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來方向(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簡單吃了晚飯,朱平槿提議兩人飯後散步消食。這正中羅雨虹下懷,她早就想知道自己未來的家是什麼樣子。為了不驚動長春宮居住的王妃,兩人沒經過後花園出去,而是從世子府的正門出去,進了王府的西長街,然後走了一里多路,從承運門進了承運殿前的大廣場。

初夏的餘暉,在大殿青綠點金的琉璃瓦上撒下點點金光。

隔著寬闊的殿前廣場,朱平槿拉了羅雨虹的手,站在承運門內高高的石階上,指著前面氣勢雄偉的大殿道:

“看,這就是王府的正殿承運殿,左右七間,只比北京太和殿少兩間。喔,現在太和殿還叫奉天殿,好像又改名叫皇極殿了,燒了重建後也不知道到底有幾間。”

“以後你就在這裡即位對吧?”

“即位那是皇帝,我叫封國。以後這大殿內的高板凳兒就歸我坐了,正經的高富帥。”

“瞧你的得意樣!屌絲變鳳凰!”

朱平槿瞟了眼後面的隨從。李四賢很懂事,只要世子和羅姑娘親熱,他從不靠得很近,留出的距離正好符合祖宗家法——十丈。這個距離既能保證他隨時聽見世子或羅姑娘的大聲呼喊,也能使他免去偷聽的嫌疑。青羊宮燒火、收租院蒙難、牛角寨殺人、岷江大戰,一系列的非凡經歷,都使這位年輕的小太監迅速成熟起來。

“王府裡,謹言慎行。我們現在是公眾人物,成百上千人的眼睛都盯著我們。再說現在是喪期,我們一舉一動都要符合禮法,免得……”

羅雨虹狠狠捏了老公的手:“好了,又開始囉嗦了。我知道,要坐進去不容易,要坐穩更不容易,所以我們還要更加努力。”

“走吧,四處轉轉。我們現在還沒資格進去坐。等三年喪期一過,我就向朝廷報告,請封請婚,到時登基大典和婚禮一起辦!”

“真的?”

“那當然!我朱平槿對老婆的承諾什麼時候打過水漂?”

“那太好了。”羅雨虹高興得快跳起來。若不是後面幾十雙眼睛盯著,她就要狠狠親上朱平槿一口。

“不過還有個小小的問題。三年後就是崇禎十七年。按照歷史的記載,崇禎皇帝在十七年三月就上吊了。我擔心到時找不到皇帝交結婚報告。”

“你是在耍我?!”羅雨虹甩開朱平槿,她真的生氣了。

“好了,別生氣,只是開了一個玩笑。”朱平槿拉回老婆的手,“在這個時代,我們永遠都是孤獨的。我們必須孤單地去戰鬥!交報告?有了實力,交不交報告有什麼重要?”

兩人遊興高漲。穿過殿前廣場,爬上六尺九寸高的月臺,圍著空蕩蕩的三座前殿轉了一大圈。承運殿、圜殿、崇信殿,後面還有宮門緊鎖的崇信門。

從月臺上望去,後三寢宮,東南的宗廟,西南的社稷,鱗次櫛比的青綠色琉璃瓦廡殿頂、歇山頂環繞著四周,讓羅雨虹眼花繚亂。

“興盡而歸。我們回去吧。晚上你不能留在世子府,免得非議。”朱平槿見天色昏暗,提醒道。

羅雨虹點點頭,兩個人下了月臺,準備乘坐涼轎回去。但快上轎時,羅雨虹卻道:“明日上午我還來,我也有一個議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第二天上午羅雨虹準點到世子府上班。下轎伊始,她便吩咐李四賢將東暖閣外間改成她的辦公室。至於朱平槿的東西,她吩咐暫時留著,以後再收拾。

討論的地點還是老地方,小花園的花軒。兩人見面,羅雨虹沒給朱平槿解釋佔房子的事,先把自己的議題拋了出來。

老婆想大力發展金融業,也就是說搞一個錢莊。

金融業並不在朱平槿的議題清單內。可既然是老婆率先提出,那朱平槿就決定暫時聽著。但他很清楚,依老婆的性格,她絕不會只搞一個製造假銅錢的小鋪子,而是開一家銀行,一家在四川各地都有分號的大銀行。

“錢莊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匯通錢莊,意思就是匯通天下!”

匯通天下,記得是哪部辮子戲裡的臺詞。老婆肯定對這句話印象深刻,當時她每天穿個睡衣褲盤著腿在沙發上看電視,少看了一集都睡不著。她不會按照那戲裡情節胡弄一通吧?朱平槿有點擔心。

“為什麼要搞錢莊?因為錢莊可以促進經濟要素——貨幣的流通和聚集,使我們要發展的重點產業,能夠儘快籌集所需要的鉅額資金……”

朱平槿的腦袋自動將老婆講話中的廢話過濾掉,這也是他長期機關工作中養成的習慣。什麼重要性、必要性,都是廢話。若是句句上心,你反而會漏掉領導講話中那深深隱藏的最重要的幾句話。

老婆終於說完,滿懷期待等待朱平槿的回應。

朱平槿轉動眼珠,回過神來:“你就是想發行鈔票嘛,說一大堆幹嘛?”

“我管叫它金鈔,威風吧!”

朱平槿想,老婆眉飛色舞的神色,好像她腰包裡有一大疊貼滿金箔的鈔票。

“想法非常好,有創意!”

朱平槿先肯定,再否定:“只是不知道市面上能不能接受?要知道現在的老百姓,根本不肯要我們大明朝發行的鈔票。一貫寶鈔,洪武朝可以買到一石米,現在只能買半塊米糕。百姓不收,官府也不收。比如本世子的右長史鄭安民曾經明確表態,本世子要留用他,那麼他的俸祿不變,並且折色不要,只要銀子和本色!

聽他詳細說了我才知道,他五品官的年薪,名義上是一百九十二石。經過本色折色一搗騰,實際上根本沒有多少。本色年俸七十五石,實際支米十二石,另折銀子四十兩;折色俸祿一百一十七石,折銀近二兩,折鈔一千一百六十四貫。也就是說,他一個地市級幹部的年薪,加起來只有區區十二石米和四十二兩銀子,還有一千多貫寶鈔。寶鈔一貫只值幾文錢,一千多貫寶鈔最多也就一二兩銀子。加上他們的筆墨公使錢等補貼,一年最多一百兩!聽說海瑞是清官,當七品縣令時為母親祝壽,割了一斤肉,成了當地的大新聞。我心裡還想,這大明的官俸也未免太低了。現在才知道,原來如此!”

朱平槿委婉地給老婆講故事,羅雨虹卻不為所動。

“金鈔和寶鈔不一樣。幣值的保證,既來源於貨幣的自由流通,來源於發行銀行的自由收兌,更來源於準備金的充足。等量的貨幣,就等於等量的貴金屬,它如何會貶值?寶鈔沒有貴金屬做準備金,而且政府從來不回收,完全是依靠行政命令推行。所以寶鈔推出,立即惡性貶值。發行量越大,貶值越厲害!

我這次帶來了一萬兩黃金,你在范家大院還抄出來不少黃金。要是我們能將這些黃金作為貨幣準備金,足額發行金鈔,並且自由兌換,我想百姓會慢慢接受的。畢竟鈔票帶在身邊,比沉甸甸的金銀更方便,也更安全。”

“那我們以前的RMB用的什麼做準備金?那不是靠的行政命令?”朱平槿用活生生的例子為難老婆。

“別以為我會被難住!”羅雨虹輕蔑地一笑,“靠什麼?靠國家稅收,靠礦山土地,靠國家掌握的經濟資源,靠數百萬億計的國有資產!”

“還靠紅旗不變色!”朱平槿補充道。兩口子頓時大笑起來。

“黃金是國際通行的硬通貨。以前我就有大量收儲黃金,利用金銀兌換差價來賺錢的想法。但是目前我們的黃金儲量太少,現在推出金票,會不會迅速拉昇金價,顯得操之過急?你看,你從雅州帶回來一萬兩,雅州范家我抄了八千兩,富順王府抄了一萬五千兩,我爹別院裡還藏著七千兩,這加起來僅有四萬兩。雖然王府裡還有些金器,但要是我把王府的金器融了,媽那關很難過。四萬兩黃金,按現在金銀兌換市價,最多只能兌換四十萬兩白銀。要滿足全川的貨幣流通量,這點遠遠不夠。能否在天全多兌換一些黃金,從金銀比價差額中多賺一些?白銀你如何進行市場定位?是否就此讓它退出市場流通?還有假鈔如何防止?”

朱平槿連續丟擲問題。在他看來,這些個個都是重磅炸彈。

但羅雨虹卻不會被這些小兒科的問題所難倒。

“先說金銀比價的差額。別以為天全六,成都十,你就能賺到很多。天全過來的主要是沙金,顏色不同,純度也不同。赤黃色的是九成金,但不多。淡黃色的八成,青黃色的只有七成。即使你收的全是八成金,要提煉成九成金,加上路費和提煉損耗,實際成本不低於八九兩,這還要加上路途上的各種風險。我仔細算過了,若是全收的七成金,可能還會虧本。所以用黃金原產地的價格和流通地的價格差來估算盈利,沒有科學性。

你的第二個問題,市場對貨幣流通量的需求,確實很難精確估量,但我並不認為很大。貨幣流通量與商品的流通量有正相關的關係。商品的流通量越大,貨幣流通需求量就越大。但是,要減去易貨貿易的數量。先說外貿,目前我們四川對陝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幾個周邊省的貿易,由於戰亂的原因不是很大,並且在對外貿易中大量出超,也就是輸出貨物,輸入貨幣。對西藏的貿易以易貨貿易為主,實際上我們還是出超。所以在外貿中,貨幣需求量並不大。

再說內貿。成都歷來都是省內貿易的中心,糧食、布匹、油料、絲綢、牛羊、馬匹、紙張、皮革,以及各種手工業產品市場很發達。我想,我們發行的金票,可先用在成都地區,進行市場和商品間的微循環。如果確實不夠,我們以後可以逐漸增加發行量。”

老婆的話,並沒有打消朱平槿的疑心。

“白銀和銅錢怎麼辦?”

“白銀和銅錢讓他們自由流通。我們無權禁止他們流通。碎銀子和銅錢可以提供大量便於百姓日常使用的輔幣。西方國家在使用金幣的同時,也沒有完全放棄白銀等貨幣。因此我們不必急於把白銀和銅錢趕出流通。考慮到我們錢莊將來重要的市場地位,我們確定的黃金與白銀、銅錢之間的兌換比例,必然會左右甚至決定整個市場價格,所以要慎重。最穩妥的辦法,是開始與市場通價接軌,以後再逐漸形成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

“你越想越大,還想搞一家綜合交易所。乾脆我們的銀行直接搞股份制得了!”

朱平槿笑起來,羅雨虹也跟著笑起來。

朱平槿想,老婆笑起來真好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