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二七六 五千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實完全沒必要的,雖說由於洪武皇帝格外瞧不起商人,是以導致明朝初年商人地位卑賤非常,但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商人地位已經是大大提高了,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政治地位。�而且他的出身也很不錯,於山西為蒲州豪賈,舅父王崇古也是官居兵部尚書、陝西總督,善談兵事,乃當朝大員。

張四維張閣老這件無聊之舉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後患。

他這麼一扯淡,江南士子不願意了。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顏山農老人家是第一個跳出來了,幾乎是戳著張四維鼻子的破口大罵:“你也太不要臉了,這種話你堂堂內閣首輔怎麼就有臉說呢?若是放在太祖皇帝時候,早就把你全家都殺了,還能讓你當首輔,宰執天下?果然是天下將亂必有妖孽!”

這件事兒在朝野之間穿的沸沸揚揚,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最後的結果是顏山農再一次被下獄,不過這一次進的是北鎮撫司的詔獄,下獄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罵了張四維,而是因為最後那句——天下將亂必有妖孽。你這是詛咒朝廷呢是吧?

不過人家顏山農老人家子弟遍天下,在北鎮撫司大獄裡頭過得照樣不錯。而張四維就倒黴了,由於這件事兒,使得他威望大跌,朝野風評很差,皇帝也對他頗為失望。

萬曆十一年其父病故,張四維按理應該辭去官職,迴歸鄉里守孝。而同樣是按理來說,朝廷應該‘奪情’,也就是讓他不必守孝,或者是守孝時間短一些,好繼續當官執政。像是張居正,其父死後,按理說該回鄉守孝二十七個月,但是他用了各種手段,使得朝廷奪情,得以繼續擔任首輔。

一般來說,若是皇帝主動奪情,那就代表對這個官員的看重,而官員們心裡也是願意的——畢竟除了極少數的孝子,在守孝和權位之間,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後者。

但是萬曆皇帝沒有,朝中也沒有誰上奏請求奪情。

於是張四維幾乎是以一種灰溜溜的姿態回家了。剛至家,後母胡夫人便死了,接著,兩弟又亡。萬曆十三年十月,守孝期滿了,他也病歿於家。

時人風氣如此,這張掌櫃更是知道候公子的身家背景的,出身高貴煊赫,世代公卿,乃是河南歸德府名門高第,跟腳則在京師,戶籍乃是金陵。是以這侯公子議論當朝王公,他倒也是不怎麼奇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笑了一陣兒,那侯公子又道:“除了這燈籠街,陽和城可還有什麼有趣的去處?”

“說起有趣兒的去處,還真是有。”那張掌櫃笑道:“城東有處悅來客棧,門口有一對聯兒,口口相傳,人稱絕妙,公子不若去瞧瞧?”

這侯公子終歸是個讀書人,一聽這個,頓時是來了興趣,冷哼一聲道:“走,瞧瞧去,倒是要看看,什麼樣的絕對才能口口相傳。”

…………

“什麼,五千兩銀子?”

蘇大成拿著手裡的條子,就像是端著五千兩銀子,手一直是止不住的哆嗦。

王通沉沉點頭,跟相熟的老人說話,他也就少了許多顧忌:“別墨跡了,快點兒把,清點銀子出庫,我還著急回去呢!回去晚了,關了城門,怕是要誤了大人的事情。”

劉大庫在一邊兒瞧著插不上話,心裡暗暗道,董大人提這許多銀子做什麼,怕是要有大事了。

他適時的插了一嘴:“根據大人定下的規矩,只要是超過五十兩的銀錢出入庫,除了大人的手條之外,還得有白忠旗現場為證,登記造冊。”

“那就叫人去請,我在這兒等著就是。”

王通揮手叫來一個庫丁:“去,給我打盆熱水去。”

那庫丁應了一聲兒,很快便是回來,端了一盆熱水放在王通面前。王通俯下身子,雙手掬了一捧水,使勁兒的洗臉。過了好一會兒,才算是把臉上的旱獺油給洗掉。

他拿起布巾來擦了擦,長吁了口氣:“舒坦,這臉上抹了油兒,油膩膩的,都快喘不上氣兒來,說不出來的難過。”

說著便是脫了身上的棉袍,舒舒服服的靠在一邊的椅子上,整個人鬆弛下來。這裡乃是大庫的簽押房,也是蘇大成和劉大庫二人的辦公所在,位於這座大宅子正房的一處側屋。面積不大,裡面燒了三個火盆子,雖說有點兒嗆人,但是屋裡暖暖融融的,穿著小衣也不冷。

蘇大成端起茶壺來,給他倒了一杯茶水,笑道:“你便是這等吃不得苦的性子,換成石進或是周仲,說不得樂在其中,冬日也要穿著鎧甲,就算在這裡行止也要端方,手還要摁在刀上,別說坐下來喝茶敘舊了,怕是板著臉一句話都不會多說。”

王通呵呵一笑,喝了口茶水:“我不是吃不得苦,該吃苦的時候自然也要吃,只是若是能不吃苦,還是不吃苦。人麼,何必難為自己?舒舒坦坦的不好麼?當然了,大人若是要我帶兵出去,我也能不解衣,不卸甲,吃冰臥雪。說起來,真是比不過石進他們倆的。”

正說話間,外面白忠旗進來了,王通說明了來意,幾人便是穿上衣服,一起往庫房而去。

上一次半路打劫了六稜山的土匪們,收穫頗豐,僅僅金銀銅錢就不少。有赤金八十三兩六錢;白銀壹萬叄仟貳佰陸拾兩壹錢拾分;銅錢一千六百八十吊。

這些看起來多,其實也就是那些銅錢多一些。別的像是金銀,這兩種貴金屬密度又大,就拿那八十三兩六錢的黃金來說吧,不過是一大錠而已。而一萬三千多兩銀子,也就是不到一千斤,分成幾個箱子也就能裝下了。

存放金銀錢專門有一個庫房,本是一處廂房,現在給加固了許多,用石塊把窗子都給封死了,外面還有庫丁守衛著,一個個凍得呲牙咧嘴。

幾人進去庫房,劉大庫和蘇大成清點數目,白忠旗在旁監督,清點出來一批便即放到外面。倒是沒用多少時間,便是清點完畢了。

辦好了交接手續,王通讓家丁們把銀子分成若幹份兒用包袱裝了,捆綁的結實,放在馬背上。又說了幾句話,便即告辭。

……

當日晚間,在陽和城門將將要關閉的當口兒,王通帶著人回來了。

他們一回來,董策便是帶著人直接去了‘茂德錢莊’,整個陽和城最大,最有名,在各地有多處分號的一家錢莊。

所謂錢莊,基本上就等同於後世的銀行了,但是還和銀行不大一樣。比如說這個年代,銀錢存到錢莊裡面,是不給利息的,相反,還要收取一定的費用。畢竟人家給你保管了是吧,不得給個意思?只有那等大主顧,一次存了一筆極大額的銀錢,才會給一些利息。而且在這個年代,錢莊基本上都是一些經濟實力雄厚的私人經營的。

由於中國歷來的幣制都是比較混亂的,像是秦漢之前,糧食、布匹、黃金,各種銅幣,都可以用來作為貨幣,作為等價交換物。而秦漢之後,半兩錢,五銖錢等大量發行,尤其是五銖錢,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鑄五銖錢,至平帝元始中,成錢二百八十億萬餘(注意,是億萬不是萬億,在古代,億萬通常指的是億,萬乃是衍生字,也就是說二百八十億)。從此之後,黃金、銅錢共同流行,但是一旦到了戰亂時候,穀物和布帛,還是最硬通的貨幣。魏晉南北朝,五胡十六國,一直如此。甚至一直到了大唐立國數十年後,女帝日月當空的時候,那個所謂的大周皇朝,主要流通貨幣已然是布帛而不是開元通寶。這個現象直到宋朝大量鑄造銅錢才開始變化,宋朝銅錢鑄造量實乃歷代第一,最多的一年,單單是一年的時間便鑄造了五百萬貫,也就是五十億錢。從那時候起,銅錢乃是主要貨幣。到了明朝前期,由於元末的戰亂,布帛和穀物再次硬通起來。直到明朝中後期,白銀大量流入,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白銀成了大宗財物的主要流通貨幣,銅錢才是小宗和日常所用。正因為長期存在的多元化貨幣制和多種貨幣混合流通狀況,使貨幣兌換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存在。兌換業務則自西漢開始出現,到唐宋有所發展,一開始的時候,由金銀店、櫃坊等兼營。元及明初,官府欲專行紙鈔,民間仍用銀錠和銅錢,銀、錢、鈔三品並行,多種公私機構商號兼營兌換業務。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錢莊銀號如雨後春筍一般大量出現。

%77%77%77%e%64%75%0%0%e%6%6/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