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背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於仲明,箱子裡的所有資料,你負責找人收錄進資料庫裡,大概會有三百多萬條,全部要用手工錄入,公司裡所有的文員都由你調配,如果不夠,可以去外面臨時請人來,錄完之後多核對幾遍,一定要做到準確無誤。”

“好的,劉總,我記下了,馬上就會去做。”於仲明毫不猶豫地寫在本子上,至於那些箱子,看著確實有些唬人,不過對於一個優秀的文員來說,文字錄入不過是個基本功,這樣的人並不難找。

“嗯,除了人工核對,這個隨身碟裡面,有一個資料庫,等你們完成了,再同這裡面的做一個比對,把有出入的找出來,一切要以箱子裡的手寫原始資料為準,然後再加以改正,把改正過後的資料庫同樣做成隨身碟裡的形式,這件事就算OK了。”

劉禹這一趟回來,主要就是想要完善這個資料庫,畢竟那邊的人是第一次接觸電腦,錄入的時候使用的是手寫板,未必不會出現謬誤,而只有紙上的資料才是經得起驗證的,因為它經過了胡幼黃帶人進行的多次核對,前後延續了數月之久。

將事情交給於仲明和他的部門,也是由於他們處理的全都是異時空的那些事情,等於是劉禹的私人機構,也正是因此,對於他們的使用,劉禹毫不客氣,等到對方聽完記下,他才又開了口。

“聯網的事,有眉目了嗎?”

於仲明把劉禹給他的隨身碟收起來,拿著手裡的那個筆記本回答:“照你的指示,我找了帝都中關村的一家系統公司,那些掃描器就是他們提供的,本身就有聯網功能,根據我們的要求,他們又加了一些新的功能進去,經過試驗基本能達到要求,就是在硬體上還要做一些調整。”

“說說看。”於仲明說的掃描器就是那種手柄,前方是個多功能錄入口,可以掃條碼、二維碼、IC晶片,中間有個小小的液晶顯示屏,稍下一些是個按壓式指紋模組,握把裡面是可充電式鋰電池,按照他們的要求,將來還會加入攝像頭,以備更大的用途。

“根據我們的要求,要處理五百萬以上的使用者,資料吞吐量很大,對於資料的安全性又有比較高的要求,以及考慮到可擴充性和便宜的維護性,他們希望採用分散式數據庫系統,在一定的區域內,設定若干個數據處理中心,各中心以下,再分佈多處節點,每個節點都是一個獨立的處理器,骨幹網以光纖相連,其他的各處輔以千兆網,至於最後的掃描器,用無線網連線到節點上,所有的資料經過多層傳遞,再彙總到中央處理器,以達到實時的資訊交換。”

對於他說的這些專業知識,劉禹並不怎麼明白,不過大致意思還是懂了,聽上去有點像是電信網路,網絡科技發展到了今天,實際上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應用體系,他關心的也就是應用層面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可靠、易用、容錯率高。

按照後世的教育,培養出一名合格的IT民工,至少也得十多年,他要安裝的這套系統,只要保證十多年不出大問題就可以了,這個要求實際上並不算高,因為整個系統哪怕某個節點出了問題,也不會影響到全域性,他要做的就是換上一套備用的而已,那不過是個體力活,甚至就連除錯都可以放在後世,等到運過去了再照著圖紙進行安裝。

當然,這個安裝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至少目前來說,還得他自己親力親為,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格外要求可靠性,如果一套系統時不時就出問題,那就什麼事也不用做了。

眼下,異時空的建設還在繼續,納入系統的範圍還不算大,不過這套系統還要考慮到今後的擴充,就需要做到前面去,一想到還要去做IT民工,劉禹就一個頭兩個大,這可比當搬運工累多了,然而這並不是他唯一要考慮的問題。

“報價呢?”

“第一期系統軟硬件加上維護費用,可能需要八千萬。”

對於這個數字,劉禹只是點點頭,這並不代表他就認可了,類似的設計並不算複雜,對方只是一個系統集成商,他們提供的是方案,具體的事情還要透過招標的方式去進行,沒有什麼可擔心的,而且他也相信對方不會報出一個太離譜的價格來,畢竟現在是一個資訊社會,不存在什麼獨佔。

可是那也就意味著,整套系統的價格要數以億計,這個數字對於華夏首富來說,不過是個小目標,而對於他來說,則是一個需要奮鬥的目標,異時空所帶來的財富,要在這個時空變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樣能讓他頭疼。

頭疼的事情往往都是接踵而至,他們的會議還沒有結束,會議外就響起了敲門聲,室裡的眾人都停下來,看著他這個主持人。

“進來吧。”劉禹知道陳述不會無緣無故地來打擾自己,來人必然有事。

果然,陳述的秘書匆匆走進來,在他的耳邊輕聲說了一句:“陳總來了資訊,倉庫那邊出事了。”

劉禹一愣,他實在想不出,不過就看看木頭,能出什麼事?顯然那位秘書也不知情,對於他的疑問毫無所覺,劉禹沒有勉強她,站起來說道:“你們繼續開會,把我剛才說的再完善一下,儘快拿出一個計劃書出來,發到總部去。”

走出辦公樓,他才發現外頭有些不一樣,許多園區裡的工人都在往倉庫的方向跑,他的心裡頓時“咯噔”一下,可千萬別出什麼大事。

跟著那些工人來到倉庫大門前,那裡已經圍上了許多人,被他們圍住的,正是從倉庫裡面駛出來的一輛拖車,上面只裝了一根木料,看樣子還沒有解開,就這麼摁在板車上任人指指點點。

那些不當班的工人都被保安擋在外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才能靠近板車,而能爬上車子的只有兩個人,就是吳主任帶來的那位年紀不大的研究員和塗自清。

“真不敢相信,真不敢相信。”此刻的塗自清已經完全進入了忘我的狀態中,根本不在乎自己在哪裡,周圍有沒有人看著,他蹲在木料的尾部,手裡拿著一個放大鏡,就這麼一點一點地仔細觀察著,嘴裡嘟囔有聲。

年輕一點的研究員雖然沒有塗自清那麼激動,表情也是專注有加,他的工作要流於表面一些,先是拿捲尺丈量了木料的長度,接著又分別在幾個地方量了它的直徑,然後合出手機,拍下各種細節,並記在了本子上。

“出什麼事了?怎麼圍了這麼多人。”

劉禹擠進去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付場景,蘇微正陪著那位吳主任在車子下面聊著什麼,聽到他的聲音,先將幾個人介紹給他。

“這是我們劉總。”然後把他介紹給吳主任:“這些木料就是他的關係才弄到的,沒想到驚動了專家。”

吳主任朝他伸出手:“劉總,幸會,不知道這樣的大料,你們公司是從哪裡搞到的?”

劉禹和他握了握手:“還能是哪裡,非洲唄,我們公司的老關係,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這方料就是因為特殊,所以才會請專家們給幫著看看,怎麼?有問題。”

“非洲?不應該啊。”吳主任疑惑想了想:“有手續嗎?上面寫的是什麼品種。”

“有。”陳述的秘書從一個資料夾裡拿出幾張紙,吳主任接過來一看,全是傳真件,不過上面很清晰地表明了報關、檢驗檢疫等等一系列手續都是齊全的。

這就是昨天一夜上陳述和他想出來的辦法,事情只能讓非洲那邊來背鍋,之所以只有復印件,是因為原件還在快遞的路上呢。

檔案上除了英文,還有加了中文的註釋,當吳主任看到品種那一欄時,幾乎驚呼出聲:“紫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禹和陳述不禁對視了一眼,兩人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異,很明顯,對方之所以會這麼看得這麼仔細,多半就是因為品種的問題。

一直以來,海昌公司與非洲那邊的貿易,來自於當地的紅木佔了很大一部分,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升溫,對於高檔傢俱的需求也是逐年增加,而本國的紅木資源經過了數千年的採掘,已經遠遠不敷使用,因此森林資源茂盛,價格還便宜的非洲和東南亞紅木就成了原材料的重要來源。

非洲西海岸諸國,同南島有著相近的緯度,除了豐富的各種金屬礦藏,也同樣盛產各類木料,而檀木就是其中之一,不過顯然,專家們並不這麼看。

等到兩位專家研究了半天,那位塗教授下來的時候還有幾分不捨,人都站在下面了,眼睛卻是一刻都沒有離開過那根木頭。

“老塗,你的班機時間差不多了,趕緊去機場吧。”還是吳主任提醒了一句,他才反應過來。

不過隨即就搖搖頭:“今天不走了,打電話幫我取消吧,明天再說,正好抽出時間研究一下。”

塗自清朝著陳述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陳總,能不能麻煩你們,讓我在這兒住一晚?”

這個要求讓陳述有些啼笑皆非,感情這位教授連單位都不打算回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