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章 家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初去陽高衛找劉三兒的那人便是石進了,他做這些,自然是董策的命令。雖然告示貼下來了,但是他深知,這告示是管不得什麼用的,流民們不會太過相信上面的東西,便是相信,也寧可先入城待者。而一旦入了城,能活下來了,還有磐石堡什麼事兒?還得需要一個頗為強力的人物在旁邊引導,並且阻止這些流民進入城市,畢竟幾乎所有告示都是貼在城門左近。

而董策需要付出的銀錢也不會很多,那些第一批來大石崮的流民,人數不會很多,但是他們路上會裹挾,會影響多少流民?

現在統計出來的數字也正是如此。

已經統計出來合格的一共是一百六十三人,其中只有二十多個人是來自陽高衛的,其它的都是在路上聽他們傳了這個訊息之後,跟著過來的。據他們所說,一開始從陽高衛那邊兒過來的很是不少,不過多半都沒撐下來,死在路上了。其實何止是他們,對於所有的流民來說,每一天都有人在大量的死去。

又有兩個漢子合格了,他們兩個是親兄弟,一個十八,一個才十六,年歲不大,不過都長了一副又大又厚的身板兒。

他們兩個走到董策面前,對視一眼,忽的齊齊跪下,大聲道:“大老爺,俺們失了爹孃,沒了倚靠。斗膽請大老爺您發發善心,收俺們入府中,俺們定然侍奉大老爺如父。大老爺,俺們給您老人家磕頭了!”

說完兩人便是以頭抵地。

董策不由得一怔:“這是怎麼個意思?”

他終究時日尚短,許多東西也都不那麼明白。

王通在他耳邊低聲道:“大人,他們是想做您的家丁!”

“哦,原來如此!”董策恍然大悟。

這就是做家丁了。

對於家丁們來說,做了家丁,待遇等方面都會提高,而他們改姓之後,自然就被刻上了這將領的烙印,終生都不會洗去,因此忠誠度都會大大提高。

要知道這個年代,拜義父,認乾爹,就和賭咒發誓一樣,是一件非常之嚴肅的事情,和後世為利所驅,胡拜亂認根本不一樣。家丁對於主人,會眾生侍奉,忠心耿耿,絕無二心。他們被打上了烙印,就算是背叛也沒人會要的。

大明軍中,尤其是九邊重鎮的士卒,都是爭先恐後的要做家丁的,能被遴選上的都以此為榮。而將領們選擇家丁,也都是要考核,遴選孔武有力,武藝高強,更兼忠心耿耿之輩。

昔日大明遼鎮總兵,北天一柱李成梁,手下甚至有八千家丁!這八千家丁,人人雙馬,披堅執銳,戰鬥力極為強橫!

只是董策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人要入自己府中為家丁了。

做家丁在軍中不但不是丟人的事兒,反而是相當榮耀,只是大夥兒都餓暈了,沒往這上面想。這兩兄弟心思活泛一些,便率先請求。其他人先是一呆,然後便是後悔不迭,暗罵自己蠢,失了這般好的一個機會。

看到這邊的動靜兒,魏青也豁然站起身來。

他一看這動靜兒,就知道了是怎麼回事兒,這等收家丁,拜義父之事,在每個衛所軍堡都很常見。

魏青對那些將爺的家丁很羨慕——他們拿著比一般募兵多得多的餉銀,而且不會拖欠。他們能吃得飽,一個個整日精神飽滿。他們每年能發一套軍服,穿在身上很是威風,有的還披著甲,騎著高頭大馬,耀武揚威的在眾人面前經過。

他也動過這個念頭,只是他雖然人高馬大是塊好材料,卻沒有錢賄賂將爺府上管事兒的,是以一直沒能當成。

而現在,一個機會就擺在眼前。

董策在那兒沉吟不語,兩兄弟還以為他不答應,大聲道:“大老爺,俺們甘願做牛做馬,要俺們的命,也絕沒二話,求大老爺成全。”

說完,便是砰砰磕頭,不一會兒,額頭上便是鮮血淋漓。

而許多自認身材高大,能被看得上眼的漢子也是紛紛走到這邊,跪在董策面前,跟著磕頭道:“求大人收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中就包括魏青。

董策在後世就知道這種家丁制度,當時讀史之時,第一個感覺就是不可思議,第二個感覺就是厭惡。

把國家的武力變成私人的武裝,而且還讓國家掏錢養著,簡直就是不折不扣的寄生蟲,附在大明身上的腫瘤,就該一刀切了的!

但是這幾個月以來,所經歷的一樁樁,一幕幕,見到的這一切,都讓他無比深刻的意識到,有一支完全忠於自己,以自己的意志為指導思想,完全按照自己命令行事的強悍武裝,到底是何等的重要。

若是自己沒有一開始就培養石進這些心腹,以為助力,只怕現在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而家丁,符合上述的一切要求、

他緩緩的吐了口氣,站起身來,所有人都用期許的目光看著他。董策的目光在每個人臉上掃過,最後落在那兩兄弟臉上,他溫顏問道:“你們是哪裡人氏?”

兩人一說,方才知道,兩兄弟大哥名叫趙大錘,老二名叫趙大槍。他倆本來都是陝西榆林鎮的軍戶,跟著父母出來逃荒,已經足足有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來,爹孃死了,跟著出來的姐姐姐夫和兩個妹子都死了,就剩下了他們撐著。

董策聽了,也是微微一嘆,又問了幾個流民,身世也都大同小異。

這會兒聚過來的越來越多,基本上男的都過來了,董策不由苦笑,自己現在可是養不起這許多人。

他對王通道:“你選出三十個人來!”

王通應了聲是,大聲吆喝道:“過來,都過來,別打擾大人。”

大約一盞茶時間之後,王通帶著三十五六個漢子過來,笑道:“大人您有運道,實在是剔不出去人了,將養的好些,這些就都是再好不過的壯棒漢子。”

董策點點頭,向著眾人沉聲道:“好,從此之後,你們就是我董家的人了。入我府中為家丁,本官自然是你不會虧待你們,你也也要恪守本分,效忠盡力。”

眾人大喜,紛紛跪地磕頭:“原為家主效死!”

然後又道:“請家主賜給名姓。”

“你們做家丁就作家丁,不用改姓了,以後叫老爺就成。”董策本以為自己一片好意,卻沒想到這些漢子臉上都是露出惶恐的神色。

王通也湊到董策耳邊道:“大人,您的深意他們理解不了,以為您是虛於應付他們。”

董策不由的苦笑,這個時代人的思維,有時候他還真是理解不了。

既然是家丁,那麼自然就要改姓。

既然入了這家,那麼一生一世,甚至世世代代,都是這家的奴才,奉家主為天。

改姓,是最基本,也是必須的一個程式。

可是一想到要給面前這三十幾個漢子挨個兒起名字,董策心裡就是一陣發毛。

王通在一邊提醒道:“大人,您直接按數字排序就是,從董大一直排到董三六,方便易行,也好記。”

“不妥。”董策卻是搖頭:“給他們起名字,相當於給了他們第二條命,讓他們和過去的生活徹底告別,開始新生,如何能倉促行事?”

他揚聲道:“好,所有人一律隨本官之‘董’姓,等明日,本官就頒定你們的名字。”

數十名家丁又是磕頭,都是滿臉的喜色,在瞧著其它那些沒能入選的家丁,更是一番得意洋洋。

而這時候,人基本也都選完了,白忠旗把冊子拿給董策看。

選出來的合格的流民一共是三百一十九人,其中有丁男一百八十人,都是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的,丁女一百三十九人,都是十三歲到四十歲之間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