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06年3月18日,隨著日軍第六師團司令官大久保春野陸軍中將的自殺,六國聯合出兵干預臺灣的軍事行動算是落下了帷幕。在這次歷時只有半天的戰鬥中,臺灣海軍損失了4艘海燕級*快艇,一艘基隆級驅逐艦受了輕傷,海軍人員共計傷亡了40多人;而臺灣陸軍相對來說就稍微慘了一些,鄭發仔的連隊最後只剩下30多人,除去了逃跑的20多人,總共傷亡了近8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被炮彈炸死,或者在炮擊時跑出戰壕被日本兵打死的。

而六國方面,不能說全軍覆沒吧,但也差不多。在海戰中,六國艦隊損失了3艘戰列艦和全部的中型巡洋艦,剩下的輕型巡洋艦和驅逐艦也只有7艘跑回了香港,但是,尾隨而至的臺灣潛艇趁著軍港裡一片混亂的時候,潛入了英國人在香港的錨地,對著那些停泊中的戰艦發動了2輪*攻擊,這下,不僅跑回來的4艘驅逐艦也被擊沉,本來在錨地裡沒參加戰鬥的3艘防護巡洋艦和2艘岸防艦也被順手打沉了,如果不是忌憚岸炮的攻擊,潛艇們都打算浮上水面,用艇上的19毫米機關炮再把一些小型目標也清理一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除了跑回香港的4艘驅逐艦,還有1艘德國巡洋艦獨自向北,駛往了青島,不知道是德國艦長聰明啊,還是歪打正著,臺灣海軍沒想到離著這麼近的香港島不去,會有人冒著危險獨自一條船北上,所以這條德國巡洋艦算是死裡逃生了,安安穩穩的回到了青島。

剩下還有1艘法國驅逐艦,也沒有和大部隊返回香港島,而是直接開回了越南,在峴港簡單的加了煤和水,這條驅逐艦又起航了。本來在附近監視的2條臺灣潛艇,由於通訊上的耽擱,而沒有及時的攔截這條出港的驅逐艦,等到反應過來,這條被嚇破了膽的法國軍艦,已經開起全速,直奔馬六甲海峽而去,臺灣潛艇稍微追了一會,就因為船速不夠而放棄了追趕。

最後一個死裡逃生就是那條美國人的“醬油船”,由於事先大衛和劉芾通報了美國國會否決了美國海軍參戰的提議,為了能盡量避免激怒美國人,所以劉芾特意叮囑了參戰的所有船隻,不要攻擊懸掛美國旗的船隻,除非對方率先攻擊臺灣海軍。雖然已經和英法德日俄5國撕破了臉,但是能少一個敵人就減少一份壓力,現在劉芾還不想也沒有能力開著軍艦滿世界逮到誰揍誰,所以先賣美國人一個面子。

這條後勤船自打進入臺灣領海,就開始減慢船速,偏離了六國艦隊的航向,等到潛艇發起了*攻擊,美國人立即全速向西,第一個就逃離了戰場,具體他是回菲律賓還是其他地方,臺灣海軍也沒特別關注,一個打醬油的,愛去哪裡就去哪裡吧。

六國陸軍的損失一點也不必海軍小,日本的第六師團大部分在杜寮港外,被潛艇擊沉了運兵船而淹死,小部分的登陸部隊在幾個小時的進攻中就直接陣亡了近2千人,再加上越來越多的炮彈落入港口,最後在大久保春野自殺的時候,身邊只剩下了不到5000人,這5000人中有多一半都跟隨著他們的指揮官自殺了,剩下的也用決死衝鋒的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勇敢和忠誠。

俄國人的陸軍比日本人還慘,根本就沒看到海岸線,就在海面上被打沉了,另外英法德三國也湊了2000多人的陸戰隊,結果和俄國人一樣,都隨著自己的船隻沉入了臺灣海峽,只有德國人的巡洋艦上,載著他們自己的300多名陸戰隊員,算是這場戰爭中最幸運的人了。

另外除了大久保春野這位自殺的日本陸軍中將以外,英法德俄4國也陣亡了好幾位將軍級別的將領,這麼說吧,經過這次戰爭,英法德俄在遠東的海軍力量基本消耗一空,算上從其他殖民地抽調來的軍艦和人員,虧損更大。而他們駐守遠東的陸軍也損失極大,不經過國內和其他殖民地的輸血,他們在遠東連正常防禦和巡邏都不能展開。從這點上來說,日本反倒成為了受損相對最輕的國家,雖然又有3萬陸軍沉入了海底,但是對於遠東的地主日本來說,多3萬陸軍和少3萬陸軍基本沒啥大區別,因為他們的海軍已經全拼光了,就算再多出30萬陸軍來,沒有海軍的護送,他們是哪裡也去不了,只能呆在日本本土吃閒飯。

臺灣雖然損失不大,但是劉芾從戰後的各種戰報和總結中,看出來臺灣海軍雖然仗著潛艇和*的犀利,毫不費力的在多次偷襲和伏擊中獲得了勝利,但是臺灣海軍的中高級將領們精於戰術卻缺乏戰略眼光,不能從一個整體來看待一戰戰爭,只是糾結於某點或者某地的得失和勝負。而臺灣陸軍還不如臺灣海軍,如果不是出了鄭發仔這個天生適合於戰場的特例,那麼這次很可能被日本陸軍突破到臺灣內陸裡來,如果讓3萬百戰精兵進入了內陸,劉芾估計就算能最後勝利,那麼多半個臺灣也會被打得面目全非,況且,還有可能打不過日本陸軍,那自己就只能帶著細軟開船跑到美國去找大衛當富家翁去了。

不過這些問題劉芾想不出辦法來解決,海軍的問題到還稍微好一點,沒有戰略眼光可以由參謀部用人數來補償,有了這次的經驗,相信以後參謀部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就會想的更全面一些;而陸軍的短板就是缺乏實戰,這個東西不是能在臺灣島上解決的,總不能每次演習都全部真幹,然後3萬軍隊演習結束後,變成了2萬人吧。至於去島外尋找合適的練兵場所,以前沒有機會和能力,不過現在各國在遠東的力量基本都很空虛,別說過來干涉臺灣了,能保護好自己的地盤就算不錯了。

至於把陸軍放到哪裡去練兵,劉芾趴在桌上,在旅遊地圖冊上,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在排除了大陸、日本、朝鮮、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澳洲、印尼。。。。。。這些都是有主的地方,暫時臺灣還吃不下去,找個小點的地方呢。。。。。。釣魚島,名字很熟悉啊,可惜太小了,然後就是。。。琉球。。。這個地方還成啊,日本人3次來臺灣打算登陸,都是從琉球出發的,這裡是日本和臺灣之間的一個群島,乾脆,就拿這裡來練兵吧,反正臺灣和日本一直都在戰爭狀態,打了琉球,也沒多得罪任何一個國家。而且誰讓你離咱近呢,而且還是個群島,臺灣啥兵種最好用?潛艇啊,海軍!正合適!(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