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清君側(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才是聆敬陽真實目的,他不能忍受江南明軍內訌。

清軍被扶桑人,大順軍拖住腳步,這麼好的機會,江南數十萬明軍沒有北伐進取心,反而窩裡橫。

聆敬陽表情非常冷峻,堵胤錫忠君愛國,並沒有被聆敬陽蠱惑,他憤怒保持和聆敬陽一米距離。

“聆敬陽,你要謀反嗎?”

“怎麼是謀反?朝廷是啥樣子,堵經略還不知道?”

“朝廷就算是再沒落,那也是大明朝廷,誰敢忤逆朝廷,堵胤錫一己之力,也必殺之。”

聆敬陽拔出腰刀,不會傷害堵胤錫,可他不能忍受弘光朝廷的無能。

“經略大人,這次機會錯過,我大明在無重開之日、”

不管聆敬陽怎麼說,堵胤錫就是不同意,最後李定國實在是看不下去,和堵胤錫說道:“堵經略,爾大明一群酸儒把持朝政,還不如你取而代之,至少你不會和我們大西軍為敵。”

這可是說道堵胤錫心坎子,他秉持和大順軍,大西軍聯手戰略,可是和曹婷大部分人不同意。

頂頭上司何騰蛟更是一百個不樂意,一時間他有些迷茫,聆敬陽趁熱打鐵。

“堵經略,只要你同意,明日我軍回德安府,說服金大人,率軍東征徽州府,驅逐朝廷宵小之輩,你為首輔,我為五軍都督,大明焉有不復興之理?”

“誰曉得你是曹操,還是郭子儀?”

堵胤錫還是極度不信任聆敬陽,聆敬陽笑了笑。

“大明朝都快沒了,有我們武夫在,至少可以保持大明朝活下去,可就這麼個朝廷,讓我們始終不能盡全力和建奴作戰,你看看劉良佐,劉澤清不都投了?”

這倒是讓堵胤錫很是認同,江北四鎮的高傑死後,部隊也投了,黃總兵不幸陣亡,此時不把握機會,天理難容。

其實堵胤錫心裡明白著,沒有聆敬陽等武將在前線頂著,大明真的要沒了。

但他還是以理據爭。

“這是內訌。”

“我們不回去,朝廷不也在內訌嗎,魯王自成一系,唐王登基為隆武朝廷,這不就是赤裸裸分裂?”

堵胤錫說不過聆敬陽,閉上眼睛一心求死,但他有個請求,請聆敬陽不要殺死他的部下。

那些將士都是抗清將士,不要白白死在這裡。

“聆敬陽,動刀吧?”

聆敬陽不會上堵胤錫一根毫毛,他要做的,就是說服堵胤錫和他清君側。

“堵大人,聆某始終認為,你才是內閣首輔不二人選,我今天把話放在這兒,你不入內閣,聆某這數萬兵馬不認朝廷。”

李定國也堅定支援聆敬陽。

“聆都督說得好,堵經略不入朝,我大西軍繼續與大明開戰。”

他這是故意嚇唬堵胤錫,可堵胤錫被兩人搞得頭皮發麻。

弘光朝廷還有些部隊,可這些部隊不是地方守備部隊,就是些青壯兵。

沒有聆敬陽在湖廣頂著,清軍前鋒可以朝發夕至,圍攻在徽州府的弘光朝廷。

他咬咬牙,狠狠說道:“那好,你只要說服金大人,我就隨你意。”

見他終於同意,聆敬陽連夜召集諸將,商議打回徽州府。

眾將士沒有人敢忤逆聆敬陽,聆敬陽和眾人制定詳細作戰計劃,立馬開始行動。

......

界山明軍開始回師,金聲還在德安府休整,他的部隊在襄陽府戰鬥中損失很大,金聲每每想起黃得功戰死,內心悲憤不已,大明朝總兵就這樣死去,也過於兒戲。

隊伍回到德安府後,為了彌補損失,範雲龍拼命擴充部隊,可徵的兵素質非常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金聲在德安府南部漢陽休息,有一天範雲龍突然從野外駐地跑來,一口氣來到他的府上,和他說道:“金大人,是你調聆敬陽撤回?”

金聲怎麼有能力調動聆敬陽兵馬,他有些莫名其妙。

“範總兵,這些天我都在安撫百姓,並不知曉聆都督撤退。”

這下範雲龍傻眼,昨天早上,在德安府和襄陽府邊境線哨兵向他彙報,說是在界山的明軍撤回到德安府,還是奉金尚書命令撤回。

範雲龍想帶部隊去看看,可一想到界山明軍都是聆敬陽部隊,哪有人鳥他。

於是他下令部隊到應山集結,他帶著親兵趕到漢陽,和金聲彙報界山明軍的動向。

金聲在漢陽有兵馬五百,人數少得可憐,可還是提兵去應山縣,他想看看界山明軍突然撤回來,是不是被清軍擊潰。

他領著範雲龍等兵馬,用一天時間來到應山,卻看到這裡只有數千從界山撤回來的兵馬。

領頭一人不是別人,而是大西軍李定國,李定國也不搭理金聲,也不挑釁應山縣盟軍,而是率領部隊在應山縣城外駐紮。

這是聆敬陽為能夠起到出其不意效果,特意令李定國佯裝明軍去應山,將德安府明軍都吸引在應山縣。

他率領主力部隊南下漢陽,漢陽等地兵力空虛,面對數萬明軍威脅,開啟城門迎接明軍入城,三天內,聆敬陽率部一鼓作氣連下二十餘縣。

將德安府南部和武昌府連成一片,金聲被聆敬陽這番操作驚訝的幾乎暈過去。

他迫切想讓聆敬陽給他個說法,聆敬陽在完成對德安府南部佔領,帶著堵胤錫和千餘名騎兵奔向應山縣。

在應山縣城牆上,金聲悲憤看著城下數千明軍,他恨自己有眼無珠,竟然信任聆敬陽這等亂臣賊子。

以為聆敬陽從界山撤回來,一定是背叛大明,投降清軍,否則不可能打得好好的,就突然撤回來,還調虎離山,佔領德安府南部重鎮漢陽。

範雲龍在城牆上破口大罵,聆敬陽是叛賊,要下十八層地獄,罵著罵著,突然閉上嘴巴,他看到聆敬陽軍中走出來一人。

金聲也瞪大眼睛,看著那人,竟然是堵胤錫,堵胤錫來到城下,和金聲,範雲龍說道:“金尚書,範總兵,請開城門,我們入城說話。”

“堵經略,你也投建奴了?”

堵胤錫知道兵貴神速,既然決定清君側,就不能在這和金聲耗費時間。

“朝廷奸臣當道,暗無天日,對建奴疲軟,

對內諸省不服,是時駐守奸賊,築朝廷。”

金聲猛然覺得聆敬陽和堵胤錫好像沒有投降清軍,看這樣子,是要清君側?

聆敬陽也策馬上前,和金聲拱手道。

“我與堵經略邀尚書大人上叢山關,剷除奸佞,降服諸王,還政於皇。”

金聲突然變得激動起來,他早就看不慣弘光朝廷一群飯桶,尤其是馬士英等奸賊,也就是比南京城的文武百官無恥投降清軍要好些。

“開啟城門。”

範雲龍驚愕看著他。

城中有四千兵馬,大多都是守備部隊,戰鬥力非常低下,讓聆敬陽率兵入城,不就是把應山縣拱手相讓嗎?

“尚書,咱們可不能他們進來啊?”

“讓他們進來,我倒要看看,堵胤錫和聆敬陽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還有你去官邸埋伏些刀斧手。”

可金聲堅決要奧球開啟城門,範雲龍只好執行命令,下令開啟城門。

聆敬陽和堵胤錫率領部隊進入城池,金聲沒有迎接二人,他一人在應山縣官邸等候二人。

聆和堵二人也沒有閒工夫,帶著親兵直奔府邸。

來到府邸後,這裡只有金聲一人,其他人都被金聲轟走,聆敬陽和堵胤錫來到他面前。

金聲臉色鐵青,他還是認為聆敬陽和堵胤錫公然叛亂,他是朝廷兵部尚書,有責任阻止叛亂。

可聆敬陽和堵胤錫不似大奸大惡之人,他雖然邀請聆敬陽和堵胤錫前來,但也在後院佈下一百刀斧手。

只要聆敬陽和堵胤錫真是叛亂,立即誅殺二人。

聆敬陽率先說道:“尚書大人,我等不請而來,還請見諒。”

金聲悶聲問二人,不打建奴,放棄襄陽府防線,率軍突襲漢陽等州縣,是想自立為皇嗎?

“金尚書,我軍突襲漢陽等地,並無流血,也無燒殺,我們要看什麼,金大人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嗎?”

“莫要和老夫廢話,你們是想要打上叢山關,誅殺奸佞嗎?”

一旁堵胤錫說道:“誅殺倒不至於,只是朝廷軟弱,繼續這樣下去,只會讓建奴更強,大明更弱。”

他沒有說誅殺,可金聲腦海裡浮現一幅畫面,聆敬陽率領數萬兵馬攻入叢山關。

死傷無數將士和百姓,打紅眼的明軍屠殺洩憤,關內文武百官血流成河,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你說不誅殺就誅殺?”

“我以性命保證,不誅殺任何一人,如有假話,天打五雷轟,但有些人必須要驅逐,也有些永不重用,更有些人要圈禁到死,尚書大人曉得是哪些人吧?”

這些要被圈禁到死的人,就是馬士英等奸賊,金聲也頗為瞧不起馬士英。

可馬士英在南京城數十萬軍民投降清軍時,並沒有投降,而是帶著少數兵將和清軍繼續戰鬥,就這等勇氣,馬士英確實不應該被殺。

得到堵胤錫保證後,金聲做出一個重大決定,他和後院揮揮手,伏兵悄然離去,然後堅定說道:“我同意你們,兵貴神速,不如現在就啟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