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隔江對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六月中旬,東路軍的部隊在石柱宣撫司之南的彭水縣境內,得七旬老太君秦太保引千餘白桿兵之助,擊退了偶然相遇的兩萬清兵,然後輕取彭水縣,繼續推進,一路追殺敗軍至萬縣之南的長江邊上,使得吳三桂大震。

此時因為胡國柱、夏國相,將船隻全部帶回北岸,東路軍只得暫時在南岸扎好營寨,與吳兵隔江對持。

老太君秦良玉與順軍、西軍都有仇怨,這時也摒棄前嫌,雖身染風疾,但依然為高一功出謀劃策,以他再夔州、重慶的威望,號召川東人馬起來抗清,並為大軍找船。

民間話本故事之中,宋朝有滿門忠烈楊家將,而秦老太君一家所做之事,絕對不比楊家將差,一家夫兄子弟死王事者,不在少數。

崇禎年間,戰事頻發,秦良玉一家西南平奢安,中原掃流寇,關外抗強清,白桿兵威名佈於天下,但是終究難擋王朝傾頹。

兄長秦邦屏,弟弟秦民屏先後死王事,之後在與張獻忠的作戰之中,蜀中名將張令為李定國所殺,秦良玉的三萬白桿兵亦全軍覆滅,從此大傷元氣。

到了崇禎十五年,老太君之子馬祥麟堅守襄陽,城破後也毅然殉國。他死前,他給老太君寫信:“兒誓與襄陽共存亡,願大人勿以兒安危為念!“而老太君的回信只有一句:“好!好!真吾兒!”

甲申之後,壞消息一個接一個的傳來,加上白桿兵死傷殆盡,馬祥麟殉國,年過七旬的老太君身體日漸不支,隆武皇帝有意任用,派使節專程赴石柱,加封她為太子太保,封忠貞侯,鎮東將軍,但年事已高,加上手中兵馬損失殆盡,老太君已經有心無力。

這次清兵過江追殺西軍,從石柱地界經過,老太君有意尋機攻擊,但手上只有千人,一直沒等到機會,所以讓侄子秦翼明、秦拱明在後尾隨,正好幫了東路軍的大忙。

胡、夏兩人帶著一萬千多殘兵退回萬縣,吳三桂得知忠至軍入川,大感意外,而當東路軍十萬人馬,在南岸紮下大營,營帳漫山遍野的與他對持,吳三桂頓時大驚,一邊收縮兵力,一邊快馬通報成都,告知豪格,“禍事了,還他媽避暑!”

另一邊,西路軍在佔據瀘州之後,信心大增,丁魁楚有意奪取復川第一功。

王彥現在之所以這麼橫,不就是收復了楚贛麼?等他獲得了復川首功,說不定這四川總督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現在隆武朝廷的廣東、湖廣、江西、福建都已經被瓜分乾淨,丁魁楚和誰爭,那都是胳膊扭不過大腿,而四川就不同了,天府之國,膏腴之地,比廣西貴州強的太多,而且王應熊、樊一蘅都是弘光朝任命的官員,根本沒法和他爭。

當即,丁魁楚有樣學樣,命心腹嚴遵誥領五千兵馬守瀘州,他則裹挾川督樊一蘅,以及川南明軍王祥、馬應試等部,迂迴包抄合州。

這樣一來,他即可以控制瀘州,又能完成西路軍的任務,還能在進軍的途中乘機收編吞併川南明軍,削弱潛在對手樊一蘅的實力,可謂一舉多得。

於此同時,王彥所率領的中路軍也沿著綦江向巴縣迅猛推進。

清軍坐鎮巴縣的四川巡撫王遵坦,先是收到趕水鎮守將奏報,說是受到明軍的攻擊,但他並沒有在意,以為是明朝的散兵,所以只派出一員千總帶領麾下人馬前去進剿,結果千總一去,就再無音訊。

第二日,東溪、三溪接連失守的訊息緊接著傳來,王遵坦意識到事不尋常,可能是貴州明軍的主力過來了,他正準備親自帶兵拒敵,但人馬還沒點齊,下午綦江縣也被攻佔,明軍前鋒離巴縣只剩一天時間。

這便讓王遵坦恐懼起來,連忙讓人前去打探,結果斥候帶來的訊息,竟是五忠軍入川,王彥親領數萬大軍過來。

四川清軍,一部分跟隨豪格回到了成都,一部分跟著吳三桂去了萬縣,重慶一府,因為沒有什麼威脅,所以總共只留了八千多綠營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遵坦聽了斥候彙報,說明軍至少來了四萬人,他八千人馬,還有三千在對岸的佛圖關,現在調過來已經來不及,而且巴縣是在長江南岸,沒有天塹阻擋,讓他怎麼抵擋王彥?

王遵坦聽了訊息,嚇得肝膽俱裂,不等王彥兵至,他便主動放棄了巴縣,退到長江北岸,想要靠著長江天塹,來阻止明天進入成都平原,為清兵調動,爭取時間。

六月二十日,王彥兵不刃血的奪回了巴縣,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清兵也終於反應過來。

此時,中路五萬大軍,三萬民夫,擁擠在巴縣四周,長江之南的狹窄地帶,但凡視線所及之處,都是密集的軍隊。

王遵坦站在北岸跳望,只見南岸的大地都被明軍所掩蓋,天空為旌旗所遮蔽,八萬人馬便是呼出一口氣,也足以匯聚成風雲,左右陰晴。

清軍陣前,從佛圖關趕來支援的李國英也瞪著一雙如鷹似狼的眼睛,觀察明軍陣容。他不得不承認,明軍這次軍容可謂壯甚,從他投清之後,還沒有見過如此之多的明軍。

“今天本撫收到兩份訊息,心中甚是焦慮啊!”王遵坦看了看對岸數倍於幾的明軍,憂心忡忡的道。

“是什麼訊息?”李國英到不太擔心,明軍雖眾,但沒有船隻,基本無法對他們形成威脅。

王遵坦吸了口氣,“這兩個訊息,一個是斥候發現西面過去一支三萬多人的明軍,迂迴殺向合州,顯然是要切斷我們與成都的聯絡。另一個則是平西王送來,說高一功領兵十萬,正與他隔江對持,讓我們注意防禦,怕明軍分兵,從重慶府過江,迂迴包抄他的後路!”

李國英聽了,倒吸一口涼氣,“這麼說明軍分三路而來,豈不是有二十多萬人入川?”

“是啊~”王尊坦點點頭,“王彥這次真是來勢洶洶,勢在必得!”

李國英皺眉思索一陣,心中一動,“撫臺大人,大渡口和王家沱,可派人守衛呢?”

“這是大軍最易渡江的地點,自然派人看守了。”

李國英松了口氣,“那便好,現在東面平西王將高一功擋在萬縣,讓他過不了江,我們再把王彥擋在這裡,明軍在多也是徒耗糧草。至於迂迴到合州的明軍,我們也不用擔心,自有肅親王去解決。”

(感謝序曲123456的一萬書幣,謝謝你的支援,感謝某人像個狗的五百書幣,感謝狼狗保衛奴隸,中二死驕傲的打賞,感謝序曲123456的月票。慶祝舵主,明天加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