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南下汝寧府(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們迅速將情報傳遞給哈泰,哈泰得到情報,立即召集軍隊,清軍主力部隊在南陽府,汝寧府只有萬餘人,兵力不足。

哈泰讓部將趕往南陽府,令劉良佐率兵部分兵馬回援汝寧府,劉良佐是明人,在滿哈泰面前低人一等,接到哈泰軍令,他率領一萬五千綠營兵,兩千八旗兵回援汝寧府。

兵法講究的是兵貴神速,聆敬陽在許州城整軍這兩天時間,劉良佐率部抵達汝寧府,並且快速支援上蔡縣,等聆敬陽再一次啟程,劉良佐已和哈泰發動對西平城明軍進攻。

哈泰率領一萬多清軍進攻西平城,劉良佐在昨晚率領九千兵馬去西平城北側潛伏,在這裡堵死明軍撤退道路,達到全殲明軍的戰略。

清軍大部隊速度並不快,哈泰兵馬動向被特種局將士發現,立馬把情報傳回方小眼。

方小眼放棄進入上蔡縣,忙趕回西平城,將清軍大舉進攻訊息告訴賀珍,賀珍得到情報,立馬作出撤退準備。

賀珍部大多是步軍,速度更慢,方小眼建議他輕裝前進,拋棄輜重和糧草,全力前進,最多兩天就可以撤回到汝寧府,和聆都督大部隊會合。

賀珍有些可惜軍中輜重,這一路上他們撿到到很多被拋棄的戰利品,尤其是數十門還能夠使用的火炮。

他想把這些火炮送給老饅頭,老饅頭又是聆敬陽嫡系,到時候讓老饅頭在聆敬陽面前多多美言,他不就可以躋身於聆敬陽嫡系嗎?

為此他堅決要求帶上物資撤退,方小眼見他執著於火炮,也就沒有說什麼,和賀珍說了句保重,率領特種局將士往大部隊撤退。

清軍距離西平城還有十里地,賀珍帶著部隊往北撤退,軍中還有四天糧草,完全可以支撐到和大部隊匯合,可賀珍沒有想到,清軍會提前在西平城前往汝寧府道路上埋伏。

九千清軍趴在道路兩側,等待明軍進入包圍圈,劉良佐站在遠處一個山坡,和部將說道:“今日不要大開殺戒,

能勸降就儘量勸降,造門明人綠營兵越多,在滿人那裡話語權也就越大。”

因為清軍八旗本部兵馬並不多,在關內和明軍,大順軍,大西軍戰鬥中,需要依靠綠營兵力量。

劉良佐是人精,他不想這麼快就被滿人飛鳥盡良弓藏,部將心領神會,帶著士兵去一線指揮戰鬥,叮囑綠營兵將士在殺死部分明軍後,就開始勸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明軍進入包圍圈,劉良佐下令全軍出擊,九千清軍突然殺出,一舉消滅在最外圍的明軍。

明軍突遭襲擊,隊形大亂,被清軍接二連三收割生命,不用清軍勸降,就有很多明軍將士扔下武器投降。

賀珍不願意投降清軍,率領親兵浴血突圍,清軍人數多,但也沒有做到把戰場全覆蓋,賀珍帶著數十個親兵,愣是從一條羊腸小道突圍出去。

劉良佐下令部隊繼續追殺明軍,同時強迫投降的明軍就地剃髮,整編到綠營兵隊伍,加強綠營兵的戰鬥力。

四千多明軍幾乎被清軍全殲,和賀珍衝出包圍圈的只有兩百餘人,其餘明軍不是很戰死,就是投降。

這一次作戰失敗,導致賀珍丟失絕大多數部隊,後面還有數百清軍在追擊,賀珍心有不甘,數次想回去和清軍決鬥,都被部將強行拖著撤退。

殘餘明軍奪命而逃,一路撤回到郾城,到了這裡,賀珍等殘兵敗將再也沒有力氣,而後面又有清軍騎兵追來。

賀珍不願意被俘虜,舉著大刀,和部下吼道:“是爺們的,跟老子上。”

和他撤退到郾城的部下,都是鐵桿的抗清將士,他們也握著武器,決心和清軍拼了。

一百多騎兵騎兵殺到,距離還有數百米時,突然有一隻明軍騎兵從兩側殺出來。

這支明軍騎兵是李如風率領的部隊,他們戰鬥力還比不過清軍,可人數多,和清軍騎兵展開混戰,讓清軍騎兵優勢不能夠的大發揮。

賀珍終於看到救兵,他用最後力氣,率領部下衝入軍中,配合騎兵消滅清軍,在賀珍部配合下,清軍騎兵戰敗,被殺死數十人後,逃之夭夭。

李如風看著賀珍,還有兩百多部下,非常生氣,卻有些不忍心罵賀珍,和賀珍說道:“賀將軍,你們在郾城休息,都督和大部隊就要來了。”

賀珍心裡很委屈,但還是說道:“謝李將軍,還有諸位弟兄救命之恩。”

他心裡非常痛苦,但更多是不服氣,他作為先鋒率領部隊去汝寧府,這是他的職責,可聆敬陽為什麼沒有率領大部隊跟上來,導致他這支孤軍沒有接應,被清軍幾乎全殲大部隊。

李如風率領部隊去前線,賀珍帶著部隊在城裡等候大部隊到來,郾城也是一片廢墟,等到了中午,聆敬陽終於率領大部隊抵達郾城,在郾城他看到賀珍和部下充滿怨氣。

方小眼在昨天夜裡向他送來緊急情報,有清軍進攻西平城,賀珍部恐會被清軍擊敗。

得到訊息後,聆敬陽連夜帶著直屬軍營,李如風部,鐵拳軍團三部兵馬支援賀珍,但還是晚了一步,賀珍在撤回到汝寧府時,被劉良佐伏擊,損失大部分部隊。

前鋒部隊被清軍全殲,對明軍士兵打擊很大,聆敬陽很是自責,都是他在許州城整軍耽擱了兩天,如果按照之前約定日期出發,賀珍可能不會被清軍全殲。

聆敬陽還沒有來得及和賀珍道歉,劉良佐已經率領清軍主力部隊殺入汝寧府,李如風部兵馬一千餘人,不是清軍對手,率領部隊撤回到郾城。

在郾城明軍有四千餘人,聆敬陽想率領部隊在郾城和清軍戰鬥,可萬里雲,衛蘭和石鐵等將領,都勸說他不要這裡和清軍耗著,應該大步撤退,稀釋清軍兵力,部將建議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適合和清軍作戰思路,聆敬陽很想為賀珍部下報仇,可最後還是認同部將建議,帶著部隊撤出郾城,同時讓方小眼去隔壁南陽府,和南陽府大西軍取得聯系,兩軍一起發力,將清軍逐出河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