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父子(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慶元府轄下的昌國縣,所管之地不過就是連著翁洲主島在內,再加上周邊的一些小島。在籍不到千戶,丁口也只有二千出頭,主要都是漁家,而打來的魚兒大都供應給了島上的水軍大營。

這些天他們的生意不太好,水軍管著度支的那位海司吏員突然將供給大幅度削減了,訂量還不到平日裡的一成。漁家都有些奇怪,再一打聽才知道,大營裡面已經空了,現在剩下的除了工匠就是些老弱,吃不了他們打的那些魚。

這可如何是好天氣炎熱,鮮魚無法儲存,醃製的話,別逗了,上好的精鹽比魚還貴,誰吃得起那個。大夥不敢在大營前吵鬧,無奈之下只能去到縣衙,可是知縣又有什麼辦法他家連帶僕役不過十來口,哪用得了這許多

前面出了何事去問問。

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看到路邊的情形,出聲吩咐道,他的隨從應了一聲,便朝那邊跑去。老者環顧四周,這是一條簡陋無比的街道,青石輔就的路面向前延伸著,多有殘缺破爛之處,遠沒有別處縣城中的那種熱鬧,哪像是浙東地界上的城鎮。

他的身後跟著幾個隨從,其中一個年青人不過二十許的年紀,臉上有些急色,似乎是在刻意壓制著,不敢表現出來。而老者隨意地看他一眼,並沒有說話,便將目光轉向了前方,去問話的那個隨從已經返回了。

稟少保,百姓因為大營中減了用度,打上來的魚賣不出去,故而聚集在縣衙處,希望官府能拿個主意,否則他們的生計堪憂。

原來是這樣,少保觀文殿大學士信國公沿海制置大使判慶元府已經七十五歲的葉夢鼎點點頭,原本多達數萬的水軍南下之後,大營之中幾乎空了,哪裡還用得了那麼多魚,而這城中沒有多少居民,用量與水軍無法相比,他們就是擺攤去賣也賣不出多少,沒有辦法這才聚到了縣衙來。

現在是八月初,按照劉禹之前的估計,大軍還有十餘天方返,如果這種情況一直遲續下去,也確實會影響到百姓的生計,事情不能說同他毫無關系,自己得管,想到這裡,葉夢鼎剛剛打算開口,一看到邊上的年青人,又住了嘴。

二郎,依你所見,此事老夫該不該管

葉應有一聽叫到自己,不由得愣住了,百姓打了魚賣不出去,與官府有什麼相干更何況是他爹爹這個海司主帥,那不是閒得嘛,再說了,家裡還有更要緊的事呢,幹嘛非要管這個。

兒覺得......兒覺得管不管都在爹爹,抒解民困,本就是官府之職,只是咱們似乎還隔著一層吧。

你說得不錯,此事與海司無關,大可以推到州縣頭上,可你父親不僅是海司主官,還是慶元府判,沒碰上就罷了,既然看到了,又豈能置之不顧。

葉夢鼎沒有完全否定他,這個兒子讀書有天份,一心想走科舉的路子,於實事上就差了一些,這也是將他弄進幕中鍛鍊的原因。事情本來不算大,他說的也不算錯,可立場沒有站對,這是當地知縣的立場,葉夢鼎要他考慮的是自家的位置。

去營中傳下老夫的指令,大營將這些百姓的今日所產全都買下,但是要告誡他們,明日不可再打這麼多了,天氣這般熱,就算想去別縣賣,也放不得,再忍忍吧。

可是營中用不得這許多啊,那樣不還是會壞掉

隨從的親兵一一記下,葉應有在邊上插了一句,葉夢鼎看了看他,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以海司名義發與將士們的家屬,作為此行的犒賞之用,讓他們自己來領,跑得快些還能食取,也算物盡其用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營中的很多將士都是本地人,家屬大都居於對面的定海縣,過來也就個把時辰。百姓家家的,就算是有了點味道,又怕什麼,吃不死人就行了,左不過拉一頓肚子。

前面路被擋住了,縣城裡其實也沒有什麼可看的,葉夢鼎一行原地打了個轉,又朝大營方向而去,水軍走後,各項事務也少了許多,一般不是急務的話,都交給了參謀胡三省去處理,他也難得清閒了這些天。

可是二郎帶來的訊息,讓他今天起了走一走的興致,兒子在想什麼他很清楚。可是他卻一直沒有做出正面的回答,甚至連封信都沒有寫過,葉應有很奇怪他的態度,卻又不好催促,但那股子焦急,直接就寫在了臉上。

二郎,此間無甚事了,你明日裡就回一趟寧海。

是,爹爹可有什麼話要帶給娘的

葉應有應聲答道,葉夢鼎眼望著遠處空蕩蕩地大營,那裡原本應該熱鬧喧囂才對。自從水軍走後,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而他心繫的水軍,現在到了哪裡,卻是一點訊息也沒有。

你回府後,同你母親你娘子和姐妹們告個別,然後動身去瓊州吧。

瓊州

許是被這兩個字眼驚到了,葉應有瞪大了眼睛,在他的心目中,那是一個流放犯官的地方,就算朝廷決定開埠,也不知道是多久之後的事,父親居然要把他打發到那裡去

恩,瓊州,陳西麓在那裡,你帶上為父的書信,他自會安排。此去要過福建廣東等路,路途雖遠卻也不算難走,前些日金督府過境時為父已經同他打過招呼,福建境內他都會妥善照料,若是碰上戰事,多帶些人手,遠遠地繞開也就罷了,當是歷練吧。

葉夢鼎所說的金督府指的就是金明,他一路從水路坐船到了這裡就上了岸,輕騎簡從間道疾行,這時候只怕已經進了福州城,兩人不過就打了一個照面而已,而金明此去的目地,自然不會瞞著他,這是劉禹的又一步棋。

可是爹爹......

照理說,你成婚不足一年,原本不應如此,可是你看看現在的大宋是個什麼情形,老夫都這把年紀了還要出來為官。你妹婿,成親不過月餘就要孤身入險地,非是爹爹心狠,怕是往後沒有多少安逸日子了,二郎,你要學著自立。

妹婿他......

葉應有終於從爹爹的嘴裡聽到了劉禹的訊息,怪不得父親一言不發,此事如果已經成定局,他也沒有法子可想的。葉夢鼎從袖籠拿出一張紙,遞給他,上面寫滿了小字,他知道那是從京中傳來的訊息。

一早到的,你那時還未起身,算算日程,劉子青一行已經過了獨松關。不必擔心,十三娘有你兄長照應著,不會有事的。

葉夢鼎很少見地出言安慰他,葉應有一目十行地看完紙上的訊息,有些沮喪地點點頭,他不知道自己還能說什麼。

劉子青,老夫沒有看錯,你要向他多學學。

葉夢鼎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個兒子其實也算不錯,一得到訊息,就馬上出城連夜趕來,兩天的路程他只用了一天多一點就到了,雙股都磨出了血,只不過,葉夢鼎當天就有了決定,靜觀其變。

作為一個老資格的宦者,他當然猜得到政事堂會是什麼反應,而唯一可能阻止的太皇太后只怕也頂不住這份壓力,畢竟劉禹只是一個資歷不深的年青官吏,犧牲他幾乎是板上釘釘之勢。

這些天葉夢鼎一直在想,如果劉禹拒絕任命逃出京城他應該怎麼辦或者說十三娘應該怎麼辦直到現在才放下心來,而其實他心裡並沒有一個確定的選擇,那個年青人卻給了他一個完美的答案。

因為如果他想找自己求救,根本就不需要葉應有跑上這麼一趟,這點距離,直接用傳音筒就行了,他一直沒有這樣做,要麼就是怕自己為難,要麼就是有著強大的自信,葉夢鼎當然希望是後者。

還有一些事沒有告訴葉應有,劉禹對他的建議是,不光是水軍大營,就是海司本部也應該遷到這個離島上來,此子對於朝堂諸公似乎相當不看好,這裡已經是浙東了,離著前線還有相當遠的距離,需要這麼早就做準備

按照他的意見,海司對於大宋的作用無論怎麼估計也不為過,進可前行防止敵人從海面上威脅臨安,退可接應朝堂入海,就像是紹興年間那樣,這已經是百年多以前的事了,元人真會進逼到此葉夢鼎不知道,卻不敢不信。

而這一切究竟會不會發生,就要取決於他的北上一行了,在他本人尚且自顧不暇的情況下,還能想得這麼遠,這麼深。葉夢鼎當然知道,朝廷上下幾乎只有他一人作此想,唯其如此,才讓他如此重視。

所以他是真得希望劉禹能全身而退,這不光光因為他是自己的女婿,還由於葉家,想到這裡葉夢鼎看了一眼身邊的兒子,自己一旦走了,只怕還要靠這個女婿來幫襯,兩個兒子都很難撐得起家族來。

想當初結親,固然有大郎的意思在內,而暗地裡,他又何嘗不是上過一番心,家世一般,出身一般,既無文名又無才名,卻能得到江淮兩大重臣汪李的推舉,從好奇到瞭解,一步步地看過來,樁樁件件都堪稱出奇。

放在平治之時,不過一個循吏之輩難有出頭之日,可在強敵環視的當下,正是極為難得的人才,可以說是前途不可限量,能走多遠,就連他這個老宦也看不清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