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許州城下(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城外,聆敬陽也是嘖嘖稱奇,這城內明明有雄厚兵力,怎麼會被些流寇嚇得不敢出城,只是他還不曉得城外流寇,可是有萬餘人,他還在城下,向著城上自我介紹。

陳一刀從聆敬陽介紹中,終於知道城下這支騎兵部隊,竟然是崇禎朝廷兵馬,領頭人自稱是五軍都督聆敬陽,陳一刀在民間作戰,並不聽說過聆敬陽,但他還是很欣慰,畢竟他很久沒有看到成建制的明軍隊伍。

“聆都督,你是朝廷五軍都督,那麼請率部剿滅城外流寇,我等自然開啟城門,迎王師入城。”

聆敬陽又氣又笑。

“你們有兵馬數千,竟然不按出城和流寇作戰,哪還有臉說自己和建奴作戰?”

陳一刀沒話說,他也想出城驅逐流寇,但城內武裝力量並不是一條心,那些欺負百姓還行的散兵指望不上,被清軍擊潰後,早失去軍人應有的勇氣。

其他義軍內部也不和,陳一刀光是維持城內秩序,就耗費絕大部分精力,哪裡還有餘力和城外流寇作戰?

一個把總甕聲甕氣辱罵聆敬陽。

“你是哪門子的五軍都督,老子告訴你,城外有一萬多流寇,城內這點人還不夠流寇塞牙縫。”

賀珍看著這個明軍裝扮的把總,怒罵他是龜兒子,聆敬陽卻猛地想起大部隊在長葛,如果這附近有萬餘名流寇,這些流寇會不會進攻長葛城?

還在罵罵咧咧的賀珍突然也想到這個,兩人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撤回去意思,聆敬陽不再猶豫,他要以最快時間取得城內軍民信任,和陳一刀說道:“諸位將士,我部兵馬今日在山坳消滅部分流寇。”

說完,讓高鼎把流寇帶上來,高鼎將兩百多流寇趕到城下,陳一刀往下看去,還真是附近的流寇。

他有些相信聆敬陽,但還是不肯開啟城門,聆敬陽也曉得必須要給城內人點甜頭,才會開啟城門迎接他們。

他猜測城內缺糧,就和陳一刀說道:“這位將軍,你們被流寇包圍,想

必很缺糧吧,本都督送給一千石糧草,不過糧草和我軍大部隊都在長葛城,你敢不敢讓你的部下,和本都督去長葛城啊?”

陳一刀把部下性命看得比自己還重,怎麼捨得讓部下去長葛城,他和聆敬陽搖搖頭。

“聆都督,許州城廟小,還請都督回長葛城吧。”

陳一刀此言,讓聆敬陽心裡摸到此人性格,必須要有強大實力讓此人心腹,才可以將城內武裝力量收編。

他和賀珍,李如風說道:“撤回去,滅了流寇。”

高鼎和他請示俘虜怎麼辦?

“那就送給城內軍民吧。”

聆敬陽帶著部隊撤回去,高鼎也把俘虜扔在城下,跟著騎兵部隊撤回去。

明軍撤走以後,陳一刀仍不敢開啟城門,將俘虜給帶進來,他害怕城外明軍是流寇假扮,故意用俘虜來騙開城門。

就在他猶豫間,俘虜見城內沒有人出來,一個個往城外樹林鑽去,陳一刀猛地拍大腿,令部隊出城將俘虜殺掉。

他的部隊紛紛出城,可其他散兵,潰兵卻無動於衷,麻木看著陳一刀部下在城外追殺俘虜,俘虜跑得非常快,陳一刀部下忙碌一番,愣是沒有殺死一個俘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可把陳一刀氣得夠嗆,他大聲叱喝城內散兵,明明有一百多騎兵部隊,怎麼不去城外追擊流寇,散兵自知無禮,低著頭回到軍營。

陳一刀覺得自己有些膽怯,既然城內斷糧,那不如就跟著那個自稱大明五軍都督的聆都督去長葛城,或許在長葛城還能夠分到些糧草。

他打定主意,率領本部義軍隊伍去長葛城,他的這支隊伍有義兵九百餘人,還有義軍將士家屬兩千餘人,都和他去長葛城。

這支部隊離去,讓許州城防守力量空虛,在城內遊走的方小眼等人,並沒有出城,而是繼續在城內潛伏,伺機開啟城門迎接聆敬陽入城。

聆敬陽率領部隊急忙趕回長葛城,他的眼光非常遠,他斷定

流寇會突襲長葛城,賀珍問他為什麼這麼肯定流寇進攻長葛城?

聆敬陽有機會在賀珍面前裝一手,煞有其事和賀珍分析流寇作戰意圖。

流寇也是人,也需要吃的和穿的,許州城並沒有多少東西,而他們這支部隊帶來數千百姓,還有大量糧草,此時又是冬天,流寇也想搶吃搶喝過大年。

去哪裡搶吃搶喝?這附近只有他們這支隊伍有糧草,還有不少婦人,流寇在大軍立足未穩之際,不攻打長葛城,那才是失心瘋。

賀珍覺得有些道理,他也想起他在城內的大部隊,以他的部隊,還有聆敬陽數千兵馬,應該可以抵擋得住流寇進攻吧?

“賀將軍,是不是害怕大部隊被流寇吃了?”

“聆都督,你也太小瞧我部兵馬,就那些流寇。來多少死多少?”

兩人其實心裡恨不得飛到長葛城,率領部隊急匆匆往長葛城飛奔而去。

此時的長葛城,正在被一萬多流寇圍攻,這群流寇昨天就看到城內來了一支隊伍,隊伍有一萬多人,大部分是明軍將士,還有數十門火炮,明軍武裝力量非常強,流寇不敢發起進攻。

但當他們看到隊伍裡有數千百姓,裡面有男有女,還有一條長龍糧車,流寇很快就結成進攻群,並且還聚集整個開封府附近的流寇,在聆敬陽還沒有從許州城回來,就發起發瘋似的進攻。

長葛城城內,老饅頭,張順,衛蘭,石鐵等將領見流寇人多,又不曉得流寇實力,於是帶著部隊撤回到城內。

整個明軍都聚集在城內,迎接流寇第一次攻城,明軍不是縮頭烏龜,在流寇發起第一次進攻,六千多明軍和賀珍部合力打退流寇進攻。

明軍將士從流寇進攻中,一致認為流寇戰鬥力弱,但是防止被流寇騙出城,還是繼續觀望。

流寇第一次進攻被打退,流寇中一個勢力較大的頭目,組織起第二次進攻,其他流寇可不想繼續進攻,剛才進攻被明軍打得和孫子似的,繼續攻打豈不是送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