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五八六 文至宣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嗣昌是湖南人,雖然在北地做官,但是家鄉的口味,是從小吃習慣的。�他或許在中午和晚上,一時興致來了,會吃一頓山西特色菜,但是早餐,素來是吃的湖南風味。

湖南的早餐特色頗多,多半都是小吃。米粉、蔥油餅、油條、乾麵、各色粥、春捲等等,無非就是這些。尋常人家吃的是這個,便是官宦富商人家,其實吃的也差不多。畢竟是早飯,一來是來不及整治收拾,時間上不允許,二來早飯嘛,吃點兒簡單的家常飯,對身體也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嗣昌年紀不小了,他是萬曆十六年生人,今年四十有七了,這個年紀,在大明朝早就可以自稱為老夫。按理說人到中年,更應該吃點兒清淡的,也是將養身子。但是不然,他這個人,便是早飯,也要吃的十分之排場講究,要有菜有酒,和中飯晚飯無異。

今日吃飯的所在,選的是後宅西側花園兒裡頭的一處精舍。

做外官不比做京官兒,京官兒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錦衣衛就盯著,做什麼都不敢太過,建造宅子也是小心謹慎,不敢有什麼出格兒的,省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讓人抓了把柄,就要倒黴。但是做外官的,就少了許多顧忌。

尤其是楊嗣昌少年得志,二十二歲就中了進士,其父又是鼎鼎大名,累官至兵部右侍郎,總督陝西三邊軍務的楊鶴,乃是不折不扣的官宦世家出身。這等出身,這等故的無非便是子龍脫袍。此菜以鱔魚為主料,製作時須得破魚、剔骨、去頭、脫皮。鱔魚脫皮之時,形似武將脫袍,故此菜取名為子龍脫袍。

餘者也皆是極為精緻。

也有酒,是較為溫和的米酒,很甜,酒氣辣味兒倒是不重。

楊嗣昌持著他那雙玉質鑲金的筷子,在紅煨魚翅那碗裡夾了一塊兒豬肘子的皮兒。

這紅煨魚翅乃是選脊翅,去粗取精;另用母雞一隻,豬前肘一個,蝦仁、乾貝、香菇等佐料適量。母雞、豬肘同時用中火開,小火煨好取湯。魚翅脹發後用畜湯蒸制後,再入蝦仁、乾貝、香菇等佐料煨爛而成。此菜味道醇厚,魚翅糯軟,豬肘熟爛。楊嗣昌納入口中細細嚼著,便是覺得糯軟香嫩,幾乎不用咀嚼就能咽下去了。蘭娘拿勺子舀了一勺花菇無黃蛋,笑嘻嘻道:“來,老爺,張嘴!”

%77%77%77%e%64%75%0%0%e%6%6/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