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叛軍(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道力就和聆敬陽在天成衛一樣,只想守著一畝三分地,不想去雁門關,和清軍,叛軍進行大兵團作戰,他和聆敬陽說道:“咱們這點兵馬,還都些烏合之眾,和後營去雁門關,怕是會被清軍和叛軍夾擊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還是稀罕部下性命,也是憨厚之人,聆敬陽甩了甩胳膊:“李道力,你以為你這個右威武將軍,是李將軍給你玩的?”

空氣有些尷尬,李道力有些尷尬,但還是不死心:“咱們在蔚縣守著,就是在叛軍和建奴心臟打下一顆釘子,不是更好嗎?”

聆敬陽和他分析山西戰局,山西南部和北部都是叛軍和清軍地盤,他這只孤軍沒有重炮,沒有騎兵,就算把整個蔚州都吃下,在清軍和叛軍聯手進攻下,死守蔚縣會被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

部下被聆敬陽說的這麼不堪,李道力不覺得聆敬陽是在瞧不起他,他麾下那點兵馬,確是一群武裝農民,或許可以擋住敵人一次,兩次進攻,可要是被敵軍圍攻,這些武裝農民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和敵軍死戰到底的勇氣。

“咱們去了雁門關,以後就是跟著後營了。”

李道力還是想跟著中營大部隊,他不知道中營在清軍進攻下損失慘重,不久後,中營大將劉宗敏也被清軍俘殺,聆敬陽和他說道:“後營也好,中營也好,我石營還是右營呢,這都是咱們大順軍,你在後營這裡混得好,以後回到中營,說不定還會更進一步呢。”

李道力想想也是,也就同意帶領部隊跟著後營一起撤退,兩人又說了一會軍中輜重,石營糧草還可以撐七天,李道力在蔚縣有糧草一萬石,黑石嶺還有五千石,這些糧草可以撐到大軍趕到雁門關,還能在雁門關駐守兩個月。

糧草問題終於不再困擾大軍,聆敬陽又和李道力說起,想要有一番作為,就要強軍,這一點李道力舉雙手贊同,他麾下兩千多士兵,戰鬥力和明軍三流部隊差不多,而聆敬陽石營部隊,戰鬥力尚可,可都來自五湖四海,軍隊山頭林立,需要花費功夫削掉山頭,提升全軍將士集體榮譽和集體意識。

兩人聊了很久,直到吃晚飯,才換上鎧甲,來到後營軍營參加宴會。

李過帳篷在中軍位置,後營都尉以上將領早就在這裡開懷暢飲,畢竟在他們眼裡,李道力不過是剛上任的右威武將軍,聆敬陽也只是一個都尉,用不著等他倆來在開席。

兩人來到宴會會場,今晚宴會主角就是聆敬陽和李道力,李過也早就看到他倆跟在其他將領後面,他揮揮手,讓高一功將倆人喚來,聆敬陽和李道力在高一功引領下,來到李過面前,李過和李自成是叔侄關係,卻和李自成同庚,從小一起生活,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聆敬陽看見他,就彷彿看到李自成。

而在1645年李自成意外去以後,是李過扛起大順軍大旗

,又放下成見,和南明小朝廷一起抗清,直到因病去世,在聆敬陽心目中,李過也是一位響噹噹的英雄好漢。

李過笑著和聆敬陽說道:“聆都尉,站那幹啥,來來來,到我這裡來。”

他讓義子李來亨在他左下邊擺放一把椅子,又在右側擺放一把椅子,讓李道力就坐,意思很明白,從今以後,聆敬陽和李道力就是他的左膀右臂,

聆敬陽和李道力硬著頭皮走過去,一屁股坐下來,李過又讓親兵端來美酒肉食,和兩人說道:“二位真是我大順軍翹楚,這杯酒我敬兩位青年才俊。”

說完以後,李過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李道力也跟著他的步伐,把杯中酒一飲而盡,聆敬陽不勝酒量,只是淺嘗一口,就把酒杯放下,李過稀奇看著聆敬陽,驚訝這年頭,還有人不善飲酒:“聆敬陽,咋不喝完?”

聆敬陽面露苦澀,和李過說道:“將軍,末將酒量劣,不善飲酒,還請將軍海涵。”

李過沒有因為聆敬陽不喝酒生氣,反而和聆敬陽一通誇讚,說不喝酒也好,至少可以保持頭腦不發懵,李道力忙把正在倒酒的右手放下來,李過又看著李道力,笑道:“我又沒說你,今晚可以暢飲,繼續倒酒。”

李道力又把酒杯滿上,這時候有其他將領上來敬酒,李過一一一飲而盡,酒過三巡,李過有些大舌頭,他突然看著聆敬陽,很是愜意和聆敬陽說起後營左威武將軍還有空缺,石營和後營暫時聯絡不上,在外面浪著也是浪著,倒不如聆敬陽率領整個石營成為後營左軍,聆敬陽也會成為後營左威武將軍。

說完以後,他意味深長看著聆敬陽,聆敬陽不動聲色,和李過說道:“將軍厚愛,末將三生有幸,只是末將石營將士不多,還拖兒帶女,怕是會消耗後營糧草。”

“哈哈,你小子憋著什麼屁,我還會不知道?”

李過和聆敬陽表示,以後每個月會給石營四百石糧食,還有兩千兩銀子,石營要還是糧草軍餉不夠,就自己去籌集。

聆敬陽在心裡想了一會,四百石糧食,大概四萬公斤,石營有軍民四千餘人,每人每天半公斤糧食,一天就是兩千公斤,省著點吃,這些糧草可以讓全軍支撐大半個月,剩下糧草可以用銀子去購買。

他欣然答應成為後營左軍,以後石營就是後營一份子,李過哈哈大笑,向著空中拍拍手,頓時數十人的會場安靜下來。

眾將領都紛紛看著李過,李過很是霸氣站起來,和諸將領介紹聆敬陽和李道力,從今以後,李道力是後營右威武將軍,聆敬陽是左威武將軍,以後諸將士都是同僚,同心協力殺敵,有背叛者,哪怕是天涯海角,雖遠必誅。

眾將領紛紛叫好,在軍中想得到其他人認可,就要用實力說話,聆敬陽

和李道力在天成衛和蔚縣都有著不俗戰績,後營將領對兩人成為後營軍隊持歡迎態度,聆敬陽也是稱讚大順軍內部氛圍融洽,要是在明軍,他和李道力早就被打發到左邊遠地方,成為炮灰軍。

李過隨後召集眾將領在兩側分坐,眾將領也是噤若寒蟬,等待李過發話,李過陰著臉和眾人說起當前的局勢,陛下率領部隊撤退到陝西,意欲死守陝西大本營。

眾所周知,想要守住陝西,必須要守住山西,倘若山西被敵對勢力搶走,以居高臨下地形,只要攻破潼關,整個陝西都暴露在敵對勢力鐵蹄之下,陝西一貧瘠之省,養活不了多少人,大順軍糧草和兵源也都會枯竭。

李過要求各部將領做好死守雁門關的準備,根據陛下聖旨,駐守在河南的部隊正組織一場反擊戰,他們作為山西防守衛戍部隊,和駐守在平陽府的唐通部形成掎角之勢,將清軍擋在山西以東,伺機進攻大同府叛軍,這個任務很艱鉅,可必須要完成。

眾將領紛紛交頭接耳,前營被清軍擊敗,制將軍谷可成陣亡,由此可見清軍實力強勁,遠不是明軍所能夠媲美,高一功站起來和李過說道:“將軍,我部今日得到聆將軍,李將軍兩位良將,還有數千兵馬,末將以為可以死守雁門關。”

張能坐在李過下側,也站起來表示可以死守雁門關,但死守雁門關並不是長久之計,就算是守住雁門關一個月,往後應該去哪?

很多將領認為張能說的很對,後營一軍之力,可以和清軍短時間廝殺,可長久下去,絕對打不過清軍,還有跟著清軍作戰的綠營兵。

聆敬陽雖然是左威武將軍,可在他上面還有左果毅將軍張能,右果毅將軍馬重僖,賀蘭,路應標,高一功等將領,就算是威武將軍,都還有正威武將軍。

他和李道力兩人一言不發,靜靜地聽其他將領各抒己見,很多將領私下並不贊同死守雁門關,大順軍在山海關和清軍一戰,永平府又戰,北直隸再戰,大順軍一敗再敗,眾人覺得以為死守不是很好的辦法,尤其是清軍還擁有強大的火炮部隊,這些火炮殺傷力巨大,大順軍火器部隊也有,可都是依靠投降明軍組建而成,論事戰鬥力,還是武器和凝聚力,都遠遠比不過清軍。

李過不斷地點頭,部下說的有些道理,他突然看著聆敬陽,和他說道:“聆將軍,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聆敬陽正一門心思在思考諸位將領意見,冷不丁被李過點名,連忙站起來,和李過,還有張能等將領說道:“諸位大人,末將資歷淺,威望低,怎敢班門弄斧。”

“聆敬陽, 你就別在這謙虛,我後營可不像那些明軍,誰有本領,誰就上位,你在山海關,永平府,還有密雲鎮和清兵打得不錯,我軍在雁門關需要你這樣的智將出謀劃策,諸位也只有齊心協力,才能夠和清軍一爭高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