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二二九 穀道藏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忠旗冷冷的瞧著,劉大庫踱步過去,拿起一錠大銀仔細端詳了一番,道:“是上等的金花銀,十足的成色。不用放在別的箱子裡面了,記錄了重量之後,直接入庫封存吧!”

說罷便是提筆在一張紙上寫了‘十成’兩個大字,吩咐庫丁貼在箱子上。

“是!”那兩個庫丁應了一聲。

僅僅是這一箱銀子,就足足有一千三百五十兩!整整二十七個五十兩的大銀錠。

白忠旗和劉大庫過目之後,桌子後面那兩個庫丁便抬著箱子進了武庫大門。

說是武庫,其實現在磐石堡就這一個倉庫而已,無論是糧食、兵甲、馬鞍、武器、被服、衣物、布匹,等等,所有物資都儲藏於此,卻不僅僅是武備了。

這武庫就是一處大宅子,佔地面積很廣,怕不得有二三畝地方圓,前後三進的大院兒,有東跨院,西跨院,還有後宅,前庭,等等,一應俱全,當初也不知道是哪個煊赫人物的大宅。

前院兒是辦公地點。西跨院是放置銀錢的,東跨院則是儲存兵甲器具。中庭數量眾多的廂房,以及後院所有的房子,都是用來儲存糧食的。每間屋裡儲存的都不是特別多,這樣也是為了防備火災。

兩人很快便出來。武庫的大門門檻兒修的特別高,而在門檻兒的外頭,則是架了一個橫杆,離地大約一尺三寸左右的高度。

他們兩個身子一蹲,繃住腿一用力,便是從那橫杆兒上跳了過來,然後站在那橫杆兒前頭,高舉雙手,連著這麼舉了三次。然後又是高舉雙手,兩手互相拍,拍了這麼三次。而後又是張大嘴,喊道:“董大人武運昌隆,公侯萬代!”

而後兩人這才大步走下來,重新站在桌子後面。

董策不由得瞧著一怔,笑問左右:“這是鬧什麼玄虛呢?”

王通幾個都是面面相覷,他們也不知道啊,王羽心思轉得快,飛快的跑到劉大庫那邊,低聲問他。

對於這麼一個能在大人面前露臉的機會,劉大庫自然不會放過,趕緊哈著腰一路小跑過來,在董策面前磕了個頭。董策見他臉上惶恐,便知道他對那日的事情心有餘悸,便也笑著安慰幾句:“起來吧,跟本官說說,這是怎麼回事兒?”

劉大庫趕緊應了一聲,道:“大人有所不知,這是防備這些庫丁們自誤的。”

防備他們自誤的,說白了,就是防備他們偷東西,不過偷了東西若是被抓到,那不但是飯碗不保,而且也要禍及家人,的的確確是自誤了。所以這麼說,倒也不算錯。

俗話說財帛動人心,黑眼珠子見不得白花花的銀子。按照千百年來‘庫房管理業’的傳承,一般來說,像是官庫之中,都有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拿太倉銀來說吧,明朝儲藏太倉銀的倉庫,是戶部直接下屬的,通常由一位員外郎或者是郎中來管著,而下面具體負責辦事兒的,又有書辦,行走等不少人。再往下,則是庫丁了。

按照規矩,庫丁可以進入倉庫,而書辦什麼的不行。為什麼不讓他們進?是因為他們是讀書人!讀書人就進不得?因為明朝的讀書人地位太高,脾氣太壞,太能折騰。而進出庫房有些必須要遵守的規矩,會被這些清高的讀書人視為折辱,所以乾脆就別讓他們進去算了。

庫丁們待遇不高,幹活兒挺多,每日手中金山銀海似的銀子經手出去,能不心動麼?

為了防止他們偷,只讓他們換上那種連褲腰帶都沒有的短衣‘工作服’是不夠的,按照規矩,他們從庫房裡頭出來的時候,須得跨板凳兒,或者是跳橫杆兒,然後舉手、拍手、高喊,以此來表明自己體內,腋下,手中,嘴裡,都沒有夾帶銀子。

你讓那些讀書人做這個,他們哪裡肯?

劉大庫管庫房這許多年了,見多了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經驗非常豐富,也聽人說了不少,是以便制定出這許多的法子來。說起來,也是夠損的。

“哦,原來如此。”

聽了劉大庫的話,董策這才恍然,他也想起了一些挺有趣兒的秘辛。

董策笑問道:“你有了這許多防範的法子,那谷道藏銀和茶壺藏銀呢?又是如何處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大庫臉色一邊,露出了震撼驚訝的表情,又是拜倒在地,高聲道:“大人真真是學究天人,飽讀詩書,竟是連這等生僻的事兒都知道?”

董策淡淡一笑,不理會他的馬屁,瞧了一眼四周的人,見他們多是一輛茫然,便道:“劉大庫,能給大夥兒說說吧!”

“誒。”劉大庫應了一聲,道:“這茶壺藏銀,不消說,各位大人都是知道的。至於穀道麼……”

他的臉上露出一抹猥瑣的笑意,指了指一個庫丁的屁股,道:“那在床底之間,愛走後門的大人定然是知道的,便是人拉屎的那處所在了。”

周仲一怔,叫道:“那處怎麼能藏銀子?”

王通嘿嘿一笑:“便是能藏銀子,又怎地能帶出來?”

耶律斡裡和看了看自己的腹下三寸,哈哈大笑:“那得看多大的銀子了,被俺開過後門兒的娘們兒,藏住一錠百兩的大銀不在話下。”

這一番葷話惹得眾人都是一陣笑。

這會兒的情況,董策不大瞭解,不過想來是大同小異的。那‘茶壺藏銀’和穀道藏銀,可是晚清時候庫丁們盜竊庫銀的兩大絕招兒。

其一,是穀道藏銀。所謂穀道藏銀,就是把銀子塞進俗稱肛門,雅稱菊花,又稱後門兒的那裡,然後帶出來。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這功夫,就跟練武藝一樣,是一點兒一點兒的練出來,打熬出來的。

據說練的時候,是先小後大,先用煮熟了的小鵪鶉蛋裡頭塞,等適應了之後,再換成雞蛋,然後升級為鴨蛋,最後升級為鵝蛋。塞進去之後,還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兒,而是要講究一個‘憋’字,得一憋一天,不能漏出來,這才算是合格了。所以連這玩意兒,是得有幾分毅力才行的。

不過有付出就有收穫,練出來之後,一次最多,可以把一錠八十兩重的大銀塞進去,然後若無其事的憋著,跳了橫杆兒或者跨了板凳出來,換好自己的衣服,然後回到家裡,再把這錠銀子給拉出來。

要多讓人不敢置信就有多讓人不敢置信,可這的的確確是真的。

當然,在塞進去之前,須得用豬油把銀子外頭細細的打磨一遍,讓它滑溜丟的,這才好塞進去。說起來,這八十兩重的大銀,橫著也未必真有那鵝蛋粗。

當然,有正兒八經的苦練,就也有投機取巧的法子。據說老北京東四牌樓有一家藥鋪就配出了一種“開谷秘方”,這藥水兒一灌進那裡去,那地方就變得很松,跟個麻袋也似,輕輕鬆鬆就塞進去了。但是大這藥水兒副作用也是極大,一輩子只能用一次,再多了,那裡就廢了。用一個專業名詞講——叫脫肛。

可是這谷道藏銀也有個缺陷,一來是老年人那兒松了,用不成。二來則是,夏天能用,冬天用不成。

於是,到了冬天時候,茶壺藏銀粉墨登場。

按照規矩,裡頭的茶壺,帶出來的時候,得把口兒朝下,看看有沒有夾帶。可是到了冬天,氣溫低,裡頭放上銀子放上水,那銀子就給凍得貼在裡頭了,自然是控不出來。

這也是一個妙招兒。

董策道:“要防備茶壺藏銀,簡單,只要定下規矩,不得私人帶任何物件兒進去,想喝水,裡面備得有大碗,裡頭生的有爐子,自己燒。”

“至於穀道藏銀麼!”

他沉吟片刻,道:“以後出來的庫丁,便在大門口蹲上一盞茶時間,本官倒是不信了,這等情形下還能憋得住?”

劉大庫趕緊諛詞如潮:“大人英明!”

董策擺擺手:“回去辦差去吧!”

物資太多,足足統計了三個多時辰,一直到的天光快要放亮的時候,才統計完畢。

前面是銀子,後面是糧食布匹等等物資,統計起來就更加的繁瑣了。像是綢緞,還要分門別類,有的連劉大庫他們也不認識,就只好標明不詳,然後專門放在一起。

看著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大袋大袋的糧食,一匹匹的綾羅綢緞,絲綢布匹,還有那些大牲口大車,李貴等人神色都很是振奮。

這些東西怎麼得來他們不大清楚,只是知道大人帶著家丁隊剿滅了一夥兒土匪搶來的,至於過程,來由,起源等等細節,他們是一概不知道。

其實知道整個來龍去脈的,可能只有王通和石進兩人而已,畢竟他們是見過邱平和劉發成的。就連周仲董策都沒有告知,他畢竟年輕,城府淺了一些。而李貴幾個,現在已經轉向了民事方面,以後的軍事行動,董策也不打算再讓他們參與多少。蘇大成大步走來,滿臉的興奮,手裡拿著兩張紙,近前來遞給董策,說話都有些哆嗦了:“大人,統計出來了,您看看!”

%77%77%77%e%64%75%0%0%e%6%6/

(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