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苦日子要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過長,聯邦政府很可能就會分裂,然後軍隊就會表明態度,再然後就是內戰了。劉芾在最後這兩個月中的情緒非常低落,聯邦政治體制的失敗,就是他的失敗,不管他在世的身後幫助聯邦打下來多少疆土,只要沒有一個合適的體制來進行管理,一旦他不在了,不能再透過個人聲望和能力幫助聯邦在世界鬥爭中取勝,那麼這個沒有內涵的國家就會很快分崩離析,甚至都不用外部勢力的干預。

但是劉芾也沒有任何辦法來迅速改變這個局面,他非常清楚,只要自己一露面,哪怕是躺在床上稍微動動手,或者說個一句半句的,聯邦內部的亂象肯定馬上痊癒,大家還是該幹嘛幹嘛。

但是這不是劉芾所期望的,不過他的能力也只能至此了,再想出來一套全新的制度基本不可能,劉芾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那就是在徐增亮和山德魯兩人中挑選一個,作為自己的繼承人,繼續實行獨裁統治,而具體何時開展真正的民族和平衡,就交給下一任來決定吧。

正當他準備現身出來,重新收拾這個爛攤子的時候,聯邦政府和聯邦代表大會之間的局面突然出現了緩解,由聯邦政府要員們首先做出的妥協姿態讓劉芾激動不已,這就是這種政治制度的精髓之所在,而且這次他並沒有去指點去作弊,完全是由這些當代人自行理解和琢磨出來的辦法,而且這種辦法也顯示出來了效果。雖然放在眼下這個時間短裡,顯得有些慢騰騰的,但這是特殊時期,在和平年代裡,這些聯邦的政客們有的是時間去扯皮。

更讓劉芾高興的是,在這次風波中,沒有一個人政府主要官員去主動聯絡軍方,掌握著軍隊和內務部的兩位國家領導也沒有動用手中的便利,去用武力威脅對方,他們最終選擇了正確的方法。那就是妥協。

不過讓劉芾很遺憾的就是他已經沒有時間去等待年輕的聯邦政府與年輕的聯邦代表大會去進行這場漫長的妥協了。不過這不要緊,只要充分肯定了他們的這種做法,就會讓他們知道以後將如何去面對同樣的問題。而且這個方法他們肯定不會忘記,因為這不是別人強行灌輸給你的。而是透過艱難的探索和思考。自發的產生了這個念頭。終身都不會遺忘。

至於劉芾為什麼不能再等上一年二年的,讓這個年輕的政府更加成熟,原因很簡單。現在是戰時,要說一兩個月時間劉芾想辦法擠一擠還能湊合,但是按照聯邦政府和聯邦代表們那個談判速度,恐怕二戰結束了,德國再次被群毆的面目全非的時候,他們雙方還在沒完沒了的談呢。

1939年11月,消失了近8個月的劉芾突然出現在電視中,他在一個週末的晚間,透過電視,向全國發表了電視講話。在這個講話中,他充分肯定了聯邦政府和聯邦代表大會在這幾個月間中的恪盡職守,並感謝他們為了聯邦的未來而拋開個人成見和意氣之爭,最終走上了妥協談判的正途。

對於自己的身體,劉芾只是簡單的提了一下,並確保自己已經恢復,可以正常工作。其實他本來就沒什麼毛病,所以也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多說。在講話最後,他向全國人民發出請求,懇請大家再次團結在聯邦政府周圍,為了南海聯邦的未來,去共同面對即將發生的戰鬥。

戰鬥?即將發生?在劉芾的講話結尾,一個非常模糊的詞彙讓很多人有些迷惑。他們不理解劉芾為什麼說這個詞,現在聯邦國內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矛盾,聯邦政府和聯邦代表大會之間的和協調已經因為劉芾的復出而煙消雲散了。如果劉芾這個詞不是錯用的話,那麼現在唯一和戰鬥沾得上邊的,就是發生在歐洲大陸上的那些紛爭了。

聯邦總統會隨便用錯詞嗎?顯然不會,他的講話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尤其是這種面對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公開講話,更是不能用錯一個詞,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那麼如果不是用錯詞,難道南海聯邦要加入歐洲的戰鬥?它會選擇那一邊呢?

第二天,一份總統令就位這些人解決了一部分疑惑,聯邦總統下令,全國進入戰備狀態,從即日起實行戰時配給制度,所有糧食、副食品、紡織品、肉類、糖、燃料等等,幾乎一切東西,都將變成戰略物資,不能再隨意買賣,而是採取定額分配的辦法,發放到每一位聯邦居民手中。

這份總統令嚇壞了幾乎所有的聯邦人,年紀大一些的人自從臺灣時期起,在劉芾的帶領下,同r本、俄國、英國、美國、法國、荷蘭甚至6國聯軍都交戰過,從來沒有這麼聲勢浩大的備戰行動,難道說這次聯邦要面臨更重大的戰爭了嗎?可是對手到底是誰呢?誰能讓南海聯邦謹慎到如此地步呢?

答案是不知道。劉芾只是下達了這樣一個總統令就沒下文了,而聯邦政府也只是忙著組織人手來執行這個命令,更沒有解釋為何採取戰時配給制度。不解歸不解,迷惑歸迷惑,對於劉芾下達的總統令,聯邦從上到下都沒有人敢去說三道四,當然了,和朋友喝酒時或回到家裡和老婆抱怨的不算。

聯邦的戰時配給制度與其他國家沒什麼不同,只不過在定額上稍微寬鬆了一些,不像德國所執行的配給制度那樣苛刻,目前德國的配給制度規定:每人每週的配給量是麵包2250克、肉700克、人造黃油280克、糖280克、人造果醬110克、豆子150克、人造咖啡63克、奶製品、脂肪和油420克、牛奶1.4升(只有孕婦和兒童可以購買全脂牛奶)。

鑑於德國人的飲食習慣和其他歐洲人一樣都是以肉類為主,700克肉類也就是中國重量的一斤半都不到,這還是生肉重量,弄熟了之後還得縮水20%左右吧,也就剩一斤了,連2天的量都不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這還真不是德國政府故意坑老百姓,也不是那位大腦袋給貪汙了,而是德國本身的資源就很匱乏,雖然在開戰前德國政府已經透過各種手段儲備了足夠全國食用2年多的糧食、糖,27萬噸豬油、醃肥肉和黃油,以及大量的飼料用燕麥、玉米,但是如果不採取配額制度,這些儲備恐怕就堅持不了那麼長時間了。

而南海聯邦相對於德國就要好多了,首先是聯邦的糧食不用發愁,就算是全力出口,聯邦的糧食產量也足夠自給自足的。另外,聯邦的人口主要以亞裔人口為主,雖然為了提高身體素質,聯邦在20年前就已經全面推廣奶牛的養殖和引用牛奶的宣傳,但是作為一種飲食習慣,聯邦對於肉類的需求並沒有歐美國家那麼高。最後,聯邦有著非常非常長的海岸線,所以相比較德國而言,聯邦的海產品很豐富,就算沒有了肉類供應,光靠捕魚業可能滿足所有聯邦家庭的蛋白質供應。

所以相對於德國的戰時配給制度而言,聯邦老百姓要幸福多了,雖然還是有些彆扭,但是想一想是為了國家,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對於劉芾突然活了過來,並很快重新掌管了南海聯邦的一切,世界各國是失望的失望,慶幸的慶幸,雖然大部分國家都發來了賀電,但是其中的滋味肯定是不同的。更煩人的是,隨著劉芾的復出,一紙動員令和戰時配給制度又出臺了,聯邦政府搞這麼大動作是準備幹啥呢?各國政府也都是一頭霧水。(。。)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