本世子接羅姑娘手書,便已令綿潼王莊發糧救急。只是道遠路險,恐緩不救急。”

朱平槿說到這裡,便問朱化龍。

“松潘諸土司有餘糧否?,可用銀子購糧否?”

“末將離開松潘時,正是大雪封山的時節。一路甚為艱險,可末將又不得不來。”

朱化龍抬起頭,淚涕還在臉上,眼睛卻已經充滿希望。

“這時節就算運糧,也翻不過大山去。必要等到四五月,大雪融盡方可。如今救急之法,只能運銀子買糧。那些土司官寨裡,總還是有些存糧的!”

“那好!本世子這就下旨,批下三個月糧餉銀子!朱將軍可令從人持本世子旨意在茂州匯通錢莊提銀子。此去茂州甚近,快馬加鞭,只需四五日。只是從茂州到松潘,距離尚遠。一路艱險,須得小心……”

“下官請在龍安府設立錢莊。以後松潘用銀則無需從茂州運來!”詹天顏立即插話。

朱化龍也不是傻的。他迅速回擊道:

“末將也請在松潘設立錢莊!以後用銀,就在松潘錢莊提出便是,何必再經龍安府?末將還請在松潘設縣任官,興建榷場。一如世子方才所言,一州縣即一榷場,一榷場即一錢莊!”

“龍安府青川所漢人甚多,並無土司,設縣勢在必行,下官請世子、廖撫即刻委下知縣,發下印信。下官回府,便可順路開衙!只是那小河所,距龍安近,距松潘遠;到龍安路平,至松潘路險。下官請將青川、小河兩縣分隸龍安府!”

詹老頭突然在背後捅了朱化龍一刀,朱化龍當即大怒,爬起來便要與詹天顏理論。鄧若禹受詹天顏節制,也站起來盯著朱化龍。兩個鄰居兼同盟軍轉眼便翻了臉,個個劍拔弩張,眼看就要撕擄一番。

古之二桃殺三士,今之榷場錢莊殺一片!。

奸計得售,朱平槿快活地將雙方止住。

他告訴詹天顏,小河所宜復其古名“涪陽縣”,改隸龍安府。青川縣也宜隸屬龍安府。但江油縣距離成都府之綿州很近,以改隸綿州為宜。

江油周邊有大塊的平原,又有涪江灌溉之利,可比小河富裕太多,歷來是龍安府的第一經濟大縣。詹天顏得了青川、涪陽兩個新縣,卻失去了江油縣,完全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頓時有些氣沮。

可沒等看笑話的朱化龍高興片刻,他便聽到世子朱平槿道:

“朱將軍,茂州本屬成都府管轄。軍政隸屬一致,方才好互相支持。本世子之意,松潘副將以後不必統轄茂州衛。……”

茂州是阿壩地區最大的平壩農耕區,是松潘駐軍的主要糧食來源。如果失去了茂州的糧食支援,松潘駐軍只能依靠龍松古道轉運糧食。朱化龍聽到此話,臉色頓時便十分難看。

朱平槿假裝沒有看見朱化龍的臉色,依舊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說出來。

“朱將軍回去後,先將茂州衛營兵軍衛整頓了!將能戰敢戰之兵編入護國軍,其餘老弱盡數汰之為民,撥衛所軍田使其耕作。衛所現存之軍田轉隸官府,成為官田。田地耕種之人,無須更換。疊溪所、小河所、松潘衛,依樣辦理……

松潘整軍原則是:先成野戰兵力,再建地方兵力!

朱將軍,你是戰將,本世子要你統率野戰機動兵力。以後不要光看著腳下那塊土地,盯著周邊那些土司,你更要將眼睛盯向西北,盯著隴南!

記著,陝西本是闖賊老家。其若流竄陝西,必奪隴南!那時,便是你朱將軍大顯身手之際!”

聽說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不必終老於松潘苦寒之地,朱化龍終於有了些喜色。只是他轉念一想,又覺得十分不靠譜。既然世子重託於他,他覺得有責任報告松潘駐軍的真實情況。

“……軍士窮困,軍資全無,軍器簡陋,軍馬不過三百。一旦有事,只得倉促徵集番兵。朝廷連年欠餉,士卒逃亡大半。若世子用兵於隴南,非鐵騎不可。無馬則無騎,無餉更無兵……”

朱平槿耐心聽著,只是點頭。等到朱化龍說完,朱平槿微笑道:“在松潘吃米,自然奢侈了些。不如將來讓將士們多吃些肉!”

《晉書惠帝紀》中有一個著名的搞笑記載,說白痴皇帝西晉惠帝聽聞百姓多有餓死,便很奇怪地問手下大臣:“何不食肉糜?”

如今蜀地市面上肉比米貴出數倍,軍士們連米都吃不飽,那裡還有肉吃!朱平槿話音未落,許多雙眼睛帶著狐疑的目光望了過來,同時聚焦在這位號稱“睿智”的少年身上。

朱平槿解開了謎團。

“聽說在松潘西北,有大片無人區。本世子想把這片無人區全部買下,充作大軍養馬場。天長如舊,人多氣旺,也不妨再設上一縣、兩縣!”

能養馬的地方,便能養牛、養豬、養羊、養兔,那困擾松潘駐軍多年的軍食問題不是迎刃而解?

朱化龍的眼睛頓時錚亮!

“附近土司治下番民,一併買來。給天家放馬當莊丁,便是對其恩典!至於價錢,當然要好好談。不過,價錢不重要,重要的分期付款和銀鈔結算!”朱平槿大氣地補充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