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如此之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兩位副校長說完,有四位女學生挨次上去演說,無非還是男女自由平等的那一套,但立意以及闡述各有側重,也各有各的優缺點,其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獨到觀點。

演講完之後,女學生們請蔣子天等人也上去演說,幾個男人聽到她們這般高論,無論贊同與否,都已經拜服到底了,沒有準備如何敢班門弄斧?

只有牛山自小熟讀四書五經,亦是學校裡的狀元,隻身出海膽量很大,樂得藉此顯顯本事,毫不推辭,居然跑上臺演說起來。

大家就見他在上面躬了下腰,開口便是聖人之言,然後儒家倫理,又扯到了最近的生理學上去了,大概想以此來證明乾坤陰陽,也是男人最為津津樂談的陰陽學說。

陰陽,是黃帝內經的總綱,所謂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本。說來說去就是男女性別的區別,主要是以生殖能力為標誌。

男人“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男人最明顯與女人不同的雄風,無外乎那一坨被每個男人自小所傲嬌的那話兒唄,也即衍伸出來為何男人強勢主動,女人為何柔弱被動,實乃上蒼造人就已然形成的至理大道,不可違背。

但是這種話一群男人高談闊論可以,當著女人的面則未免那個了,牛山意識到下面都是些還未成親的黃花閨女,連忙縮住了嘴。

只見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女學生,施施然站起來說道:“先生儘管說下去呀,為什麼頓了?這有什麼要緊?佛家說無我相,無人相,像先生這般,就是有我相,有人相了。”

女學生們拍手大笑。弄得牛山下不來臺,知道氣勢被奪,說下去也沒人理會了,識趣的彎了彎腰,快步走下臺來。

俗話說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一群妹子組了團,誰還在乎什麼不雅之談?真當男女間的那點破事誰不知道咋地?

見牛山吃了個悶虧,男性這邊哪個還敢上臺?只得集體告辭而去。

出來後,谷福生吐吐舌頭,說道:“果然厲害!牛山兄這樣深的學問都難不倒一個女孩子。我想咱們中國的女人,腦筋只怕比男人還靈?可惜幾千年依附男人,又失之於教育,以致無法學以致用,可惜可惜!”

牛山苦笑道:“你這話固然不錯,但那個女學生,她雖駁了我,不過仗著我不好當眾演說陰陽之道和生理學,她們自己還不虛心。我是怕辯來辯去就成了在青樓當眾調戲嘍。”

大家夥哈哈大笑,一路回到了蔣子天家,因早上之事,生氣的嫂夫人沒有預備菜蔬。谷福生提出邀請他們去酒樓。

居京城大不易,都是剛畢業進京求生的年輕人,除了蔣子天外,其他人手裡都沒什麼閒錢。就是蔣子天今日也沒錢了,又都不願讓谷福生一個人破費。

所以還是按照求學時期的窮規矩,大家湊錢。一共八個人,你四錢我二錢的,湊了大概三兩銀子,一起到了一間酒樓,點菜要酒。

堂倌見他們穿的衣服雜七雜八,就認定是新學堂出來的書呆子,結果八個人吃了八樣菜,三斤酒,十六碗飯,算賬時足足四兩銀子。

蔣子天要把片帳拿來,仔細算算,說道:“我們吃這麼點東西,不至於這麼貴,一定算錯了。”

堂倌說道:“小店開在這裡二三十年了,從不會欺人,客官們不信可隨便打聽。那蝦子豆腐是五錢,那鯽魚是八錢。”

“胡說!你以為我是外地人麼?”蔣子天不幹了,“豆腐賣給我們五錢,魚賣八錢?金陵哪有這個價錢?你叫開店的東家或掌櫃來算。”

堂倌說道:“我們東家沒工夫,況且他也不在店裡。客官看著不對,自己到櫃上算便了。”

蔣子天無奈,只得和眾人下樓算賬,要付給掌櫃三兩銀子。而這酒樓算是很高檔的場所,店大欺客,掌櫃哪裡肯幹?爭論一通雙方幾乎說翻了。

眼看著要打起來,谷福生擔心鬧出事來,大家不好看,從身上摸出一塊銀子,往櫃上一扔。

大家夥悻悻的出來,還能聽到那掌櫃喋喋不休,說什麼沒有錢也要下館子?谷福生只當做沒聽見,催著眾人走了。

連續經歷了這幾件事,谷福生仍舊沒有斷了娶女學生的念頭。這一天他獨自一個在村裡閒逛,沿著池塘散步,只見前方白雪皚皚,幾間小屋裡面有讀書的聲音,異常的清脆,像是女孩子讀的。

走近了一看,門上掛著一塊紅漆木牌,上面五個黑字,書雪女學塾。

谷福生心說村裡幾何時成立這樣的女子私塾了?忍不住在門口徘徊多時,等日頭落山,裡面的讀書聲停住了。

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學生,從裡面走了出來,彼此打了一個照面。谷福生徒然一驚,連連倒退了幾步,心想不料這小小的私塾裡面,竟有這樣的美人,但不知她是誰家的小姐?若得此人為妻,也算得償夙願了。

那眉目如畫的女學生見他在門前探頭探腦,停下腳步望了幾眼,轉身進去了,這下子更把個谷福生鬧得魂飛魄散。

回家之後,第二天便託人四處打聽,很快打聽到了,這位小姐乃是一普通人家的女兒,家裡只有這一個閨女,自小寵愛任她讀了私塾,任憑她自己挑選夫婿,意思是招一個上門女婿。

遠近很多人家起初都有意聯姻,可是有幾家樂意兒子上門的,樂意的那姑娘又看不上,所以都半途而廢了,谷太太得知後死活不同意,是以谷福生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洪熙皇帝病情加重的訊息封鎖了一個月,過了年後無論如何也不能隱瞞下去,由內閣和太醫院聯名發出了文書,告之中外“聖躬違和”。

徐灝近幾日也住進了明朝版的上書房,一步不能離宮,幸好沒有皇位之爭,沒必要緊張兮兮。但身為人臣得盡臣子之禮。

自古文武分家,徐慶堂和張輔等國公不能和內閣文臣們混在一起,也不能全都夜宿紫禁城,得輪流值班,但他沒這個顧慮,沒有任何官職,頭上掛著個三公的名頭,加上身為頭號天子心腹。

任何朝代都一樣,這時候遍天下的布政使司知府洲府縣衙門,關心帝王的奏章雪片似的發往京城。每個人的奏章裡都言之鑿鑿的相信皇帝一定會痊癒,好話連篇,而實際上透過明裡暗裡傳出來的訊息,整個官場都曉得洪熙皇帝“餘日無多”了,人人都在盤算著新皇登基,自己日後的仕途。

乾清宮內,徐灝看著龍榻上細若遊絲的朱高熾,輕輕嘆了一口氣。

從暖閣走出來,皇后張氏側坐在一方。太子朱瞻基代父皇處理朝政的桌案也擺在一側,朱瞻基站在母親身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時候,不到最終塵埃落地的那一刻,張氏的心都會懸在半空。看上去十分的驚惶無助,畢竟她不知道群臣是否會繼續擁戴兒子登基,天曉得會不會把建文帝朱允炆那幾個兒子推出來?

張氏也不太清楚軍權是否會一如既往的效忠,知人知面不知心。天曉得會否突然冒出來一個亂臣賊子,而最有嫌疑的,莫過於眼前最信任有加的某人了。

對此徐灝心中有數。也繞不過皇后的垂詢和猜疑,這時候必須要旗幟鮮明的表明態度了。

也就是說,這時候決不能仗著身份資歷干涉或建議任何一個決定,任何一個大臣都可以,唯獨他不可以。

“臣自請斥退。”徐灝輕輕說道。

“你這是打算以退為進?”

張氏神色複雜,她太瞭解眼前的他了,少年時意氣風發,敢於和任何人事相抗衡,可以說任何人都不放在其眼裡,也比誰都懂得低調做人,是太祖皇帝最賞識的後起之秀,是先帝最倚重的左膀右臂,是皇帝最信賴的臣子兄弟,是自己最依賴的當朝重臣。

現在的他,人當壯年,依然是那麼的卓爾不群,還是自己最喜歡的那個他。是,我是希望你不要生出不該有的念頭,希望太子能夠順利登基稱帝,可是正倚重你的時刻,你為何竟說出一走了之的話呢?

徐灝心中苦笑,好在能理解皇后患得患失的心情,又說道:“帝王之術首在平衡,其次在於高深莫測,值此聖上即將大行之際,臣要教導殿下最後一堂課。”

朱瞻基露出了深思的表情,他下面不缺能人,早有人建議一系列的計策,用以把天下官員玩弄於鼓掌之間,立威天下,迅速建立權威,這其中最重要也最礙眼的,還是莫過於眼前這位了。

“皇兒你先出去。”張氏淡淡的發話。

“是。”朱瞻基只得退了出去。

整座大殿空蕩蕩的,張氏注視著他,問道:“你是怕我母子猜忌於你麼?”

“不是!”徐灝馬上回答,隨即又說道:“嫂子待我如何,有如親姐。但是我不能不考慮我自己的地位,無論如何,我都得率先對殿下稱臣,這就是政治。再說我也不想做什麼權臣,退隱林下有什麼不好?”

“可是你捨得麼?你才多大呀!”張氏輕嘆。

“那也沒法子。”徐灝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人算不如天算,儘管我們想法設法,還是沒能挽回聖上的壽命,天意如此誰能奈何?”

“唉!”張氏愁眉緊鎖,“聖上這一去,我成了哀家,你也得被迫退出朝堂,沒想到這一天竟來得如此之快。”

“是呀。”徐灝轉身望著巍峨宮殿,目光迷離,“我也沒想到,這一天竟來得如此之快!”(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